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求生记 第1959节
“治理好黄河,淮河,令中原百姓无受水患之害。”
张家玉听得热血沸腾,说道:“臣遵旨,从今之后,我张家就从广东迁过来,如果治水不成,这里就是我张家玉的埋骨之地。”
张轩说道:“好,。这天下兴亡之大事,就交给张卿了。”
张家玉并没有辜负张轩的期望,不过,他也没有做好这一件事情。张家玉为了治水,走遍了两淮所有的地方。历时三年,才提出了完整的治河方略。
那时候朝廷也在北伐之后的财政窘境之中走了出来。
张家玉立即开始动工治河。
张家玉担任两淮总制,总共十年。最后生生累死在河堤之上。
而张家玉并非第一个以劳累死在两淮总制位置上的人。第二个担任两淮总制的乃是周昌。
周昌担任两淮总制,却是因为周昌的出身缺陷。
周昌在昭武后期完成了朝鲜化省之事,将朝鲜一国正式归为朝廷治下,为海东省。劳苦功高,但是却不可能入内阁。
因为昭武年间科举完善了,虽然没有非翰林不得入内阁的规矩,但是内阁大臣总要是进士出身。
周昌知道他虽然被封东海侯,但是在官场之上走到了顶点。所以在张家玉死后,自请为两淮总制,沿着张家玉规划的方向进行着。
期间也发生了,昭武三大案之一,王进才案。
就是周昌掀起的。
因为北伐之后,在昭武中期还有一些大战,比如收复西北,巩固辽东,与缅甸联合征缴明永历帝,并在南洋上与西洋人争锋。
但是如北伐这样的大战,再也没有过了。
而大量的军队投入两淮的治河工程之中。
特别是两淮本地的县兵,几乎没有训练任务了,都是治水的任务。
自然有大量的物资,不,应该是每年几乎朝廷一半的财政投入。几乎是金山银山一般,听过户部,工部,枢密院等部门流入两淮。
王进才长期担任枢密院同知,在军中大有人脉,侵吞了不少治水款项。但是因为王进才乃是张轩的旧部。下面的人不敢告发。
周昌忍无可忍,才当殿向张轩禀报。
张轩令傅山亲自查处,牵连侯爵七人,伯爵十人,子爵,男爵,不计其数,至于文官牵涉其中的更加不少。
枢密院为之一空。
乃至李定国在这样的风暴之中也受到了牵连,向张轩请辞,张轩批准他辞去一起职务,只担任讲武堂教授一职。
后来分析,虽然王进才案,乃是一场反腐引起的,但是也将朝廷之中大部分出身草莽的将领都扫平了。
被处死的不多,但是大多都不能掌权了。
而贺虎头也正式成为枢密使,朝廷上下实权将领几乎清一色的讲武堂出身。而太子张安,也是讲武堂毕业的。
种种阴谋论暂且不提。
周昌本人也没有在两淮总制上面完成这项大工程,在王进才案十五年后,劳累而死。令朝廷不得不选出第三任两淮总制。
第三任两淮总制,乃是大夏宗室出身,名为张迁,讲武堂出身,也是打过仗的。成为最后一任两淮总制。
在两淮总制任上二十余年,终于将两淮治水的大工程完成了。
最后,让从信阳以下,直到大海,水道畅通,几乎各个村落都有水渠灌溉,以至于河南,两淮一下子成为了产粮大省,不下于湖南湖北两省的产粮区。
而且两淮地区对大夏张家最为拥护的地方。在后来的各种风波之中,两淮地区从来是皇室的基本盘。
只是当张迁修成的时候,张轩早就不在位了,连张安也垂垂老矣,正在培养太子登基之事了。
这是很久很久后的后话。
却是从而今张轩与张家玉的一番谈话开始的,一段持续五十多年治水工程,历经三代人,也是张轩后半辈子没有完成的功业。
第一百一十七章 二十年不言兵事
南京码头张灯结彩。
无数甲士就好像堤坝一般,将无数拥挤的人群拦在街道两侧。
无数旗帜摇摆。
李定国来回走动,忙得焦头烂额的。
这是李定国当任枢密使以来,第一件大事,迎接凯旋大军。
张轩甩开大队人马。
仅仅带了三千骑兵到处视察。
但是真正跟随张轩撤下来的大队人马,大概有十几万人马。
这十几万人马之中,有数万精锐,是要回到京师驻守的,成为枢密院直辖的中央军一部分,其余的还有大批伤兵,乃至于回去之后,就解散的民夫。
当然这仅仅是第一批。
虽然张轩已经将北方的防御体系建立好了,但是很多细节上的调整,却足够李定国忙活一年。
张轩其实在江北大营待了三日之后,才等到从北京退下来的大军,他们的路线是从北京到洛阳,从洛阳到南阳,从南阳到襄阳,然后从襄阳坐船,顺流而下。
“呜呜,”无数号角同时吹响,苍凉的声音响彻南京古城之中。
上一篇:重生为王/重生当首富继承人
下一篇:我的美利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