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四合院:有钱有票的小日子 第61节
听了张旭的话,老农明显有些欣喜,这笼子是自己家里手编的,赶集也就是卖个一毛钱,跟十几块比起来,送出去根本不算什么。
看着老农把十多块钱小心翼翼的包到手绢里面,然后匆匆离去,张旭也警惕看了一下四周见,见没人注意便提溜着装鸡的笼子关上了手电筒,钻进了旁边的一个巷子里,等到他出来的时候,手里面已经是空空如也。
那三只鸡已经被他放进了空间小院里,他这次来这黑市的目的也算完成了一半。
他空间里的那些鸡基本上就是原本那几只鸡的后代,虽然近亲的繁殖可以优化优良基因,淘汰不良的个体,但是由于长期的近亲繁殖,会使鸡群的基因越来越单一,致使鸡群的生长速度减缓,甚至会导致种质退化,鸡群的抗病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也有所下降。
张旭之所以买这三只鸡,就是为了加强空间里面鸡群的基因,像是空间里面的那几只羊,要大批量繁殖的话也需要引进外种。
时间还早,张旭在鬼市里面转悠着,很快就看到了自己要找的人。
那是一个貌似20多岁的年轻人,他裹的可是比张旭严实多了。
他头上戴着的是应该是一顶蓝色工厂帽,大夏天的也不嫌热直接围了一个围脖,身上背着一个军绿色的挎包,而他手里面拿的一个手电筒,并没有照各个摊点,而是有意无意的在一些逛摊的人裤子上闪过,但凡看到谁裤子面料好或者上面的补丁少,就立即的凑过去低语几句。
就在张旭确定那人的同时,那人的手电光也从张旭裤子上扫过,看到张旭穿着的的确良裤子,眼睛不由得一亮,要知道的确良市面上可不多见,而且价格也不便宜,平时只是有那些知识分子和干部家庭才穿得起。
第116章 主打不差钱
这几乎是双向的奔赴。
“哥,您要票吗?”
戴着围脖的年轻人,到了张旭的身边,压低了声音问道。
“你这都有什么票?”
张旭手里的票经过了上次的大采购,几乎花的差不多了,这一次,他也是想要来补充一部分,这个年代手里光有钱不行,手里有钱又有票那才不慌。
“这有四九城的粮票和全国粮票,肉票、豆票、油票和副食票也都有,还有鞋票、布票、工业券,看看您需要什么?”
票贩子给张旭介绍的都是平时很热销的。
“你把全国粮票、副食票和工业券拿过来我看看。”
张旭本不打算买米面油票,这些票基本上都是地方性的,而且还有使用限期,特别是在这个时期,虽然因为红薯的丰收,粗粮增加,粮食问题得到很大解决,但是粗细粮还有细粮票的价格依然不低,到了明后年粮食价格逐渐恢复过来,这些票价过了年能降一大半,甚至恢复几年前的价格。
不过,全国粮票那就另说了,这种粮票不管在国家哪里都算是硬通货,最主要的是还没有时间限制,一般人出发或者去外地都是必备的,而且这种粮票还不好搞,价格高点也是合算的,直到上一年在黑市里面,这一斤全国粮票最高的时候可以卖到四块。
“好嘞,您稍等。”
票贩子听了张旭的话,也知道是来大主顾了,他把手电筒夹在脖子间,双手从身上的一个挎包里面翻出来了一小叠票据,借着手电筒的光线点出来了二十几张递给了张旭,然后又殷勤的拿着手电筒给张旭照着明。
张旭接过了那一小叠票,在里面稍微翻找了一下,抽出了那二三十斤的全国精粮票,还有那十几张工业券,最后又在副食票里面挑选了几张使用期限比较长的花生瓜子票、点心票和一些腊肉香肠票。
“就这些,你算算什么价?”
张旭把挑出来的票和剩余的几张票又递还给了票贩子。
“好的,哥。”
那票贩子看到张旭挑出来的厚厚一叠可是有些喜上眉梢的意思,这样的大户他可轻易遇不到。
“全国粮票贵点,一市斤要2块,您这是28斤,一共是56,这工业券半张券是一块,一张券是两块钱,您这些得十九块钱,还有这些副食票,差不多二十三块六,这些一共九十八块六毛,您给九十五就成。”
票贩子算账还是很快的,稍微点了一遍,就把大概的价格算了出来,能出来干这一行的脑袋瓜没有不好使的。
“八十五,成就都留下。”
张旭也不跟他废话,直接报了一个数,倒不是他缺这几块钱,而是谁挣钱都不容易,这十块钱要是一只鸡的话得憋好几天才能生出来。
“行。”
票贩子稍微在脑海里过了一下,便点头同意。
虽然赚的少了点,但是也有的赚就不错了,最起码能抵得上他好几天的进项。
看票贩子答应,张旭从口袋里面掏出钱,数出来几张递给了他。
“哥,我这里还有其他的票,你要吗?”
