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上海寻亲:我爸是返城知青

上海寻亲:我爸是返城知青 第69节

  “放心吧,我也是从云南来的乡下人。咱们还是老乡呢。要不是当年看到大家都争抢着回大城市。

  说实话,我还是挺后悔的。”

  “不说那么多了,来,叔叔敬你一杯,”刘兵自己喝的是白酒,之前那瓶西班牙人送的葡萄酒已经喝光了。

  新买的酒是他掏钱,买的茅台。

  桌上也习惯性的摆了一瓶黄酒。

  上海人喝黄酒,绍兴的女儿红在这边也是很有市场的。

  “大家一起来吧。”

  “祝福你们几个小孩,未来都有幸福的生活!”

  ……

  “祝福刘兵叔叔和刘军小叔事业蒸蒸日上,家庭幸福美满。”

  “这就是李康带回来的西班牙火腿吧!生吃也很合适。我吃过金华的火腿,还不知道能生吃呢。”

  “大哥,你就有所不知了,这一条火腿可是值几千块钱。只有贵客才能吃。”

  他们中午吃饭时,莫娅玲才在这,连一点腥味儿都没让她闻到。

  刘兵夹了两片薄薄的肉片,陈丽娟切的。

  看过李康切过一次肉,刀工更好的她,

  切出来的肉片薄如蝉翼,对喜欢喝酒的人来说,

  那就是最好的下酒菜。

  “贵还真有它贵的道理哈,一片肉,一口酒。感觉人生没白来。”

  “瞧你那点出息~!”蔡阿婆嫌弃道。

  “以前那个雄心壮志的刘兵哪里去了。”

  刘兵看着来自云南的四个孩子,“哎~!人生无常.”

  “当年那几个一起回到上海,意气风发的青年,经历了十几年的奔波。现在混得比较好的,可能就是李建华和林卫华了吧。”

  “美霞的父亲就是林卫华,你要不跟她说说。”

  刘兵两杯后,也有些大胆起来,讲起了和林卫华一个队干活的经历。

  ……

  “当时美霞的爸爸和我一个生产队的。

  不过他喜欢看书,我喜欢玩。

  但是我们都找了一个傣族老婆。”

  林美霞听得格外认真,刘浪和张一明也非常好奇。

  “当时我们这些外来的年青人,娶了当地的漂亮姑娘,其实是有些受当地人排挤的。我运气还好,当时丽芝的父母还在,还有几个凶狠的兄弟。日子好过不少。

  卫华娶的老婆家庭差了许多,所以生下美霞后,就没多余的粮食,也不出奶。于是美霞的爸爸就去偷公社的粮食,猪油。被抓住了,挨了顿打,还劳改了一段时间。”

第70章 现实打击

  “我想,也是在那次,卫华的心理发生了巨大变化。”

  “平时干活也更沉默,半天不说一句话。”

  “回到家里时,还经常和老婆吵架。”

  听到这,林美霞又枕在李康肩上,哭出了声。

  那时她才多小,刚出生没多久,林卫华就走了。

  从出生起就没抱过她几次。

  睁开的第一眼只有妈妈,没有爸爸。

  从小叫的最多的也是妈妈,爸爸这个词,还是从幼儿园同学那听来的。

  一个几岁的孩子,就要承受巨大的压力。

  在没有男人当顶梁柱的半个家庭里,就像寒风中的乞丐。

  “你爸也苦。”刘兵遇到故人的孩子,小酒一杯一杯下肚。

  幸好每口的量很小,上海这边喝酒,喜欢用小瓷杯,一口的量可能才五毫升。

  话题止不住,蔡阿婆想叫住他,免得再给孩子造成什么心理阴影。

  刘广清拉住了她,“这是个机会,让孩子们了解他们父辈当年的经历。而不是一味地埋怨。”

  “你就是头发长,见识短!差点坏了好事。”

