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花开1981 第641节
至于火车就别说了,动不动就挤不上去,钻窗户都挤不上去。
所以蔡敏莹的建议看起来好似也很正确。
但是可惜,李野恰恰知道铁路和电力这非常落后的项目,以后在内地的发展程度。
只不过蔡敏莹人家好歹是留洋归来的精英,是硕士,还是师姐,所以李野也不好当头就喷,
反正就以她的能耐,也不可能改变如此重要的国策,改变这两项世界级成就的历史轨迹,毕竟从枪林弹雨中里走过来的那些人,还没死绝呢!关键时刻是会刹车的。
所以干脆看不懂算了。
但人家蔡敏莹却看懂了李野的眼神。
“你不是看不懂,是看不起,对吗?”
“.”
第602章 蝇头小利
“没有没有,我没有看不起谁。”
李野否认了蔡敏莹的质问,毕竟是连俞秀芬都怵头的小师妹,李野这个小师弟还是别跟人家呈口舌之利了。
但蔡敏莹却直白的说道:“你不用否认,我回来这些天,遇到了太多像你一样的人,
明明在心里讥笑我们这些从海外回来的人,但是却还要装出礼貌的样子,
就比如我这封建议书,明明是他们让我根据海外的成功经验撰写提交的,但最后却又回到了老师这里,真是.虚伪。”
“.”
李野看向了老师张启言,寻思着“这时候该您老上场了。”
但是张启言却看向了李野,好似在说“小辈儿吵嘴大人不掺和。”
李野忍不住的笑了笑,然后道:“我认识几个留学归来的朋友,我很敬重他们,所以请蔡师姐你不要妄自揣测。”
李野真的不排斥海归派,或者说,李野不排斥“务实”的海归派,倪大神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只不过倪大神在留洋之前,已经在社会基层历练了好多年,所以他回来之后所做的每一项决定,都会从实际出发。
倪大神非常清楚,任何一个计划想要实施,不仅仅要考虑到计划的正确性,还要考虑到计划实施的环境,以及实行者的承受能力。
你总不能要求一個从未见过电脑的人,培训三天就给你写代码吧?
而“我只要结果,不问过程”的手段,用好了自然能压榨人的潜力,但用不好,那是要逼人造反的。
所以在现如今的内地,任何一项改革举措,都要考虑到实施之后的后果。
而蔡敏莹成绩优异一路本科、硕士学成归来,是标准的理论派,她做出的建议,是完全建立在理论上的。
这项政策行不行?当然行啊!不信你看看灯塔国,看看不列颠,他们就是那么干的,绝对可以成功。
那万一不成功呢!巨大的损失算谁的?
最终,还是会分摊到老百姓的头上。
所以在现有的基础上做出任何改变,都需要谨慎谨慎再谨慎,磨合磨合再磨合。
而李野这种挂逼,因为清楚最后的答案,所以才能站在最正确的方向上。
如果蔡敏莹跟他虚心商量,那李野也不介意助她一臂之力,毕竟有着师兄弟的情分,结一份善缘也不错。
但是现在蔡敏莹傲气冲天,那他干嘛沾上因果呢?
但是像蔡敏莹这种“取经归来”的人,却总是有些迫不及待,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
今天,她就想从李野身上得到证实。
“那好吧!你说你看不懂,那伱哪里看不懂,我先给你解释,然后大家讨论,可以吗?”
“.”
李野终于体会到蔡敏莹的难缠了,她喜欢跟你讲道理,这比不讲理还难以对付。
李野想了想,指着建议书上的两点说道:“那就讨论一下这两点,你为什么认为内地的铁路和电力,可以进行私有化改革?”
“为什么不可以呢?”蔡敏莹奇怪的道:“你难道没有坐过内地的火车吗?你难道不理解顺畅的交通,是释放生产力的重要保证吗?”
“而电力就更重要了,没有足够的电力,工业化就根本无从谈起.我们现在缺乏资金,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缺乏先进的科技技术.”
蔡敏莹列举了一大串现实中的困难和需求,然后反问道:“请问李野同学,如果你认为私有化是不对的,那应该怎么解决?”
“.”
李野沉默两秒,冷冷的道:“既然你知道电力和铁路的重要,那就应该明白,我们绝不能受制于人,
借钱发展可以,进口设备进口技术也可以,但不容许私人入股,更不容许海外资本入股。”
在上辈子的时候,李野曾经听说过一些说法,
比如“铁路亏了→铁路是国企→国企亏了→国企效率低→体制问题→怎么解决→让私有经济来控股!让资本的力量来盈利!”
又比如两桶油亏损严重,让它们私有化等等等等。
有好事者把这些说法集合起来,称之为《买办速成指南》。
蔡敏莹好笑的摇了摇头:“全世界的发达国家,铁路都可以私人经营,真不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你们在担心什么?”
蔡敏莹的这番话,把老师张启言也包进去了,因为张启言也是强烈反对过她的想法的。
可蔡敏莹觉得自己没错呀!
