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模拟转生:在断层历史中编造神话

模拟转生:在断层历史中编造神话 第83节

  许平舟急了:“那咱们……”

  他们洛阳许家与章惇同气连理,一损俱损。

  许文靖瞥了一眼儿子,摇头道:“无妨,咱们妥协就是,清散貼官议政不参政,蔡京掌控三部三省,接管户部,总揽国库经济大权,调我去户部度支司任职,从五品员外郎。”

  许平舟不解:“您怎么还升了?不应该罢官免职么?”

  许文靖冷呵一声:“二贼无非想安抚、笼络我等洛都世家罢了,郭、槐、王三族都升尚书省二十四司勋官、散官和寄貼官,供职于司部次官,有职无权。”

  许平舟沉默片刻,问父亲:“咱们许家该怎么办?”

  “苏相公说过,一旦蔡童二贼窃居相位,立即举族南下,不过我不能去了。”

  这里苏相公,不是苏跑跑苏轼,而是一代名相捞哥哥苏辙。

  许文靖似想到什么,看向孙儿,笑呵呵道:“小永年,可愿跟随祖父去汴梁求学读书?”

  “祖父与国子监太学正周邦彦引为多年好友,他为当世大儒,以孙儿你的不世天资,再凭借祖父三分薄面,孙儿你必能拜入他的门下!”

  “未来,或许大有可为。”

  不等许永年开口应答,许平舟先说话:“父亲您不可……”

  许文靖瞪了一眼儿子,呵责道:“我许家麒麟儿岂能学你这般碌碌无为?”

  许平舟面色纠结:“……可我只想让永年平平安安长大……”

  许永年见祖父与父亲意见不和,且都为了自己的未来考虑,不过,他也有自己的想法,他有悟性通神和儒圣之姿两大天赋,若不读书学儒,等同于浪费。

  转生一世,他可不想碌碌无为,平庸浑噩度日。

  所以。

  许永年当即开口:“父亲莫要与祖父争辩,永年愿意去汴京国子监求学,永年虽小,却有一个期望,期许未来一日,能做到张载相公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许文靖大喜,高呼道:“好好好,不愧是我许家麒麟子!”

  ……

  屏幕外。

  李元清大致晓得转生者所在的时代了。

  公元1110年前后。

  北宋晚期。

  宋徽宗赵佶刚不久前,才登临帝位。

  赵佶何许人也。

  一个好命帝王,也是一个烂命国主。

  他哥哲宗死后,没有儿子2.1,就只能从一众宗室中挑选帝王。

  后选有六个(他爹神宗共有十四子,死了八个,剩余六个,分别是哲宗赵煦,九子赵佖,十一子赵佶,十二子赵俣,十三子赵似,十四子赵偲),却因为章惇三句话,惹怒临朝听政的向太后不悦,结果阴差阳错误打误撞,赵佶就当了皇帝。

  章惇第一句:母凭子贵,十三皇子简王赵似与哲宗一母同胞乃为朱太妃生,理应为帝。

  诸位皇子,本无一人是向太后的子嗣,所以谁当皇帝,她都无所吊谓,但章惇此话一出,直接完犊子,你章惇什么意思?暗指我不配当太后?

  章惇意识到自己说错话,急忙补了一句:长幼有序,应该立九皇子申王赵佖当皇帝。

  结果,百官哄堂大笑,向太后也极其不爽。

  为啥?

  只因为九皇子申王有眼疾,说白了,高度近视眼,在当时那个时代,等于半瞎,堂堂大宋怎么可能让一个瞎子当皇帝。

  于是商讨来、商讨去。

  大家选出端王赵佶。

  章惇为人比较刚直,他心道:一个纨绔子弟当皇帝,大宋岂不要凉凉。

  当即多嘴一句:端王轻佻,不可以继任天下当皇帝。

  结果彻底惹怒向太后,当朝怒斥章惇,说:大宋江山谁当皇帝是你章惇一个人说了算吗?

  章惇哑然。

  向太后又说:我家老公神宗皇帝说了,端王有福寿,且仁孝,当立。

  最终,这位文学艺术成就极高、喜好奇石字画的纨绔公子哥上位了!

