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142节
邱董事长存心要试探,又不差钱,于是大手一挥对秘书说道:“转钱,就当是我给几位小朋友的见面礼了。”
林天华心想,你眼里的小朋友,才是岭南堂真正的幕后老板呀。
转了帐,邱董事长就挑了其中一个土陶罐现场就打开了,亲自打开的,一检查,果然是正宗50年份,甚至50年份都不止。
因为林三七在收购的时候,50年份以上的算是一批,具体55年还是60年没有区分开来。
这个意外之喜让邱董事长对跟林家的合作信心大增,还是那句话,在省港两地,有钱不算稀罕,但有这么多名贵中药材的那才叫实力。
林三七看香江老头心情愉快,于是继续推荐道:
“邱董事长,我们可不止有虫草和陈皮,你看,这些可是最顶级的鱼胶、鱼翅、鲍鱼,可有兴趣?”
“哟,这是40年份的小须金钱鳘鱼胶?”
“这是天九翅?”
“单头鲍,还是南日鲍?”
几个香江人越看越坐不住了,林家的实力在他们眼里一下子变得深不可测起来。
邱董事长知道妙春堂必须要牢牢抓住岭南堂,双方必须创建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且是排他性的,最少香江市场要排他性。
只要岭南堂将妙春堂当作香江唯一的合作伙伴,源源不断提供这些顶级中药材,妙春堂超越瑞君堂就可能成为现实。
正所谓得顶级药材者得天下嘛。
接下来就是商务谈判了,这是林天华的主场,林木森做为名义上的老板自然也参加。
林三七和尹涟漪、林冰巧三人被当作了助理在一边。
林三七小声说道:“刚刚那罐子陈皮,香江客人给了300万,估计多出来的钱是见面红包,咱们一会儿去哪里庆祝庆祝?”
尹涟漪也算是回过神来了,“乖乖,这么一个陶罐的陈皮就卖300万?林三七,你们家真的不得了啊,以后当首富都不是问题。”
林三七赶紧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
“算了算了,当首富就算了,当国内的首富太危险了,我还想多活几年呢。”
这事也给林三七敲响了警钟,在国内想当首富,得掂掂自己有几斤几两,到时恐怕不是一个小小石楼村能保得住自己的。
于是林三七悄悄来到林天华身边轻声说道:
“十叔,谈判的时候增加一条,我们在香江的银行开一个户,跟妙春堂的所有交易款项全部存入香江的银行,不要回到内地来。”
林天华也是老狐狸了,马上就明白了林三七什么意思,于是微微点头。
尹涟漪却有不明白了,轻声问道:
“林三七,如果你把资金留在香江,那你就没办法在内地办理出口退税了,这可是损失好大一笔钱呢。”
林三七丝毫没有在意,反而提醒道:
“以后你当财务经理,我们在香江也在成立一家分公司,出口港澳台地区或者国外的资金全部都放在香江的帐户上,一律不转回内地。”
“为什么?”
“我怕呀。”
“怕什么?别人是怕没钱,你有钱怕什么?”
“就是因为有钱了才怕,财不露富懂不懂,要是被某些资本盯上,恐怕我们全家会被当作一头肥猪宰啊。”
尹涟漪还是不能理解,林冰巧更不耐烦了:
“哥,涟漪姐,你俩别管自己亲亲我我呀,你们还没说一会儿我们去哪庆祝呢?”
“别急,晚上还有招待晚宴,去潮府餐厅,潮汕菜为主,邱董事长就是潮汕人。潮府的鲍鱼鱼翅很有名,老板跟十叔关系不错,十叔也顺便要去跟他们谈笔生意。”
一听有美食,两女就心情愉快。
那边谈判也很顺利,一个有好货,一个有需求,所以很快就达成了一揽子采购协议。
妙春堂这次给出的采购金额高达5亿港币,这还仅仅是一期,后面还会根据香江的销量追加采购。
双方皆大欢喜。
公司成立后的第一个大订单就是5亿,这给林天华和尹涟漪这样的“职业经理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对林三七来说,他的穿越流量变现终于开始公司化,规模化了。
只要他在59年太太平平不出事,把59年的“土特产”源源不断输送到2023年,林家的发达将是肉眼可见。
当天晚上,潮府餐厅,双方庆祝得愉快。
也在当天晚上,岭南堂拿下潮府餐厅一份1000万元的试水订单,第二笔生意达成……(本章完)
第191章 没有棉花难过冬
公司开张,所有人都开始忙碌起来。
林木森忙著中医馆的装修,按族长的吩咐,装修要越豪华越好,清一色的红木家具。
林三七则是忙著选择公司办公场所,以及公司注册事项。
还好石楼村就有写字楼5栋在出租,都是摩天大楼,本村人租用只要半价,所以很快就选择好了地点。
不差钱的林三七租了天河中心B座66楼的半层楼,800平米,一半做了办公区域,另外一半做了商品展示区。
以后五月广场的岭南堂中医馆二楼是做零售,而天河中心公司所在地是做批发,分工不同。
林天华将自己在奔驰公司的嫡系部队全挖了过来,一个卖车的,一个卖中药材的,避免了同业竞争合同的限制,直接就可以上岗。
于是岭南堂公司的销售团队迅速成立了,还是一支精英队伍,可谓是一步到位。
这些销售精英愿意跟著林天华跳槽的原因,除了是人情外,更重要的是林天华承诺每个人收入翻倍。
没有什么人才是花钱请不到的,如果还请不动,那就继续加倍……
尹涟漪的财务部也组建完毕。
尹美女把大学同寝室的3个同学兼闺蜜全挖了过来,一年50万的年薪绝对是天花板了,于是一群青春活力的小姑娘成为了岭南堂公司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反正林三七总是喜欢有事没事就往财务部指导工作……
加工车间和冷藏仓库则选在了石楼村西南边的“仓储区”。
岭南堂所有人工都是石楼村村民,所以地点肯定要选在村里,方便村民上班的同时,护村队也可以随时支援。
毕竟加工车间里面的可都是顶级中药材或食材,随便被人偷走一箱子那都损失惨重。
当然这个加工仓储车间是暂时,以后随著公司壮大肯定要搬迁,城区不允许工业存在。
这样忙忙碌碌了一个多月,终于公司的事情都差不多搞定了,林三七对外宣称自己又要去外地采购了,然后重新又回到了1959年。
四九城已经进入了12月,零下5℃的低温把林三七差点没给冻死。
南方人到北方工作,最难适应的就是这个气候。
林三七站在院子里,看著乌压压的天空,吹著冷冽的西北风,觉得奇怪,咋不下雪呢?
