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花开1981 第497节
李野看着颇有些意难平的老谢,最后却沾沾自喜的笑了起来。
【你觉得遗憾的,岂不知却是我最满意的。】
其实李野写剧本的时候,就是按照这个“不完美”的立意来写的。
李野首先要让“春儿”一点瑕疵都没有,就是再不要脸的道德绑架者,也不能对他的品质道德品头论足,毕竟这是照着杨玉民来写的。
但是李野又要让观众看了之后,忍不住的骂出一句“这个春儿就不应该认他亲生父母,还每月寄钱给他养老?给他个屁吃还差不多。”
所以这部电影如果真是老谢说的那样,那就真的如了李野的意了。
人世间的一切虚伪,在政客的眼里是必须拥有的武器,但在普通老百姓的眼里,都是一层一戳就破的废纸而已。
李野在这边孤独的沾沾自喜,而霍仁强先生那边,却是被簇拥着众星捧月。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恭维之余都基本表达了一个意思——可不可以像功夫皇帝那样,去港岛发展。
可阿强却有些扫兴的道:“你们想去港岛发展?港岛的文艺片虽然也有,但主流还是功夫片的,
而且我认为留在内地也不是没有机会,甚至从某些方面来说,可能比去港岛更好。”
围着阿强的几个人,都是讪讪的不太相信。
毕竟港岛那边的繁华,已经通过这几年的时间,传遍了整个内地影视圈。
更重要的是,就是今年,功夫皇帝开着自己的私家车满京城的飞驰,路口岗亭里的警察都能证明,这可是实打实的证据。
在内地拍片,什么时候能拥有自己的私家车呢?
“我太太是京城人,她本来也是想去港岛留学的,但是现在,她却更喜欢留在京城。”
“有一位我很敬重的先生曾经说过,内地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比港岛还快,总有一天内地会远远的超过港岛.”
“.”
一帮演员看着一脸认真“叨叨叨”的阿强,忍不住的都笑了,觉得虽然阿强是在委婉的拒绝众人,但起码还说出了一个令人舒服的理由,没有说出“你们不行”那样尖刻的话来。
但他们哪里知道,人家阿强说的就是实情。
裴文聪这种港岛大亨,现在都在努力的向内地发展,所以内地的前景,肯定是非常好的。
而阿强的老婆潘小青本来也确实是想去港岛留学来着,但阿强先是带她走了一圈港岛,然后又把李野的那套理论给她灌输了一遍,很快就打消了潘小青润出去的念头。
你去港岛住五六十平米的房子,最多也就是个底层以上,中层以下的阶层,周围的人还都用异样的排斥眼神看你,
但是潘小青留在京城,大院子住着小摩托车骑着,想要小轿车打个电话随叫随到,
无论是在单位还是在亲朋好友眼里,潘小青都是最受羡慕的那一个,
一个是不受待见的外来户,一个是人人羡慕的幸运儿,你就说你喜欢哪一样的生活吧?
“咳咳~”
李野看到阿强被围的难受,便转移话题的问导演老谢:“谢导,我们这部影片,什么时候能够上映?”
“那总得一两个星期吧?”
老谢有些难为的道:“剪片这个环节不能马虎的,而且后面还有很多的工序.不能再急了。”
李野缓缓点头,他也知道后期制作很重要,如果操之过急的话,很可能功亏一篑。
只不过这几天姐姐李悦的情绪好像不太稳定,可能快要摁捺不住心里的暴脾气了。
不过李野理解了,阿强却没理解。
他很认真的问道:“谢导,如果我们可以出加班费呢?可不可以请人帮忙,缩短一下工期?”
“.”
导演老谢舔了舔嘴唇,想要说些什么,但眼神闪烁的没好意思说出来。
李野只好憋着笑,替他问道:“你们能出多少加班费?”
阿强有些傻眼了。
【能出多少加班费?不是看你这个老板的老板的意思吗?我就是个打工仔好不好啦?】
第448章 媳妇儿,你可不要吓我
李悦的情绪,这几天确实很不稳定。
本来按她制定好的计划,在一两个月之内,是完全可以不跟贾家的人接触,把他们晾在一边,等待着弟弟李野的狠招上场的。
但她毕竟只有二十来年的人生经历,吃过的米还不如人家吃过的盐多,大大低估了诸多人性之中“懒惰”的力量。
没错,就是懒惰。
结婚后的十天之内,李悦和杨玉民都在外面吃饭,杨槐花和杨玉娇也在秀水街的门店吃饭,
而贾家的四五口子,都在西厢房挤着吃方便面。
李忠发拉了半车方便面过来,当成喜糖发给了过来参加婚礼的客人,剩下几十箱都被贾家人给拖拉进了屋里,几种口味轮换着吃,竟然真的相安无事,没闹幺蛾子。
但是十天之后,贾家老小把墙角的方便面全都吃光了,就开始寻思点子。
他们先是找到杨玉民,要他给自己的两个哥哥安排个工作,也不要当什么科长啥的,就当小轿车司机就行。
我勒个去呀!84年的小轿车司机,你给他個科长看他换还是不换。
杨玉民还不是科长呢!