  毕竟一手瘦金体,确实妙极。

  好看吧,拿江山换的!

  【三岁:许家举族搬去临安,唯你跟随祖父前往汴京求学。】

  …….

第五十二章开辟儒修之路

  屏幕内。

  一辆马车载着爷孙俩从洛都前往汴京。

  路上,许文靖说道:“孙儿,二程的洛学大有可为,他日,门生多数会入朝为官,如果你想留在洛都,积累同窗人脉,祖父可以助你拜入程颐先生门下。”

  许永年摇头:“洛学这个新派儒学,虽然名声响亮,名士学子众多,但却不适合我。”

  程颢去世二十多几年了,程颐代替老哥,继续在洛阳讲学,按照历史记载,大约五六年后,程颐就会去世。

  他如今才三岁,跟暮年的程颐学不到太多有用学问。

  而且,程颐的洛学,根本不是他想学的儒学,对他开辟儒修一道,并无太大帮助。

  洛学,即二程学派,宋代理学先声。

  理学,源于道学,也是天理的道德神学。

  由周敦颐、张载、邵雍、程颐和程颢等人创立的新派儒学。

  传承子思、孟子学派的心性儒学,后由南宋朱熹集大成而发扬光大。

  即,理在气先,理气合一。

  即,存天理,灭人欲。

  即,人伦纲常为天理。

  其中,有三条争议比较大。

  第一,存天理,灭人欲

  不可理解过于狭隘。

  原本指代:如果无法收敛私欲扩张,则会偏离天道,不仅不能成圣,还会迷失世间。

  所以要求人们修养、归返、明悟上苍赋予的本性,以达到孔圣人所言的‘仁’之至高境界。

  此理学与道学在思想上合一,即,天人合一!

  如此,方为存天理。

  而灭人欲,不是要人们无欲无求,泯灭人性,而是要求理欲合一。

  做到无意、无必、无固、无我,如此一来,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不会偏离天道。

  可惜后代理学发展突出畸变、狭隘的思想邪念,由此存天理,灭人欲,就演变成要灭绝人性,遵从天理,要求人们无欲无求。

  第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此话一出,大宋一朝,乃至后世明清,犹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成群成片的酸儒、腐儒,令人厌恶至极。

  自此,儒学文人开始变得:繁文缛节!

  此外,限制寡妇不准再嫁,自守贞洁,需重14节操。

  第三,三纲五常即天理。

  一方面巩固帝王专权君主专制,一方面,对人的性别打压严重,且君父死节无理有理。

  君王错了?

  你爸错了?

  不,是你错了。

  君主不会错的。

  你爸也不会错的。

  关于这一点,程朱理学就没有陆王心学优秀,尽管心学脱胎于理学。

  简单举个例子:程朱理学认为,你要好好读书,尽可能多多读书,才能理解事物发展与本质,才能明白好与坏、是与非。

  但陆王心学不以为然,多读书确实没有错,但非得多读书才能明白对错是非?这个多读书又指代读多少书才算多?一个人,认知内心与自我,做个道德好人,不也能辨别对错么?当年三皇五帝时代,并没有书籍可读,但尧舜禹不也被世人尊为明主圣君么?

  于是。

  两大学派争吵数百年,不休不止。

  因为二者皆格物致知,认知方法论正确,所以,就心即理与性即理的两种观点,谁对谁错一直争吵不休。

  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辩论赛至今都没有结论。

  只因为二者都遵循格物致知:而格物致知偏偏属于客观唯物主义。

  就此,陷入意识形态与形而上学。

  如果非要许永年选择一条路,他会在开辟儒修之道后,继承阳明心学!

  即,格物致知,致良知,知行合一,即知即行,学以致用!

  王阳明倡导心外无理,心外无学。

  王守仁认为,精神藏于心,只要扫灭私欲,哪怕愚夫愚妇、凡夫俗子也可以成为圣人。

  王圣人的心学呈现出世俗化倾向,而朱圣人的理学强调传统伦理道德。

  至于为什么陈永年坚持在开辟儒修之道后,才能发扬王阳明的心学。

  两点。

  第一,儒学神化,积极倡导经世致用思想。

首节 上一节 83/2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当初赶我出汉东,现在知道后悔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