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娱乐圈立山头 第823节
这时候于和韦扮演的丞相李斯出场了,明确表示不同意淳于越的观点。
“三代之争,何可法也。儒生,不师今而学古,道古以害今,如不加以禁止,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
这是两个典型的对立阵营。
淳于越认为效仿先贤才是王道。
而李斯认为古不如今,要因时制宜,古代的政策,已经不适用于当代了,我们要做出新的决定。
嬴政毫无悬念的站在了李斯这边。
不过嬴政还没有表态,李斯就继续提出了焚毁古书的三条建议:
1.除《秦纪》、医药、卜筮、农家经典、诸子和其他历史古籍,一律限期交官府销毁。令下三十日后不交的,处以黥刑并罚苦役四年;
2.谈论《诗》、《书》者处死,以古非今者灭族,官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
3.有愿习法令者,以吏为师。
这三条建议,都是奔着维护大秦统治去的。
剧本借李斯之口,清晰的阐述了这一点。
所谓的焚书,并没有烧毁那些医学、农牧等技术实用书籍,甚至并没有烧毁诸子百家那些典籍,包括《诗》、《书》。
真正把这些东西烧了的,是项羽那个败家子……
阿房宫被他付之一炬……
而之所以不让百姓谈论《诗》、《书》,是因为这些书多赞颂历代君王和六国先王,此时大秦已经一统天下,治下的百姓反而思念前朝,这显然也不合适。
大秦虽然一统天下,但是内部人心思想和文化并没有统一,这当然不利于大秦的统治和天下的安定。
很明显,天下统一了,思想也需要统一,不然太危险。那么,是用哪种思想作为统一的标杆呢?这也有一个很明显的答案――胜利的人就是对的。
秦国是战国时代最终的胜利者,所以自然要用秦国的办法去统一其他六国,用秦国的思想去统一天下人的想法。
其实后面历朝历代,都是这样做的。
一切的源头,便在此时。
焚书的恶名,也就此种下。
作为一个帝国一个主体,必然需要有人服从有人牺牲有人被同化,否则,汉族是如何产生的呢?
0 ????求鲜花???? ???
历史上有过那么多民族,为何现在全都成为了汉族?
追溯源头,汉族能够凝聚在一起,根源并不在于汉朝,而在于秦朝。
只不过秦朝太过短命,然后汉朝继承了秦朝的制度,儒皮法骨,骨子里沿用的依旧是秦朝那一套。
如果秦朝的统治能再延续一百年,我们今天可能就会自称秦族。
这就是一统的意义。
这就是焚书的后果。
有些事情,因为立场不同,就会分出对错。
而千百年之后,我们这些享受古人成果的,站在客观立场上看,所谓的焚书,其实是必要并且正确的。
..... .. 0
当然,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意见,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看到国家统一,自由派多了去了,小布尔乔亚也多了去了。
《大秦帝国之一统》并不是要洗白什么,只是把焚书坑儒这件事情给观众讲清楚。
具体是支持还是反对,黑还是捧,观众自己说了算。
相比焚书,坑儒的深远意义不算太大,但其实更需要拿来说一说。
因为坑儒这个骂名让嬴政背负了上千年,被历代孔子门生骂的差点抬不起头来。
前世要不是教员,嬴政都不一定能翻案成功。
而事实上,嬴政并没有坑杀儒家弟子。
嬴政杀的是方士。
再次重申,嬴政并非完人,他也有古代帝王很普遍的一个缺点――想要长生不死。
在死亡面前,嬴政也是一个普通人,所以他修仙的念头很强烈,也请了很多方式帮他寻仙问道炼丹。
然而,一无所获。
方士卢生、侯生等替秦始皇求仙失败后,私下谈论秦始皇的为人、执政以及求仙等各个方面,表示长生非始皇帝所能修成,长生也非是小小丹药所能达到。他们接近秦始皇,只不过是为了把《道经》传给天下人,并不是为了帮助始皇帝修仙的。
然后这两人带着巨款就跑路了乞.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干正剧该干的事
秦始皇知道后大怒,故而迁怒于方士术士,下令在咸阳搜查审讯,抓获460人并全部活埋。
焚书客观上说不算是嬴政的黑点,但“坑儒”算,虽然秦始皇坑杀的并非儒生。
但“坑儒”事件本质上,是秦始皇自己种下的恶果。
这也证明了秦始皇确实不是一个完人。
《大秦帝国之一统》拍出来的焚书坑儒,和很多人心目中的“焚书坑儒”,已经完全是截然不同的样子了。拍完焚书坑儒这两集之后,丁白感慨道:“李齐,我有预感,我们这两集等到播出后估计会引起不少人议论。”
