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求生记 第1322节
杨展问道:“你几位叔叔到了吗?”
杨景新说道:“下面的人说已经到了。爹我们这就过去见他。”
杨展说道:“我过去见他们,你过去让他们来见我。”
杨景新也不觉得有什么错误。
杨展的为人就有一些倨傲。而今大功加身,所有人都向他奉承,连他上司樊一蘅,都对他客客气气,对这些并不如他的老兄弟,更是态度改变不少。
第一百一十四章 杨展之死(修)
杨景新说道:“是。”
随即杨景新就带着几个随从,就离开了大队人马。去见见杨展几个老兄弟。
杨景新来到了王乾德的军营之中。见了王乾德行礼说道:“王叔叔。”
王乾德见了杨景新说道:“原来是贤侄来了。”
杨景新目光一转,说道:“原来袁叔叔,与武叔叔也在啊。”
武大定与袁韬也点头说道:“贤侄来了。”
杨景新行礼过之后,才说道:“家父刚刚回府,请三位叔叔到府上一叙。”
王乾德说道:“贤侄放心,我们这就去。”
杨景新说道:“既然如此,小侄就告辞了。”
杨景新来去匆匆,没有久留就离开了。
在杨景新走后,武大定的语气顿时变得阴阳怪气的说道:“不知道,还真以为,我们是他的下属了。王兄,你真准备向杨展俯首称臣,当狗腿子吗?”
王乾德微微一笑,没有多说话。
王乾德,武大定,袁韬等人说起来,都是杨展的部下。但是部下与部下也是不同的。
王乾德跟着杨展时间比较长,感情也比较深,在这一件事情之上,他虽然对杨展有一点不满,但是还不至于跟着武大定他们起哄。
不得不说,杨展部下其实有结构问题的。
原因很简单,杨展从四川到这里,不过几年的时间之内,就拉出这么多军队。这样的情况之下,难免有很多问题。
拿王乾德来说,他是杨展麾下的部将,杨展是这么认为的,但是王乾德却不是这样认为的。王乾德仅仅觉得自己是杨展合作者。
毕竟迅速扩张自己的实力,不得不将很多支明军容纳进去。王乾德是其中一支,而武大定与袁韬也是。
而且他们之间也有渊源,当时武大定与袁韬,兵败来投的时候,杨展并不想收留,还是王乾德在杨展面前说好话,杨展才收留了他们。所以,武大定与袁韬和王乾德关系很好。
也算得上王乾德派系中的人。
“好了。”袁韬见王乾德不想说这个,就说道:“不管怎么说,杨将军回来了。我们总要过去一趟吧。”
王乾德等人来到杨展府上的时候,却听府上说,杨展正在与樊一蘅密谈,让他们在外面等着,杨景新在外面当陪客。
在外面等着的,不仅仅是王乾德,还有不少将领。
在杨展的书房之中,杨展与樊一蘅正在说话。
“督师的意思是?这一次大会恐怕不成了。”杨展问道。
樊一蘅说道:“王应熊忽然出现,拉拢了很多人。与云南来人也有来往。要尊永历为帝。”
“如果仅仅是与孙可望联合,倒也不是不能接受。”杨展说道。
夏军进入四川,杨展不得不重新考虑当前的局势。
抱团取暖,已经成为必然。与孙可望之间的矛盾都是次要的,至于将来孙可望会不会篡位,那是将来的事情。现在先保证能活下去再说。在现实压力之前,其他事情都不重要了。
“但是,眼前之事却不仅仅是孙可望的问题了。”樊一蘅叹息一声,说道:“王应熊与我素来有矛盾,而此刻王应熊已经拿了圣旨。想要接我的位置。但是我却不能让给他们了。”
樊一蘅并非贪恋权位,而是他身后牵连了一大批人实力派,不说别的,单单说杨展一系的人马,就决计不能让樊一蘅下台,而王应熊,虽然手中人马不多,但是也借助其他名义,可以拉拢很多人。
樊一蘅与王应熊的交替,并不是樊一蘅与王应熊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两方势力的问题。
杨展微微眯着眼睛,说道:“督师,要不先下手为强。”
樊一蘅说道:“万万不可。而今的情况,大明经不起一场内讧了,你放心这一件事情,你不用担心,只要稳定好叙州城就行了。其他的事情交给我,我会王应熊商议好这一件事情的。总会有一个办法的。”
杨展心中暗道:“樊大人,也太妇人之仁了。这一件事情,我代樊大人做了吧。”
杨展倒不是不知道现在的情况,不能大规模火并。但是不同的问题,在不同人那里就有不同的解决思路,樊一蘅想将这事情维持下去,但是杨展却觉得当断则断。决计不能有妇人之仁。
这事情持续下去,迟早有维持不住的那一天。
与其那样,好不如而今来一个痛快的,将川中人马整合在一起。全部在掌握在杨展的手中,北上与清军夏军争锋。而不是纠结在内部矛盾之中。
樊一蘅与杨展谈论了好一阵子,杨展才送樊一蘅离开。
杨展这才命杨景新去将诸将叫了过来。
杨展旅途疲惫之余。也没有多少心思想别的事情了。
草草的一见了一些这些人,问了一下叙州城中的情况。就匆匆的打发他们走了。
王乾得回到自己府中,让外人下去之后,袁韬说道:“大哥,你当初说,你与杨展情同兄弟?他就是这样拿你当兄弟的?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现在他杨展还没有独霸川南,如果有那么一日,我们这些人岂不是他的下属了?”
“你真的想有那一日?”
上一篇:重生为王/重生当首富继承人
下一篇:我的美利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