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港岛家族的诞生

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55节

  妻子埋怨道:“当初叫你好好干,你非得去折腾这一出,刚刚差点没有被他们骂死。好在林老板不计前嫌,你以后可得好好干啊!”

  鲍春来只能连连称是,连累家人实属不该。

  ........

  “老板,黄金价格已经升至405港币每两,买盘势力很大!”

  当王伯元接到电话后,果断安排道:“我们马上买入黄金,速度要快。”

  “好,我知道了!”

  挂完电话,王伯元露出一丝苦涩,此次卖空黄金,估计赚不到什么钱;因为在400港币以下,他卖出了不少手,如今需要高价购买黄金平仓。

  否则时间拖得越久,他的亏损就越多,因为内地金圆券已经开始贬值,物价也快控制不住。

  届时,法币溃败的现象,将在金圆券上继续应验。

  ........

  林志超来到长江银号,看着一楼繁忙的景象若有所思。

  本来,他开银号仅仅是为了炒金,只是没想到他运气实在很好,门市的黄金买卖、外币兑换的生意做的也不差。

  目前一个月的门市生意,已经可以赚到1万港币。

  若是按照这样发展下去,估计接下来一年,怕是月赚2万都是有可能的。毕竟,越来越多的有钱人,要来香港避难了。

  但是随之而来也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安全的问题。

  目前,林志超为长江银号招募了两个安保,再凭借林志超的人脉背景,一般人肯定是不敢打主意的。不过随着溃军来到香港,那么就会有人铤而走险了,重要的是他们有枪。

  长江银号的安保措施也很不错,就和后世的银行一样,不过是采取的铁栅栏围着。再加上门市只是存放少量的外币和黄金,其它财产都放在二楼的保险柜里,外人根本无法进入内部空间。

  对于拿枪的,当然是无解,毕竟朝柜台一指,柜员还不得乖乖的递上一楼的财产。

  林志超最终还要摇摇头,这种风险算得上什么,对他来说就是洒洒水而已。

  到了楼上,李兆基也在。

  “老板,现在好像沪籍金商们也加入买入黄金,价格涨得很快,已经攀升至408港币每两了。”

  林志超坐下后,说道:“意料之中!他们卖空那么多黄金,现在不抢平仓才怪。”

  李兆基笑着说道:“而且,内地物价高升、金圆券贬值,他们那么聪明,岂有这个是时候不进货的原理。”

  “所以说,接下来我们只需盯紧奥门黄金套现的频率就行,整体大势是上涨行情。但他们每一次套现黄金,价格势必回落一些。”

  “没问题!那边已经装好了电报机,我们又多了一个信息渠道了。”

  长江银号在附近租赁了一件200平方尺的写字楼,专门用于接受电台的信息,然后再交给李兆基作为参考。

  聊了一阵,林志超便告辞了。

  而李兆基此时信心十足,且斗志昂扬。

  他心里盘算了一下,十月份就要发奖励分成,他可能要得到3万港币的报酬,因为长江银号已经在第三季度赚了50万港币。

  这样一来,他来香港不到一年,身家已经高达近5万。

  “这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李兆基心里说道。

  他对于林志超是非常感恩的,炒黄金老板的功劳也有份,但从未提及,反而常说奖励会准时发放。

  与此同时,他在门市还有份工资,每月也有200元港币,也算是非常不错,而他只需要偶尔下去验验金(大额)就行。

第79章 【星岛建厂】

  林志超坐在简东浦办公室的沙发上,品着简东浦亲自泡的茶,颇有点来到自己办公室的感觉;当然,他的办公室甚是简陋,和华资最大银行的总经理办公室,不可同日而语。

  东亚银行的存款已经达到6000万港币,可谓巨无霸华资银行。

  若不是东亚银行后世太过保守,也不会被恒生银行赶上(恒生未被汇丰收购前,已经超越东亚银行)。

  “为了长江实业贷款而来?”