票贩子把几十块钱小心翼翼,像是珍宝一样的。收到了贴身口袋里,又再次地问道。
“你还有其他票?”
正准备离开的张旭又狐疑地看了票贩子一眼,恍惚间突然明白了。
这票贩子也挺机灵,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
他如果不是看自己这么痛快付了钱,根本不会说后面这一句。
也是,在这黑市里面牛鬼蛇神都有,能在这儿晃悠的没几个胆小的,谁也不知道跟你对面做生意的是个什么成色。
上一年饿疯了,抢了东西撒腿就跑的也不是没有,虽然大部分的都被黑市的维持者抓了回来,但是那些没抓到的,就只能让那些摊主自认倒霉,反正是小心点总没有错。
“我这里有一张手表票,还有一些烟酒茶叶和奶粉的票。”
这一次,票贩子掏出来的都是比较稀罕的东西,这些票数量并不多,几乎都在他的贴身口袋里放着。
接过了票贩子再次递过来的这一叠票,最上面的就是那一张手表票,因为有手表了,所以张旭只是大致看了一眼便向下翻。
“这些票我都要了,你算下多少钱?”
两张奶粉票,一张麦乳精的票,两张五包一张十包的烟票,两张三斤六两的茶叶票等等,确实都是稀缺的好东西,而最显眼的就是那七张茅台酒票。
不管在哪个时代,茅台酒都属于高档品,一瓶可是要两块九毛七,最起码能买两瓶二锅头,更是能买好六七斤那种散篓子。
当然这都是在有票的情况下,像茅台这样的酒,在上一年初就被定为高档商品,可以在不要票的情况下出售,不过价格要十六块钱一瓶,涨了五倍多。
张旭到这个年代还真没喝过茅台,平时喝的大多都是二锅头,都已经属于很不会过日子,像是三大爷喝的基本上就是巷子口的散装白酒,回来一瓶再兑上半瓶水,隔三差五的也只敢来上那么一两。
而且这个时期的茅台升值价格也是不低,多存一点总没坏处,等到几十年后,某些酒场上拿出来一瓶,绝对是有面儿的一件事儿,不是钱不钱的,而是稀缺。
至于手表,虽然张旭已经有了,但是没人嫌这东西多,要是他把周莹童娶进门,怎么着也得给她弄一块吧。
而奶粉麦乳精啥的更是必需品,这个时代又没计划生育多存点,没坏处。
“您都要?”
票贩子也没想到,张旭直接全都要,虽然他心里已经认定张旭是大户,刚才花了普通工人两个月的工资连眼都不带眨一下的,现在张旭这一句话一出,让他顿时觉得自己又片面了,这哪是什么大户?这完全就是个财主。
“你算算这里面最贵的就是这张手表票,我来的时候就30,要低于35我是不会出手的,这就原价给您了,还有这些奶粉票烟票和酒票,一起算下来要87块五,您就给85就得了。”
票贩子看到张旭点头,连忙地算了起来
从这方面也看出了票贩子的机灵,这里面最赚钱的就是那张手表票,他原价给了张旭,也就是说大钱我不赚您的了,那这点小钱你就不能不让我挣了吧,即让张旭有了面子,又不会再过分的讨价还价。
“成。”
张旭也很干脆,爽快的掏钱拿票。
买票就花了170,赶一般工人半年工资了,就是张旭这个大户,主打个不差钱。
第117章 一大爷家的好东西
时间如那什么玩意儿,不知不觉的过去了一个星期,又一个星期。
孩子们的暑假结束了,院子那些野惯了的孩子们,很不情愿地背上了书包?
