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后,我成了科技教父 第109节
“再给一个推进,加点速度!”郝成跟小沙说着:“魏书杰来了,应该是有要紧事,我可没工夫在这耗着。”
【好的,收到!】小沙接到郝成的指令,顿时又是一番操作:【加速已完成!】
……
阿美莉卡,科罗拉多州的彼得森空军基地,太空司令部。
“Shit!”天文台观测到了太平洋上空的某颗卫星,不仅没有减速,还更加加速的坠入了大气层。
卫星这东西可不是载人航天器的返回舱,也没有什么相应级别的隔热层,加速冲入大气层的后果就只有一个——燃起熊熊大火,然后解体。
司令约翰·雷蒙德看到火光冲天、滋滋冒烟的画面,更是气的直骂娘!
然后卫星就传回了最后一段音频:“我还会再回来的!”
“铛!”一个茶杯盖从桌子上掉了下来,滚到桌角,竟然“pia”的一声摔了个粉碎。
“欺人太甚!”约翰·雷蒙德一跺脚,大地都跟着颤了三颤,手中的电话也被他“pia”的一声摔了个粉碎。这回是彻底完蛋了。
要知道,最高中枢与合司令部和特种司令部之间的通信,预警机与战机之间的通信,应急事件或战争中的高带宽、高可靠通信,舰岸通信甚至导弹跟踪与控制,全部都离不开这些卫星。
但现在,这些东西没了,全没了,一个都没剩下!
“司令,我觉得不必过于忧虑。”
副手这个时候上来安慰了:“别说白驹科技没有答应谈判,就算答应了,这卫星留下来了,它真的还如预想中的可靠吗?”
可靠的der!
是个人都知道不可靠!
虽然阿美莉卡的各个机构没有准确的时间信息,但,根据卫星通信出现抖动,到卫星开始向更近地轨道变轨并坠入大气层的时间推算,他们的抗干扰和各种保密验证手段,绝对没有撑过五分钟!
这样的玩意儿,就算还健在,又能改变什么?
一旦发生任何事情,小沙可以在五分钟内摧毁你所有的系统!
“那我们怎么办?引颈就戮吗?”海格赛斯扭过来了,非悲非喜,非嗔非怒,甚至还带着点儿微笑,但组合起来怎么看怎么瘆人。
“我不知道!”副手大气都有点儿不敢喘了,话更是不敢再接。
岂止是他们不知道,皮特·海格赛斯以及此刻在1600号房子的一众人,这个时候就想被抽干了力气的人偶,除了喘息就再也不会别的了。
偌大的会议室,就没有一个吭声的,所有的人都不知道接下来该何去何从。
……
而就此刻,临州,创新创业园区,郝成办公室里。
“郝总,机器判断多还是少,我这边有了一点点的思路。”魏书杰正一脸激动的汇报着。
“不着急,慢慢说。”郝成倒了一杯茶,笑呵呵的说道。
比起什么摧毁卫星,更令他兴奋的是这种科技向前的突破——新型芯片又可以向前推进一步了。
第165章 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可错过的人才!
魏书杰什么也没有说,而是拿出了一份资料——是的,没有用文档,更别提小沙的流转了——而且拿出来的还是一份手写的黑皮笔记本,光看那样子,就有些年头了。
郝成接过来,翻开封皮,只见扉页上写着三个大字:郑思瑶。
抬头瞅了瞅魏书杰,没等郝成开口,魏书杰自己就解释了:“我前女友,不对,是女朋友!”
那天,接到郝成发来的消息让自己研究一下概形态射,魏书杰看得一头雾水,第一时间便想起了前女友郑思瑶——当年,好像就听她说过这个东西。
分手五年了,而且,虽比自己小两岁,但也年近三十了,也许早就结婚了吧。
魏书杰当时就是这么琢磨的,不过一想自己这也是正事,俩人当时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矛盾,就试着联系了一下。
万万没想到的是,她竟然也一直单着,而且就在不足八十公里的隔壁城市,甚至,因为学校部分专业迁到临州的缘故,她明年也会来临州校区工作,这还在一个城市了。
“所以,我们就又复合了,时过五年。”魏书杰嘿嘿的笑着,比郝成第一次见他的时候,那是得意的多了。
“而这个,”魏书杰指着郝成手里的这个本子:“就是她当年以及这几年研究概形态射的成果。”
“嗯!”郝成一边点头,一边看着这个本子上记录的东西。
【清醒空间:一个拓扑空间A是清醒的,若给出A到A所有不可约闭子集的一个双射,那么每个不可约闭子集都有唯一的一般点。】
【概形作为拓扑空间都是清醒空间,是拟紧的。】
【素理想……】
本子不厚,但内容颇多。
代数环的概念,真理想、素理想的概念、清醒空间的概念、拟紧的概念……
讲的虽然没有郝成从深夜课堂学得深入,但是,详细程度以及其数学基础理论则是非常全面。
郝成一边看着,一边思索着在深夜课堂中自己学习到的概态数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并将这些基础数学理论逐步填充为根基,并不断的点着头。
“这是一个结合代数、概率论、几何、空间、数集等非常多概念的数学综合学科。”
看郝成停下来了,魏书杰介绍道:
“思瑶早些年研究的也并不深入,毕竟一个人没有那么大的精力把所有的东西都研究的那么透彻。而研究不透,融合起来就会变得困难。”
“那现在呢?怎么又研究透了?”
