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那年花开1981

那年花开1981 第440节

  “谢谢你了李野,我兜里就刚发的工资,别的一毛没有。”

  “.”

  听着李淮生把“没钱”说的那个利落,说的那个理所当然,可把李野给整的不会了。

  李淮生和杨玉民,一直是孤军文学社的主力,那稿费分红一直是拿最高的份子,杨玉民都能攒下一套房子的钱,他李淮生的钱呢?

  “淮生,你钱呢?都胡花了?”

  “什么叫胡花啊?”李淮生失笑道:“我老李有孟尝之风你不知道啊?进了单位不得跟同事们吃吃喝喝?家里再修修房子,亲戚再借个三十五十的,不就没钱了吗?”

  看到李野有些无语,李淮生亲热的揽住李野的肩膀道:“哎呀我都不急你着什么急呀?我们单位以后分房子呢!买什么买?有那钱请你们多搓几顿不是更香?”

  “.”

  “唉~”

  李野轻叹一声,拍了拍李淮生的后背道:“那你以后改主意了,记得告诉我,咱兄弟几个不要见外。”

  “不见外不见外一定不见外,哈哈哈。”

  李淮生的豁达,其实是这个时代很多人的写照。

  在改开之后,很多工人为什么骂娘呢?因为他们感觉自己的“幸福指数”降低了。

  衣、食、住、行,这是自古以来生活的四大需求。

  但是工人自从他们进入单位的那一天起,就没有为“衣食住行”担忧过,没有为明天的日子该怎么过而发愁过。

  衣,单位按季度发劳保服、劳保鞋,穿出去一点不丢人。

  食,单位有食堂,

  行,单位有班车,

  住,单位会分房,别管每人是一间还是半间,大家都一样,家里人口多,拉个帘子一挡,照样可以跟喜欢的女孩儿结婚过小日子。

  所以说八十年代的工人,跟农民确实有着一些区别,以至于很多人花钱也要办城市户口,等待招工当工人。

  可等再过些年,这些不发愁的东西没了,事情再次回到了历史的老路上。

  衣服,你可以穿旧的,只要不是破了补丁,就还能凑活。

  食,你可以吃“不健康”的泡面,实在不行三块钱一把的挂面也能撑一天。

  行,挤公交、挤地铁,实在不行你揣俩馒头走路,饿了啃一口加加油也能抵达目的地。

  但是如果没有一个自己的房子,是真的没有底气。

  哪怕是十平米的小窝呢!也能让人有个“跌倒了从头再来”的坚强,化解无家可归的彷徨。

  所以衣食住行中的这个“住”,自古以来压垮了不知多少人。

  后世更有那该杀的商家,算准了人们的心理,精准核算掏空六个人的腰包,实在是可恨可恨可恨。

  。。。。。。。。

  “玉民他娘,听小悦说,你们住在中关村呀?那玉民上班挺远的吧?住的方便不?”

  “方便,方便着呢!玉民骑自行车不到一个小时就到,挤公交车还能再快点儿,再说单位有单身宿舍,下雨下雪就住单位.”

  吴菊英和杨槐花在正屋的里间唠嗑,平时待人接物也算干脆的杨槐花,多少有那么一点拘谨。

  毕竟事关儿子的终身大事,为人父母的最后一道责任,已经到了关口上了,距离功德圆满只差一步,怎么可能不紧张。

  就杨槐花看李悦,那是十个百个的满意呀!长得俊,有能耐,还帮着自己家在京城站住了脚,沾了那么多的便宜,不会让人家女方鄙视笑话吧?

  鄙视自己也就算了,可不能让儿子受委屈呢!

  但杨槐花不知道的是,吴菊英对杨玉民也是十个百个的满意呀!

  像杨槐花这种刚刚从老家来的人,是不会想到自己的儿子,会升迁的飞快的。

  但李忠发和吴菊英,可是亲眼见到分到县里的那个大专生,这几年是怎么连环跳的。

  而杨玉民相貌过得去,单位顶呱呱,知书达理进退有度,特酿的李悦这个看不上那个嫌难看,敢情是在等着这桩姻缘啊!

  所以吴菊英道:“玉民他娘,我今天一看你家玉民就顺眼,孩子也老大不小了,咱们都是实诚人也不藏着掖着,

  你看看有什么需要置办的尽管说,我们家虽然不是大门大户,但嫁妆肯定是要孩子置备齐了的。”

  杨槐花赶紧拒绝道:“不用不用,小悦奶奶你不用置备,我们家里啥都不缺,我还存了六百块的彩礼钱,到时候都给小悦,她想要啥就买啥.”

  “那可不行。”

  吴菊英把脸一板,装作不悦的道:“两家人办喜事,哪有只累一家人的道理?你们家置办了宅子,那上万块钱都花出去了,我们家小悦空着手上门,岂不让人笑话死?”

  “我做主了,我们东山人喜欢个顺顺溜溜,你们给六十六块钱的彩礼,讨个吉利,我们也给六样嫁妆。”

  吴菊英不容置疑的道:“玉民这孩子离单位太远,我们家陪嫁一辆摩托车,

  小悦喜欢看电视,我们再陪嫁一台电视,其余的就是凑数的脸盆被褥了,你们可别嫌少啊!”

  “这这太多了吧!”

  杨槐花真的很不好意思,虽然吴菊英说自己家置备了房子,花了近万块。

  但其实只是花了五千块,而且这五千块,还是杨玉民沾了李野的光赚的稿费,你这丢人不?

  但是照着吴菊英的说法,杨家肯定是不丢人的,杨家出了宅子呀!这是衣食住行的大头,就是李悦的摩托车、电视剧加起来,也比不上人家的宅子重要。

  “欸,小悦奶奶,您.”

