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拒做炮灰 第50节
元景刚喝了一口茶,然后就喷了,邹蔚廷这才第一次认真地打量元景,眼里露出讶色,这一位,比起俞霄还来得稚嫩吧,俞霄也别为了打击他胡乱指点一个人出来吧。
俞霄再接再励:“如果我赌赢了,以后你就别来我面前碍眼,有多远滚多远。”
“我是你输了呢?”邹蔚廷笑。
俞霄耸耸肩:“莫说我不会输,就算输了,也满足你一个要求便是。”
“好,俞弟爽快人。”邹蔚廷就相当于一个会发光的球,走到哪里都聚焦不少眼球,因而这一桌也成了众人关注焦点,对俞霄与邹蔚廷的赌约,大都不看好俞霄,不过那半大的少年是谁?
有人这两天文会接触过元景,便说出他的身份,原来又是一个县案首,还比俞霄年纪小。
“放榜了!放榜了!”
再没人有闲心聊天了,纷纷往外看去,他们在茶楼上可以居高临下,将对面的情景尽收眼中,当然需要目力极好的,才能将张贴出来的榜单上的字迹看个清楚。
元景不能,那么其他人也没这个可能了。
元景早找不着他爹的身影了,俞霄最定心:“放心吧,我找了好几个人进去看榜单,谁最先看到就会最快送出来。”
元景只能冲他竖起大拇指。
“少爷,少爷考中了,”有人挤出人群,鞋子都挤掉了,依旧边跑边叫,“少爷考中第三名,陶少爷是案首!”
“什么?我才第三?第二名是哪个王八糕子?”俞霄趴在栏杆上探出上半身问。
那小厮跑到了茶楼下面,叫道:“是邹蔚廷邹少爷。”
“该死!”俞霄火冒三丈,谁占据第二名都比邹蔚廷来得好,凭什么姓邹的要压他一头?
“元景你又是案首?!”孙文敏惊喜道。
俞霄又立即高兴起来,并哈哈大笑,四处找邹蔚廷的人:“姓邹的,你听到没有,我好兄弟得了案首,你排他后面,刚刚的赌可是我赢了,叫你瞧不起人,你姓邹的也有今天。”
还在等待的人都震惊地看向依旧一脸淡定的元景,真这个毛还没长齐的小孩拿了院试案首?有人还想怀疑是不是看走眼了,然后前面又有人报出案首的名字,依旧是陶元景,没错的。
“少爷考中了,”这回是孙文敏的书童从人群里挤出来,有一个孔武有力的书童这时候就显出优势来了,“少爷考中第四十九名!”
这次一共录取五十名,孙文敏倒数第二,可依旧在录取行列中,孙文敏顿时乐得合不拢嘴,元景向他道喜。
“走,我们快回去,接下来喜报要送上门了,俞弟,下回我们再约。”孙文敏催促元景回去接喜报。
“我跟你们一起下楼吧,我也该回去了。”
被留下的邹蔚廷还处在失神中,等他的人找过来,再次向他确证他考了第二,案首是陶元景,邹蔚廷才苦笑起来:“没想到真被俞霄这家伙料中了,也是,这家伙虽然臭屁自大,可眼光并不差,让他看入眼的陶元景,想来是有可取之处。”
