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铁骑 第55节
“敢问曹都堂,斩杀虏酋莽古尔泰,如此旷世奇功,尚不能抵消他祖辈的罪行?”没有任何党派的武英殿大学士李标站出来反问道。
曹于汴正气凛然的奏报道:“以他立下的功劳,可以赎清祖辈犯下的罪行,但各位可听说过一句话没?入蛮夷则蛮夷之!此人久居关外,早已与蛮夷无异,难保此人无二心!所以臣请陛下,绝不能重用此人。”
王在晋虽然同孙承宗有矛盾,这次捷报是孙承宗送来的,但李老二的功劳可以让王在晋免去一场灾难,于是王在晋站出来质问曹于汴:“敢问曹贞予,此人能以少胜多,奇袭建奴,阵斩虏酋,乃是难得的将才,若为我大明所用,必可抵挡建奴,曹都宪为何要把此等人才拒之门外?敢问你有何居心?”
这时候,翰林院掌院陈演站了出来:“臣听闻这李老二在关外滥杀无辜!杀害了张家口不少无辜汉人,此人虽立下大功,但也犯下滔天大罪!朝廷不将此人押回京城处斩,令其功过相抵,已经是宽厚了,岂可令此人入关?”
王在晋冷笑道:“张家口无辜汉人?不过一群贩运茶叶换取马匹的奸商罢了!此等奸商死得再多,又能比得上此人斩杀一名建奴贝勒的旷世奇功?”
曹于汴掷地有声道:“此人若是留在关外,更有利于我大明!此人周旋于蒙古人和建奴之间,能在塞外草原上存活下来,想必他能利用好蒙古人与建奴的矛盾。微臣曾听过一件事,建奴入寇之前,此人曾同林丹汗交涉,说服林丹汗攻打被建奴收买的土默特部,斩杀了出使土默特的建奴!由此事来看,此人若是回到关内,只能是普通的一员武将,还不如把他留在关外,朝廷给他一个名分,让他利用好蒙古人同建奴的矛盾。”
“臣附议!”
“臣附议!”
除了首辅韩爌之外,几乎所有的东林党人都纷纷站出来表示反对让李老二回明。
韩爌虽也是东林党人,但他做事情还算是比较公正,所以他没有反对让李老二回明。可是那么多东林党人都站出来反对,韩爌也不好发话。
王在晋问道:“但此人斩杀莽古尔泰,已经同建奴结下死仇!倘若我大明放弃了他,一旦建奴围攻此人,他能逃过建奴围剿?”
曹于汴冷笑一声:“草原上除了有建奴,还有林丹汗,若是他不懂得利用好这般干系,在建奴的围剿之下尚且不懂得自保,此等无用之人,我朝廷还要他何干?”
崇祯皇帝原本因为斩杀莽古尔泰的好心情,都被那一群东林党人破坏了,自从崇祯皇帝扳倒了阉党,又自削了厂卫之后,逐渐的他发现,朝堂之上那些大臣,好像都是专门和他对着干似的,只要崇祯皇帝说要往左,那些东林党大臣偏偏说要往右;崇祯皇帝想要向右,那些大臣就偏偏说要向左,反正每次都给崇祯皇帝添堵。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冷哼一声,站了起来:“既然如此,此事交由内阁票拟!”
“有事上奏,无事退朝!”王承恩拉扯开嗓门大喊道。
三日之后,内阁票拟的结果出来了,虽然首辅韩爌主张招安李老二,可是大部分的内阁次辅都反对,最终的结果是:先让李老二跟着孙承宗共同驻守通州,听候孙承宗调遣。待到建奴出关,朝廷给李老二一个守备的虚职,再给他斩杀建奴的赏赐,礼送出境,送李老二回关外,至于白莲教余孽之后一事,朝廷不再追究。
内阁票拟的结果出来,再由崇祯皇帝根据内阁的票拟方案起草了圣旨,再送内阁,由内阁和六部郎通过,再交由司礼监盖印批红,这才是真正有效的圣旨。
一队人马出了京城,向通州疾驰而来。
站在城头的李老二见到从西面京城方向来了一队人马,尚在纳闷之中,却听尤岱道:“恭喜李壮士,这是朝廷的圣旨到了,我们快开城门迎接。”
城门打开,前来宣旨的高起潜带着一群侍卫走进了通州城。
孙承宗令人摆上香案,高起潜宣了圣旨,圣旨的内容是对孙承宗、尤岱等人招募了斩杀建奴的关外义士李老二一事进行了嘉奖,斩杀莽古尔泰,斩杀建奴七百的功劳,孙承宗和尤岱也分到一点,后面是对李老二进行了嘉奖,根据一颗首级二十两白银,莽古尔泰的首级六千两白银的封赏,赏赐李老二等关外义士二万两银子,并宣了李老二为大东峪守备,协助孙承宗共同驻守通州,待到击退建奴,带上本部兵马,仍回关外大东峪驻守。
第87章 宣旨封赏
朝廷对李老二的封赏,除了两万两银子有用,所谓的守备一职其实是一个虚职,让李老二仍然回关外驻守,既没有提供一块铜板的粮饷,也不许他入关驻守,这样和原来在关外当马贼的时候没有多少区别,只是给了一个大明官兵的名义罢了。
听到圣旨,李老二原本热血沸腾的心一下凉了半截:“为何朝廷不许我回明?我李某对大明忠心耿耿,竟然连报国的机会都没有?”