杨玉民当即就啐了回去,双方站在院子里大吵了一架,贾家老两口哭天抹泪的说杨玉民“没良心”,气的李悦当即出门,拐了个弯就把江洪给喊了过来。
江洪这两年主管鹏城七厂的安保工作,手底下大几十号退伍兵,有一半都住在中关村,喊一声也就几分钟的事儿。
贾家的四五口子一下子就熄火了,这娘家人多势众,媳妇儿说话就是硬气,也就是李悦现在格局跟以前不一样了,要不然打个稀里哗啦,最后还是实力说话。
讲理?拳头大就是理。
贾家的四五口子熄火之后,也就没再提找工作的事儿,甚至害怕之余,还真的起了回老家的心思。
但是接下来的三件事,却让他们改变了主意,彻底的赖在了京城。
李野当初让江洪帮助姐姐收拾了杨玉民的房子,不但搞了浴室、厕所,还搞了一套土暖气。
这十一月中旬降温到了零下,那李悦肯定要生火取暖,他在皂君庙住了这两年,早就习惯了住暖气房。
可贾家人以前没住过暖气房啊!在老家那破宅子里,就一个炉子还时不时的灭火。
这上了年纪的人,大冬天的有暖气和没暖气,那舒适程度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贾家老头:“诶也,我这老寒腿可找着救星了,不走了,说啥也不走了。”
贾家老太:“我也不走了,就这日子,天天吃馒头也比在老家强,八块钱天天吃馒头还有剩嘞!”
“.”
而没过几天,贾家老大就办了第二件事。
“那八块钱咱也不用花了,我找到杨槐花的饭店,好家伙,他在京城最热闹的秀水街开了饭店,还雇了两个帮工,每天不知道赚多少钱呢!”
“走,咱们去给她帮工,好心好意给她帮忙,她还能翻脸吗?”
结果从那天起,贾家的五口人到了饭点儿就去秀水街杨槐花的餐馆,往那一坐,张开嘴就等着开饭。
至于帮工?杨槐花哪里敢让他们帮工,帮了工,你岂不是要给他们工钱?
但是解决了食宿这两大问题的贾家人,舒舒服服的在京城过日子,哪里还有回老家的心思?
不种地不干活,吃喝不愁,这日子对于八十年代初的农村人来说,很有诱惑力的。
而第三件事跟李悦有关。
因为李悦接了田洪山的盘子,掌管着京城周边的销售渠道,需要跟周围渠道上的人及时联系,所以在政策宽松之后,靳鹏就给中关村的家安上了电话。
可是花了几千块钱安装费的电话,李悦都没用多少次,却成了贾家人显摆的好玩意儿。
白天李悦等人出门之后,贾家人不知怎么的发现了放在花盆下的钥匙,然后就时不时的把电话打回老家村大队里,跟熟识的村民唠嗑,
这一唠嗑不要紧,那成就感、满足感,比吃什么山珍海味过瘾多了。
上瘾了,全都上瘾了。
“乖乖,老贾你们家都有电话哩?”
“那是,我儿子是中选部的干部,我们现在住着暖气房,天天下馆子.记得明天把老锹把喊过来,我得跟他唠两句,几天不见怪想他的”
后世那么多所谓的“奢侈品”之所以被人追捧,不就是拥有着一个“显摆”属性吗?
这老贾一家人突然找到了可以获取情绪价值的方法,一发而不可收拾,你打完了我打,你今天喊张三,我明天喊李四,大家不要抢,轮着来。
结果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造进去了一大笔电话费,直到被李悦发觉为止。
李悦气炸了,真的快气炸了。
她从小也不是吃屈受气的那种人呀!哪里受过这种窝囊气,所以他才打电话问李野,到底还要忍多久,也让李野觉察到了姐姐的情绪不稳。
可李悦没想到的是,她这一生气,却吓坏了杨槐花。
。。。。。。。。
星期六的下午,李悦感觉自己有点不舒服,就提前几个小时回了家,想要回屋躺会儿。
结果一到家,却发现今天婆婆杨槐花和杨玉娇也提前回来了。
“娘,你今天怎么这么早回来?玉娇你放学这么早吗?
唉?娘你们收拾包袱干什么?”
李悦进了正屋,刚好看到杨槐花和杨玉娇在收拾包袱,看样子怎么好像是要出门呢?
杨槐花看到李悦进门,尴尬的笑了笑道:“老家有个亲戚病了,我就想回去看看。”
李悦一愣,然后赶紧问道:“哪个亲戚病了呀?伱怎么不早说,我得托人给你买卧铺票啊!”
杨槐花低声道:“不用卧铺票,这人享受惯了,可就懒了”
李悦也尴尬了,她自问不是个懒婆娘,但说她享受惯了也没毛病,这不都是跟着弟弟李野这两年惯得吗?
不过杨槐花下一刻,却拿出一个存折递给了李悦。
李野惊讶的道:“娘你这是干什么?”
杨槐花道:“我这回老家,那存折放在屋里不踏实,你替我保管着”
“我不替你保管,这存折你得自己拿着,不行你给玉民,给玉娇也行.”
上一篇:离婚律师兼职做媒婆,全网杀疯了
下一篇:娱乐:手撕芭藜世家,杨蜜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