三国之大汉重生 第479节
杨锋大惊,从地上迅速站起来,拔出腰间长刀,大吼:“快!全体向我靠拢,准备防御!”
那份紧张犹如惊弓之鸟!
可倒在地上便已如梦的士兵们此时哪里还能组织起有效的防御?
看着从四面围拢的汉军,杨锋的士兵们眼神中充满了绝望。
就连坐在地上靠在树上的司马懿都提不起一丝逃生的欲望了。才思敏捷如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一次他失败了。
而且,败得那么彻底!
甚至输上了自己的性命。
沙摩柯没有丝毫地同情司马懿和杨锋,强弩之末的敌兵几乎没有多少抵抗便扔下了武器投降了。斩杀杨锋后,沙摩柯亲手斩下了司马懿的头颅。
可怜司马懿机关算尽,末了连一顿断头饭都没吃上,便魂归黄泉了。
()
第442章 三喜临门
大战结束,诸葛亮却未回师成都。大军进驻滇池整顿,并清剿各路叛贼余孽。
叛我的罪首均已伏诛,唯一人不在其中。
益州郡豪强雍闿!
这个人没有参战,却在这场叛乱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正是因为他,司马懿才得以成功煸动高定、孟获等人造反的。
这种人怎能放过?
不灭其族,何以解愤?
在征讨叛军逃兵的同时,诸葛亮对降兵进行了整编。
剔除老弱残兵,令其解甲归田,将四万蛮兵青壮打散整编入汉军之中。另一万人则独立成军,并为其配上重甲。
这支队伍便是杨锋留下的那支善射善防的精锐,诸葛亮为其配上重甲,补足万人,命名为“无当飞军”。
在南中战役中表现优异的王平被诸葛亮提拔为无当飞军的第一任统帅。
而另一支在南中叛军中表现突出的乌戈国藤甲兵,则因一把大火余下不足两千人。虽然藤甲怕火,却有着刀枪不入、遇水不沉的明显优势,在今后的近战、水战中还是有很大用处的。
诸葛亮将这两千余众交于张殷,令其自由择兵,重组万人藤甲军。
安排好一切,诸葛亮亲自接见了老带来洞主,充分肯定了他的英明抉择,并派关平领精兵三千护送祝融入长安择日入宫。
——————————
关平带着战报和诸葛亮的保媒书护送祝融回到长已是腊月了。
长安寒冷的天气让习惯了南中温湿气候的祝融根本不敢出门。
关平回京的首要任务是汇报军情,且上表婚书请刘琦纳娶祝融。刘琦还没确定纳不纳呢,关平不可能就这样把他带入宫中,只好安置在驿站。
皇帝纳妃是大事,礼节繁多。如今朝庭新立,事事必循规蹈矩才行。朝堂近臣,就是事儿多。稍有不慎,皇帝便会被百般刁难。
不过诸葛亮的战报确实让刘琦龙颜大悦。
满朝文武在歌颂诸葛亮平定南中的无上功德,而刘琦打心眼里高兴的是诸葛亮拔掉了司马懿这根毒刺。
这个人乱荆南、祸南阳,甚至刘表的中毒事件也与他脱不了干系。刘琦早就巴不得抽其筋拔其皮以泄愤了。这次祸乱南中,总算是栽在诸葛亮手里了。
刘琦当朝论功行赏,封诸葛亮为讨南大都督,新都亭侯。
沙摩柯升讨南将军,封关内侯。
关平升伏波将军。
张殷升平蛮将军。
王平升讨寇将军。
杨仪升随军议郎。
……
刘琦非常高兴诸葛亮已成长为独挡一面的大才,本还为他手中没有多少可用之将而担忧呢。没想到在蜀四年居然提拔起来许多青年才俊。
刘琦与众朝臣商议,将南中划离益州,独成一州,称云州。
辖牂柯、越嶲、朱提、建宁、永昌、云南、兴古七郡。
李严任云州刺史,李恢任别驾,带来洞主为从事。
费祎任益州刺史,黄权为别驾,董和为从事。
而诸葛亮则就地整军十万,兵发交州。
其实刘琦称帝后第一件地方官改便是刺史。
西汉划分全国为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主管巡察,官阶低于郡守。而东汉末年又将一部分刺史改为州牧,居郡守之上。刺史无实权,而州牧又职权过大。
刺史巡察临管各郡却又比郡守职低,根本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所以刘琦改刺史为一州最高行政长官,统领全州政务,官居郡守之上,真二千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