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355节
林三七心中也无奈啊。
他已经发现了,自己如果再不树立权威,将来完全可能被职工们登鼻子上脸,陷入无休止的日常扯皮中去,那还怎么发展和推广现代医疗制度?
他穿越这个时代是来流量变现赚钱的,可不是来扯皮的。
快刀必须斩乱麻。
“一家给你们一个编制,我已经是看在曾经是老同事的面子上了。别忘了你们原本可都是临时工,没有编制,完全不符合给子女顶职的。不要吃著碗里的看著锅里的。
我的建议,是你们要给小孩们读书,几个小孩不要厚此薄彼。只要小孩成才,爱学习,考上了医学类学校。将来毕业了,我肯定是优先招收他们这些子弟兵。”
林三七这话一出,现场原中医院的职工们知道大局已定,哪怕现在跟沈院长去求援也没用了。
王孝荣、刘奎生等人纷纷表态:
“行,我们听林院长的,回昌平农场去。”
林三七心中松了一口气,自己这算是杯酒释兵权了,也没惹出乱子了。
既然已经给了他们一棒子,现在就要给个甜枣吃了。
“你们回昌平去后,我也不亏待你们,既然我们传染病医院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那我给你们保证,虽然你们的编制没了,但我依旧按正式工待遇给你们发粮食和工资。
另外,我们传染病医院开起来,那些药物还需要你们在昌平制作。城区的敌特分子太多,药物难以做到保密,昌平正好,你们继续给我秘密制药,兼种地。”
第二天,刚搬到城区来原中医院老职工再次迁回了昌平,取而代之的是各家各户顶职的子女。
离开业没几天了,林三七也迅速确定了中层班子,其中毕兴龙出任医务处处长,徐本毅顶替毕兴龙任一病区主任。
杨光出任科教处处长兼医学进修班负责人,金玉春接任三病区主任。
张晓峰任新组建的五病区主任,丛生出任新组建的六病区主任,这样传染病医院的六大病区的基本框架算是搭建而成,准备开业。
第417章 限号,必须限号
1961年3月15日上午7点
林三七站在岱岳殿的站台上,看著底下近200多名医务人员,心中那是相当得意。
这里面有70位临床医生,其中大多数医生都有留洋经历,绝对的精英人材,之前其他医院因为成分问题通通清退,结果全便宜了他林三七。
当部分没有留洋经历,但也是民国时毕业于协和医学院、华西大学医学院、齐鲁大学医学院和圣约翰大学医学院等国内私立医学院,同样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冯若奇、贾学真等刚刚从地方上回到首都的清退医生们,这时候也一个个兴奋异常。
他们以为自己这辈子就这样在农村沉沦了,想不到还有重新穿上白大褂的一天。
或许他们不是对林三七效忠,但绝对为拼了命的好好工作,避免再次被赶回乡下去。
林三七看了看时间,这才说道:
“马上就要8点了,大家分工已经明确。做为院长,我想明确几点:在传染病医院工作,不需要拍领导马屁,也不需要担心社会上的狂风暴雨。
我们都是医务人员,不管你来自哪里,不管你的成分是什么,不管你是哪家大学毕业,我们的目的就是一个,为人民服务,攻克一个又一个传染疾病。
另外最重要的是,要对国家忠诚,我们的肺结核药物是有专利的,所以帝国主义一定会想办法搞到我们的药物进行逆推,然后仿冒生产,这对我们国家来说将是极大损失。
所以大家平时要提高警惕,尤其是护士们,一定要保证每一位病人吞服下去,并且事后检查病人口腔是否有存留。
另外我们是传染病医院,大家一定要注意个人防护,医院提供最新型的N95口罩,每人每天都需要佩戴。如果有需要隔离服的,可以问护士长,要保护好自己。”
这时候毕兴龙匆匆跑了过来:
“林院长,外面病人太多了,简直是人山人海,怎么办?”
东岳庙很大,山门关得很紧,林三七知道外面会有病人等著,但没想到病人数量居然是用“人山人海”来形容。
“这么多病人?”
林三七一边疑惑,一边快速朝门口跑去,跑到钟楼上一瞧,医院门外的马路上,真的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
“嚯~~~这么多人,起码两三千了吧?”
毕兴龙估计了一下:“不止,五千妥妥以上了,而且这还是一大早呢,应该还有不少病人在赶来的路上。”
林三七还是小瞧了这个时期报纸的威力。
当《人苠日报》、《新华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等等报纸全文刊登了首都传染病医院已经能治愈肺结核的新闻稿后,全国各省份也陆续收到了相关报纸。
然后这个新闻以首都为中心辐射开去,迅速引爆全国。
全国具体有多少肺结核病人,这个是没有权威数据的。
民国时期,对清华大学500余名学生进行胸部X线集检,受检者中肺结核患病率为3%。
后来北平第一卫生事务所结核病门诊处对北大、辅仁大学4367名学生作胸部集检,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5.1%。
同时期,沪海的虹桥疗养院对3224名市民作X光集检统计报告,检出患肺痨病者为795名。
由此可见,肺结核在解放初期的发病率在3%以上,就算按3%来计算,全国6亿人口,这个总人数起码有2000万左右。
光是首都地区肺结核病人就可能超过10万。
肺痨肺痨,十痨九死,这个顺口溜全国人民都知道,谁得了肺痨病,就是在等死了。
人家鲁树人先生这种大教授,大文豪,有钱人不照样因为肺结核一命呜呼。
所以当报纸上说首都传染病医院已经攻克肺结核疾病,治愈率达到90%以上时,全国各地有条件的肺结核病人都蠢蠢欲动了。
哪怕这时候的首都远在天边,可能一路要披星戴月,可是跟“生死”比起来,这又算得上了什么呢?