李老二身后的将士们也都心中不满,原本他们满怀报国之心,他们把大明当成自己的家,想要回家报国,可是朝廷却无情的拒绝了他们的报国之心。
高起潜宣完圣旨,李老二还是按照程序,给高起潜塞了五十两银子,又给跟着高起潜一同前来的几名小太监一人塞了五两银子。
听说宣旨的太监是高公公,李老二知道是高起潜,心里总是觉得有疙瘩,但他目前还是不敢得罪高起潜。
高起潜接过银子,在手中掂量了一下份量,笑眯眯的拍了拍李老二的肩膀:“李壮士,今后你也是朝廷命官了,好好为大明效力!”
之后,高起潜又在通州城内转了一圈,查看孙承宗的布防。看到城头堆起的各种守城器械,严阵以待的精锐官兵,高起潜对孙承宗是赞口不绝。
高起潜见李老二身边的兵皆身披精良铠甲,每个人脸上都流露出一种百胜之师的杀气,再看马厩里拴着一匹匹高头大马,高起潜笑着对李老二说道:“李守备,你练的好兵啊!确实是精锐!如此精锐,即便是在草原上,恐怕也不输建奴!”
“高公公过奖了!”李老二双手抱拳,深深一躬道。
高起潜在通州城内巡视了一圈,便带人返回京城。
孙承宗道:“建奴已经逼近京畿,高公公回京路上注意安全。”
“多谢孙督师提醒。”高起潜向孙承宗一躬道。
李老二心中却在暗暗道:真希望高起潜这个阉货在路上被建奴一刀砍了!
高起潜等人出城之后,李老二又带着弟兄们上了城头,同通州的大明官兵共同守城。目送着高起潜一行人的背影,李老二对自己回明遭拒一事闷闷不乐。
孙承宗看出李老二不悦的样子,走上前,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李壮士,你若有心报国,去了关外也一样报国。若是你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开口,只要老夫能做到,都能满足你。”
李老二苦笑一声,摇了摇头:“多谢孙督师,建奴入寇,下官心向大明,自然会全力协助督师驱逐建奴,任凭督师调遣!待到建奴出关,下官去了塞外,仍然为大明效力!只是下官这里缺少粮食和人手,还请督师帮下官一个忙,把朝廷赏赐的银子换成粮食,再从陕西山西两地招募一些流民出关。”
因为朝廷给了李老二一个守备的虚职,所以他改口自称下官。其实李老二也很清楚,自己之所以被朝廷拒绝了,有很大方面的原因是消灭了晋商商队,断了很多人的财路。所幸的是,自己这次立下的功劳太大了,就算是朝廷有些文官想要自己的命,这个时候那些文官也不敢开口。前线的将士们拼死拼活,可是朝中的文官杀人就是一张嘴。想到这些,李老二为大明的文贵武贱感到悲哀。
孙承宗回道:“若要把银子换成粮食,老夫可以做到,老夫可以帮李守备从江南弄来便宜的粮食。倘若要招募流民出关,此非老夫能力所及。”
“多谢督师!”虽然孙承宗不肯答应自己帮弄些流民出关,但李老二还是深深一躬,向孙承宗郑重道谢,毕竟孙承宗还是有能力弄到一些比市场价便宜的粮食,有了粮食,至于人手的问题,还是自己去解决吧。
如果不出意料的话,这次山西巡府耿如杞带了五千人进京勤王,兵部没钱给他们发饷,就在三天之内连续把他们调动到三个地方:由通州调到良乡,再从良乡调到昌平,故意用连续换防的方法逃避给军队发饷。
因为当时的军令规定,部队到达驻地之后第二天才发饷,所以兵部就让他们在任何一个地方驻扎不超过一天,这样就自欺欺人地认为不用发饷了。关键是他们还真这样做了。士兵们连续换防,在路上长途奔波,还拿不到粮饷,只好沿途抢劫。
后金军退后,耿如杞被朝廷处死,五千饥兵没有活路,也投了贼军。
李老二隐约记得,干这件事的兵部尚书名叫申用懋。但如果自己送去的建奴首级能够起到作用的话,王在晋就不会下台,若是王在晋仍然担任兵部尚书,也许能避免这件事发生。可是崇祯皇帝估计穷得内库都已经可以跑老鼠了,从朝廷的封赏也能看出一点,万历朝的时候,一颗建奴首级价值五十两银子,到了天启朝的时候,一颗建奴首级价值四十两银子;可是到了崇祯朝,一颗建奴首级一开始价值三十两银子,现在又降价了,只剩下二十两银子。为何封赏越来越少?就是崇祯皇帝穷啊。
孙承宗又问道:“李守备,你是草原上长大的汉人,可知道现在蒙古人和建奴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原本土默特人已经同我大明结盟,如今为何又投向了建奴?”
“一切因为虏酋岳托!”李老二回答道,“岳托给土默特人赠送粮食,收买土默特部中的一部分贵族,而土默特汗俄木布是棵墙头草,风吹两边倒。如今土默特人投靠了建奴,林丹汗危险了!倘若林丹汗败亡,建奴下一个目标就是专心对付我大明。”
“难道建奴还想学蒙元,欲灭我大明,入侵中原不成?”孙承宗问道。
“对!”李老二点了点头,“皇太极乃一代枭雄,他野心大得很,他西征蒙古,东征朝鲜,皆是为入中原做准备!我大明同林丹汗乃唇齿相依,一旦林丹汗败亡,皇太极即可一次次的入寇劫掠,这只是第一次,今后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朝中群臣皆以为建奴不过癣疥之疾,以李守备如此说来,这建奴才是我大明心腹大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