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那年花开1981

那年花开1981 第166节

  但等郝健看到仅仅几家厂子,就消化掉了大量的订单之后,他才认可了李野“金山”的说法。

  三十年的积累,让北方拥有大量的大、中、小企业,虽然它们的设备,和某些思想是落后的,但那数之不尽的熟练工人,却是种花经济腾飞的重要基础。

  再过几年,这些企业改制的改制,私有的私有,支撑着它们焕发活力的,仅仅是资金和设备吗?

  看看后世的印度就知道了,没有大量勤劳、识字、奉献的工人,谈什么都是空中楼阁,都是狗屁。

  这些活生生的人,才是闪闪发光的金山。

  。。。。。。。

  “走吧鹏哥!送老郝去车站,然后咱们去秀水街的铺子看一看。”

  “好,我来开车。”

  已经拿到驾驶本的靳鹏,二话不说就抢了驾驶位,一顿操作猛如虎,把京城130开出了跑车的赶脚。

  “鹏哥.慢点慢点停车你让我下去.”

  李野真是吓了个够呛,人们都说新司机胆子小,但靳鹏完全给新司机正了名,上车不二话,就是一个莽。

  等送完了郝健,李野是说啥也不让靳鹏开车了,自己慢悠悠的开到了秀水街,差点儿没把靳鹏给憋死。

  “以后就这么开,要不然以后咱就不买新车了。”

  李野才不看靳鹏的脸色,甩手下车一脸的寒霜。

  靳鹏笑了笑没敢吱声,聪明的他能分清李野的心情,是真的在关心他这个鹏哥。

  官方直到85年才承认了秀水街市场,所以82年的秀水街,还没有繁荣的迹象。

  谁又能想到,这片小小的街道,日后能诞生不知多少的新一代富翁。

  相对于现在秀水街上的那些小贩,李野的起步无疑是更高的。

  因为他们有单位、有公章,可以以鹏城服装七厂的名义,向房管局租赁附近的铺面,或者直接买房。

  不得不说,郝健和靳鹏的钻营能力,已经长进了。

  都不用李野出谋划策,他们就分别蹲在了有关部门的门外,

  只要蹲到一个小鬼,研究研究一番,人家起码给你指条明路,让你知道事情该怎么办。

  再难办的事情,它也有对应的办法,只要不走错碰壁,研究研究早晚能办成。

  “小野哥,你来了。”

  李野进了铺面,马千山就赶紧笑着站了起来。

  虽然他比李野还大几岁,但已经学会了变通,跟着王坚强一起喊李野“哥”。

  要不然你咋喊?

  喊李野兄弟?你特么够格吗?

  李野也没矫情,问道:“开业几天,感觉怎么样?”

  “还行吧!”

  马千山有些讪讪的不好意思。

  靳鹏直接道:“问你话你就直说,别耍小聪明。”

  “欸~”

  马千山讪笑着道:“咱们刚刚开业,名气还没打出去,这铺子的位置也不是顶好,客人上门的不多,另外有些人想包咱的货,我没答应。”

  “包咱的货?”李野道:“这么大胃口吗?”

  马千山点头道:“是的,不过他们要赊账。”

  “呵~”

  李野不屑的笑了笑。

  这年头,空手套白狼的神仙太多了,一个个都以为凭着一点脑子,就能把别人的钱搂到自己怀里似的。

  “去,找人做个大牌子竖在门口,就写四个字能开发票。”

  “啥?能开发票?这能行吗?”

  行不行,你问郭德港啊!

  呸呸呸~

  咱是正规生意,怎么可能虚开发票?

  发票,可以证明货物的来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投机倒把”的嫌疑,自然会受到某些人的欢迎。

  最近老风应该是走了一点弯路,不过老风正在尽量调整,问题.不大。

  感谢书友“十里千里”的打赏,感谢书友“活得自在”的打赏,谢谢你们。

第141章 知道什么是拼夕夕吗?

