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464节

  但那是因为地下水超采、生态环境等已经恶化到不能不整治的地步,是被迫休耕。

  而如今提出休耕试点,却是属于主动休耕,其意义明显不一样。

  秦立军也很意动,他属于新官上任,正愁著怎么做出一些亮点呢!

  “国内粮食产量真能达到那一步?”

  “没问题的,就算达不到,也并不影响休耕的进行,就现在这一条路,我走过不下百次,沿途的低产田数不胜数,农户却还在一味压榨地力,就算种一季绿肥,也要刈割牧草,而不是还田肥地。”

  秦立军问:“那休耕该怎么做?”

  郭阳沉吟道:“季节性休耕期间,支持农民种苜蓿、油菜等绿肥作物,不浇水,不收获,下茬作物种植前直接翻耕入田,减少地表裸露,培肥地力。

  每一位承担了休耕任务的农户,只要按规定实施完成后,财政就给予一定的补助。”

  秦立军和卢艺林都陷入了长考。

  因为有讨赖河的存在,肃州以及金塔的农田灌溉条件相对算好的。

  但由于讨赖河下游,鸳鸯湖水库的修建,导致北边沙漠入侵得厉害。

  虽然几年前就在从水库下泄生态用水,但依然不够,如果能实现季节性休耕,就有了更多可支配的水源。

  唯一的麻烦在于财政。

  卢艺林说道:“嘉禾的盐碱地治理效果好,与嘉禾经常绿肥还田和休耕也有很多干系。”

  秦立军讶然:“还有这层缘由?”

  “有很大关系。”郭阳笑道:“苜禾这几年总结的经验,有过绿肥还田,尤其是苜禾1号还田的盐碱地,土壤肥力和性状完全不一样。”

  卢艺林附和道:“就像天禾那20万亩玉米制种地,还田了苜禾1号,然后休耕了一个冬天,今年产量不低吧,郭总?”

  “亩均产量不低于3500斤,部分地块能达到4000斤以上。”

  “这么高?”秦立军虽然不懂农业,但也一些大体的数据也知道,亩产3500斤,是绝对的超高产了。

  “对。”

  “这还是制种田。”卢艺林说道:“休耕实施三五年后,反而可能会利于总产量的增产。”

  “老卢你也支持休耕?”

  “额…如果能推动实施,对十一五计划的生态任务目标很有利,甚至可能会引来最上层的关注,虽然压力也会很大。”

  “那就是支持了?”秦立军目光犀利的看著卢艺林。

  卢艺林和秦立军不一样,算是本地的地头蛇,手下的人对酒泉的国营农场、种植大户、绿洲乡镇等情况都很熟。

  如果他和秦立军站一起,那结果又大不一样了。

  十一五计划啊,确实挺诱人!

  郭阳这时说道:“我也可以到耕保中心吹吹风,争取做成国家级试点项目。”

  卢艺林沉吟了会儿,说道:“那可以在敦煌、玉门、瓜州试点,那边的盐碱耕地也多。”

  “巧了不是。”秦立军笑道:“刚好可以支持嘉禾在敦煌西湖的发展。”

  一桩关于休耕的口头协议初步达成。

  嘉禾提前去和耕保中心吹风,争取高级别的项目试点,敦煌、玉门的休耕节水,也将为西湖湿地的保护助力。

  农林局卢艺林则负责项目资料的梳理,以及层层申报。

  秦立军则负责搞钱,如果这个月能找到补助资金的来源,今年说不定就能弄一两个试点。

  这件事如果做好了,能在全国推广,对两人的未来都有不小的帮助。

  等嘉禾的地盘调研结束后,秦立军带人去了下一个地点,郭阳也准备回城去玉米制种工厂看看。

  不过,路过粮油加工厂时,郭阳看到厂区里车辆繁多,就让罗修开车进去晃一圈。

  正好看到一个颇为眼熟的身影,是上次闹著卖粮的哪家合作社,正站在运粮车旁。

  “停一下。”

  按下车窗,那人也看了过来,郭阳打趣道:“来卖粮啊,粮价涨了没?”

  张全很快反应了过来,抽出支烟递了过来,“哎呀,涨了,涨了,还要感谢老板上次的指点,要卖了,那可真亏惨了。”

  “我不抽烟。”郭阳没接,说道:“其实玉米后面还可能涨。”

  “不等了,今年的粮食产量高,合作社的仓库快堆不下了,早点换成钱心里踏实。”

  “哟,看来赚了不少啊!”

  “哈哈,还行,6000亩出头的地,今年收了快两千万斤玉米。”

  “那还真不少,这得卖一千二百来万了,你们技术不赖。”郭阳称赞道,种植大户的黄金时代已经来临了。

  这几年到西北包地种地的人,基本上都发了家,可惜他上辈子年龄小了,毕业没赶上,等年龄到了,又进入了末法时代。

  他其实还挺怀念种地的日子,也许没穿越,他还在种地吧,难不成去写网文啊?

