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使用手册 第689节
我怎么就确定斩杀可以通往真实?
这下搞笑了吧,一个口口声声说什么真实的我,竟然现在无法确定斩杀是否能够通往真实。不过,还是要继续斩杀,脑子里的扭曲是没有资格操纵我的生命之船。
不管最后会带来什么,也许是弱智也许是白痴,或者根本没有变化。反正就是不能让脑子里的扭曲来掌控我,想想那些扭曲就觉得恶心和难受。那样一个个局限的玩意,有什么资格来掌握生命之船的船舵?
不过话又说回来,丢掉这些局限之后,还能到达哪里?那份觉察是唯一的真实,是一切,是永远不会停止存在的。而角色之类的虚假,只是转移我的注意力,以此来遮盖那份觉察。
那么,清除了所有的虚假之后,露出来的必然是真实。
可是,我要怎样清除肉体这份虚假呢?
脑子里的扭曲反而很好办,对于事物的看法,对于事件的见解,这些扭曲现在看来似乎很容易丢弃。但是,我要如何做才能丢弃我的身体?才能将肉体看作虚假?
说起来很容易,既然我能认为桌子板凳并非真实存在,那么自然也能将肉体看作虚假。但我心里对于身体跟对于桌子板凳的态度,完全是两个概念。
我可以说,“我不知道从五楼扔下桌子会摔碎”,于是我可以将桌子从五楼扔下。
但是,“我不知道我从五楼跳下会受伤”,于是我就从五楼跳下。
靠!
竟然又回到“触摸火焰会受伤”那个问题上来了!
理论上,那份觉察就是一切,所以任何不是那份觉察的东西都是不存在的。既然如此,身体也不是真实存在的。好了,结束,证明完毕。
但是,内心深处的相信并不会因此而停止。如果一句话就可以立刻停止相信,那么这场精心策划的梦境就太过孱弱。
就算我不爱惜身体,就算我在饮食上毫无规律,但依旧面临“触摸火焰会受伤”那个问题。既然是虚假的,为什么不自己砍自己呢?
如果我想,为什么不呢?
第七百五十一章 第一步151
身体并不是什么宝贵的,不容伤害的。
正如我斩杀孝顺之后,并不代表我的行为要不孝顺,而是孝顺无法影响我的行为。那么同理,身体的不可受伤这个想法,必须丢弃。
之后,身体会不会受伤,这又是另外一回事。但没有“身体必须不能受伤”或者“以身体不受伤作为前提”之类的。
如果我想做一件事,那么就去做。不会因为有可能让身体受伤而拒绝去做,也不会因为可以很好让身体获利而强行去做。
没有思想的傀儡,就是这样。
果然是毫无意义的行为,斩杀了虚假,同时也斩杀了虚假所带来的一切好处。虚假没有任何坏处,特别是当我了解到“那份觉察就是一切”的时候,所谓的坏处只不过是角色站在人生的位置权衡出来的词语罢了。
想想,那份觉察就是一切,根本没有其他任何东西存在。连孤独这些都没有,因为孤独是建立在一个空间里,然后只有我一个人这才是孤独。连空间都没有,又怎么会孤独呢?
好不容易,可以假装觉察到“非那份觉察”的玩意,还有什么坏处呢?
袁长文突然一个恍惚,还没来得及品味,恍惚一闪而过。如果那份觉察就是一切,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啊!
并非所有都是我,因为这种说法中的“我”其实是指代角色,树木怎么可能是袁长文这个角色呢?但如果“我”是指代那份觉察,自然全部都是我。事实上,这些东西又是不存在的。
就像梦境中的一切,很难说都是做梦者,因为梦境中的各种元素根本不存在。但又不能说不属于做梦者,因为没有做梦者的话,那么整个梦境荡然无存。
可是,我作为一个角色,作为一个角色的思维,我要如何去触碰真实呢?就算要丢掉整个袁长文这个角色,但又要如何丢弃呢?
苹果要怎样才能丢掉苹果呢?
完全是无厘头的问题,根本摸不着头脑。当然,头脑的设计本身就不是用来探寻真实的。袁长文这个角色的根本设定,就是不停的求生然后创造出各种体验,让这一切显得如此真实,以假装“那份觉察根本不存在”。
突然觉得,自己似乎走到了尽头。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每次就觉得自己快要完成的时候,然后就发现依然在恐惧那个妖娆女子的控制之中。
丢弃袁长文这个角色,自然完成斩杀。但作为角色的思维,无论我如何模拟都只是一种模拟,并非真实。
那么,我该怎么做?
