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1980我的文娱时代

1980我的文娱时代 第19节

  我竟无言以对……”

  老编辑掐灭烟头:“所以,我觉得你应该亲自去找这位作者聊聊。要是能长期给我们供稿,那就太好了!”

  张齐林刚参加工作,正是著急展现自己的时候,扫了一眼地址,一口答应下来:“交给我吧!下午我就过去!”

  惊鸿客是吧?

  张齐林脑海中已经有了一个三十多岁,面容清瘦,穿著老旧衬衫,戴著眼镜,看上去有点孤僻,但有一颗灿烂童心的中年男人形象了!

  惊鸿客老师,我来了!

第18章 惊鸿客老师

  张齐林,男 22岁,燕京本地人,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第二年。

  今天接了一个大活儿,早早吃了午饭,骑上自行车奔著来稿地址就蹬过去了。

  到地一看,还是个独门的小院。

  院子里,夏天正在屋檐下吃午饭呢。

  因为夏爸夏妈都在单位吃,自己吃就随便点。

  当当当,三声敲门声。

  “谁啊?”

  “你好,请问惊鸿客老师住在这里吗?”张齐林在门外问道。

  好像是一个年轻小伙子的声音,还挺好听的。张齐林心想。

  他心里还有点忐忑,毕竟这种上门约稿也是第一次呢。

  “啊,住这。你稍等。”夏天捧著碗就过去开门。

  门一开,张齐林看到了捧著一个、一个饭盆的夏天。

  夏天中午简单的吃一盆二米饭(大米+小米)就完了——菜是酱茄子。

  “额……”张齐林忽然语塞。

  本来想好的话忽然就被这一幕给整不会了,忘了!

  敲门之前他还在组织语言,想著一会儿怎么跟惊鸿客老师交流。

  虽然自己是个新手编辑,但可别露怯啊!

  然后就看到门打开后,一个皮肤白净、五官俊美、大高个,穿著跨栏背心,肌肉扎实线条明显的半大小伙子,抱著一盆饭!

  酱茄子拌饭,还挺香!

  幸亏自己刚刚吃过午饭了。

  等等,我要说什么来著?

  主要是夏天这一盆饭菜确实带著点震撼,给年轻的编辑上了一课。

  夏天见他盯著自己的酱茄子拌饭,问道:“来点?”

  “不不不不……吃、吃、吃过了。”张齐林说话都磕巴了。

  见他客气,夏天也不让了,问道:“你找惊鸿客有什么事吗?”

  张齐林这才想起来,自己是来找惊鸿客老师攀谈约稿的。

  “啊,对,我找惊鸿客老师。”

  夏天点了点头:然后呢?

  张齐林心里带著点尴尬:惊鸿客老师,伱起笔名很正常,但你起一个正常点的啊?我这叫出来都有点不好意思!

  这年头已经不流行这种多少带点武侠风的中二笔名了。

  夏天猜他应该是《儿童文学》的人,毕竟自己这笔名除了父母就只有那边知道了。

  应该不是来退稿的,退稿直接邮回来就完了。不过也说不定!

  先缓他一手,要是退稿的就当自己不是惊鸿客。

  夏天也是好面儿~

  “啊!惊鸿客老师在家吗?”张齐林问。

  “他的稿子过了?”夏天直奔主题。

  “啊,过了,非常优秀。”张齐林向著院里张望。

  夏天点了点头,“先进来坐!”

  稿子过了,惊鸿客老师就在家!

  ……

  家里也没什么茶叶,再说了大夏天的也没烧热水。

  夏天给倒了杯水,“他那篇过了?”

  “过了!”

  “写的还行?”

  “写的太好了……”

  夏天勾起了张齐林的谈兴,就开始分析惊鸿客老师这篇文章有多好。在简单之中见真心啥的。

  这顿给夸啊!

  又说现在编辑部缺稿子,现在写儿童文学的很少,很多来稿质量参差。

  真希望惊鸿客老师这样的来稿能多一些。

  夏天一边吃一边听,不时点头附和。

  说了半天,张齐林把水喝了,夏天也把一盆拌饭给吃了。

  “你稍等……”夏天把饭盆放回小厨房,洗了洗手。

  回到桌前坐下,夏天问:“还没请教称呼?”

  “啊?张齐林,我叫张齐林。《儿童文学》的编辑……”

  夏天忽然的成熟举动,让他有点没反应过来。

  一下从一个半大小伙子变成了成熟稳重、言谈举止都很得体的场面人了。

  “你好,我叫夏天,笔名惊鸿客。”

  “啊?!”张齐林呆住了,这下是真有点没反应过来。

  “你说惊鸿客老师不在?”

  “我说,我笔名惊鸿客。”

  “啊?!”啊猫表情包.gif

  对于这个笔名的效果,夏天是十分满意的。

  直到张齐林离开的时候,都一种喝多了的懵逼感觉。

  但在面对夏天拿出的各种证据,他又不得不承认——好像惊鸿客老师真是这个小伙儿?!

  毕竟夏天一时兴起,还写了诸如《小马过河》《猴子捞月》等小故事。

  还有字体,这个也是个证据。

  如果想想的话,《咕咚来了》的故事简单,文笔简练,要说是年轻人写的也不奇怪。

  但那一手字,加上这个偏古老风格的笔名,让编辑部的人都没往这方面想!

  总之,张齐林这次的任务是完成了。还成功约了稿子。

  张齐林:这次的任务,应该是完成了吧?

  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要是让你们直接猜到作者是年轻人,你们能这么上心吗?

  这还是夏天看上去有十五六岁的样子,要是知道了他其实虚岁才 13岁,那不知道得多震惊呢!

  夏天跟张齐林聊了不少,比如过稿和稿费。

  《咕咚来了》给夏天三块四的稿费。

  那副水彩插画也被采用了,给了 6毛,给他凑了个整。

  四块钱也就是个零花钱吧。

  这年头写小说可发不了财,更多是因为文学梦。

  不过夏天现在需要通过写作来发泄心理上的一些憋闷感,钱不钱的……你能给多少钱?

  张齐林还向夏天约稿了,对于新编辑来说,手头能联系一批靠谱的作者,是非常重要的。

  你看,夏天这不就成了他的第一个作者了吗~

  张齐林说《儿童文学》现在正在谋划“固定出版周期、面向全国发行”。稳定的来稿非常重要。

  对于夏天书桌抽屉中的那几篇稿子,他可是垂涎欲滴啊。

  夏天已经答应他,下个月还会投稿给他了。

  在张齐林走后,夏天开始整理脑海中的天启信息。

  关于《儿童文学》,而且是关于几十年后的。

  《儿童文学》在八十年代的时候火爆起来了,最高单月销量超过 50万本。

  但到了九十年代,一切向钱看后,纯文学彻底垮了。

  96年《儿童文学》编辑部做了调查,发现各省的纯文学刊物几乎都没了——80年代一哄而上,现在一夜之间都消停了。

  各种儿童期刊相继停刊,《儿童文学》自己也岌岌可危,发行量一度只有 6万册。

  最终他们选择了:不仅继续搞文学,还要搞最纯的纯文学。不搞通俗文学,不搞“故事”,而是要把要把全国艺术品质最高的作品拉到《儿童文学》里来。

  成就了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完全不儿童”的《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那时登载过什么样的作品呢?

首节 上一节 19/4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港岛豪门,降服双娇四绝十美人

下一篇:歌土跟我有什么关系?我才几句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