郝成很好奇,因为笔记本的后边,明显就是这一两个月才补充的东西,尤其是最近一周,竟然还又结合了模糊数学的内容,形成了新的内容。
也就是魏书杰最开始所说的:有了一点解决机器判断多还是少(不计数)这个问题的思路。
而郝成结合了更多的深夜课堂的内容,他脑子里,这个时候已经不仅仅是一点点思路的问题了,整个理论甚至流程他都有了大概的方案。
而这将会是非确态逻辑运算单元,也就是新的算力芯片的理论基础。
“因为小沙。”魏书杰无限感慨,小沙是公开的,所有人都可用。但在每个人的手里发挥的作用却不尽相同。
在一些手里,它是语言模型,可以对话,可以帮助自己查资料。
在另一些人手里,它是工具,是助理,可以帮助自己整理思路,撰写论文。
在在郑思瑶手里,它却发挥了更大的作用,甚至帮助她完成了仅靠人根本就做不到的科学研究,甚至还有所突破。
“她还写了一篇论文。”魏书杰一边说着一边拿出手机给郝成分享了过来。
郝成一看,好家伙——
《基于小沙的多学科理论融合相关研究》
话题起的很大,但是内容讲到了郝成的心坎里。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研究成果和知识库不断的在扩大。
一个人想要将所有的知识都学会,那几乎成了一件天方夜谭的事情。
即便是一门学科,学到顶尖——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硕士博士,然后再开始自己深入的向上研究,这个时候往往都已经三十大几了。
而且,研究的方向和分支也是越来越多,越往后,这种现象会越明显,说不定会出现一辈子也学不完一门分支学科知识的情况。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还需要融汇贯通——比如工业软件为什么难?因为你不仅要懂软件开发,还要懂工业流程,甚至还要研究工业产品、材料等所有相关的逻辑。
毕竟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那怎么办?
融合!
但怎么融呢?
一个软件专家和一个工业泰斗,坐在一起,就是一个工业软件的内行人了吗?
显然不是!
为什么?
人的语言交流,信息的密度是很低的。
俩人站到一块儿,想聊点儿什么估计都不知道如何开口,这和一个人既懂软件又懂相关的工业,那完全是两个概念。
所以,超级强大的AI就是在做这个工作,比如郑思瑶就利用小沙进行任务分配、分工协作、思路碰撞、不同组员之间的思路碰撞、解疑答惑,最终形成了一个超强有力的科研团队。
这里边研究各个方向的人才都有,在小沙的协调组织和润滑下,就迸发出了非同一般的效果。
“你女朋友是一个人才!”郝成不由的赞叹道:“怎么样,也让她加入我们的团队?”
“自是求之不得!”魏书杰本来也是这个意思,正想着怎么开口呢,没想到郝成自己先提出来了。
废话,这样的人才完全是可遇不可求,而且,他的思路和方向还正好和白驹科技的设想相契合,这要都能错过,除非郝成眼瞎了。
……
而就在郝成和魏书杰沟通的过程中,外界可是翻了天了。
GPS卫星信号弱……
GPS卫星信号异常……
当前连接卫星数量0……卫星正在搜寻中……
……
近几年,无论是手机、各类终端还是汽车导航,都是北斗加GPS双卫星系统了。
但早些年存量的汽车导航,还有一些是单GPS的。
而这个时候,它们突然就全部失灵了。
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普通人自然是无从知晓。
但四十多颗卫星坠入大气层燃起的熊熊大火,在某些地区那可是肉眼都可见的。
虽然持续的时间很短,但是依然被人记录下了不少的影像。
这些视频通过短视频平台快速的传播与发酵,不多时便人尽皆知了。
郝成当然也看到了,他先是摇了摇头,随后唤醒小沙:“小沙小沙,帮我……”
第166章 百年目标给全世界画下的大饼
“卧槽!这东西不会就是异常坠毁的GPS卫星吧?现在,GPS终端是一颗星也搜不到了!仅仅只是我们这边是这样,还是全世界都这样?”
很快,就有人将这种现象和GPS的寻星异常联系到了一起。
上一篇:直播!这只鹦鹉秀到爆
下一篇:沪上阿姨,我真不想上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