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求生记 第1837节
贺虎头说道:“好。”随即点了两三亲兵,让他们将李家的壮丁集合起来,又从军中凑出了一些刀剑火铳之类,全部给这些壮丁。
当然了,这些壮丁也必须被贺虎头的亲兵指挥。
此刻还用不上他们。
让他们先知道怎么打仗再说。
李遇知的决定,给李市镇李家一条新路。
李遇知死的早,在这一战之后,不久就病死了。但是李市镇李家,却跟随贺虎头的步伐,一路征战,在多年之后,出了一位侯爵。在荣昌,隆昌两县的县尉,多为李市镇李家担任。
在新朝也是有名大户。
当然对于死在这一战中,三百多名李家壮丁来说,这都是后话了。
吴三桂大队人马,在当天晚上,到达了李市镇外。
第三十七章 李市镇之战二
吴三桂到了之后,立即就知道,这个地方并不好啃。
只是羞刀难入鞘。
夏军的大举进攻,吴三桂无奈撤退。已经是定局了。
在这样的局面之下,吴三桂最需要的东西,是什么?
是援军,武器,粮食?不,都不是。是胜利。
唯有胜利才能鼓舞人心,唯有胜利,才能让吴三桂麾下的将士激发斗志。
一场胜利,哪怕仅仅一场小小的胜利,就足够了。
故而吴三桂固然知道,李市镇是比较难啃,但是也没有放弃,他要趁着这个机会,以数倍于敌的兵力优势,先行击破眼前之敌,取得一场胜利,再以得胜之师与夏军战于成都,以成都城的坚固,再加上其中各种粮食积蓄,足够守上数个月,乃至一年。
想来这一段事情,决计能清理好北方的政局。
派出援军。
故而第二日一早,吴三桂就大举进攻。
在大炮轰击之下,大量步卒扑上。
贺虎头亲自督战,将十八门大炮都藏着不动。
在清军火炮的攻势之前,李市镇的外墙,就好像是纸糊的一般,不过一会儿功夫,就硬生生的打出好几个洞来。
在中午时分,又有半里宽的墙面全部倒下。
这里就成为了清军进攻的重点之一,另外两个重点,就是官道进出的两个路口。夏军火器打得又准又狠,枪炮之声,根本不绝于耳。
而清军士卒在吴三桂本部骑兵的督促之下,前仆后继的冲了上来,随即又一批批的躺在地面之上。
但是夏军并非没有伤亡的,清军步卒之多,在悍不畏死的冲击之下,守着路口的士卒,数次与清军陷入肉搏战之中。
不过纷纷被打退。
因为贺虎头所部,配备手铳数量太高了。
几乎人人一把。
有些是贺虎头赏赐的,有些却是他们自己掏钱卖的,作为资格最老的火铳兵,他们的待遇相当不错。
吴三桂既然下定决心,就没有一点犹疑之处。
不管前面伤亡多少,只是一句:“继续。”似乎一副不将人命当一回事的样子。
这固然是吴三桂的本色,真正的将领,在打硬仗的时候,大多数时候,是不问死多少人的,古今如一。
只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吴三桂所部太多川人了。
他很担心如果落于下风之中,这些川军未必多可靠。
所以,能用尽量用。
贺虎头与吴三桂在李市镇顶牛的时候。
冯双礼一路势如破竹。
倒不是说,他一路上没有遇见抵抗。只是夏军的水师优势太大了。
逆流而上,一路到成都,简直是如入无人之境。
有冯双礼在前开路,后面夏军过来的时候,大部分清军都投降了,毕竟大部队士卒都是四川本地人,就如吴三桂担心的那样。
这些四川人,才不会为吴三桂效死的。
吴三桂这几年在四川,并不能说一点政绩都没有的。
但是吴三桂这一点政绩,不足以让川人为之效死,更不要说,杨展之子杨景新也从讲武堂之中回来了。
杨展数次来往于成都,他平生最大战绩,就是在这一带打的,不管是大破张献忠,还是挫动豪格。
杨景新招揽的旧部,对这一点可以说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故而根本没有遇见什么敌人。
顺顺利利的来到了成都城下。
上一篇:重生为王/重生当首富继承人
下一篇:我的美利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