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那年花开1981

那年花开1981 第77节

  然后,李野平静的道:“公章呢?”

  郝健“满脸神圣”的从怀里摸出一个四四方方的小木头盒子,

  李野拿过来一瞅,使劲擦了擦盒子,道:“盒子不错,哪来的?”

  郝健笑着道:“在羊城闲着的时候,逛旧货市场买的,我觉得只有这盒子,才配得上这枚公章。”

  李野笑了笑,打开看了看公章,随手揣进了自己兜里。

  郝健看得眼皮直跳。

  公章啊!82年的公章啊,知道代表着啥意义不?

  行通天下!

  只有带公章的介绍信,才有诸多效力。

  在郝健的眼里,这枚公章,是神圣的权利。

  但李野自己揣兜里,他是一点怨言没有。

  “小野,这几天我们要去跟那个郭东伦的人接头,然后就开始散货,你说我们是不是.防着点儿?”

  靳鹏目不转睛的看着郝健完成公章的交接,才跟李野聊起了自己的想法。

  “防着谁?郭东伦?”李野淡淡的道:“他做的是供货,我们做的是渠道,到时候见机行事,如果他要越线,那就一拍两散。”

  靳鹏点点头,凝重的道:“那个郭东伦不简单,我们在羊城备货、发货、办执照,他从来不出面,也不让我们知道他的关系到底是谁,

  每一次需要他的时候,他都安排好,让我们去找具体的办事人员,我们摸不清他的底细路数,这以后在羊城那边,岂不是全看他的脸色?”

  “呵,都一样啊!外地人来了咱的地盘,也不是要看咱的脸色吗?”

  李野笑了笑没再多说什么。

  都是地头蛇,只不过人家玩的更高端罢了。

  清水县就这么大地方,关系简单,跟盘根错节关系乱如乱麻的羊城没法比,再说李野现在的人脉段位也没那么高。

  他只是仗着有超前的见识、眼光,可以避开错误的死胡同,躲开吃人的陷阱坑,乘风顺水,隐藏发育罢了。

  而发育的重要一环,还是高考。

  酒足饭饱,众人散席的时候,郝健疑惑不定的跟李野说了句话。

  “不过我总觉得,咱们这个大买卖,那个郭东伦并不怎么当回事儿,好像是在.玩闹。”

  李野点点头,若有所思。

  【嗯,也许他只是坐在轮椅上无聊,玩一个游戏而已。】

  但李野,又何尝不是?

  。。。。。。。。。

  五月初,郝健和靳鹏终于从火车站拿到了货物,开始一点点,小心谨慎的散货。

  而李野,也心无旁骛的准备82年高考的第一轮闯关——预考。

  神州的高考预考制度,从81年开始,至89年结束,旨在减轻高考评判的巨大压力。

  百废待兴的年月,太多的人挤高考这条路,而相应机构处理能力有限,所以才有了这项残忍的提前筛选制度。

  像清水县所在的这种平原地带,人口稠密考生众多,一轮预考筛选下来的考生,要超过三分之二还多。

  也就是说,有超过三分之二的考生,没有资格踏入高考的正式考场。

  想想吧!苦苦读书十几年,到最后竟然连在高考考卷上写个名字的资格都没有,残不残忍?

  所以,尽管李野主导的八人小团体,人人都有班级前十的实力,但在预考来临的时候,还是心有忐忑的询问李野。

  “李野,我们在预考的时候,也要控分吗?”

  “是啊李野,这个分怎么控?控在多少分合适?”

  这一次,李野也不好回答了。

  他总不能说,你们就算是少考个一两门,也能通过预考吧?

  预考也是高考。

  这种一锤子买卖的淘汰制晋级局,一个不慎翻了车,可是影响人家一辈子的事儿。

  最终,李野只能拿自己做示范。

  “我无法给你们做出指导,但如果预考的难度跟平时联考差不多的话,我会控制在300分左右,你们随意。”

  感谢书友“野苍耳”的2000币打赏,感谢书友“弦痕”的1500币打赏,感谢书友“lin14001”的打赏,感谢书友“沉睡着的梦境”的打赏,感谢书友“越天啊”的打赏,感谢书友“一剑如弘”的1600币打赏,感谢书友“开太鱼”的打赏,感谢书友“20171108100924226”的打赏,感谢书友“金牛座”的500币打赏,感谢书友20210301104144183412的500币打赏。

  这是老风写书以来,当天收获打赏次数最多的一次,有些懵,我加了一更,再给您磕一个,

  不,磕两个吧!

  邦邦!