假装站在那份觉察的位置?
关键是,连这份思考都是虚假的,我又如何在不认同这份思考的前提下,假装那份觉察呢?这相当于利用虚假来假装真实,跟曾经的种种扭曲有什么区别呢?
该死!
怎么回事,还有路吗?还可以前进吗?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能够做到吗?
也许,自己所谓的斩杀,根本就不是斩杀。对吧,我怎么知道真正的斩杀是什么样子呢?我又要如何确定自己是在斩杀呢?或者,斩杀之后并无什么特殊的结果。
完全有可能,我耗费一生的时间,然后一无所获。就算了解那份觉察就是一切,依旧被角色操纵,这完全有可能呀。
也就是说,我根本没有任何进步,根本没有丝毫前进。
袁长文有些恐惧,这个结果是无法接受的。但是,自己都要死了,又有什么无法接受的呢?
如何不再继续相信脑子里的扭曲?袁长文这个角色死掉就好了,对吧,死亡之后这份思考也会同时死去。没有了思考,自然也就不会继续相信脑子里的扭曲。
可是,我又要如何在肉体存活的情况下,让袁长文这个角色死去呢?
如果只是换了一种思考方式,那么依旧是虚假,又有什么区别呢?
我不愿意再回到过去那种生活,在恐惧的束缚下几十年过着同样的日子。最关键的是,我并不喜欢这种重复的日子,只是因为恐惧而别无选择,或者因为恐惧而不敢践行自己内心的冲动。
如果没有恐惧,那么过着重复的日子也不错。事实上,只要没有恐惧,过着怎样的日子都不错。一个人不害怕生活,那么这就已经是最大的奖赏,任何物质上或者精神上的成功都显得卑微无比。
我呢?似乎什么也不是。
很难想象一种没有思考的生活,如果没有思考,那么是什么充斥在大脑里面呢?看见一张桌子,不会去思考颜色形状材质用处之类的,那么浮现在脑海里的是什么玩意?
现在很是折磨,犹如苍蝇细小琐碎的噪音,却又看不见苍蝇在哪里。
漂亮的确是漂亮,也非常符合我的审美观。但是,审美观这玩意是时代赋予的,也就是说我的审美观根本不是我的,而是被整个时代强行扭曲的。一想到这里,看见漂亮姑娘的愉悦心情转瞬即逝。
就这样停下来了吗?又再次止步于此?当然,有可能从一开始自己就没有前进。不过,回想曾经的自己,那些不明所以的玩意,似乎自己又的确在进步。
无所事事并不是什么问题,认为自己不能无所事事,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没有任何人有资格规定人生的过法,也没有任何人有资格认定哪样东西重要哪样东西不重要。事实上,根本没有别人,所有的东西不过是脑海里的扭曲而已。
这个世界不真实,那份觉察就是一切,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不管自己看中什么都是扯淡,不管自己在意什么都是垃圾,不管自己还有什么放不下都是毫无意义的语句。
袁长文这个角色不存在,这份思考也不存在,就是这样就结束了呀。
也许,这个世界会如同电视关机那样,喀嗒一声瞬间黑屏。
我还在干什么?
我还在担心什么?
每次都认为没有什么好聊天的,但总是会不由自主的去聊天。每次都觉得自己根本不知道任何事情,但总会显摆自己的知识,以及鄙视别人的无知。
计划规划条理性,这些优秀的品质逐渐变得一文不值。
不知道就应该有不知道的态度,但是谁又能长时间忍受这种不知道的态度呢?
第七百五十二章 第一步152
对于未知的恐惧,从来都不会减少。
这似乎是角色的设定,于是好怂恿角色努力去获取知识,努力去抓住未来。相信脑子里卑微的知识,就是在赶走对未知的恐惧。并且,我不承认自己脑子里的东西是卑微的是局限的,这样就会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知道很多东西。
可是,那种对未来的迷茫,那种对未来的焦虑,那种对未来的恐惧,又是如何产生的呢?这些不就正好证明了自己脑子里知识的卑微吗?
而我始终不会承认自己只知道一部分,或者说,我不会承认自己只知道极小的一部分。也许自己知晓的不是全部,但至少也是大部分。
事实上,我一无所知。
而这种不知道的态度,让人很不舒服。或者说,我还没有适应这种一无所知的态度。你看,我知道如何开门,如何吃饭,如何有效的玩游戏,如何使用电器等等,怎么可能一无所知呢?
