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那年花开1981

那年花开1981 第585节

  李野点点头道:“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我认为未来五十年,我们这片土地就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

  所以你们看有些人以为是在拿钱打水漂,其实是在闷声发大财呢!”

  “.”

  饭桌上的人都安静了,李野说的这个笑话,没有引爆他们的笑点。

  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这个牛皮吹大了。

  就八十年代之后,世界上有几个市场,能稳定的高增长几十年?

  但这就是事实,而内地恰恰有这个潜力。

  要不然李野傻了才会说出什么二十年之约?

  想想后世那个王万达跟某县太爷的名场面吧!

  “所有的利润都不带走”,人家直接来了句脱裤子放屁。

  为什么?因为你一个县的体量太小了,这钱不拿走,我白玩个嘚儿啊?

  但如果这个县有十几亿人口呢?如果这个县有完整的工业链条呢?如果这个县每年都能供给大量的知识青年呢?

  利润生生不息,这滚雪球的生意,它不就来了吗?

  “妈,今天小瑛姐请李野吃西餐了呢!吃饭的时候说邮电部门的有些单位效益一般,想找人合资.”

  文乐渝看一家人安静了,就把潘小瑛的提议说了出来,让老妈帮忙拿个主意。

  柯老师想了想,并没有立刻表态,而是看向了李野。

  “李野,你怎么看?”

  李野也没矫情,直接说道:“内地的通讯设备行业肯定会大发展的,但是邮电系统在内地一向强硬,如果领头的靠谱也就算了,如果他们瞎指挥,这个合伙的买卖可不好做。”

  文国华马上就道:“李野你别搭理她,这一次邮电通讯试点升级的功劳还不够她吃吗?她胃口还真不小。”

  就八五年这会儿,还没有后世那么多的供应商,更不会上面放出一个项目,立刻就扑上去一群人上赶着争抢的情况,

  潘小瑛跟李野的提议从性质上看就是招商引资,而且引的还是外汇,这年头单单引进外汇就是大功一件了,所以文国华觉得那个“不是善茬”的娘们是在赚自己妹妹家的便宜。

  做大哥的,从来都是让着妹妹,哪有占妹妹便宜的道理?

  不过李野也微微摇头道:“不是的大哥,如果企业带头人有能力、干实事的话,这个合资项目倒是很合适的,我就是不太放心邮电那边的作风,所以不好判断。”

  文国华刚要说话,文乐渝打断道:“哥你别说话,听妈妈怎么说。”

  “.”

  柯老师缓缓的道:“小瑛大概不知道李野的底细,只是想让李野帮忙牵线,所以没有沾便宜那一说,

  另外她也肯定是想要做出一些成绩来的,这个孩子的心不小,她估计是想去企业里面转一圈,尽早迈过厅级的坎儿。”

  柯老师知道李野有钱,也调查过鹏城那边的情况,知道李野是个“小财主”。

  但潘小瑛不知道,她大概是把李野当成了掮客,她出路子,让裴文聪出钱,然后拉着李野一起发财。

  另外潘小瑛现在是正科,这次带领试点小组升级之后升半级,大范围推广再升半级,也就到了跃升的关口了,想要再向上迈一步到厅级,就会非常的难熬。

  谁家还没个关系了?前面那么多人排队,女性本来就吃亏,你潘小瑛年纪轻轻的急个什么?

  但如果迂回一下,调任到下属企业转一圈,这个关口就要容易的多。

  按照内地的规定,只要是国有独资或者控股的国有企业,同级别干部人员可以跟D政机关互相调动,也就是说你是副厅级单位的一把手,那么有能耐的话可以平调到机关的副厅级职位上去。

  京城的单位级别都高,高级别的单位多了去了,书记、总经理是厅级、副部的都有,只要你做出成绩就行。

  三十岁的县太爷很稀有,但三十岁的企业处级干部还稀有吗?

  再高半级又如何?

  柯老师侧头瞄了瞄李野,嘴角忽然向上勾起,慢慢的笑了。

  气宗跟剑宗,也未必非要分的那么清楚是不是?令狐冲最后的内功修为,也很强哦!

第541章 平均主义

  “潘组长,电话!”

  “哪里打来的?外线让他们等一会儿,我忙着呢!”

  “他说是你弟弟。”

  “弟弟?”

  正在忙碌的潘小瑛愣了一下,然后喜上眉梢。

  她接起电话,果然是李野打来的。

  “弟啊!是有什么好事儿找我吗?”

  “我不知道算不算好事,港方的维罗妮卡要回港岛了,在走之前想跟你谈谈那个合资的事儿,你是不是找个说了算的人跟人家聊聊啊?”

  “她什么级别?还要个说了算的?”

  潘小瑛有些不乐意了,咋滴,我一个正科还不够分量怎么着?她维罗妮卡也不是裴文聪好吧?

  凡事都讲究個身份对等,人家来一个国务卿,你不能用个厅官接待吧?人家来个厂长,你也不能派个老总不是?

  “不用别人,这事儿我就说了算,你让她们约时间和地方吧!”

  “那行,约好了地方我通知你。”

  挂断电话,潘小瑛又琢磨了一下,最后还是又拨打了一个号码。

  “喂,杨厂长?上次跟你提的事儿有眉目了,这几天不要出远门啊!”