铁路客运亏损这个是全世界都有的事,后世有多少民主国家实在承担不起这样的亏损,几乎全都把铁路私有化了,然后就是涨价。
如果内地的铁路私有化,那么东部热门线路的票价会不会翻倍?西部上客率不足的线路,列车班次会不会减半?
这还是往良心方面想,如果没良心,便宜的绿皮慢车不开了,统统给我花大价钱坐高铁。
反正只要私有了,就变着法儿从你兜里掏钱,那手段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做不到。
当然了,更大的可能是预测到可能会亏钱,所以很多铁路都不修了,说不定连高铁都没了。
而根据欧洲某调查机构报道,中国的高铁价格是全世界最低的,约为每公里0.04欧元,
而西班牙是0.19欧元,法国是0.22欧元、德国是0.27欧元、意大利是0.25欧元,日本是0.22欧元。
就算把收入倍数计算进去,内地的高铁价格还是很低的,而且为了照顾节俭的旅客,还有绿皮火车。
至于电力就更离谱了,几十年之后,内地因为边境线上的七户人家通电,耗费了6000万,这还不包括后续的维护费用。
你私人电厂给我通一个看看?
6000万啊!送过去的电,得卖多少钱一度才能赚回成本?
所以李野质问蔡敏莹“西方自由经济是否利于穷人”的问题,她根本就答不上来。
因为西方的经济体制中,就没有“赔本儿的买卖”这种答案。
“算了,今天我们先不讨论这个问题了,还是分析一下在纽约签署的这份协议吧!”
张启言看到蔡敏莹跟李野有“杠上”的架势,最终还是开口终止了两人之间的讨论,转而讨论起《广场协议》。
虽然他不明白,李野今天为什么没有耐心,不像往常那样跟师兄弟细细的讨论,但相对于《广场协议》,蔡敏莹的建议书不算什么大事。
王致远首先说道:“这几年日笨的出口太强了,我认为灯塔这是联合其他国家队日笨进行打压,然后复兴本土的制造业”
邹梦城道:“如果日笨的出口受到影响,那么他们可能会考虑向海外转移制造业,而我们有条件接受的.”
蔡敏莹附和道:“邹哥说的对,以我们现在跟日笨的关系,应该趁机吸纳日笨转移出来的产业,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
日笨在“失落的三十年”期间,本土制造业确实受到了影响,但是因为日元升值,也大肆在海外投资建厂,以至于后来海外的利润膨胀到了一个很夸张的数字。
所以后世有人猜测,日笨未必就不知道《广场协议》的阴谋,但苦于老大的命令不得不从,然后将计就计,一边哭着卖惨,一边偷偷的进行产业转移。
李野听到几个师兄师姐都把话说完了,便笑着调侃道:“我认为在短时间内,日元就会猛烈升值,美元肯定快速贬值,所以大家有路子的话,可以抓紧机会兑换一点,发点小财。”
“哈哈哈哈,李野你这个建议真是实在,明天我就去找人兑换一点日元存起来”
“李野你说这些对我们没用,我们又不像你,手里还有美元,我们只能看着发财的机会干瞪眼哦!”
“哈哈哈哈哈~”
众人对着李野哈哈大笑,但是蔡敏莹却冷冷的道:“看你这点出息,跟着老师学习了这么久,还盯着这点蝇头小利。”
“.”
李野忍不住的摸了摸鼻子。
这是蝇头小利吗?
《广场协议》签署过后,两个月内日元就升值百分之二三十,李野手里以亿为单位的资金,稍微加点杠杆,就是数不尽的钞票啊!
第603章 等你说了算的时候
在被指责只看见“蝇头小利”之后,李野基本上就不参与师兄弟之间的讨论了,
倒不是李野小气,而是因为他知道谜底,所以怕不小心泄露太多的天机。
言语之间模模糊糊的透露一点也就算了,透露的太多,只会给自己找麻烦。
张老师和俞秀芬、邹梦城等人可都是铁杆的D员,是绝对的无神论者,他们不可能像裴文聪等人那样奉李野为神,只会追究问底的询问李野“你是怎么猜到的”。
眼看着到了八点半,李野干脆站起来说道:“抱歉啊老师,我还要去皂君庙接我妹妹和女朋友,所以我就先走了”
“你妹妹?”俞秀芬一愣,问道:“李野你妹妹来京城了?我记得你说过她今年高考吧?”
“是的,”李野点头答道:“她是咱们京大电子学系的新生。”
“是吗?”俞秀芬先是惊讶,然后笑着道:“你们老李家真是祖坟冒青烟了,一家两个大学生,还都是京大”
【其实我们家有三个呢!】
“谢谢谢谢,我们家祖坟直接着了,火苗高三丈呢!”
“哈哈哈哈哈~”
李野一边打着哈哈,一边告别离开。
而师兄彭锐也随后站了起来:“老师,我也要回去了,我媳妇儿今天上夜班,我不过去看一下不太放心。”
吕老师赶紧道:“诶诶,小袁有七八个月了吧?那梦成你是得上点儿心了。”
“七个多月了,等下個月就不用熬夜班了,我走了师母。”
上一篇:离婚律师兼职做媒婆,全网杀疯了
下一篇:娱乐:手撕芭藜世家,杨蜜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