“那就让议论来的更猛烈一些,讨论度越大,我们这部戏才越火,就怕没人关注“五二三”,那就尴尬了。”李齐道。
“希望观众能接受这样的‘焚书坑儒’吧。”
老实说丁白导演心里有些没底。
李齐安慰道:“丁导,放宽心,我们又没有信口胡诌,有专门研究秦国历史的专家在我们剧组坐镇呢,说破天我们都不怕。我们拍这种戏,对外宣传的是正剧,那本身也是要给观众传达一些正确的历史观的。”
定位是正剧,就干正剧该干的事。
正剧,是不能胡乱改编的。
李齐都这样说了,丁白自然也没有其他意见。
“听你的,过了,下一场。”
李齐拍戏的速度普遍都很快。
《大秦帝国之一统》在李齐拍的所有戏里面,算是相对来说比较慢的了。
李齐足足拍了两个月,才把所有的戏份全都搞定。
这在李齐的拍戏生涯中,其实是很罕见的。
一般李齐都比其他人先离开剧组,但是在《大秦帝国之一统》剧组,李齐基本是最后一个拍完的。
这也没有办法,因为嬴政就是这部戏的核心,剧本调整后,所有的剧情线都是围绕着嬴政发起的。
所以李齐肯定要陪到最后。
而且嬴政真的难演,这算是李齐演绎的最有难度的角色之一了。
即便他有开挂,但是李齐演的依旧不容易。
因为嬴政这个人实在是太复杂了。
李齐不能只往霸道和孤独的方向塑造,要尽量让人感受到嬴政的多面性和成长性,这对演员来说就十分为难。
娱乐圈99%的演员,都很难做到这一点。
这部戏拍完之后,剧组所有人都对李齐彻底服气了。
之前就基本所有人都知道李齐的演技很好。
但是拍完这部戏,剧组的人才了解到李齐的演技好到了什么程度。
杀青宴上,于和韦主动敬了李齐一杯酒。
这杯酒敬的不是李齐的地位和财富,纯粹敬的就是李齐的演技。
“李齐,厉害,你太厉害了。”于和韦对李齐简直是赞不绝口。
李齐谦虚道:“于老师您演的也很好。”
于和韦有自知之明:“我演的不差,但是你演的太好了。李齐,你知道我看你演戏看出了什么吗?”
“什么?”
“层次感,我看到了很清晰的层次感。”于和韦佩服道。
丁白赞同道:“我也感觉到了很强烈的层次感,从孤独到霸道,从霸道到大度,从大度到气度,再从气度到伟大。李齐,你只演了一个角色,但是完全把嬴政的人生成长演绎了出来。”
李齐被夸的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有这么夸张吗?”
“有,真的有,李齐,我以前也看过你的戏,但是我感觉你比之前又进步了,而且进步还不小。”丁白认真道。
李齐眨了眨眼。
其实他也感觉自己进步了。
以前他演的戏也基本都不错,但是相对来说角色还不算太复杂。
嬴政不一样,这个角色真的特别复杂,而且嬴政的一生节点太多,每一个节点都要表现出嬴政不同的心态。
还没有掌权的时候,嬴政很年轻,但是很孤独,他面上强自镇定,但肯定也不会胸有成竹,那个时候的嬴政还不够强大,李齐要塑造出嬴政的青涩感和对权力的向往0 ....
等嬴政掌权之后,少年时期的经历让他早早变得十分成熟,也让他的性格变得霸道和暴戾。初掌权柄,地位看似稳固,但是嬴政自己的内心并没有足够的安全感,更何况身边的亲人还一直在背叛他。
所以这个时期的嬴政十分强势,他要用强势掩盖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寥,也要用强势来镇压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一个年纪轻轻的王,是不一定能够征服这些老狐狸的。
他没有办法不强势,这个时期的嬴政,其实还是有一些外强中干。
所以这个时期的嬴政手段也特别狠辣。
蕲年宫之变,嬴政车裂保灭其三族。钡乃赖澄牢窘摺⒛谑匪痢⒆舾杲摺⒅写蠓蛄钇氲榷十人枭首,追随钡谋隹蜕崛俗锴嵴呶供役宗庙的取薪者――鬼薪;罪重者四千余人夺爵迁蜀,徙役三年。太后与钡牧礁龆子,均被一同囊载扑杀。
太后被囚居在雍城,嬴政直接明示与太后断绝母子关系,永不再见,并明令朝臣敢有为太后事进谏者,“戮而杀之,蒺藜其背”。结果,有二十七个进谏大臣4.3被残酷的处死,并把他们的尸首挂在宫墙示众。
嬴政的霸道和狠辣,让朝堂震眩嬴政也由此彻底掌控住了朝堂。
这个时期的嬴政,手段最为狠辣,但其实还不够强大,所以他无法大度。如果不能做到让人心服口服,那就至少先让人惧怕你。
所以这个时期,李齐塑造的嬴政就是霸道和狠辣的,但很快,李齐又转变了塑造的方向。
等到嬴政彻底控制住了朝堂,手中的权力更大之后,李齐塑造的嬴政反而没有了先前的霸道,而是开始反躬自省,甚至开始和身边的大臣开玩笑,时不时“撩”一下他们。
上一篇:娱乐:从当大幂幂经纪人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