  马千山一通忙活,去找来了纸板、木棍,又买来了毛笔。

  他手脚麻利的用棍子扎出一个支架,把纸板固定在架子上。

  李野随意挥毫,写下了“能开发票”四个字。

  “小野哥,你这字写的真好。”

  “呵~”

  李野有点尴尬,因为他的毛笔字,比“狗爬”确实好点儿,

  不过嘛,字如其人,大巧成拙。

  赞~

  可是牌子摆出去一个小时,却愣是一单生意都没上门。

  马千山还在笑盈盈的活跃气氛,但靳鹏却啧啧的道:“小野,你这法子也不管用啊?”

  李野淡然的道:“发票,钓的是大鱼,咱又不指望零售,你们急什么?”

  李野在秀水街开这个店铺,为的还是复制在东山的成功模式,先批发,然后逐步建立自己的二级批发网络。

  在82年,并不是每个服装贩子,都有勇气下羊城进货的,很多人都会就近选择“大城市”寻找货源,

  比如当初的靳鹏和郝健,对于“闯省城”就很有执念,要不是后来李野让他们去羊城,这会儿还在省城混呢!

  反正滋润的很,家门口赚钱它不香吗?

  另外手里只有个千八百本钱的小商贩,也都觉得去羊城“不值当”,但凡附近的大城市有机会,他们才不愿冒险跑那么远。

  京城,就是北方的重要货物集散地,对周边几省都具有强大的辐射能力,不管是个体户还是业务员,都时不时的来京城看一看。

  “小野,你说那些要发票的业务员,星期天他上班吗?”

  “.”

  李野看着笑嘻嘻的靳鹏,感觉自己这个伟大舵手的形象受到了侵犯。

  “算了,钓鱼先打窝,我打个窝吧!”

  李野拿起毛笔,又写了一张招牌——开业大酬宾,五件九折、十件八折。

  马千山琢磨了一下,疑惑的问李野:“这能行吗?”

  李野道:“我给你说一下道理,你听我的准行。”

  怎么不行?知道什么是拼夕夕吗?

  你以为拼夕夕能够起来,只是因为货物便宜?

  它其实还赋予了购物者一种“自以为赚到便宜”的愉悦感,这很重要。

  十分钟之后,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妇女进了店铺。

  她首先看到了店铺正中央挂着的营业执照。

  “你们这是公家的买卖?”

  “对,我们是鹏城第七服饰厂驻京销售点”

  “你们这里也能讲价呀?”

  公家的买卖不讲价,是这个时代所有人的共识,你要在公家的百货店内讲价,人家能鄙视死你。

  而来逛秀水街的人,很多都是奔着跟私营贩子砍价的目的来的,买不买的先不说,就问你能让我享受砍价的乐趣不?

  马千山解释道:“我们也不讲价,八折、九折是批发价,买的多才便宜。”

  中年妇女左看右看,摸摸这个,摸摸那个,最后有些心虚的道:“我买两件,你们给我打个九折吧!”

  马千山摇摇头道:“大姐你可以找亲戚朋友一起来逛,凑够了五件就打折。”

  大姐眼前一亮:“好几个人也行?凑十件就打八折?”

  马千山道:“是的,只论件数,不论人数。”

  “那你等着。”

  中年妇女转身出了店铺,急匆匆的走了。

  马千山立刻问李野:“我说得都对吧?”

  李野道:“你说的切口都对,但你没有微笑,要微笑服务,懂吗?”

  马千山很是不愿的道:“我以前去公家大楼买东西,要给售货员赔笑脸嘞”

  不管是店铺内挂着的营业执照,还是动辄几千上万的流水,都让马千山认为,现在的自己跟那些鸡毛贩子不一样了,

  他至少应该跟百货大楼里面的“职工”一个社会地位。

  瞅瞅人家,横眉竖眼的,爱买不买。

  你再看看我.怎们现在买卖越做越大,反而要给客人赔笑脸了?

  靳鹏一脚就踢在了马千山的腿上,呵斥道:“你才吃了几天饱饭啊!就跟干部一个身价了?”

  李野也道:“你记住了,咱是公家的货物品质,个体的服务态度,你要喜欢耷拉个脸,明天我找找关系,让你回清水县门市部上班怎么样?”

  “那我不去,还是跟着小野哥、鹏哥自在。”

首节 上一节 166/12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离婚律师兼职做媒婆,全网杀疯了

下一篇:娱乐:手撕芭藜世家,杨蜜嗨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