  简东浦率先介入正题,他算是发现了,这个年轻人比自己还坐得住,就好像吃定东亚银行一样。

  “嗯。长江实业欠东亚银行的第一笔贷款40万港币,马上就要还清。所以,我想再借贷100万港币,两年期的。”

  这个年代银行放贷的风险较大,但年息都在15%左右,可谓暴利。

  当然,就算如此暴利,大多数华资银行家也不满足,他们觉得干脆放贷给自己,能赚得更多。

  ‘银行的钱,就是自己的钱’他们大概是这样想的,所以华资银行后来全军覆没,仅剩下稳健的东亚银行。

  简东浦顿时认真起来,讲道:“资金的用途呢?据我所知,你购买机器都是采用分期付款,用不着如此多的钱吧?”

  林志超便将自己发展长江实业的四个计划——荃湾建厂、荃湾地皮、星岛建厂、购买机器,一一讲清楚。

  “你为什么要去星岛建厂?”简东浦马上抓住最大的疑问。

  在这个时代,信息不是很通,中小企业谁会跨境投资工厂啊!虽然,香港至新加坡只有几小时的飞行航程,又同为英殖民地。

  林志超早已经准备好说词,便分析道:“长江实业的拉链产品,最终会卷入和RB、美国、欧洲的直接竞争。为了防止有一天,他们设置贸易堡垒,那么长江实业就可以充分发挥海外工厂的优势。虽然这一步还很遥远,但我却不得不提前布局。”

  简东浦顿时佩服林志超的远大目光,他并不怀疑林志超的能力,毕竟改良自动拉链机器、研发拉头冲压机这样‘高科技’的事情,都被他搞定。

  试问,这样的经商天才,难道不能在制造业走得更远嘛?

  “100万港币的贷款够吗?荃湾那些地皮就值上百万吧?”简东浦主动询问道。

  林志超诚恳的说道:“荃湾的地皮不是必须投资的项目,虽然我看好荃湾成为内地到港企业家的工厂乐园,所以可以慢慢吸纳。100万港币的新贷款,如果一年后才开始分期偿还,资金方面应该还是可以的。”

  简东浦这时候说道:“东亚银行可以贷给你150万,同样是一年后分期偿还。但还是依照老规矩,整个长江实业抵押在我们这里,包括你们的地皮、厂房、机器。”

  林志超马上答应道:“没问题!”

  他才不怕债务多,就怕借不到。

  简东浦点点头,说道:“主要是我在想,如果你的那批新机器投入使用,那么一年也许赚个300万,利润翻倍,也不是不可能。我又何必吝啬。”

  这才是根本原因,试想林志超利用六台自动拉链机器,都可以赚到150万一年;如今采用更先进的机器,机器增加一倍多,赚300万也不是不可能。

  就是赚200万,也是值得贷款150万港币的。

  “打开欧美的拉链市场,我觉得也有很大的希望扩大一倍利润。”林志超认真的说道。

  此时,离美国宣布封锁香港贸易的时间,应该还有足足的两年时间。

  在这期间,足够长江实业赚很多钱了。

  与此同时,林志超好像记得,RB并没有封锁香港的任何贸易,相反还给予很多优惠。

  道理其实再简单不过,在半岛战役中,RB承接了美国大量的订单,因此经济开始腾飞。而RB二战后大量缺船,再加上本来就缺资源,所以这些都绕不开香港这个贸易港。

  基于这些分析,林志超甚至觉得,RB政府可能不会对香港拉链制品进行贸易堡垒和抵制。

  那么这样一来,大家就是公平竞争原则了。

  .........