做为花都人,林三七非常期待下雪,就等著欣赏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的风景。
没有雪的冬天,那还叫冬天吗?
林三七身体抖著跑到了前院,看到家家户户都在糊窗户纸,这让林三七看了比较希奇。
“嗳,那贝勒,你们为什么要糊窗户纸呀?这屋子里乌漆麻黑的,去弄两块玻璃呀。”
那老头一看是林三七这南方仔,便好为人师的教育道:
“这可不是普通纸,这叫高丽纸,把窗户都糊上,这样冷风就吹不过屋里去,冬天能暖和许多。用玻璃的话边边角角全是风,不严实。”
这时候的玻璃用的是钉子固定,没有后来的玻璃胶,再加上跟窗框跟玻璃的尺寸做不到严丝合缝,所以老百姓还是习习用纸糊这种传统方式。
林三七还是不解:
“可这采光就差了呀,嫌玻璃不够密封,大不了用双层玻璃,再在缝隙上用纸条密封。”
那贝勒气得牙痒痒:
“老子要是搞得到玻璃,还用得著你在这叽叽歪歪,滚蛋!”
林三七讨了个没趣,同时心里也明白了,玻璃这种后世的大路货,在这个年代还是挺宝贵的。
这时候马大壮正挑著一担子煤球进来了:
林三七瞧见就准备逗逗他:
“嗳,嘚啵精,你这一担子是什么?炉打滚还是咸鸭蛋呀?”
哈哈哈~~~院子里的人都笑了起来。
马大壮也跟著笑道:
“老子要是有两箩筐驴打滚,我还至于饿得皮包骨头嘛,这是煤球,好不容易才抢到手的,妈的,你们看看这煤球的质量。”
侯大丫第一个跑了过来:
“现在还有吗?我家还没买呢,我也得去挑一担回来。哟,我说马大壮,你买的是煤球还是土球呀,怎么尽是黄土啊?”
侯大丫捏开一个煤球,发现里面都是黄黄的的粘土,哪怕林三七这种外行也看出来含煤量非常低。
马大壮气得把扁担一扔:
“谁说不是呢,往年都是往煤碎子里面掺点黄土当粘合剂,现在好了,这纯粹就是往黄土里面掺了点煤碎子,这种煤球根本就不经烧,烟还大。”
“是啊,这也太黑了。”
“咱们得跟街道反映反映去,不能这么唬弄人。”
把黄土掺到煤球里,这是四九城的老行当了,当年东来顺的老板就是靠这门手艺发的家,大家也见怪不怪了,但含煤量这么低还是头一回见。
这时候吴信厚也从屋子里走了出来,叹了口气道:
“这事我去打听过,听说是煤炭全给老大哥送去了,今年我们国内的煤炭缺口非常大,国家也是没办法,大家就克服克服吧。”
侯大丫不爽了:“克服,怎么克服?没有煤咱们吃生食呀?没有煤,大冬天的一个个都成冰棍了,哪里还有力气上班?”
林三七眨眨眼,又问道:“蜂窝煤有没有好一些?咱们买蜂窝煤呀,总有门路的。”
林三七是想当一回好人,毕竟都是邻居,尤其是家里有老人孩子的,如果没有取暖工具那真的可能冻死人,到时院子的名声可就臭了。
所以他想的是自己先借个由头,然后假装自己有门路,悄悄去2023年买个几十吨蜂窝煤运到院里大伙儿分分,这样既可以帮助人,又可以赚点钱,一举两得。
那贝勒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指著林三七骂道:
上一篇:娱乐:刚破龙壳,被热芭曝光了
下一篇:娱乐:怒怼京圈格格,被京圈封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