  “你说什么呢!老婆子这些年给你洗衣做饭,给你生两个儿子。你嫌弃我是不是。”蔡阿婆一手叉腰,一只手揪住了老头子的肉。

  “老婆子年轻时候也是身材妖娆的大美女。瞎了眼看上你。”

  蔡阿婆以前是苏南那边的人。

  两个老头在一边悄悄的吵着架,声音尽量压的低,怕吵到他们正主。

  ……

  “卫华回到上海后,就把自己闷在家里,77年那次高考是在一场初雪下进行的。”

  “当时回城的知青得到高考的消息时,只剩三个月的复习时间。”、

  “你爸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三个月。”刘兵感叹道,“结果.”

  他摇摇头,还想夹一片火腿肉,吃起来真香,“怎么没了?”

  “弟妹,你再去帮我切点。”

  “大哥,你少吃点,这很贵的,你一个人就吃了几百块!”

  李康不介意刘兵吃的多,倒是挺感兴趣,希望他能多说点,前提是让他吃爽,喝爽了。

  “没事,小婶。下次再遇到那个西班牙人,我再问他要两根火腿。你就放心给叔叔切来吧。”

  陈丽娟虽然心疼这价值几千块钱的火腿,被吃得这么快。

  但也拎得轻重,没有李康,哪有他们的口福。

  于是又去切了一大盘火腿肉,其中夹杂了一些瘦腊肉。

  也给切薄了,以次充好。

  “这盘火腿肉怎么吃起来不是那回事儿?”刘兵心里嘀咕道,猜到应该是陈丽娟把咸瘦肉放进来了,一股烟熏味。

  老瘦肉,不管怎么弄,都咸。

  “大哥,刚好还剩一坨炖熟的瘦肉,一并也切给你了。”

  张一明捂着嘴偷笑。

  刘兵砸吧砸吧嘴继续讲道林卫华的经历。

  “77年十二月份,我还记得那年上海高考的高考时间。”

  全国最早是十一月二十五号,BJ最早开始。

  其他省份的高考也陆续在十二月内完成。

  “卫华努力了三个月,没考上。

  当时参加高考的人数有五百多万人,录取率只有不到4%,录取二十多万人。而且这里面,还要留出20%的名额给应届高中生。”

  当时叔侄同考的现象很普遍,都知道这是一次跃龙门的良机。

  每个人都在三个月里拼命学习。

  “卫华写文章还行,但是数学差得一塌糊涂。没考上复旦大学的文学专业。”

  刘兵没说具体差多少分,差了很多。

  当时的人都喜欢文学,竞争异常激烈。

  给林卫华留了点面子。

  “我是第二年才回来的。”

  “说来可笑`~!”刘兵倒上一杯酒,猛地灌下。

  当着后辈的面,今天敞开了聊。

  什么不能说的。

  憋了这么多年,说出来才畅快。

  “我开始还有些舍不得云南的老婆孩子。可是当看到一起干活的知青们,一个接一个的走光了。当时一个队的青年,从城市来的,就我和老许。他是腿瘸了,回不了上海”

  ————

  当时老许还对刘兵自嘲道:“老刘,我这样的瘸子,回到上海也没什么期待,还不如留在这里。守着现在的老婆过日子。”

  “你什么打算。”

  “老许,说实话,我这心里发慌啊。”刘兵当时也是和老许喝着闷酒。

  “大家都回去了,就我们两个还在这里。

  这里的日子,一眼望得到头.”

  ————

  “离开前,我跟她夸下海口,说:到了上海,一定会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78年和卫华一起参加的高考,那年他考上了申城师范,我却落榜了。”

  “啊!!”刘兵说到这,中年男人竟然落泪。

  除了李康外,林美霞,刘浪和张一明都不明白,为什么刘兵突然哭了。

  没考上大学,在那个时代可以说是断了龙门路。

  果然,刘兵接下来的倾诉就印证了李康的猜测。

首节 上一节 69/2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十九世纪就医指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