  只是在工厂转了一圈,见没问题,就离开了。

  这段时间忙著呢,他就不去添乱了。

  又过了半个小时,才到了天禾的种子生产工厂。

  同样繁忙的场景,拖拉机、小货车、农用车排成了长队,玉米堆积如山,和粮油加工厂不同的是这里的玉米都没脱粒。

  丰凯的制种玉米收获机已经设计出来了,但不能直接脱粒,即使是收玉米棒子都还会出现些许损伤。

  但总比人工一穗一穗掰好,真用人工,天禾的20万亩制种玉米得要多少号人?

  有点损伤,后续筛选的时候做细致一点,也能有一定作用。

  天禾的种子生产不说做得多好,但在严群带领下,一直很稳定。

  种子生产线也是强化了的,基本上很难出问题,郭阳低调的巡视了一番,就回了公司。

  …

  次日一早,两辆车就从酒泉出发前往敦煌,郭阳带上了苜禾工程部牛虎林,以及天禾科学院的毕强等人。

  一路上,荒芜的戈壁和丰收的场景交替而过,但还是以黄色的土地居多。

  这一次,郭阳换了条路线,有两个原则,一沿著国营农场走,二沿著疏勒河沿线走。

  先后经过了玉门的老君庙油矿农场、黄花农场、饮马农场,才到达疏勒河上的关键水利枢纽:双塔水库。

  下游就是疏勒河的季节性河道段,这里也基本是瓜州和玉门的交界点。

  双塔水库下游同样有几个在瓜州境内的国营农场,小宛农场、四工农场以及西湖农场。

  西湖农场基本上与敦煌交界,是疏勒河上最后一个农业区,位于敦煌城市的东北部,瓜州xian城西部,沿著古河道往下就是西湖湿地。

  这里也是陇省农垦最偏远的一个农场,来到这里,郭阳仿佛知道了七八十年代是什么样。

  全是大坑小坑的那种泥路,老旧的土胚房,还有很多是危房,加之柴草乱堆乱放,视觉贫困是第一印象。

  1.2万亩的农场土地也很零散,“鸡窝田”很普遍,和农村没什么两样。

  这里的疏勒河道早已干涸,农场职工基本生活用水都很难保证。

  地下水源就更不要想了。

  汽车在农场里转了一大圈,才找到了一池涝坝水。

  郭阳从没想到还有这么艰难的国营农场,仅一个水的问题,就超出了苜禾当初拿下的第一片盐碱滩。

  如果说这里是西湖湿地保护区还好说,甚至是普通的农场都好说,但这里是农垦旗下的农场。

  这一时期的农垦改革还没开始,郭阳知道其中有很多问题,只是没想到会这么严重。

  哦,这里也是盐碱滩。

  在农场的边缘地带、以及古河道下游两侧,全是大片大片的盐碱荒滩、盐碱草滩。

  即使从卫星地图上看,也是一片斑白。

  从西湖农场出来,郭阳依然没缓过劲。

  直到进入敦煌,看到敦煌农场那整齐的方格田上,同样是一片白,但却是雪白的棉花,这才舒畅起来。

  连毕强也跟著发出了感慨。

  “差距还真是大啊!”

  “敦煌农场主要是靠党河水,虽然也位于党河下游,但离得并不远,水源要靠谱些。”

  牛虎林这时说道:“我之前调查的时候,听人说西湖农场和黄墩农场,以及另一个农场合并成了敦煌农场,西湖农场也属于敦煌农场管理。”

  “确定吗?”

  “应该没错。”

  郭阳笑道:“那倒要方便不少,敦煌农场的王忠书记上次我见过一面,在节水滴灌上达成了合作。”

  毕强想起那骇人的盐碱草滩,说道:“疏勒河水要流到西湖湿地,那片盐碱滩是不是也要攻克?”

  “必然的了,不止是那里,从西湖湿地到西湖农场中间河道两侧的盐碱草滩都是治理的对象。”

  “如果后续情况好,瓜州以西、榆林河下游那片盐沼滩也是将来的目标。”

  一向自信的毕强直感到头皮发麻,这难度不是一丁点的高,连牛虎林也有点胆怯。

  瓜州以西那片盐沼滩太大了。好在不是同时开始,不然真可能提桶跑路了。

  牛虎林说道:“得要有来水啊!湿地内有泉水涌出,西湖农场的盐碱草滩可没有。”

  郭阳说道:“水总有办法的,双塔水库和党河的生态输水我会负责搞定。

  今天才和市里达成了一致,推动土地休耕,加上节水灌溉,水源调配,这样多管齐下,至少能保证水抵达西湖农场。”

  “工程部的任务是规划、施工、维护,天禾科学院的任务是繁育耐旱耐盐碱能涵养水源的植物。”

  毕强问道:“休耕能成吗?”

  “肯定能成!”

  郭阳心里其实也不敢保证,要想休耕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农垦的国营农场带头。

  这涉及到几百万亩土地,几万名职工!

  但这时候肯定不能退怯。

首节 上一节 464/6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获得魅魔体质的我,太受欢迎了

下一篇:美食:摆摊的我怎么成厨神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