下去与高兴坏了的陶大勇汇合后一起回小院子,敲锣打鼓的喜报送上门时,左右邻居都上门恭贺,陶大勇更是灿烂的笑容一直挂在脸上下不来了,要不是接下来还有行程,他都要迫不及待地收拾行囊回家向家人报喜讯了。
“爹,说不定报喜的官差,会在我们回去之前就到陶家村了。”
“真的?”陶大勇既高兴又有点遗憾,不能在那样的场面待在家中。
放榜之后就是由学政以及知府大人主持的鹿鸣宴,元景和俞霄、孙文敏再度一同行动,到达地方时,又不可避免地跟邹蔚廷撞上,这次邹蔚廷很认真地跟元景打了招唿,没再因为他的年纪与稚嫩看轻了他,一同参加院试,当然知道能拿到案首的人可不仅仅是凭运气。
进去后,因为元景是案首,他的位置当然排在最前面,不过无论是学政大人还是知府大人,看他这么个小小少年,做出少年老成的举动,都忍俊不禁。
阅卷时可都是煳名的,最后揭封时谁也没想到他们录取的案首会是这么半大的孩子,可不得不说,这个案首实至名归。
两人都很爱才,如果不是一个将要回京,一个也将要离任,都有将元景收为弟子的念头,不过本着惜才之心,两人联手举荐院试前三的学子进入白鹭书院读书。
当学政大人放话出来时,元景三人连忙起身谢过,其他学子纷纷露出羡慕妒忌的眼光,白鹭书院鼎鼎大名,可出过不少进士的,就是状元榜眼探花都有,进入书院深造,将来必定能考中进士授官了。
三人是带着两位大人的名帖和举荐信离开的,元景挺高兴,目前他能接触到的书籍太少了,对朝廷的了解也甚少,白鹭书院那地方,应该能满足他的要求,唯一不好的,就是离家太远了,没办法时常回家了。
三人约定了时间一起启程前去白鹭书院,便分头回家了,元景和孙文敏一同踏上归途。
他们离开文昌城时,元景便发现那些身上带血腥味的一帮人也离开了文昌城,他没再去城外的山上,以他爱人这回的身份地位和本身的能力,应该能躲得过这次的死劫吧。
出城第一日晚上投宿客栈中,午夜进入梦乡中的元景,突然心有所感地睁开眼警惕地朝窗户看去,就看到那窗户被推开伸进来一只手,似乎察觉到有人醒了,那只手僵便了一下,然后继续将手里的东西抛进来。
元景迅速翻身起来推门走出去,是个黑衣人,那人远远站着朝元景一拱手,然后转身迅速消失在黑暗中。
是他!元景知道只有一个人可能会这样做,这意味着他已经安全了吧,元景转身回房间,捡起地上的东西,一方手帕里包着一张纸和一块玉佩,那张纸上龙凤飞舞写着几个大字:
凭信物来换人情。
元景露出笑容,这人真的安全了,黑衣人是他的手下,替他送信来的,看来自己的行踪对方了如指掌。
他将那张纸理理平,然后找了本书夹进去,至于玉佩,元景厚脸皮地权当定情信物了,找了根绳子系起来挂脖子里了。
这玉佩一看就品质极佳,不是他们这样的人家能拥有的,所以还是贴身放安全。
嗯,就是这样的。
另一边,一座宅子里,黑衣人飘在进来推开书房门,穆成安看向他:“东西送到了?”