张旭房间里面有电风扇的事情还是被院子里的人发现了,这不由得又引起了一阵的羡慕嫉妒恨,嘴里面说着这么个玩意儿基本上没什么用,都想在前面多呆一会儿,普遍的心态就是吃不到葡萄嫌葡萄酸。
除了张旭电风扇引起来的小轰动,在一个周末,一大爷也小心翼翼地抱进院子里面一个木匣子,他成了院子里面第二个买了收音机的人。
在三大爷羡慕的目光中,他把收音机放到了正对着大门的那个矮橱上面,紧挨着木质的座钟,甚至害怕落上灰尘,还在上面搭了一个方帕。
而看热闹的张旭则是紧紧的盯着那矮橱后面的墙壁上那梅兰竹菊的四条屏,虽然张旭对于古董的认知是个二把刀,但是也能看出这四条屏的年份并不低,说不定真的是什么好东西。
张旭的小日子这段时间过的也很惬意,虽然又恢复了之前苟的生活,为了避免刺激院子里的人,并没有再拿出特别稀奇古怪的吃食,但就是这样,那伙食的标准也远远超过院子里的大多数人。
精细的二合面馒头和二米饭,隔几天还能吃到一回肉,不用为粮食不够吃而担心,这完全就是周莹童向往的生活,她那单瘦的身躯也日渐的丰盈起来,俏脸上面也充满了红润。
张旭跟周莹童的生活越来越像是两口子过日子,期间街道来过几次,对于周莹童母亲的事情只是说还在调查,仿佛是忌讳颇深一样。
不过把周莹童的救济口粮调临时整到每月28斤,这已经达到四九城普通居民的定量,而且看在她烈属的身份上,街道还把糊纸盒的工作介绍给她一些,一百个纸盒两毛七,一个月下来勤快点也能挣个十一二块钱。
有了一定的收入,周莹童甚至连午饭也不在三大妈那里吃了,每天在张旭这里单独开火,这可是让三大爷郁闷了好几天,口粮的便宜占不上了。
天仙般的美人每天做好饭在家等着自己,家里面被收拾的干干净净,连衣服被褥也不用自己动手洗,这让张旭自己都感觉如在梦中,每次饭都能多吃一碗。
当然,他的惬意也不只是这些,隔个三五天的深夜里面,还能时不时的看到一个丰润的身姿偷偷摸摸的摸到张旭的屋子那里。
都是一个院子的,能接济就接济一下,身心俱畅,张旭可不差这点肉。
“呦,张旭,今儿你不是休息吗?这么早你去干什么了?”
三大爷拿着鱼竿推着自行车从门里走出来,正看到了拿着一个袋子从门外面回来的张旭。
“三大爷,您这又去钓鱼,今天走的够晚的呀。”
张旭看了一眼三大爷说道。
这个小老头可是属于那种狂热的钓鱼佬,别人钓鱼,有的是为了打发时间,有的是兴趣,有的是改善伙食。他的目的也很纯粹,主要是为了赚钱,整个暑期一个多月他不上班,几乎天天出去钓鱼,但是却从没见他带回家里一条,大点的直接在河边卖给了采购,小的一股脑的都送去了回收点。
“昨儿去了一趟南沙河,一来一回五六十公里,每钓几个小时都在路上了,差点把我这条老命扔在那里,但是你别说那里的鱼获真不少,去这一趟还TM真值。”
前几天,三大爷听说南沙河那边盛产鱼鳖虾蟹,便一直心里痒痒。
昨天周六放假,他正好跑了一趟,虽然一路上累死累活只在那里钓了三四个小时,但是那里的鱼货足以抵得上他好几天的收获,因为太晚了没有采购员,他只好都卖给了市场的收购,一下子卖了两块多钱。
如果不是太浪费体力了,他恨不得天天都往那跑一趟。
只不过现在他还有些腿软,三大妈本来还劝他休息一天,但是想想这每天两三毛,不能休息,绝对不能休息。
“今天我准备去趟东便门那儿,因为大庆,什刹海和北海那边在装点办活动,最近大家都去护城河那边钓鱼了,特别是通惠河那边一段,据说鱼口都不错,对了,这袋子里拿的又是什么?”
三大爷继续的说道,他的目光也落在了张旭手上提着的那个袋子上。
“不是要大庆了吗?厂里每人发了半斤花生票,我这趁早去买了回来,给您抓点,钓鱼的时候解解闷。”
张旭说着话从口袋里抓了一小把花生,直接塞给了三大爷。
“不愧是大厂,还是你这厂里待遇好,我们学校就一人发了个本子,你这里面可不止半斤呀。”
三大爷乐滋滋的接过了张旭给的花生,直接揣到了兜里,看到张旭的那个口袋依然鼓囊囊的。
这东西平时可不好搞,三大爷不像傻柱,厂里小灶油炸花生米可是头菜,随便抓一把塞兜里就够了。
从五八年开始只有在过年的时候街道按户才会给上半斤,这一小把留着喝酒的时候,每次来上几颗尝尝,最起码能吃半个月。
“这不是嘛,车队里有几个工友不需要?我就跟他们换了几张,这可是平等交换,绝不是投机倒把。”
张旭说这话也是半真半假,队里虽然有拿花生来换粮食的,但都是个例,能在车队的大多数还不至于缺这点,他这里的花生更多的还是用在黑市淘换来的花生票买的。
张旭跟三大爷随意扯了几句便分开了,进了前院,就遇到了貌似也要出门的一大爷,这一次他没有像平时那样只是打个招呼,而是主动的迎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