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港岛家族的诞生

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243节

  林云初恍然大悟,说道:“有道理!”

  侄子的意思是说,只要不负债,房子再贬值也是值钱的。

  同时,他还是要继续在工业上发展,才是正途。

  聊了一阵后,林云初告辞。

  林志超坐在办公室里,也思考起关于二叔的事情来,因为是亲二叔,虽然不及和唐仲源感情好,但林志超总归会照顾的。

  但照顾有限,这次工业大厦修建好之后,算已经仁至义尽了。

  更何况,林云初的两家工厂,每年盈利也有80~100万港币,足够他子孙富贵了。

  他的大堂弟,学习成绩并不好,但也被林云初送到海外读大学,以此镀镀金。再过两年,也能回来帮林云初。

  当然,林志超和林云初一家,走得也不算很近。

第241章 【普通人的生活】

  林志超来到长江工业园,虽然在他的核心资产中,工业仅排在第三位,但林志超依旧会时常参与长江工业集团的工作,制定策略、出谋画策、监督生产、打开渠道等一些列工作。

  换做是世界上其它的任何一个企业家,是完全不可能做到林志超面面俱到,且极其专业的;这得益于林志超拥有一个超强大脑,以及前世的记忆。

  其实在林志超看来,做工业是最需要消耗精力的,做航运、地产,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炒风’存在。而做工业,则需要踏踏实实,认真分析形势。

  假发生产车间,林志超对管理层夸奖道:“去年长江假发厂表现不错,今年你们要再接再厉!”

  1957年的长江假发厂,盈利依旧稳定在500万港币以上,这让林志超大喜;与此同时,他对假发的前景,也进行了重新的思考。

  陈麟元、陈霞等管理层,顿时非常受用和欢喜,能得到老板的夸奖,不仅仅是自豪感爆棚,更是关系着年终奖的多少。

  陈麟元回应道:“虽然香港的假发竞争激烈,但我们凭借销售网络庞大、技术精良等优点,一直保持着竞争力,这是我们安身立命的关键。”

  销售网络庞大,意味着长江假发厂不仅可以将自己的产品卖到欧美,更可以将别人的产品进行代理。

  技术精良,一些特殊的假发,每顶可以出厂价千元,利润率爆表。

  林志超点点头,从一开始,他们就做到行业‘老大’,所以香港虽然假发厂众多,但却难挑战长江假发厂的地位。

  “陈总经理,你经常出国考察,说说看欧美假发需求人群,有没有扩大的可能性?”

  林志超其实心里明白,只是故意考验一下陈麟元。林志超将这些子公司的总经理,当成‘老板’培养,一年多次海外出差考察,经费公司全部报销。

  至于这些子公司的总经理,会不会辞职创业,林志超压根不担心,离职就再培养一个就行,真正的指挥是林志超。当然了,陈麟元的薪水每年都在加,比如去年就已经接近十万,今年将突破十万。

  陈麟元说道:“全球假发的需求一直是稳定增长,这得力于欧美嬉皮士越来越流行......还有一种现象,就是特种的假发需求市场越来越多,这种客户都是单一客户定制的,如秃顶的假发,发套须与边沿的真发有机地结在一起,色泽要一样,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奇效。这种客户除了本港的艺人、秃顶者、头发稀疏者,还有慕名而来的海外人士。价格可以达到上千,甚至近万港币。”

  林志超闻言,结合自己的记忆——60年代才是嬉皮士真正流行的年代,60年代末才逐渐消退。就好比‘时装’一样,一旦普及,就不能再叫做‘时装’了。

  如此一来,假发产业还有近十年的黄金期。

  “嗯,我觉得假发还有黄金期,可能就是来源于披头士风会在六十年代真正风靡欧美。这样,你根据情况,和一些优质代工工厂,签署长期供应合同,稳定我们的供应链。待将来形势不对,我们再签回单月供应合同。”

  如此一来,他们不费吹灰之力便掌握了生产渠道。

  “好的”

  随后,林志超又关照陈霞道:“陈经理,香港人经商的风格是——大钱不放,小钱不丢。刚刚陈总经理说的那个单一客户需求,你可得让技术水平成为香港最好的工厂之一,那样才能做高端订制。”

  陈霞从一个女工发展到如今的生产经理,这中间的有两个原因:第一,长江工业集团擅长培养人,也喜欢培养潜力管理层;第二,陈霞虽然文化近小学水平,但性格利落、要强肯钻研。

  这样一来陈霞这些年没有掉队!

