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想做演员 第238节
“怎么讲?”
“这类题材,演员肯定拿不到市场价…省掉了最大的片酬开支…再用你的名声吸引一些演员加盟…上影这么些年,但凡他们做主的电影,基本都是烂片!”
吴景叹了口气:“我都签完合同了…”
《攀登者》的制作方浪费的,是一群华语影坛最顶级演员的群策合力和创作热情!
唉…
……
《想见你》就在武汉取景拍摄…
沈良是11月初抵达的武汉,《阳光普照》杀青,他只休息了五天时间…
期间录了一期《火星情报局》,又去了《脱口秀大会》第二季做了一期嘉宾,顺便还录了一期《天天向上》…
拍了两广告,接了三专访!
对了,参加了一下百花奖颁奖典礼。
他拿到了最佳新人——凭借《超时空同居》…
可惜百花奖的名声已经臭了——上一届李逸峰、杨天寳分别拿到了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
对了,有粉丝说什么‘百花奖是观众投票,他们拿奖是因为观众喜欢他们’…
不是,你凭什么把这俩人放进提名名单?还踏马入围了?
真看不出他俩有没有演技?
一个奖项最重要的就是公信力,你自己把根基毁了…
哦,沈良的获奖感言是‘还好只是最佳新人…谢谢大家,谢谢评委们把票投给我…我会继续努力!’
对了,华宜没钱了,今年百花奖的赞助方变成了博纳,所以,之后几年的百花奖成了博纳的主场…
参加了俩饭局…
于冬还邀请沈良出演《烈火英雄》。
当然,沈良拒绝了…
《烈火英雄》本身不是什么佳作。
还要演配角。
太掉价了!
清理完这些琐事,沈良总算有时间过来拍戏了!
辛爽之所以选择武汉,是因为他觉得武汉这座城市有烟火气,而且长江大桥的远景太美了。
沈良也这么觉得,所以,抵达武汉之后的第一件事并不是拍戏,也不是跟妮妮上演艺术交流…
他直接去坐了轮渡!
就是观光船,汉阳门码头到晴川码头…
剧组外联推荐的路线——人流相对较小的同时也串联起了黄鹤楼和晴川阁这两大武汉经典景点。
吹着江风,看黄鹤楼,看长江大桥,看两岸四地灯光秀…
确实挺美的!
尤其是黄鹤楼。
想起了《长安三万里》里的黄鹤楼——从才子聚集,人人都想留下一首诗的黄鹤楼,到被烧毁满目疮痍的黄鹤楼。但影片里,借高适说出的一句话,直戳人泪点:“只要黄鹤楼的诗在,黄鹤楼就在!”。
……
“你去乘游轮了?”
“不是游轮…观光船。”
回到剧组,一群人围住他。
“…过瘾了吗?”
“差远了…一年多各种工作,等我拍完《想见你》…”沈良正要说‘一定要好好休息一下’,突然想起来…拍完《想见你》,还得进组《恶人传》…
然后还有《觉醒年代》,《花束般的恋爱》…
唉…
估计明年又要忙一年了!
辛爽无语,说话说半截…
于是问道:“拍完《想见伱》,然后呢?”
“然后…还有几部戏…”沈良摇了摇头:“不过,完成手头的工作,我肯定要休个长假。”
妮妮突然插话:“得了吧,你就是一工作狂!”
“…你这一句话给我定性了?”沈良转移话题:“走吧,咱去吃东西吧…我早就听说武汉的甲鱼名传四方了!”
“…我们前几天那就吃过了。”
“今天这顿算我的…”
一群人了朝着预定好的饭店走了过去…
武汉这边的饮食属于楚菜,楚菜的头牌就是甲鱼!
到了包厢,一群人落座,沈良端起茶水:“明天要拍摄,我就不喝酒了,以茶代酒,敬各位一杯…我迟到了一個礼拜,确实挺对不住的!”
哦,《想见你》10月底已经开机了…
这也是沈良没有介绍演员们互相认识的原因——大家基本都熟了,毕竟已经拍了好几天了。
妮妮接话:“没事,知道你忙。”
“主要安排的工作确实推不开…”沈良大概解释了一下…
“可以理解,公司指着你养着。”
“谢谢大家…”
菜端了上来,沈良赶忙招呼:“大家动筷子啊…”
“…你不用管我们了,你吃你的就行…”
“嗯,”沈良点头,然后想起什么:“导演,我给咱们《想见你》写了首同名主题歌,就叫《想见你》…”
辛爽乐了:“那太好了…”
妮妮随口问:“能唱几句嘛?”
“在这里?”
“…不合适?”
“倒也不是不合适…”沈良从口袋拿出手机,点开伴奏,直接开唱:“~当爱情遗落成遗迹,用象形刻划成回忆,想念几个世纪才是刻骨铭心~”
“~想见你,只想见,你未来过去我只想见你,穿越了千个万个时间线里,人海里相依~”
整整唱一遍:“怎么样?”
辛爽点头:“挺不错的…”
第285章 稍微注意点(34)
《想见你》算是青春校园剧——大部分剧情都发生在校园。
所以演员都很年轻…
除了妮妮,都是95后!
也不是,蒋齐明是92年的…
但不管怎么样,大家年龄相近,也都看得出来《想见你》是一部好剧!
怎么判断一个剧本是不是好剧本呢?
文学性就不谈了,主要分成人物的塑造、结构的起承转折、台词的编写、情景的构造。
《想见你》完全符合…
最重要的,《想见你》的制作方、导演组非常尊重剧本…
几乎没什么改动!
其实,内娱的投资方一直很重视剧本,甚至重视过头了。
重视到什么程度呢?
重视到他们必须亲自下场操刀才能放心满意。
把剧本这么重要的东西放到一个编剧手里?
怎么可能?
再加上制片人、导演、投资人包括大明星,他们都很相信自己创作故事的能力,都相信自己比那个傻逼编剧要强上一百万倍。
然后,各种加想法…
改到最后编剧已经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了,也不知道这个故事一开始吸引自己的是什么,越改越没感觉越没热情…
而且吧,即便剧本改完了,也不算事。
还得找大师算一卦——很多剧本都是,开拍前,杀青后,会找大师卜算吉凶…
大师根据天干地支、易经八卦、剧名几個字的总笔划数、国际大势、国内形势…综合性给出意见。
为什么编剧做不了主?
你这么想,花几千万请来的、按分钟收费的大明星,到了片场以后围着什么转?
围着剧本转!
搭建费用动辄几百万到几千万的豪华实景,因为什么产生?
因为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