看著医院门口被挤得水泄不通的大马路,毕兴龙有些发愁了:
“林院长,这么多病人我们怎么看得完呀,要不以后早上6点开门,一直到晚上6点结束?或者两班倒,从早上6点到晚上10点这样。”
这是绝大多数医院的做法,就是不管有多少病人,当天病人当天消,哪怕你医生不吃饭不休息,也得看完所有病人才能走。
这个逻辑有没有问题?
或者说从病人的角度来讲没问题。
但是从医务人员的角度来讲,问题就大了,因为这是要累死人的节奏啊。
几十年后有个统计,就全国各个行业来计算,医生绝对是猝死比例最高的,也是平均寿命最短的。
那是真的当牛马在使用啊,不仅仅是上班累,下班还有各种继续教育学习,比如规定你一年一定要多少学分,拿3分学分需要9个学时,拿5分需要15个学时,而总分要25分才达标。
另外为了不落伍,你得报各种研究生班吧?硕士起步不够,博士学位证你得拿吧?
还有就是各种职称考虑,考了主治还有副高,正高,考试非常严格,你下班了得乖乖捧著书学习吧?
此外你想进步,你得搞课题研究吧?你得写论文吧?这又是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反复研究等等。
就算你没有学习任务,你平时就得看各种前沿医学杂志、各类期刊、医学资料等等,为了让自己的水平提高。
现在还要加个门诊看病。
都说外国医生态度好,水平高,有耐心,跟病人像朋友一样交谈。
那种欧美医疗剧里,医生穿著潇洒的白大褂,一手拿著咖啡还有心情开开玩笑,仿佛岁月静好,他们一天看几个病人?有没有超过10个?
你换到中国来试试,早上门诊一开,叫号器根本就不带停的。
忙的时候甭说休息吃饭去了,你连撒泡尿的时间都没有,但凡你走开几分钟,病人就骂骂咧咧了。
如果是急诊科夜门诊,那就更惨了,一晚上抢救下班,就是累得坐在地上喝葡萄糖那种。
这样一天天忙下来,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体力劳动了,人不猝死才怪呢。
所以林三七坚决否认道:
“老毕,这样,我们可以多开几个门诊,但每一位医生都必须限号。”
“限号?”
毕兴龙有点惊讶:
“林院长,我知道国外的医生都是限号的,但我们国内可没有限号这个说法。
而且限号肯定会引起病人们的不满,我们现在的口号可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果病人投诉多了,会对您的声誉和考核有影响的。”
林三七指指外面的病人反问道:
“不限号怎么办?你信不信不限号,我们就算一天24小时不停诊,我们又能看多少个病人?要消灭肺结核需要举全国的力量,而不是举我们全院的力量。
我把你们这批留洋医生招回来,是把你们当作种子。你们每一个人都学会了如何治疗肺结核,到时就像我一样,一个医生就可以成立一家医院。
现在你们有70个医生,如果成立70家医院,是不是可以治愈更多肺结核病人?如果这70人再教出700个学生,是不是将来就可以成立700家医院?
所以现在我们医院的每一位医生都是最珍惜的医学人才,我是当种子在培养的,可不能让他们累死在工作岗位上。这样我对不起这批医生,也对不起他们的家人。”
毕兴龙一听,心中说不感动是假的。
“谢谢,谢谢林院长,谢谢你把我们当人看待!”
林三七也会唱高调喊口号,否则跟现在的大宣传不符也是麻烦事情:
“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人人平等,病人是人,医生也是人,病人想活命,医生也要活命。既然人人平等,那么谁也不欠谁,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谁也不要委屈谁。
这样,你马上去医院门口贴个告示,我们每天开15个门诊,每名医生一天限号50个。当然你也不要说是怕医生累著,这个理由病人是不接受的,反而还会被谩骂。”
毕兴龙挠头了:“那我怎么限制限号的原因?”
林三七鄙视道:
“真是个木头人,你就说我们传染病医院暂时只有300张床位,另外就是药物供应受限,每天最多只能放这么多号。”
毕兴龙眼睛一亮:“对,这个办法好!”
林三七看著乌压压的人群,心想自己这样做不会催生黄牛党产生吧?(本章完)
第418章 发明预约挂号制
来自津门市的吴铁诚在妻子的陪同下,天不亮就赶到了东岳庙前排队。
吴铁诚今年45岁,是津门机械厂的一名六级钳工,自从两年前确诊肺结核之后,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
一个原本优先的中年业务骨干,一下子就变成了只能拿基本工资的被照顾困难户。
但是上有父母,下有四个小孩的吴铁诚并不甘心自己的人生就此划上句号。
正在他不甘心又被病痛折磨的时候,突然有一天妻子下班回家,拿著手里的报纸像风一样冲进家里。
报纸上写著首都传染病医院已经攻克肺结核疾病,治愈率达到90%以上的新闻。
上一篇:娱乐:刚破龙壳,被热芭曝光了
下一篇:娱乐:怒怼京圈格格,被京圈封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