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养老从火红年代开始 第431节
岳红梅大嫂的年龄到底大一些,不好和两人开玩笑,宽慰的说道:
“今天是麦收的第一天,早上上工除了割麦子之外,也没有其他的活可干,所有人都只能干这个工作。
等吃完早饭集合,肯定还要分出一部分人去其他工序上干活。你俩不用担心,四叔肯定会给你们两个分配清闲一点的工作,绝对不会让你们两个接着割麦子了。”
对于二人来说,这绝对是一个让人欣喜的好消息,岳红缨马上开心的说道:
“总算是不用接着割麦子了,真是幸福死了!只要四叔不让我接着割麦子,让我干什么活儿都行,我都能接受。”
两个人又在地上瘫了一会儿,不好让人一直等着,强打精神,摇摇晃晃的站了起来。
回到知青院,男知青们已经开始做早饭,几个女知青都躺在床上起不来。
肖海燕和白雅婷虽然比二人早来了一段时间,但身体素质并不比二人强,割了一早上麦子,同样被累瘫了。
几个男知青虽然也是腰酸背痛,但到底体质好一些,勉强还能坚持着做早饭。
农活这么累,大家总得吃早饭,女知青们动不了,就只能由男知青们动手做饭了。
所有知青当中,表现的最轻松的就只有岳文轩和陆文兵两个人。
岳文轩表现的如此轻松是因为他的体质好,干这点活儿,对于他来说强度并不大。
陆文兵表现的如此轻松是因为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劳动强度,他已经来到大河村四年时间,身体素质早已经锻炼的和普通村民一样。
今天只是第一天劳动,又仅仅干了一早上,还不至于让他觉得有多累。
其他几个男知青就不行了,就连身体素质一向比较好的沙平昌都累的说不出话来。
对于几个男知青来说,一早上的劳动强度并不大,让他们无法忍受的是割麦子对于腰肾的强大考验。
一个姿势的弯腰三个半小时,实在是让人无法忍受。
夏收期间的劳动强度太大,伙食自然不能像以前那样,今天的早饭是纯玉米面的窝头,每人都有两个。
配菜也不在是咸菜条,而是换成了鸡蛋炒蒜苗,并且岳文轩特意多搁了一点油。
这么丰盛的早饭,每个人都吃得很香。
吃完饭之后,就连几个女知青,都觉得恢复了几分力气。
一想到等会儿还要接着割麦子,左向群就觉得腰酸背痛,丧气的说道:
“只是干了一早上,我就觉得只剩一口气了,可这才是刚开始,听说今天要干到天黑。
这么累的工作,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这让人怎么受得了?”
所有人当中,只有陆文兵表现的最轻松。
他如今最大的愿望就是脱离农村,重新返城,再也不用过这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尤其是麦收这段时间,每经历一次都仿佛是浴火重生一般,每年都要经历一次由死到活的轮回,他早就已经受够了。
可此时他看到其他知青惨兮兮的样子,心里又有一种难言的痛快感。
经过几年的锻炼,每到夏收,他虽然还是会觉得很辛苦,但至少前两天已经能够应付下来。
就像现在,其他人都被累了个半死,他却没有多大感觉,这就让他觉得很幸福。
他也开口说道:“这就受不了了,那你们的身体素质可就太差了。
现在才哪到哪,这才是第一天割麦子,这样的工作至少还要持续一星期时间。
你们要是连第一天都坚持不下来,后面的几天可怎么得了?”
左向群忍不住问道:“陆组长,你刚来的时候是怎么过来的?”
“还能怎么着,只能慢慢熬呗。一天一天的,几天时间,怎么也能熬过去。
等你们像我一样慢慢适应了,也就不觉得有多累了。”
早上吃饭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八点一刻,所有人都准时出门。
重新集合之后,四队队长岳锦河快速分配工作。
因为有了一部份割下来的麦子,那就要分出一部分人去干其他的工作。
顾冰雪、岳红梅、岳红缨都被重新分配了工作,三个人的工作是在晒场上翻麦秸。
这份工作的满工分值只有六分,但胜在清闲,三个人都很开心。
岳文轩也被重新分配了工作,不再继续割麦子,他被分到了运输组,跟随一辆马车装卸收割下来的麦个。
这份工作相对清闲,但工分值并不低,满工分值同样是最高的十分。
同样被分在四队的知青左向群,当然心生羡慕,但他并不会因此产生嫉妒之心。
别说像他这样外来的知青,就算是本村的男劳力,大部分人分配到的工作同样是割麦子,并不比他清闲。
岳文轩能有这样的待遇,自有其特殊情况,除了四队长是他四叔之外,四队的很多社员都是他同姓的亲族。
这些人不反对,他才能进入运输组,要是其他人强烈反对,就算四队长是他的四叔,也不能这么安排,怎么也要有一些顾忌。
下午散了工,天色已经昏暗下来。
回到知青院,提前回来的几个女知青已经把饭做好。
岳文轩看到肖海燕和白雅婷已经恢复了正常,便知道她们应该也重新分配了工作。
他开口问道:“肖知青、白知青,看你们两个如此精神,应该也是换了工种吧?”