  “老板放心,我们一定做世界上最好质量和技术的假发,不会输给法国佬。”陈霞不服输的说道。

  在这一点上,陈霞已经有‘女强人’的影子。她加入长江假发厂以来,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薪资只有几十港币的女工,如今一跃成为年薪3~4万的香港中产阶级。

  随后,林志超花了一会时间,参观生产车间,并和大家聊天。

  他说是已经将假发、塑胶花这两个产业,完全交给集团和分公司的管理层;但实际上,林志超的经商风格是非常遵守——大钱不放,小钱不丢。

  更何况,如今不管是假发也好、塑胶花也好,都做到了头部,盈利是非常丰厚的。

  就拿假发来说,假设十年时间每年都能保证500万港币盈利,那就是足足5000万港币。

  这是一个什么慨念,如此多的钱,可以让一个地产为零的公司,在六七年抄底,一举在1972年上市,成为‘地产五虎’的规模。

  接着。

  林志超来到长江塑胶厂。

  目前,长江塑胶厂的工人已经突破3000人,比林志超预计的还高出500人;用陶德荣的话来说,必须扩充人数,否则失去太多的利润。

  与此同时,为长江塑胶厂代工‘塑胶花’的卫星公司,足足有二十多家,工人加起来也有一千多人;还有,为长江塑胶厂做串线的家庭工厂,也达到两百多家,大概有五百人。

  近五千人的规模,堪称工业奇迹。

  而整个香港的塑胶花工人,已经有3万人左右,不含家庭作坊。

  “老板,最近一年多,Zunino Altman(齐爱公司)增长速度很快,据说工人也有3000人了,在美国抢走了我们不少订单。”陶德荣汇报了一个‘不好’消息。

  林志超闻言,有些意外。

  齐爱公司便是前世香港第一大塑胶花工厂,李家成仅排在第二。

  这家公司的老板是一对犹太兄弟,当年香港塑胶花风靡全球后,这对兄弟在1954年底便来到香港开设工厂。犹太兄弟很聪明,知道在其它地方开工厂,一定没有钱赚,故第一时间来到香港开设工厂。凭借其雄厚的资金,以及美国的销售网络,齐爱公司迅速发展壮大。

  犹太人是个难缠的竞争对手!

  前世,这对兄弟还在香港观塘投资了一座工厂大厦作为总部,结果这座大厦在后来又被李家成收购了;因为齐爱公司在1967年破产,犹太兄弟一个也早亡。

  “你有什么办法?”林志超问道。

  他反正没有办法,毕竟塑胶花主打一个就是‘物美价廉’,长江塑胶厂用工那么多,一年利润也只有2000万港币(1957年)。

  而且,按照林志超的预估,这一世的塑胶花坚持不到1967年,就会急转直下。预计,能火到1965年,就已经很不错了。

  陶德荣说道:“齐爱公司之所以发展如此快,是因为他们的美国销售网点非常多,而美国又占全球25%~30%的消费力。但若说办法,除了研发更多的款式,保证更好的质量,其它也只有去美国市场再争取一下代理商,就怕价格被压低。”

  林志超马上说道:“价格不能再低了!塑胶花还能流行五年以上,已经算是非常的好的预期了,提前把价格做差,谁也得不到好处。”

  陶德荣点点头,说道:“确实!塑胶花当初几乎是一夜开满世界,这种风靡速度,让所有人都惊叹。但这种风靡,往往也会很快消退。”

  林志超虽然没有好的应对办法,但他却是一个领导,随即说道:“关于竞争这事,晚点让集团高层和塑胶厂高层,坐下来一起谈谈。”

  “好的”

  最后,陶德荣吞吞吐吐的说道:“老板.....我们的人工工资高,照这样下去,后期竞争也大,成本也大,怕是很难增长利润。”

  他知道老板对工人很好,但作为管理层,有必要提醒老板。

  林志超笑道:“没有利润就抓紧关闭工厂,还做什么,工人的工资我还会考虑增加的。塑胶花工厂早晚关闭,你以为我没有准备?再说了,这样产品不行了,再搞新产品就行,长江玩具厂的增长,就是最好的证明!”

  陶德荣是既佩服老板,又有些不解,对工人稍微好点就行了呗,在他看来。

  “我明白了!”