袁长文很不舒服,因为推理出来自己的确一无所知,但内心深处怎么可能相信这一点?就算自己快要死亡,但也无法否认自己现在的状态。
是白痴吗?一无所知?
如果我跟人讲,别人多半会这样反问。当然,没有别人可以聊天,这个时候,除了一个人孤独的坠落湖水,还有什么人呢?
关键在于,我为什么会对未知产生恐惧?这是个好问题,为什么要恐惧未知,而不是热爱未知呢?
因为我在担心未来朝着坏的方向发展,因为我在害怕未知的事物对我造成伤害,因为我在恐惧未来的不可控让我的生活支离破碎。
既然这样,那么我也可以认为未来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咯,我也可以认为那些未知将会带领我前往更好的地方。
关键在于,自己在害怕生活,所以才会恐惧未知。
如果我不害怕生活,又怎么会恐惧未知呢?就像我不害怕太阳,所以太阳如何翻滚如何释放热量如何进行原子间的碰撞,都无所谓。我不会时刻关注太阳的热量分布,以防止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
一无所知并不是什么坏事,认为一无所知是一种不好,这才是坏事也是问题的根源。
当然,最终的根源依旧是认为袁长文这个角色真实存在,如果角色虚假而且不存在,那么这些跟角色相互冲撞的东西,自然也就不存在。
不管如何判定,将事情定义为最美好的安排,还是定义为一场悲伤的发生,都是脑子里的扭曲而已。不知道,才是我应该有的态度。
任何事情我都要判断,因为这是我这么多年来一直相信的行为模式。事实上,从远古时代开始,这种知识性的传承,就奠定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如果人人都像我这样,那么还如何发展文明呢?
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这种状态的人类如何飞出母星,如何成为跨星系的物种呢?
为什么不继续斩杀?不要告诉我没有什么好斩杀的,这不过是借口是角色逃避死亡的伎俩罢了。
我不知道这样做是好是坏,我只是想这样做而已。
想想也是,如果真的有生活流动这种东西,如何来传递给角色呢?不可能需要什么分析,或者从什么事情中找出什么规律,那样只是一种思考一种脑子里的扭曲而已。
生活的流动必然是一种不需要学习的东西,它应该是我的本质,就像水滴不需要去学习如何融入海洋。水滴只需要停止相信自己不属于海洋即可,没有什么需要学习的。
那么,这样的话,生活的流动只能以一种内心的冲动来演绎。小到拉屎撒尿,大到一些所谓的人生决策。而脑子里的扭曲,就是尽可能的躲开这种毫无逻辑的冲动,利用仅有的卑微的知识去判断去权衡。
如此说来,那么依旧需要学习。学习如何分辨是内心的冲动,还是脑子里的扭曲带来的欲望。突然觉得自己究竟在干什么?努力这么多年来丰满自己的知识,来学习各种不同的知识,来让认知升级。
而现在,却要丢弃这种认知。无论是什么认知,都是阻挡我看世界的障碍,都是铸成高墙以囚禁我的牢房。
唉,也许小学之后就没有必要继续上学了吧。那些科学规律,还不如努力教人如何不害怕生活,如何认清脑子里的恐惧,如何学习分辨内心的冲动。
不要再问什么没有大学文凭如何找工作之类的废物问题,只有充满恐惧的人才会这样提问。也许,不是恐惧,而是充满湿气的担忧,随时都在努力应对各种即将发生的坏事。
不得不承认,这种角色反而很受欢迎,因为了解特别多,思维缜密,考虑周全,能够想到别人没想到的,而且充满精神干劲。
曾经的我就是这样生活,而且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这种控制感带来的安心,确实很难否认。最关键的是,自己根本不会认为这样考虑有什么不妥,也不会觉得这样费心思考会很累。
但现在回头去看,有一种难以置信的荒谬在其中。就像一个小孩子努力设定计划,准备用手中的图钉杀死一条抹香鲸。
什么时候任由事情发展居然需要勇气才能完成?什么时候任由时间流逝慢慢塑造事情,也需要勇气才能做到?
就像,水滴竟然需要勇气才能将自己融入海洋,这尼玛不是扯淡吗?
水滴本身就是融入海洋的,只是自己强行认为自己没有融入而已,从来不随着海洋一起波动,怎么可能不担忧不焦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