“是,只是……”
“他察觉到你了?”穆成安见手下一言难尽的模样,猜道。
“是,王爷英明,陶小秀才还追了出来。”
穆成安笑了一声:“果然是个胆子大的,知道了,你下去吧。”
“是,王爷。”
穆成安一边喝茶一边想着陶元景的事,看他行事一点不符合他的年纪,十岁的孩子哪有这样的警惕性,可落在陶元景身上,他却偏偏不觉得意外了,还有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不过,有哪个十岁的孩子能连夺县试案首和院试案首的?当然和别人不一样了,穆成安挺期待几年后陶元景来京城与他见面。
他们在回家路上时,果然跟元景说的一样,喜报已由官差送到陶家村了,敲锣打鼓的将全村人都吸引出来了,等听到结果时,更是个个欣喜若狂,宋氏和小宋氏喜极而泣,当场抹眼泪,还是族长提醒喜钱的事,这才没冷落了报喜信的官差。
“好!等大勇和元景回来了,咱家杀猪宰羊请大家伙儿好好热闹一下。”
村民纷纷向他们道喜,盼着元景他们早日归来。
十岁的小秀才公,便是在整个大夏也是稀罕吧。
元景和孙文敏先去拜见了县令大人,又去见了陈夫子,然后才各回各家,相约办席的时候互相捧场。
元景和他爹刚回到陶家村,就被热情的村民们给包围起来了,各种恭维的话跟不要钱似的撒出来,更让元景哭笑不得的是,有的婶子抱着自家孩子,想着法子让自己孩子摸一摸元景,哪怕只是摸到衣角也是好的,沾点小秀才公的才气和福气。
到家第二日,再没人能拦住宋氏杀猪宰羊大肆庆祝的动作,陶家好好热闹了两日,除了本村人和元景陶大勇邀请的客人,还有些人不请自来,送来了不算薄的礼,这些事都让元景交给了他爹。
他爹这些日子在外面不是白待的,有些道道弄得比他还清楚,知道什么该收什么不该收,绝不会让儿子的前程沾上半点阴影的,他的眼皮子才没那么浅。
元景吃过孙文敏那边的酒席回来后,有些事情就要提上日程了,如今他有了一定的话语权,族里的人不会再将他当成没毛的孩子办事不牢了。
他要去白鹭书院读书,一年到头也许只能回来一两趟,所以要将家里这边的事落实好,他也才能走得放心。
元景让他爹将族长还有几个族老请到家里来说话。
“元景你想做什么?家里的事情不用你操心,有爹在呢。”陶大勇拍拍胸脯,他现在走出去,人人都说那是小秀才公的亲爹,他甭提多有面子了。
“爹,咱家的日子会越过越好,和村里人还有族人的差距不断扩大,这样不好,所以我想了个法子,让咱村的人一起过上好日子,这几年牛牛也要在陶家村生活,村里环境好了,对牛牛也有利。”元景将自己想法告诉他爹,还有个顾虑,陶玉珠的存在总是颗不定时炸弹,就算族谱里没她了,族长和族人也会站他一边,但谁让这女主太能折腾了,不能不防着一手。
他能让村民和族人都跟着他家过上好日子后,陶玉珠再使什么法子,在陶家村也没有发挥的余地了吧,谁上这年头的文人名声极为重要。
“真的?元景你想让大家伙儿做什么?跟爹一起养羊?”陶大勇不得不说儿子顾虑得比他这长辈还周全,不愧是他的儿砸。
“爹,羊就我们一家养好了,不过大家可以一起种草药增加收入。”
“真的能行?”
“当然行了,这两年我做了试验的,院子里我圈的那块地就是我种的草药,这两年攒了不少种子。”
“好,元景说行肯定就行,爹这就去找族长。”他儿砸的话会有错?肯定不会错啊。
听陶大勇说元景有办法让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族长和族老们都心情激动地过来了,看陶大勇家这几年的变化就知道了,有好日子过谁愿意过穷日子?