  “啊?哦,好好好,我现在哪里还有钱出远门啊?厂里都快揭不开锅了”

  “揭不开锅还不是伱们自己折腾的?我丑话可说在前头,这事儿要是成了,以后一分钱也不能浪费。”

  “那不能那不能.扭亏为盈我就走.”

  。。。。。。。。

  李野的办事效率很高,第二天就告诉潘小瑛,双方在京城饭店面谈。

  等到了约定时间,李野自己去了地方,发现潘小瑛不是一个人来的,还带了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子。

  潘小瑛笑道:“这是邮电506厂的厂长杨岁言,他们单位的各种条件比那个昌北机械厂好多了,

  另外杨厂长也不是王秦山,待会儿跟港资那边介绍的时候,弟弟你说话可悠着点儿,别让人小瞧了咱们。”

  “哦哦~,我肯定不会让工人兄弟吃亏的。”

  李野连连点头,表示自己一定会为506厂争取利益。

  同时李野心里也在琢磨,这潘小瑛对自己和裴文聪可真是下了功夫,连昌北机械公司的事儿都打听出来了。

  昌北机械厂后来被裴文聪注资之后,就迅猛发展大踏步向前,现在的厂区扩建计划都排到二期了。

  不了解内情的人谁又能想到,就在两年之前,昌北机械厂还是个连年亏损的单位呢?

  而且如果王秦山当时不闹幺蛾子,这会儿真算是躺赢了,就算受不了大权旁落的失落感,调走也肯定会去一个好单位,毕竟功劳在那里摆着的。

  “李野同学真是年少有为,我以前也喜欢写点东西,但是看过李同学写的小说之后,实在是佩服,佩服。”

  杨岁言赶忙跟李野握手,一点都没因为李野年龄小,就摆什么厂长的架子,确实跟那个王秦山不一样。

  李野也笑呵呵的应付着,他当然明白,人家跟他这么客气,不只是因为自己写的小说,还因为潘小瑛对自己的态度。

  毕竟邮电直属506厂的级别在那里摆着,这位杨厂长跟王秦山不一样,可是妥妥的高级干部。

  维罗妮卡很准时,李野等人刚到,她就带着两个港岛的员工下来了。

  双方寒暄过后,维罗妮卡很直接的问杨厂长,506厂到底有多少实力。

  杨厂长早有准备的道:“我们厂从50年代中期就开始研制生产短波通讯设备,是内地最早的通讯设备生产厂家之一,

  我们在70年代就参与建设了内地第一条960路微波电路,完全满足传输彩色电视技术的要求”

  “我们厂现在有正式职工千余人,都是有经验的优秀职工,吃苦耐劳,技术过硬.”

  李野一边负责翻译,一边观察杨厂长的神色,感觉他好像不是在胡吹大气,因为合资的第一步,港岛肯定是要现场调研的,这么多具体的事情一查就能查出来。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潘小瑛倒是真没蒙自己。

  上辈子李野好像记得有个首信手机,也曾经在内地兴盛一时,它的前身就是506还是509厂来着,而那个厂在90年左右,也是通过合资的方式完成了技术升级。

  所以像这种有潜力的厂子,加上倪大神那样的技术大牛,只要技术路线不走错,确实大有可为。

  维罗妮卡听完了杨岁言的介绍之后,就连续问了几个问题。

  “杨厂长,现在你们单位的开工率是多少?”

  “杨厂长,你们对于传呼机和移动电话方面的设备有没有研究?”

  “如果我们有一条彩色电视生产线,杨厂长能不能派出技术人员,帮我们调试设备,培训员工?”

  “.”

  杨岁言沉思片刻,疑惑的问道:“维罗妮卡女士,你们到底是要想要跟我们合资呢?还是寻求彩色电视机方面的技术帮助?”

  维罗妮卡道:“请杨先生不要误会,我们在鹏城新建了一家电子制造厂,彩色电视机生产线已经到位了,只是暂时缺少工人,

  但我们对通讯设备同样感兴趣,所以在京城跟你们合资,跟鹏城的技术帮助并不冲突。”

  杨岁言想了想,还是很直接的问道:“那么请问,你们愿意给我们厂投入多少钱?”

  维罗妮卡也琢磨了一下,报出了一个数字。

  然后李野翻译道:“如果杨先生刚才的介绍属实的话,我认为不低于五百万美元,但具体的细节,我们还需要在对贵方详细考察之后才能决定。”

  “另外作为额外条件,希望杨厂长可以帮忙招募至少一百名熟练的技术工人,帮助鹏城的彩色电视机生产线建设,需要身体健康,技术过硬,踏实肯干”

  潘小瑛怔怔的看着李野,有些好笑,又有些无语。

  “弟啊!你是欺负我不懂英语吗?她就说了几个词儿,你却领会了这么多层的意思?”

  “你到底是帮我来拉投资的,还是帮她们来挖墙脚的?”

  不过杨岁言却笑着对李野道:“李野同学你帮忙告诉她,只要投资能到位,要两百熟练工都可以,厂子里提前退休的一大把,很多人还不到五十岁呢!”

  “.”

  因为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大回城,城市待业青年的数量突然间暴增,导致工厂出现了大量的“重病患者”,

首节 上一节 585/12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离婚律师兼职做媒婆,全网杀疯了

下一篇:娱乐:手撕芭藜世家,杨蜜嗨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