  林志超带着王良、鲍春来、黄昌宏三人,来到新加坡。

  来到武吉路参观一番后,林志超还看见一个比较熟悉招牌,那就是‘杨协成酱油厂’。

  “这个杨协成酱油厂挺大的?”他随手指着一个工厂,并说道。

  王良多次往返新加坡和香港,对这边已经算是熟悉了,便回答道:“对,是去年购买的地皮,占地10英亩呢(60亩)。”

  林志超点点头,这个杨协成酱油厂,乃是杨天恩家族的产业,将来还会在香港开设工厂;正因为旗下有如此多的地皮,后来遭到地产商的窥觊,受到了黄廷芳家族和郭令灿家族的收购。

  当然,家族产业被人窥觊,多发生家族内乱之后,否则外人怎么可能轻松击破。

  在周围考察一番后,林志超回到王良等人的选址。

  “我们资金有限,购买个2英亩(12亩、7.2万平方尺)足以!”林志超笑着说道。

  王良马上说道:“嗯,价格差不多20多万港币,这边地皮比荃湾还便宜。当然了,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和香港差太远。”

  香港此时好歹还有工业,但新加坡几乎都是靠贸易。所以哪怕后世的武吉路,是高级住宅区,目前也不过是偏僻地段,价格还不及荃湾那个农村。

  “行,就这块地皮了!”林志超也没有犹豫太久。

  此行,林志超主要考察了新加坡的两个地方,一个是武吉路,一个是乌节路。

  武吉路是打算开设工厂的,而乌节路是打算以后购买大量地皮的,进行商业地产投资的。

  接下来,林志超又安排道:“这边租赁个写字楼,作为办事处!第一是监督工厂的建设进展,第二是作为拉链销售办事点。黄经理负责建筑,偶尔飞新加坡监督;鲍经理负责东南亚拉链销售,而且也参与工厂建设,在香港、新加坡两头跑。”

  黄昌宏、鲍春来两人马上齐声说道:“好的,老板。”

  随后,一行人正式和新殖民政府签署工厂地皮购买协议。

  事前已经多次沟通,所以直接交钱就行,一共是21.8万港币,还是相当的便宜。

第80章 【制造产业】(加更!求月票!)

  荃湾,青山道。

  唐仲源、宋巧玲夫妇开心的站在一幅地皮上,这里已经铺上了地毯,周围还布置了一番,而今天正是东方纺织第二个工厂奠基仪式。

  东方纺织的第一个工厂,占地仅三万平方尺出头,厂房也是一层厂房;由于有长江实业的订单,所以发展迅速,订单处于很不错的状态。

  在长江实业筹备扩大规模的时候,林志超自然要通知唐仲源考虑投资新的工厂;所以东方纺织立马准备在旗下的一幅8万平方尺的地皮上,兴建一幢三层工业厂房。

  林志超没有道理不扶持自己的岳父,毕竟将来还要让岳父岳母通融一下;与此同时,他也需要自己的商业联盟。

  唐仲源是纺织行业的老行尊,管理和技术是没有问题的,缺点是魄力和销售能力稍显不足。

  当然,有林志超做靠山,唐仲源也是魄力和销售水平都在提高;就好比一个中等生,有优等生进行补课一样,总归会起到很好的促进效果。

  “仲源老弟,恭喜恭喜!”上嗨滩纺织大亨王统元,前来祝贺道。

  “统元兄,欢迎欢迎!”唐仲源高兴的回应道。

  搁以前,这些上嗨滩纺织大亨的眼里,只有自己的堂哥唐炳源,而自己的标签是唐氏家族的族人,唐氏纺织工厂的股东和高管。

  而如今,大家俨然已经视他为同一个商业层次的人,这个变化让唐仲源心里颇为享受。

  “投资很大啊!”王统元赞道。

  唐仲源谦虚的说道:“哪里哪里,就是建一个三层工厂!哪像统元兄,是我们同业的翘楚,规模最大。”

  王统元在1947年2月就从英国订购了一批纺织机器,后来民国政府电告他因为外汇极度不足,并警告他不允许进口;于是,王统元就让英国厂家将纺织机器,运往香港,并投资工厂。在今年(1948年),王统元又从上嗨滩带领80个优秀工人和技术员来到香港,他则两边奔跑。

首节 上一节 55/6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钓鱼百倍返还?龙国开局放生核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