元景将自己的想法告诉族长和族老们,陶永林也跟过来听了,对这个十岁小秀才公佩服之极,心说陶大勇哪来这么大的福气生了这样一个好儿子,真恨不能抢过来养。
元景又带他们去了后院菜园子看他种植的草药,老太太和小宋氏根本不知道他在捣鼓什么,但谁也没干涉,由着他折腾,反倒是小牛牛经常来给他哥哥帮忙,尽管大多数情况下是帮倒忙。
地方虽不大,但几种分门别类的草药生长得却非常好,听元景介绍这些草药的名称以及价值后,族长和族老们都心动了,这可比种庄稼合算多了。
穿越的第一世,元景就让人办了好些个药材种植基地,哪些草药需要什么样的土地和生长环境,他都心里有数,所以经过筛选后能挑出最适合陶家村土壤环境又经济价值比较高的草药,再加上他用了些灵泉水培养出来的草药种子,不愁发展不起来。
“好!好样的!今天晚上我就召集所有村民到祠堂开会,将这事通告全村,看大家是不是愿意跟着元景你种这些草药,不过我家肯定第一个响应的。”族长率先表态。
第078章
尽管只有不到一半的村民愿意跟着元景还有族长尝试种植草药,但元景表示这个结果已经很好了,这可不是现代信息爆炸的社会,要想让一辈子靠种地过活的农民生出变动的念头,真的挺难下决心。
少的拿出半亩,多的拿出家中一半的田地,陶家村的草药种植拉开了序幕,为表示对儿子和乖孙的支持,陶大勇和宋氏,除了留两亩地种一家子的口粮,剩下的都拿来种草药了。
至于草药种出来往哪里销,元景觉得他爹能很好地接下这个差使,再培养出两个跟班,只要草药质量好,不会愁卖不出去的。
等大家的日子富裕起来,再过上两年,元景觉得就可以跟族长建议,在村里办学堂供村里孩子读书了。
只不过眼下他需要启程了,与俞霄还有邹蔚廷约定的时间快要到了。
这回牛牛知道哥哥不是去一两日就能回来的,抱着他哥的腿嚎啕大哭,不让哥哥走,哭得元景心酸又无可奈何,把他提熘起来:“要不哥哥带牛牛一起去书院?”
“好啊好啊。”牛牛毫不犹豫地抛弃爹娘和奶奶,让小宋氏没好气地撕他的脸,这小儿子是个小白眼狼,眼里都没她这个娘了。
“那哥哥跟牛牛做个约定好不好?”
“什么约定啊?”牛牛奶声奶声地问,不时还抽噎一下。
元景碰碰他的小鼻头:“牛牛要是书念得好,等三年半后,哥哥带牛牛一块儿上京城,再不会跟牛牛分开了。”
三年半?小牛牛开始掰指头数三年半是多长时间,但听哥哥说再不会分开,他又高兴起来:“哥哥说话算话,牛牛一定会好好念书,将来跟哥哥一样考案首。”
“好,一言为定,来拉勾勾。”
“拉勾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陶大勇算看透了,家里也只有大儿砸能安抚下小儿砸,看,拉过勾后,小儿子就不再缠着他哥哥不让走了,就是那小眼神,看得他也心颤。
“奶奶,娘,现在家里条件好了,该请人就请人,要不让爹去买户人家回来,”入乡随俗,元景不想做那特立独行的人反对人口买卖,“要好好保持身体长命百岁,将来享孙儿和儿子的福。”
“诶,奶奶听乖孙的。”
“娘也记着了,娘会帮儿子你盯着你奶奶的。”老人家年纪越发大了,可不得好好保养起来。
元景给宋氏和小宋氏跪下磕了个头,然后起身随他爹走了,这次又是他爹送他出门去书院,随行的还有刚添的一个书童,是他爹坚持买来的,说去了书院帮他料理生活,好让他专心读书。
要说村里心思越来越多的王氏,离开陶家村的元景一点不担心,有族长还有奶奶镇着,王氏能蹦出他们的五指山?
倒是因为他中了秀才,陶大丫终于能说上一门不错的亲事,说来也是缘分,依旧是陶玉珠记忆中上辈子的人家,没有陶玉珠掺合,陶大丫小夫妻将日子过得挺红火。
要说有区别也许有一点,那就是原身活着的那一世对几个姐妹真的挺好,自己读书之余还教几个姐妹识字,这也是后来陶三丫能嫁得好的一个原因,可这辈子换了他来,都已经分家了,怎会生出教她们识字的念头,也更不会将陶三丫的事揽到自己身上,她们将来能过得怎样,就看她们自己的本事了。
白鹭书院地处本省与邻省之间,路上花的时间比去省城还长,陶大勇将儿子送进书院,帮他全都安顿好后才不舍地离开,他从没跟儿子分开过这么长时间,还没出书院,就觉得想念儿子了。
只是再不舍也得离开,家里就两个女人一个小儿,虽托给大哥照看,但到底不放心,所以还是要加紧脚程往回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