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求生记 第1393节
可以说除却云南镇守的数万人马之外,能调动的都已经调动了。
他已经精良高估了李定国,但是也万万没有想到第一次交锋,就被李定国来了一个下马威。
“他哪里来的这么多大炮?” 孙可望失声道。
很多时候,不吃亏不知道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就好像现在一样,夏军火炮多,清军与孙可望都有情报,但是也是到了战场之上,才知道,夏军的火炮多到什么程度。
孙可望几乎不敢相信。
这一轮炮击,直接将他的军队给打崩了。
“杀。”李定国看着“秦”字大旗,如同一并长刀,劈江斩浪而来。追在溃兵最后。
溃兵被明军阻挡住了。
孙可望身边的士卒,都是一等一的精锐在这中情况之下,根本不用人说,就自动挡在孙可望身边,长枪竖起,弓弩架上。蓄势待发。
李定国大喊一声道:“我乃李定国,谁敢发箭。”
一声大喝这些士卒纷纷一震,他们定睛一看,发现正是李定国,一时间议论纷纷的说道:”真是二将军。”
顿时他们的动作稍稍一缓。毕竟李定国在大西军之中,素来威望卓著。而孙可望的嫡系人马,都是大西军之中人马,越是资格老的。对李定国的感触就越深。
对李定国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李定国不需要让他们不敢对他发箭,毕竟他们都是孙可望的人。
只要有这个空隙就已经足够了,李定国弯弓搭箭,一箭射出,长箭从空中一掠而过,射断一根绳索,这面“秦”字大旗,应弦而落,就好像是一块幕布一般,将大旗下面的人给罩住了。
李定国知道此地不可久留,他如果有一两千骑,估计会试一试突击孙可望本阵,但是而今他手边的人数太少了一些。根本不足以撼动孙可望本阵,他自然是见好就收了。
在明军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已经扬长而去了。
这落下的大旗,并没有罩在孙可望头上,但是依旧让孙可望为之一惊,他心中第一个念头,是:“他对我手下留情了。”
李定国能一箭射下旗帜,自然也能射在他身上。不过他之所以不射孙可望,原因是孙可望身边护卫重重,长箭远射之后,也没有多少力道了,估计连一层甲胄都射不穿了。而且孙可望虽然武艺不如李定国,但是也是在战场之上厮杀过的大将,对箭矢并非没有防范之力。
所以李定国在瞬间决定放过孙可望,改射大旗,大旗毕竟是死物。
孙可望随即也想明白了这一点,但是脸色依旧阴沉之极。
“王爷,请让下的戴罪立功。”刚刚攻城的将领,在地面之上磕头如捣蒜,但依旧无法挽回孙可望之心,孙可望一挥手,说道:“拉下去斩。”
“王爷----”一声惨叫,斩讫来报。
这个时候孙可望才松了一口气。
不过,他看着普安州城,皱起了眉头,远远的看过去,城头的大炮,不过是一个小黑点而已,如果不是提前知道了根本辨认不出来。
“这普安城该如此打下来?”孙可望心中暗道。
城池不高,也没有护城河,唯独地势上有些高,但也不是什么不可逾越的天险,外面的坡度也比较平缓。但是在几十门大炮的封锁之下,想要攻下来是难上加难。
孙可望并非没有大炮。
当他知道,夏军大炮繁多的时候,他有意的加强了自己的火力,也造了不少大炮。但是在古代技术传播是相当缓慢的,也是他俘获永历,得到了明廷的一些技术,才勉勉强强的造出与红夷大炮相差不大的重炮。
但是这重炮比起夏军的火炮要差上不少。
甚至可以这样排行,所有的大炮之中,最好的是澳门炮厂所制,多在海上,其次是明军所仿制的,多被北京,与九边,有大抵一百多门,都被清军俘获了,再次的就是夏军的火炮。
夏军火炮的问题,并非技术问题,而是铁模铸炮法比不上泥模,或许是工艺尚未成熟,毕竟一项工艺被发明出来,到运用到登峰造极,是需要时间的。
最差劲的就是云南火炮了。
根本是为了赶工的急就章。
本来射程就短,夏军的火炮又在高处,更是够不着了。
而今孙可望的大炮在后面,还没有运上来。但是孙可望估计,即便是运上来了,也拿这里没有办法。
“只有等等了。”孙可望心中暗道:“等七星关那边突破了。迂回到老二后方,到时候团团包围之下,我看老二给不给我低头。”
而在这个时候,刘文秀刚刚到了七星关之下。
七星关乃是贵州名关,此地有一个千户城,正好挡在驿道之上,封锁住道路,想要进入水西,就必须通过这里,七星关城并不大,只有前后两门,城墙有四百五十丈左右,但是将周围封锁的严严实实的。
城中守军也不多,也就是安坤所部。
安家所有的班底就在这里了,大概有一万多人。
毕竟安家在当年颇受打击,安坤的爷爷就是被明军勒令自杀的。安家对明朝并没有什么好感。安坤也明白,如果不是中原大乱,朝廷定然要将安氏连根拔起,就不是简简单单的削地,勒令家主自杀,这么简单了。
不过即便如此,对安氏影响力也非常大。
安氏似乎就此有了原罪,在官府心中打入令册,原本仰安氏鼻息的小土司一个个上了台面,唯独安氏,经过他爹与他父子两代人都没有恢复多少。
也幸好,明朝的统治越来越薄弱,不得不拉拢安氏,这才停止了对安氏的打压。
而在夏军进入贵州时间并不长,安氏又成为了贵州土司之首,这是互相成就的一件事情,毕竟安氏的实力不如当初,这个名头有一点点虚,也是有大夏朝廷的支持,才能坐稳这个位置。而大夏朝廷也需要安氏与各方土司沟通。
成为贵州土司之首后。大夏很多土司政策都要先询问安氏,这对安氏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利好,不过几个月而已,安氏的元气也恢复了不少,当年蹬鼻子上脸的小土司,一一都点头哈腰的围了上来。
也正是见到这些变化,安坤才坚定的站在大夏这一边的。如果是与清廷作战,他或许有些动摇,但是残明人马,在他看来,早就死灰不可复燃了。
而同样的道理,李定国看道了安氏在大夏朝廷利益相连,他才敢让安坤独自领兵镇守七星关。而且安坤所带领的人马都是安氏兵马,李定国除却派来几个联系的官员之外,其余的人一个都没有派。
第四十一章 天下名将李定国四
上一篇:重生为王/重生当首富继承人
下一篇:我的美利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