  “嗯,总之你们管理层不会失业,后期还有很多工厂要开的,说不定将来还能进入科技含量高的产业。”

  陶德荣顿时佩服的五体投地,老板一切都在掌握中,对于每一个产业都有计划。

  参观完两家工厂,已经到了傍晚,林志超也不准备加班,决定回家。

  如今的长江工业集团,工人已经达到10000人以上,成为巨无霸工厂。

  而香港注册工人才17万,未注册工人约20万出头。

  如此大的工厂,也是要花精力管理的。

  ........

  晚上七点,长江塑胶厂的工人‘周大奇’回到荃湾的木屋。

  “当家的,今天是不是发双粮了?”妻子一边拿出晚餐,一边高兴的问道。

  她的丈夫周大奇是长江塑胶厂的一位塑胶花工人,按照长江工业集团的惯例,工作满6个月的工人,每年最后一个月要发‘双粮’。

  周大奇拿出两张百元港币大钞、两张十港币,摆在妻子面前,端起碗就一边干饭,一边口齿不清的说道:“存起来!”

  妻子笑嘻嘻的说道:“还存起来,这么一家子需要吃饭,哪有钱存!”

  周大奇不在意的说道:“我说存起来慢慢的开支,不要没到发工资,就断粮了。”

  一家有四口人,他们还有两个孩子,一个5岁,一个才2岁;正因为如此,妻子也不能上班,只能在家带孩子,所以他也没有指望一年存多少。

  妻子马上说道:“这你放心,这次还是能存100多元的。也幸亏你是在长江工厂里做活,不然这一家子怎么吃得饱......三嫂今天又来了一趟,问长江工厂还招不招人,他们两口子也想跳槽去长江工厂干活!”

  周大奇马上说道:“有这个好事,我肯定介绍你进去,孩子交给我妈带一下,也能应付过来。”

  妻子连忙点点头,说道:“这倒是,我也好想去你们工厂赚钱!一年领十三薪,每月还有80~100港币薪水,多好!”

  周大奇自豪的说道:“何止这点好处啦!加班是1.5倍的时薪计算,一年的端午、中秋、春季都有米油供应,每个月还能休息一天,每天正常上班十个半小时(含午餐半小时),中午供应免费午餐,全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这样好的工厂。”

  80~100的月薪,在香港处于优等生的水平;

  而其它福利,香港90%以上的工厂都没有,或者没有诚意。

  比如,长江工业集团三个节日的福利,一个工人一个节日米有20斤、油2斤左右,都够一个成年人的一月主粮了。

  而且,长江工业集团加班较多,每月都有5~20元的加班费。

  每月休息一天,这在香港90%的工厂都不可能实现,因为大家都是全年无假期;有事就请假,但要扣工资。

  而长江工业集团的工人,便可以利用这一天,去处理一下家庭事情,或者带家人去逛逛香港。

  妻子说道:“嗯,林老板是好老板。对了老公,这个月你加班费有20港币,要不我们花10港币去买只鸡吃吃,孩子们也要补补的!”

  香港的一斤米在0.5元上下(按照等级,价格有来去),一只鸡则要10港币。香港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只能购买10只鸡,所以吃鸡是很难的。

  毕竟,很多工厂依旧只有50~80港币,不供应午饭(也没有餐贴),没有加班费,时间十二小时.....每个月的薪水,连三顿饭都吃不饱,还吃什么鸡。

  这也是——长江塑胶厂的工人和关联工人都近5000人,一年利润也才2000万港币。若是,对本公司的工人苛刻一些,一年下来利润都可以上2300万了。

  长江工业的工人成本,是别的工厂1.5倍,甚至比一些血汗工厂高两倍多。

  香港的工厂不是不赚钱,而是老板都喜欢压榨工人,在他们看来,反正有大把的廉价工人可用——内地逃过来的、调景岭的临时工;所以,大家都是能多赚就多赚一些。

  当然,也有一些工厂是因为竞争力弱,所以利润低,再加上压榨工人可以赚更多,也就专门找那些廉价的工人了。

  但林志超做不到,在他看来,如果一个工厂需要压榨工人的基本生活费,那么说明这个产业的附加值太低,他还是关掉的好。

  至于他在股市收割韭菜这种事,他内心毫无波澜,韭菜他不割,也有其他人割;而且这些韭菜生命力旺盛,割了又生长起来。

  重要的是,他的手法不是在主动收割韭菜,没有使用下三滥手段。比起某些团体在股市的收割手法,不知道仁慈多少倍。

  周大奇顿时直流口水,并说道:“行啊,不就是吃只鸡嘛,我一个月加班费就够了。”

首节 上一节 243/6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钓鱼百倍返还?龙国开局放生核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