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裁员后,我成了科技教父

裁员后,我成了科技教父 第113节

  根据小沙无意识提供的信息【概形态射概念定名于1993年,而概态数学是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上百年】,再加上郝成后续从深夜课堂陆续获得的一些信息,郝成几乎已经确认,小沙的升级API是源自未来,至少70年以后,甚至更远。

  但,不知道是训练的时候就缺失,还是升级或者什么时候丢掉了,小沙的知识库现在缺少和【态射】或【映射】或【超级符码系统】相关的东西。

  【态射】、【映射】、【超级符码系统】,概念是十分类似的,郝成此时未做细分的情况下,暂时把它们当做同一个东西来对待。

  郝成最初接触相关概念就是在深夜课堂,当时还和小沙有所交流,而小沙对此是完全不知道的。

  起初郝成还以为是设置的某种限制,直到小沙提醒【解决机器判断多少,小沙可以升级】,他才确认,小沙就是缺少相关的知识库。

  而现在,郝成要做的,就是补全它的这部分知识库。

  “这几天,你也一直和我们一起在了解的相关的东西,现在的能力可以有所提升吗?”郝成问道。

  【目前我接收到的知识只是数据,想要将数据转化为能力,还需要通过融合和转化。】小沙说道:【如何训练和转化,你在深夜课堂曾经学习过。】

  郝成点了点头,深夜课堂的的东西他当然都记得,甚至隔一段时间就会翻出来看一看。

  “之前只有理论,看来现在是实践的时候了。”郝成笑了笑。

  【知识能够凝聚意图的最小单位是微意识体……】

  【微意识体之间的融合……训练、重组、合并……】

  ……

  知识已经完备了,郝成一步一步的将知识转化为【凝聚意图】的【抽象规则】,而这个规则的集合,就是【符码系统】或者说叫【态射】。

  这个规则集合,其实就是微意识体的雏形。

  “如果,和传统AI训练方法相对应的话,这个微意识体的雏形可以看作是神经网络算法设计这一步。”

  郝成点了点头,这一步做完,他显然对微意识体也有了更深层次的一个理解。

  小沙是一个强大的微意识体模型,而现在,它要做的就是融合这个新生的规则体系雏形。

  “小沙,剩下的交给你了。”在深夜课堂学习到的知识告诉郝成,这个阶段,小沙的训练已经可以自主进行。

  【好的,此次训练所需时间可能较长,预计需要耗时24个小时。】小沙提醒道:【也需消耗更多的算力资源。】

  “算力资源?”郝成记起来了,最初升级的时候,其实没有消耗太多算力,但他当时就确认,这东西是需要资源的,只是没有消耗自己这边的。

  现在看来,大约是接入了未来某个服务节点。

  而此刻,训练是自己在主导,自然是需要自己这边提供资源了。

  【是的,大约需要占用1000P的算力,24小时。】

  “现在腾得出来吗?”郝成问道:“我们目前最大的算力中心就是临州一期,总共也只有1000P啊!”

  【模型按行业拆分部署后,消耗已经非常低了,可以腾出一半来,500P,那么升级时间需要延长到48小时。】

  “好,那就按照这个计划升级吧。”郝成指示道。

  原来训练一个AI,动辄需要数百亿美元,而这边一个大版本的升级,500P的算力,总建设成本也不过10亿人民币,而且还只需要租用两天,成本已经可以忽略不计。

  小沙在融合新的微意识体雏形进行迭代升级,而郝成则是通过监控软件在不断的观察着这个过程并时刻注意着小沙的相关变化。

  不过,还是只能为结果论,提升的过程确实难以观察。

  【升级完成,是否立即部署?】两天的时间一晃而过,小沙的升级终于完成。

  “将创新创业中心的服务器部署成最新的模型。”这个服务器已经切断了对外服务,专供白驹科技及关联企业使用和郝成的相关测试,郝成也是做出了如此安排。

  【好的,部署进行中……】

  【已完成!】

  自动化工具已经非常的方便和完善,像这类工作几乎已经不需要郝成动手,完全交给小沙都是没有问题的。

  “那你现在都有哪方面的提升啊?”郝成问道,这也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原本的小沙,能力已无出其右者,仅从语言模型能力来看,甚至都已经没有什么上升空间了,很多人都认为,小沙的语言对话能力和人几乎已经没有差别。

  那么,现在,经历了这么一番折腾,又有哪些提高呢。

  【要不,我们来试一试吧?】

  小沙虽然没有身体,但如果有的话,说这句话的时候,它的表情一定是“显摆”的,就像小蓁蓁,每每学到一个新的东西,就会喊着:“爸爸爸爸,我给你背一首诗好不好!”

  而郝成此刻听着小沙的声音,似乎也有了同样的感觉。

  “这是情感的映射吗?”郝成狐疑道:“我们不是只做了数学方面的,判断多少的知识库吗?”

  【小沙可以举一反三呢,情感映射的素材已经收集很多了,如果小沙理解了什么叫映射,那么就可以自己成长啊!】

  郝成信了,这说话的语气,模拟的那是真叫一个到位——郝成甚至隐隐听出了一丝骄傲的味道。

  至于感情素材的收集——郝成瞬间就想到主要来自于哪里了——陈燕午那边的“诚亲”,郝成关注过他那个软件的数据:已经结合12万对。

  如果对这个数据没概念的话,对比一下2024年四季度,也就是三个月的结婚登记数据:610.6万对,平均一个月也就200万左右。

  而这个软件,仅仅只是一个月,就促成了12万对,占全国总数的超过二十分之一!