肖海燕高兴的说道:“我们队的女社员没人愿意去晒场,都嫌晒场给的工分值太低。
我们两个实在是受不了割麦子这份辛苦,就申请去了晒场,因为没人竞争,队长也就同意了。
我们在晒场就是翻一翻麦秸,虽然一直也闲不下来,但和割麦子相比,绝对算得上是清闲了。”
沙平昌羡慕的说道:“还是你们女知青好,还有选择的余地,像我们就没有选择的机会,只能接着割麦子。”
陆文兵调侃道:“其实也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只要你们不嫌丢人,也可以申请那些女社员干的清闲工作。”
在农村里,只要是成年男性,基本上都是挣的满公分,也就是十个公分。
凡是成年女性,基本上都是挣的八个公分。
那些明显清闲的农活,公分值定的低,一般会安排给女性或者是老弱病残。
对于社员们来说工分就是命,只要工分给的多,没人怕辛苦。那些工分值低的农活儿,也只能分配给老弱病残。
沙平昌不靠工分挣钱,确实可以争取那些工分值低的清闲农活,只要他主动申请,不会有人有意见。
他少挣一点,别人就能多分一点,对大家来说这是好事。
但沙平昌丢不起这个人!
女知青这么做没人会说什么,但他一个男知青要是如此拈轻怕重,必然会被人笑掉大牙。
他瞪了陆文兵一眼,说道:“不就是割几天麦子嘛,你都能坚持下来,我就更没问题了。
这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意志的过程,只要能把自己的意志磨练得更加坚强,就算吃点苦受点累,那也完全值得。”
第420章 分粮和搬出知青院
为期半个月的夏收双抢结束,知青院的所有人都仿佛经历了一个由死到生的轮回。
尤其是一直从事割麦这个工种的几位男知青,经过这半个月的煎熬,都仿佛脱胎换骨一般。
累是真的累,但熬过这段时间之后,无论是体质也好,还是意志也好,都有了极大的提升。
有过这样一段艰辛的经历,再干其他的农活,也就不觉得辛苦了。
女知青们从事的是相对清闲的工作,但在烈日的暴晒之下,从早到晚干上一整天,对于她们这些娇生惯养的城里人来说,同样是巨大的考验。
熬过了这段时间,她们也初步蜕变成了合格的农家人。
辛辛苦苦半个月,分粮食时的喜悦就是对所有人最大的补偿。
交完公粮之后,剩下的粮食就可以按照人头和工分分到每家每户。
大河村分配粮食的原则是人七劳三,也就是先按照人头分掉所有应分粮食的七成,剩余的三成再按照每个人半年的工分进行分配。
村里人按照人头分粮食,不分男女老幼,分到的份量都一样多。这一点和城里的规定不同。
知青点的知青和村民们享受的是同样的待遇,每个人都按照人头分到了五十斤小麦。
按照人头分完所有应分粮食的七成,剩余的三成就要按照公分的多寡来进行分配了。
公分挣的多,分下来的小麦自然就多,公分挣的少,分下来的小麦自然就少。
岳文轩只有三个月的工分,按劳分配这一部分只分到了十四斤小麦。
人头部分的五十斤,再加上按劳分配部分的十四斤,他一共分下来六十四斤小麦。
村民们还有自己的自留地,平均每人一分地,种的同样是小麦,平均每人大约有四五十斤的收获。
除了陆文兵这个老知青,其他人到来的时候,冬小麦都已经种上,所以其他人都没有自留地,要等到夏收之后,大家的自留地才能分下来。
少了自留地的收成,知青们分的这点粮食肯定不够吃。
对于这一点,当地知青办也有相应的补偿政策。所有尚未分到自留地的知青,每人都给多补了一个月四十斤的粮票。
拿到最后一次四十斤粮票的补偿,从这个夏收之后,知青们的吃穿用度就和村民们完全一样了。
今后要想分到更多的粮食和更多的钱,那就只能尽量的多挣工分。
大河村的粮食分配,每年分夏秋两次,分钱却只有一次。秋收之后,按照各队全年的经济收入,根据工分的多少分钱。
分钱是纯粹的按劳分配,先计算出一个公分的公值,然后按照每个人全年的工分总值,计算全年收入。
有了全年收入的数字,还要扣除春秋两季分粮需要缴纳的款项,剩余的钱就可以分配到每家每户了。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工分就是命,不放过任何一个多分公分的机会,哪怕为此付出更加艰辛的劳动。
但每个村总有几个懒汉,经常以各种原因不上工,自然也就没有多少公分。工分少,分到的钱自然就少,有些人甚至会少到无法弥补扣除粮款的这一部分。
这样的人就是每个村都有的倒欠户。
也有一些倒欠户,并不是因为家里人懒,而是因为家里遭遇了困难,不得已借了集体的钱来应急,这又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顾冰雪很是庆幸。如果大河村分钱也是按照夏秋两次,那她就成了让人鄙夷的倒欠户。
因为她来的太晚,工分几乎没有,能按照人头分到粮食,但买粮的钱却不够扣的。
真要是成了村里的倒欠户,哪怕她有适当的理由,也免不了会被人说嘴。
夏收之后,对于知青们来说,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划分自留地。
上一篇:误把女总裁拉进家人群,我人麻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