第78章 王八表弟

  五月七日,劳动节之后的第一个星期五,李野早早的起了床。

  今天,他要去参加穿越以来,第一次“有点重要”的考试——高考预选考试,简称预考。

  在神州存在了九年时间的预考制度,是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统一试题,统一考试。

  所以整个东山省的82年高中应届毕业生,加上所有的复读生,都将开始为期三天的命运淘汰赛。

  清水县的五月份,早已经不需要火炉取暖,所以二粮店的小院里重新搭了个灶台,架了个简易棚子充作厨房。

  李野今天起得早,临时充任一把炊事员,给八人小团体做一回早餐。

  不过李野在拿起厨房内的一个塑料桶之后,才发现里面的花生油见底了。

  “花生油又没了?守着粮油铺子竟然缺油吃,老家伙也真是抠门。”

  清水县的人,有吃豆油的习惯,花生油要比豆油贵不少,供应量也不够充足。

  姜小燕平时做饭,基本上都用豆油。

  李野却爱吃花生油。

  爷爷李忠发一直教育李野,有钱也不能忘本,豆油管够就不错了,还天天花生油?

  就这豆油,还是他李局长给李野等人特批了条子呢!

  要知道城镇居民,八几年一个春节的供应量,才4两油。

  豆油做出来的饭也挺好吃,但李野在姜小燕做饭的时候,一定会离的远远的,

  没吃过豆油的人不知道,豆油炝锅时候的那股味儿,忒冲,闻一口能从鼻子直接顶到脑门。

  “滋啦~”

  葱花在滚热的豆油中炝出了难言的气味,李野憋着气往锅里倒水。

  别看李野懂做菜,但他很懒,

  什么锅贴、烙饼、馄饨面,他才懒得去做,直接放油炝锅鸡蛋面,又省事儿,又顶饱。

  就这时候,姜小燕和胡曼等人来了。

  看着锅里水面上飘着的厚厚油花,姜小燕差点儿又嘟囔李野几句。

  就一顿早饭,以前都是啃个凉馍馍的事儿,现在倒好,这油花都能做两顿菜了。

  曾经有个笑话,就说明了此刻朴实群众的吃油观念。

  拿着缸子去粮油店打油,打完了之后,一摸口袋没带钱,只能给人倒回去。

  然后回家,用竹篾子把缸子壁上的残油刮下来,就能做一顿“油水丰富”的餐饭。

  只要脸皮够厚,隔几个月去一回,家里也算是断不了荤腥。

  “行了,后面的你来做吧!一人平均两个鸡蛋啊!

  今天中午咱们在一中食堂吃,那饭跟喂猪似的,到时候营养跟不上,影响了考试我可不管。”

  李野把水瓢一扔,让出了灶台。

  “什么跟喂猪似的,你这话要说出去可是要挨骂的。”

  姜小燕嘟囔着走到灶台前,准备挂面、鸡蛋,然后等着水开。

  几个月的精粮喂养,其实已经暗暗的把八人小团体的嘴给喂叼了,但大家肯定是不能承认的,做人可不能忘本。

  要是这话传出去,家里老爹老娘能抡着擀面杖,追着狠揍二里地。

  【也不看看自己是啥品种,还吃细糠?】

  快到七点的时候,文乐渝才溜溜哒哒的过来吃饭,不过她的步子虽然懒散,精神却非常好。

  这是李野的重要调教成果——美容觉的功劳。

  以前的时候,小妮子营养不良、睡眠不好,整张小脸苍白无血色。

  自从被李野发现之后,就给她死命灌输“充足睡眠”对皮肤,对容颜的各种好处。

  小妮子有些不解,但好在听话,慢慢的习惯了之后,现在的气色比之前好了不知多少,已经有了欲罢不能的赖床习惯,跟李野有的一拼。

  饱饱的鸡蛋面吃完,八人小团体才前往县二中,排进了即将出发的队伍之中。

  因为是全省统考,所以考场不可能各个中学自己安排,调派过来的外地监考老师,也不可能去几十公里外的乡中监考。

  所以清水县的所有考生,都在县城内的高中、初中参加预考。

  单人单桌,跟高考已经没什么两样。

  “都别说话了,我再重复一遍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有事举手打报告,四列纵队不许乱出发!”

  教导主任金飞宇,发表了简洁的讲话,然后带着县二中的考生出了校门。

  他们占了同在县城的位置便宜,今天早上集体出发就可以按时到达考场,

  而像河滨乡、刘桥乡这种三四十里外的乡镇高中,必须提前一天赶到县城。

  这可不是后世,二十公里坐车不到半小时,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都是需要步行的。

  你早晨步行四五个小时之后,再进行考试?

首节 上一节 77/12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离婚律师兼职做媒婆,全网杀疯了

下一篇:娱乐:手撕芭藜世家,杨蜜嗨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