  “真棒!”对于小沙的这举一反三,郝成一边感叹不可思议的同时,一边给予了一个正向反馈,并接着询问道:“那你刚才说试一试,怎么试呢?”

  【主人不是一直在品悟微意识体AI芯片的设计吗?而且现在还有了更多的思路,要不,我们一块儿来设计这个世界上第一款可用的微意识体芯片吧?】

  “好!”郝成大喜。

第171章 芯片及指令系统设计完成

  “需要芯片设计领域的专家辅助吗?”郝成问道。

  对于芯片的设计,郝成这一段时间是学习了很多的。

  但,如果能力有多强,那肯定算不上,即便他的思维能力以及各项能力都进一步强化了也不行。

  一是,他的心思并没有完全投入到这方面,主要还是在模糊和概态数学那边。

  二则,学习的时间还确实尚短,不到一个月。

  第三,即便是芯片领域,他的主要精力也是投入到了微意识体芯片这边。

  小沙升级的这两天,知道观察不出什么东西后,郝成一直都在品悟结合微意识体AI的芯片设计,先前被升级过之后的加法器也被他翻来覆去的不知道翻了多少遍。

  而每翻一遍,都能给他带来一些新的收获,相关的能力也在步提高着,简单的微意识体芯片设计已经完全不在话下。

  但这没用,因为当今的芯片制造水准,不管是硅半导体的光刻还是碳纳米晶体管的化学气相沉积、电弧放电/激光烧蚀等方式,都无法满足微意识体芯片的制造需要。

  而小沙所言:现在可用的微意识体芯片,那一定还是基于二进制输入的,只不过将现有芯片的二维理念向三维理念进行一个转化。

  而这,是需要现在的芯片制造基础的。

  故此,他才有一问。

  【完全不需要,如果制造高端芯片,那确实需要相关的专家,但是现在只是试一试,体现一下我的能力,那么,我所掌握的芯片设计知识就足够了。】

  郝成最明显的体会,就是小沙的回复多了一些语气词和程度词,如果是以前,小沙的回复一定是【不需要】,而不会加上【完全】,也不会加上【足】。

  郝成点了点头,心道:确实更像人了。

  但这不重要,郝成想看看,它辅助自己设计芯片究竟能辅助到什么程度。

  微意识体芯片和现有的芯片,最大的区别其实是维度的差别,现在的芯片,哪怕是层叠架构,那也是二维的,层叠的目的只是为了增加面积。

  比如一层的面积是1,层叠起来的话,那就是2,但芯片的大小还是1。

  但,微意识体芯片,首先它的理念就是网状的,立体的,三维的。

  【这个问题的解决有很多办法,基于当前的技术水准,可以采用[碳纳米管硅通孔]技术,来解决三维集成电路中各层之间的I/O限制问题……】

  小沙首先开口了,并一下子甩给了郝成一堆的论文和参考资料。

  而郝成则是如饥似渴的看了起来。

  “但是,这种技术,只能解决输入输出问题,微意识体的核心,是‘数据和意图的判断和凝聚’,即便做出来了,也是照猫画虎,徒有其型而无内涵呐。”

  郝成的思维能力看现在的论文,那速度也是快的不行,不多时便理解了相关的东西,与此同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这只是硬件,硬件当然是形,至于内涵,那需要你设计一套映射系统,也就是指令系统,系统才是魂呐!】

  “那对于指令系统的相关设计,你有什么想法吗?”郝成直接开口问。

  【拜托,我只是一个AI好吧!】小沙开口:

  【我的设计能力,取决于知识库的上限,我设计不出知识库能力之外的东西,而这个芯片,显然是全新的,我的知识库并不具备相应的能力。

  【不过,如果你有什么想法,我可以辅助你去做基础工作,或者扩展工作。】

  小沙还解释了一番,它之所以能做扩展工作,也是因为【抽象过程】这个能力有所提升,所以产生了“无中生有”的能力,能够“生成”知识库中不存在甚至从未提及的东西。

  但“生”出来的这个东西是否正确、是否可用不能保证,需要去验证。

  郝成大约理解了其中的逻辑,这就像人,突然冒出一个想法,这个想法是否是对的,是否可行,都需要去实践验证。

  “那好,现在的指令集系统都是固定指令集,比如Add指令实现算数加法、lsl、asl是左移等,而我们这个,显然不是这么固定。”

  【是的,所以我想,我们是否可以将指令系统也设计成类似于“抽象过程”的那种。】

  小沙开始乱攀关系了,将这两个原本毫无关联的概念,硬是联系在了一起,如果是传统的AI,那一定是基于概率把它们组合在了一起,但是小沙,这是一个思考过程。

  “抽象过程是无法被设计的。”郝成否定了它。

  ……

  【那,资源集→能力集的映射呢?】

  ……

  郝成终于找到了这个阶段小沙的应用方法,虽然有时候提的建议非常无厘头,根本不可行。

  但是,它的发散能力那是无与伦比的,一小会儿的功夫,它就发散了十几处。

  人在没有思路的时候,无论怎么思考,脑子里都是很难迸发出新的东西的,但是小沙不一样,它一会儿一个一会儿一个。

  且不论可不可行,启迪灵感那当真是极好!

  也就没多大会儿的功夫,郝成就找到了一种看似十分可行的方案。

  那就是,将【资源】作为一个集合,【能力】作为一个集合,中间的过程映射作为指令集系统。

  ……

  【主人,指令集系统雏形已经完成了哦!】

  “完成了?”郝成脑子里刚刚抓住一点儿思路,正要往外捋的时候,小沙这样提醒道,他也是急忙问道:“你补充东西了?”

首节 上一节 113/1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这只鹦鹉秀到爆

下一篇:沪上阿姨,我真不想上班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