  此时此刻,杨槐花真的惭愧,小悦就已经够好了,但人家这奶奶,处处为自家着想,太体谅人了啊!

  。。。。。。。

  一群大人在屋子里“谈论大事”,院子里两个充作小服务员的李娟、李莹,却悄悄的找到了李野。

  李娟怯怯的道:“哥,以后我们要是考上了京城的大学,能来你这院子里住不?”

  李野瞪大眼睛道:“当然能啊!我刚才不是说了吗?以后你们尽管来。”

  “嘻嘻嘻~太好嘞!”

  “嗯嗯嗯,真好诶!”

  刚才她们俩可是都见识了李野的生活条件了,这要是能考上京城的大学,以后岂不是就能过上糖果点心不限量,瓜果饮料随便造的生活?

  看到妹妹也喜不自胜,李娟拉下脸道:“听见了没有,咱得考上京城的大学,你得好好学习。”

  小妹妹李莹的白眼儿都翻了好几翻,最后才诺诺的道:“我跟小悦姐姐学习,考京城的夜大。”

  李娟气的给了李莹一脚:“你想什么呢?我是让你先考上高中,要不然夜大都没你的份儿。”

  李莹腿上吃痛,噘着嘴委屈的道:“高中.高中不是能买的吗?我攒钱自己买.”

  “.”

第392章 奉献和工资,哪个重要?

  杨玉民跟李悦的事情,谈的非常顺利,三下五除二就定下了国庆节的婚期,以至于被拉来做媒人的李干事都说“自己啥事儿都没干就结束了”。

  确实,大老爷们怎么能谈钱的事儿呢,丑话都是女人来说,这才是东山这边认亲家正确的打开方式,只不过吴菊英事儿办的漂亮而已,既给了大笔嫁妆,还表示男方为小家庭出力更大。

  同样的,杨玉民的压力也有点大,人家女方是面子、里子都给你了,以后该怎么对待李悦,回去琢磨琢磨吧昂!

  自古以来,嫁妆就是一个新媳妇儿的底气,要不然苏辙怎么卖房子卖地给女儿凑嫁妆呢?

  虽然时代变了,但人心没变,就是在几十年后女子地位快飞上天的时候,条件好的也是有条件好的嫁法儿,条件差的有条件差的态度,

  空着手还牛逼轰轰嫁过去也不是不行,不是婆婆收拾了媳妇儿,就是媳妇儿气死了婆婆,就看谁的道行高了。

  李悦和李忠发等人送走了杨玉民,回来之后也是喜上眉梢,不过吴菊英却把她喊住了。

  “小悦,咱家有多少家底儿你就算不知道,也能算个大概,你这嫁妆里面,你弟可给你添了一多半,你心里要有个数。”

  李家工资最高的是李忠发,每月一百多块,然后就是吴菊英的退休工资几十块,李开建的几十块,还有韩春梅的二十几块,加起来也就两百多点儿。

  就这条件,在清水县已经是顶好的人家。

  但就是这样,扣除吃穿用度人情世事,李家每月也就能攒下一百多点儿,攒上两年还不够买辆摩托车,电视机更是没影儿,所以就只能动用了李野的钱。

  李悦愣了愣神,立刻道:“奶,这钱我不能让小野出,我以后一定攒钱还上。”

  “用不着你还,”吴菊英有些傲气的道:“嫁妆就是嫁妆,我们会替你还的,伱只要记得你弟弟的好就行,

  等你嫁过去之后,赚的每一分钱都不是你自己的,别跟老鼠偷家一样往娘家拉东西,要是让人戳了脊梁骨笑话我们李家,我可饶不了你。”

  “.”

  在这一点上,不得不说吴菊英和李忠发有自己的原则,如果要李悦还钱,那还算是个什么嫁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吴菊英这边给李悦讲人生道理呢!旁边正在收拾桌椅,打扫瓜子皮的韩春梅愣了一下,羞愧的低下了头。

  跟李家嫁女儿比起来,自己嫁过来的时候简直.一言难尽。

  吴菊英多么精明的人,当即就注意到了韩春梅的窘迫。

  于是她又说道:“春梅啊,你家的两個闺女也一样,到时候家里也有六样嫁妆,保证一件不少。”

  韩春梅先是一愣,然后鼻头一酸道:“不用的娘,小娟和小莹还小,到时候我有多少都给她们添上就行.”

  “那怎么行?”吴菊英沉声说道:“俩孩子既然跟了我们家姓李,那我们就一定一碗水端平,绝不能让外人笑话,知道了吗?”

  “我知道了娘。”

  韩春梅开始抹眼泪,一边抹一边点头。

  “行了,这些其实都是小野的主意,她们几个呀!能摊上小野这个哥哥,算是好命呢!”

  “唉唉,娘说的对,她俩的命好着嘞!”

  吴菊英看着流泪的韩春梅,想了想,还是低下头小声问道:“我问你,最近那边有人来找过你和孩子吗?”

  “.”

  韩春梅足足愣了五秒,才明白怎么回事,然后用力的把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

  “没有的娘,真没有,我要是说瞎话,天打雷劈。”

  “没有最好,”吴菊英低声道:“如果有,你应该知道怎么办,别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知道的娘,我知道该怎么办!”

  韩春梅是咬着牙答应的,眼睛都红了,一向软弱的她,竟然迸发出了一股子狠劲儿。

首节 上一节 440/12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离婚律师兼职做媒婆,全网杀疯了

下一篇:娱乐:手撕芭藜世家,杨蜜嗨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