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求生记 第949节
其实大夏军队的局面并没有惨到极点, 别的不说,各部的军饷粮食都能按时供应,不过,很多军队的饷银打了折扣,达不到一兵一年十八两银子的标准。
只是大军驻守所需的粮草,与大军行军作战时候所需的粮草饷银,是天壤之别。
“臣以为陛下误会郑国公的意思了?”杨承祖说道。
“误会?”罗玉龙说道。
杨承祖说道:“郑国公的意思,乃是以攻代守?”
罗玉龙重复这个词道:“以攻代守。”随即回想到张轩的奏折,说道:“你的意思是,无须大军南下,只需派出一支偏师,先行进攻,打乱南明的阵脚,也不求一战下长沙,只是将战事推进到南明境内。”
杨承祖说道:“正是。”
罗玉龙沉吟道:“只是这样一来,张轩岂不是有些危险?”
以弱势兵力进攻优势敌人,不是哪个人都是诸葛亮的,就算是诸葛亮六出祁山,也不是无功而返。
罗玉龙倒是不在乎张轩会不会无功而返,而是担心张轩一旦有个好歹,武昌不保,武昌不保,湖广半壁不保了。
那就大大不妙了。
杨承祖说道:“臣以为郑国公敢这样说,就是有完全的把握。南京据武昌在千里之遥,还是不要遥制的好。”
杨承祖是看着罗玉龙长大的,故而语气之中,或多或少有一点长辈的口吻。让罗玉龙有些不太舒服。
但是杨承祖的话,让罗玉龙想起了罗汝才的话。张轩出兵打仗,或许不会大胜,但也不会大败。
罗玉龙说道:“好,朕给他便宜行事之权,就加其权征南大将军,总督湖,赣,贵,广,桂,云,川七省军务。让他自己决定,朕不遥制。不过西京留守之位,却要另选一人了。”
纵然罗玉龙不觉得张轩会大败而回,但是也做好最坏的准备。
武昌要地,万万不可有失的,而且这里的军队也是张轩的预备队。必须要一员大将镇守。
“臣以为安定公或可。”钱谦益开口说道。
这一句话,正挠到了罗玉龙的痒处。
安定公是谁?就是王龙。
王龙可以说是罗玉龙最信任的大将了,甚至比对张轩还信任。罗玉龙信任张轩,是因为张轩是他的妹婿,但是真正论起感情来,王龙要比张轩亲近多了。
王龙也是一员冲锋陷阵的猛将,只是随着罗玉龙征东之后,坐镇杭州,变得稳重许多。
开国六公,不,现在已经是开国五公,其中王龙的功劳最浅。
张轩还有几次大战之中的杰出表现,而王龙连这个都没有。但这并不妨碍罗玉龙对他的信任。
正因为罗玉龙宠爱王龙,这一次镇守武昌的任务交给他,正合罗玉龙的心思。
镇守武昌,为张轩后队,如果张轩大败,王龙镇守武昌无缺,就是功劳,如果张轩大胜,王龙保全张轩后路也是功劳。
几乎就是混功劳的地步。
而且王龙虽然掌控大军有一些力不从心。但是也毕竟是当初一刀一枪杀上来的。军事能力还是有的。
应当不会出大篓子。
罗玉龙说道:“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在座各位谁不是明白人,一听罗玉龙的话音,就知道罗玉龙已经定下来,自然没有人会反驳,于是乎,王龙调任西京留守,也就定下来了。
罗玉龙批准了张轩南征计划,自然也要给张轩一些支持,张轩奏章之中,大多数要求都答应下来了。
一批批船只从南京起运,在长江的风雨之中,逆流而上,想武昌而来。
张轩也接到了罗玉龙的圣旨。
“权征南大将军,枢密副使,总督七省军务。郑国公张轩。”张轩重复自己的心头衔,暗道:“这总督七省都是虚的,不能给我添一兵一卒。”
不管给张轩加多少头衔,他所能带来的军队,还是他们本部人马,不会多一个人,也不会少一个人。
不过,有这个总算是比没有这个强。
张轩拥有最重要的便宜行事之权,就等于有了自由裁量是否开战的权力。有了这权力之后,张轩就可以将其他的想法都放下来。他需要想什么时候开战,怎么准备,已经从什么地方下手?
张轩这边已经紧锣密鼓的准备了。隆武在长沙也见到了三位新封的侯爷。
第九十九章 旧事
头带金冠,蟒袍玉带。身上每一丝每一缕都极尽巧思,身上绣着那一条蟒,但是在寻常人看来与龙团无疑,几乎要破衣而出了。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
这种古老的带有礼服性质的服装,不被后世人看在眼里,但是在当代人心中却是再好不过了。即便是高一功也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三位侯爷。”一个太监说道:“吉时已经到了,还请三位侯爷进宫。”
“走吧。”高一功说道。
党守素与李过微微落后高一功一点,以示以高一功为首。
其实这一次,三人商议过,要不要一起来,还是分批次过来,最好还是决定一起过来,毕竟三人都不是傻瓜,当然看出隆武的分化之意。
以至于现在他们三人心中已经有微妙的感觉了。而且他们也自忖大军在外,隆武不敢拿他们怎么样的。
一行人进了皇宫,皇宫原来也不过是长沙府中的一处官邸,再加上隆武并没有修建宫殿的意思,显得普通。
与寻常的官府衙门没有什么两样。
上一篇:重生为王/重生当首富继承人
下一篇:我的美利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