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那年花开1981

那年花开1981 第349节

  。。。。。。。

  郝健只进了办公室五分钟就出来了。

  唐明泰刚要对裴文聪说话,但裴文聪却笑着摆了摆手,把那两捆钞票又放回到了财务的包里。

  进去的时候多少,出来的时候还是多少,一张没少。

  一会儿之后,曲主任被于厂长喊来了,还带了保卫部门的人,领着裴文聪等人去看设备。

  但是到了仓库门口,唐明泰、曹志升等人却都不准进,就裴文聪和两个技术工人进去了。

  研究所的段子雄低声问唐明泰:“咱这是被甩开了?不是告诉他们咱留了一手吗?”

  曹志升闷闷的道:“那人家也得信啊!不懂行的还以为缝纫机就是个铁疙瘩呢!”

  但唐明泰却摇摇头道:“我觉得不会,不信待会儿你看着吧!咱的设备肯定达不到人家的要求。”

  曹志升急道:“这怎么可能?我们加了测试设备测试过的,每分钟6500转没问题,振动噪音小了好几倍.”

  段子雄也很不明白,很不高兴。

  “唉~”

  唐明泰叹了口气道:“你俩要是能想明白,怎么到现在还是讲师,还是助理研究员?早就提了。”

  “.”

  “就你个车间主任,还是副的,笑话谁呢?”

  “就是,咱仨好像谁比谁聪明似的。”

  “我就是比你俩聪明。”

  “啐~”

  “呸~”

  但是半个小时之后,事实证明唐明泰是最聪明的人。

  裴文聪带来的两个技术工出来之后,满脸嫌弃的道:“这是什么破玩意儿?

  人家海外的机子,而且还是二手的,每分钟八千转一点都不抖,这机器六千转就哆嗦的跟八十岁癫痫病”

  “问题是不但抖,还窜,一个踩不好那布料出溜就跑了,感觉手都要被咬了似的.”

  “.”

  现场所有的人都被泼了一瓢冷水,就连李大勇也感觉心里不是滋味。

  难道内地,就真的比不上海外吗?一个缝纫机都做不好?

  确实,内地的材料水平差了一些,但技术要求也降低了呀!

  曲主任把仓库门锁上,带着裴文聪回办公室汇报了去了。

  唐明泰一把拉住一个鹏城七厂的技术工人,先递了一根烟。

  工人摆手道:“谢谢您呐,我现在戒烟了。”

  唐明泰歉意的道:“您看我这也没准备好烟,就那点儿工资也抽不起好的”

  工人笑呵呵的道:“你别误会呀!我以前抽的烟还不如你呢!但现在厂里防火条例严格,干脆我就把烟戒了。”

  唐明泰把烟收起来,笑着问道:“这位师傅,听口音您是西城人吧?敢问贵姓?”

  工人道:“免贵姓童,以前西城跃进服装厂的,听你口音是北边的?”

  别看都属于京城人,但其实东南西北的口音都有区别,北硬南滑,西正东杂,唐明泰从口音入手套磁,一下就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

  唐明泰一挑大拇指,道:“童师傅您明白,我长平那边的您这是被请来给他们掌掌眼?”

  “不是不是,”童师傅摇头道:“我这不是退休了吗?人家鹏城七厂不嫌弃咱年老,给了咱一个车间主任的差事,也算发挥余热,为国家二次贡献。”

  “那敢情好,您这是拿双份工资了.那边每月给多儿钱啊?”

  “这不准,要是干得好还行,干的不好真没几个钱,但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不是?家里还俩孩子没结婚呢!我得给他们把三大件三十六条腿儿给折腾出来。”

  “三十六条腿儿,嘿,童师傅您这可真阔气.”

  唐明泰跟童师傅热络的聊了半天,才冷不丁问道:“童师傅,您能不能给句实话,我们那设备就真那么入不了您的眼?”

  童师傅眼睛一眯,似笑非笑的道:“兄dei,您这话没问对人,懂吗?”

  唐明泰眼睛一瞟,顺着童师傅的目光,落在了李大勇和李野的身上。

  李野和李大勇、王坚强当初在鹏城七厂停留了三天,就让鹏城七厂大力整改了三个月,作为见证人的童师傅,大体能猜出个四五六来。

  唐明泰笑着对童师傅拱拱手,表示感谢,虽然人家啥也没说,但其实已经很不错了。

  唐明泰找到曹志升,跟他嘀咕了一会儿,让他把李大勇喊过来。

  曹志升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李大勇,你能不能问问到底怎么回事?”

  李大勇刚要去问,唐明泰笑着跟了一句:“最好能问问那个童师傅一个月多少钱工资。”

  李大勇道:“童师傅工资我大体知道,夏天时候我去厂子里实习,他那个月好像开了四百七。”

  “.”

  “你说多少?”

  “四百七,人民币。”

  我知道是人民币,但一个司局级也拿不了四百七呀!

  。。。。。。。。

  两个小时之后,裴文聪被机械三厂的人送出了大门,依依惜别很是不舍。

  然后三位技术人才就被裴文慧邀请上了伏尔加。

  “三位老师,咱们找个地方,谈谈技术转让费的事情吧!”

  “.”

  曹志升、段子雄都三十多岁的人了,却瞬间有些失语。

  他们第一次,感受到了技术的价值。

  但是唐明泰却机智的问道:“能够全部用外汇支付吗?”

  曹志升和段子雄瞬间脸红,就没见过这么得寸进尺的。

  裴文慧笑着道:“当然可以,不过你们为什么要外汇呢?”

  “.”

  外汇好使啊!你按一比二给我们,我们能一比六换出去。

  但这话谁好意思说?理工男都是要脸的好吧!

  唐明泰机灵的道:“我们想出国留学,所以需要外汇。”

  “哦~”

  裴文慧眨眨眼,道:“出国,真的那么好吗?如果留在内地就能得到海外的各种待遇条件,那还需要出国吗?”

第304章 这是你俩的私房钱

  两辆轿车出了京城一路往北,朝着北边的长平县驶去。

  曹志升和唐明泰好不容易找了个机会,才从李大勇嘴里,把几伙人的身份问了个明白。

  毕竟有些事情问明白了之后,才好做一些重要的决定。

  “李大勇,如你这么说,那位裴同学是港岛留学生,她的哥哥参加过今年的国庆大典,有意投资内地的机械厂?”

  “对。”

  “那你那另外两位老乡,厂子里有两万多职工,还有几十个协作加工厂,对新式缝纫机有很大的需求?”

  “对。”

  李大勇道:“我那位从小一起长大的哥哥说了,现在就是有资金、有市场、有技术,就欠东风了。”

  曹志升等人多少有些尴尬,因为他们三个人被归纳成了“技术”这个重要条件,但研制出来的缝纫机却是“二等货”。

  不过李大勇却很聪明的道:“我问过了,咱的新式缝纫机虽然确实不如进口货,但在4500转以下,使用起来跟进口货没区别,工厂的工人大部分时间都是4000转左右,搭配着用没问题。”

  “唉~”

  曹志升叹声道:“那还是有差距,想要根本性的追上进口货,不是设计上能够解决的,关键是材料性能达不到,每分钟8000转,往复机构承受不住的。”

  段子雄和唐明泰也沉默了,几天前还因为“填补国内空白”产生的自豪感,在差距面前彻底被击碎了。

  都是技术人员,差距就是差距,可不是吹两句牛皮就能抹平的。

  不过这时候,李大勇却道:“我那位哥哥说了,只要差距不大,那就要用国产货,要不然咱们的国产货永远也发展不起来。”

  “.”

  三位技术男愣了一下,唐明泰忍不住问道:“你那位哥哥能说了算?他到底何方神圣?”

  “我那位哥哥就是京大经济系的学生,不过他拜了个老师叫张启言,好像在经济学界很有名气,另外他也认识裴同学的哥哥。”

  “哦~,那待会儿倒要好好请教一下。”

  唐明泰想起了不久前童师傅的眼神,越发觉得那个年轻人不简单。

  。。。。。。。

  两辆车抵达长平县的城北,驶入了一家冷冷清清的机械厂,厂门口“昌北机械厂”的牌子已经斑驳不堪,好似在无声的昭示着自己的风雨故事。

  唐明泰就是长平人,熟门熟路的介绍道:“这家机械厂是大干快上时候上马的,前几年还很红火,但是盲目扩大,被贷款给压垮了,再加上上面人事变动,失去了生产计划.”

  “不过厂里有近千名职工,最少都是七八年的老工人,技术水平是没问题的,现在只要有生产计划,厂子就能活过来,要是真有人能投资那自然更好”

  唐明泰一边解说,一边打眼往郝健、李野等人身上看,然后他很快注意到了一个情况。

  虽然这些人里面,郝健的派头最足,裴文慧的身份最特殊,但是他们所有人,都有意无意的以那个叫李野的年轻人为主。

  这不是站位的问题,而是看到一些问题之后,他们都若有若无的看向李野,好似在等他拿主意。

  “经济学大牛的弟子,真有这么牛气吗?”

  。。。。。。。

首节 上一节 349/12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离婚律师兼职做媒婆,全网杀疯了

下一篇:娱乐:手撕芭藜世家,杨蜜嗨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