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裁员后,我成了科技教父

裁员后,我成了科技教父 第117节

  “只是我们的很多想法,受限于早期的认知,在国际专利以及资本市场运作的方面吃了很多的亏,再加上有些人里应外合出卖同胞,都生生的被压死了。

  “这个世界的争夺,终归是话语权的争夺。甚至直到现在,我们都还在为西方体系的科学发展贡献力量,但从其中获得的收益却不成正比。

  “就比如,我们现在发论文,顶级的还都是英文期刊,不管是学习还是利用,都是天然比他们多一道门槛的。

  “至于阿美莉卡,他们的宗旨就是:不管你是哪里的,只要是好的,那就全是我的。只要敢反抗,那就捏死。

  “可不要以为他们只对中国这样,对本子、欧洲也是同样的,甚至,本子、欧洲是比我们更早有这种待遇的,很多企业都被他们要么捏死要么吞并了。

  “只不过,当这一套用到我们身上的时候,没有奏效,甚至崩掉了一嘴的牙!”

  王源教授跟郝成说了很多很多,其中一些内容本不该是他能说的,但是,他把郝成当成了自己的学生晚辈,最后,他说道:

  “所以,我们这一辈人的期望就是从西方手里夺下科学的话语权!原本以为需要很多年的,但看到了白驹科技的崛起,尤其是今天——

  “我看到了‘墨枢’这个东西,我知道,这一天应该不远了!”

第177章 顶尖专家的惊叹:真正的三维芯片硅碳融合半导体!

  很多东西是根深蒂固的。

  西方世界科学话语权的建立也并非是一朝一夕。

  自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到现在的三百多年间,中国错失了好几次的发展机会。

  直到现在,在信息技术和智能化的时代,才慢慢跟了上来。

  话语权这个东西……

  “教育其实是最先应该改变的,”郝成非常激进的说道:“我们为什么必须要发SCI才能晋级?SCI又有几门中文期刊?先前,确实是没有办法,我们必须融入世界主流。

  “但是,往后,我希望我们就是世界主流!”

  这个问题,郝成跟魏书杰也探讨过——总需要一个评价体系,而主观的方式在国内肯定行不通,那么,以论文评价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就成了金标准。

  不过,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因为小沙本身就可以作为评价体系。

  郝成和魏书杰也已经与信息科技大学达成了一致——在他们这个项目中,进行评价体系改革的试点。

  “我会时刻关注你们试点的情况,”王源教授说道:“如果可以,我会引荐华夏大学在华夏大学施行你们的评价体系和标准,最次,也会在我们学院跟进。”

  王源教授作为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的院长,在学校也是有一定地位和话语权的,至少,交叉学科研究院的事儿他能做主。

  而引入小沙作为评价体系一部分这个事情,他之前在学校大会上就提及过,不过,由于触及了太多人的利益没有通过,暂时搁置了。

  郝成跟王源教授聊了很久很久,是越聊越投机,越聊越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王源教授离开的时候,走路甚至都有些虎虎生风了,个子不大的他这个时候怎么看都有一种威猛的感觉,整个人看起来都年轻了不少。

  而送走了王源,郝成又接待了一批又一批的客人。

  包括小沙将要开放AI训练能力的意向合作伙伴,芯片设计和生产的国内企业等,一整天那是一会儿闲工夫都没捞着。

  尤其是芯片生产的相关专家,郝成更是重视的不行。

  第一款白驹科技自己微意识体可用芯片的核心架构已经设计完成了,剩下的问题就是结合现在的制造能力,来设计具体的芯片。

  而下午的专家,名叫褚柏,是于东带来的。

  于东介绍他的时候,说了三个关键词:麒麟9200、泰山核心、新的封装方案。

  他在华为的职位,芯片工程师、专家、科学家委员会副主任。

  他这个级别,哪怕是在国内出行,那也是非常谨慎的。

  毕竟,各类专家无端出事儿的太多了,近些年光是出于车祸的,就有十几个。

  若说都是意外,怕没有人信。

  原本郝成说找一位专家来评估一下芯片的时候,华为是没准备让褚柏这个级别的专家出面的,毕竟郝成也说了,只是简单的探讨一下,并不涉及其他。

  但是褚柏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直接通过何总找到了于东,说什么也要亲自过来看看。

  “褚工,我这边的思路是这样的……”

  郝成没有跟他说微意识体芯片什么的,而是按照三维芯片的理念,进行芯片的多维层叠,首先是硅片的层叠,然后每层硅片电路的层叠。

  硅片层叠目前采用端口的输入输入,而硅片内部电路的层叠,则是采用碳纳米管进行密集的通孔来实现每一层的电路连接。

  最终,让整个芯片呈现出一种全三维的立体结构。

  “这……”

  层叠芯片的设计其实不稀奇,但现在的技术,还只能实现简单电路的层叠,比如存储芯片,电路就比较的单一。现在已经可以实现单层硅片几百层的电路设计和制造,以在同等面积实现更大的存储颗粒。

  但存储芯片简单啊,每一层几乎都是一样的。

  核心处理器SOC这么做,理论虽然是可行的,但那难度难度可不止提高一个数量级!

  实验室可能有人在做相关的研究,但实际生产目前是一个也没有。

  原本褚柏还在想,郝成是不是急于解决芯片的问题,有点儿异想天开,但当他看到了郝成的设计方案之后,瞬间明白了:不是郝成异想天开,而是我坐井观天了啊!

  “这……”

  “这……”

  “这……”

  这个芯片只是表达设计理念所用,郝成设计出来的东西也并不复杂,大约就相当于英特尔1978年发布的X86架构的8086芯片的水准。

  饶是如此,褚柏也完全被惊着了。

  每看一处,都觉得精妙无比,尤其是硅半导体的层与层之间利用碳纳米管进行通孔连接的世界,那更是巧夺天工之举。

  “从来都没有人有这样的思路!”褚柏说道。

  褚柏说没有,其实是有的,就连这个思路都是小沙通过公开论文查询到的,只不过结合了微意识体的一些理念和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升级而已。

  “你说的没错,是有,但是现在的硅通孔是什么?”褚柏反驳:“那是晶圆级的堆叠,是层间垂直方向的通孔,严格来说,这是一种封装技术。

  “别的不说,这项技术,我们国家甚至是世界领先、世界第一的,但是,能解决高端芯片的制造吗?不能!”

  褚柏越说越激动:“但是你的这个方案,是晶圆内部,利用纳米碳,进行三百六十度的通孔,你这是硅通孔吗?都通成马蜂窝蜘蛛网的形状了!

  “换句话说,芯片堆叠技术,说是三维,是真正的三维吗?将二维芯片堆叠两层算三维吗?还是堆叠两百层算三维?”

  这问题把郝成直接问住了,多少层算三维?不过没有等郝成回答,褚柏自己先回答了:“不管多少层都不算!只有你这个才算!

  “这才是真正的三维芯片!”最后,褚柏还补充了一句:“硅碳融合的三维半导体芯片!”

  现在的芯片主要是硅半导体,碳纳米管的芯片国内也有非常多的机构或者企业在研究,只不过当前不是主流,也没办法做通用的芯片,仍处在实验室阶段。

  而郝成的这个理念,是一个以硅为主,纳米碳为电路通道的碳硅融合半导体芯片。

  因为碳纳米的特性,可以说是实现了电路的三维布局。

第178章 生产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制造。

  “从单纯的垂直通孔,到360度的全向网状连接,最大的问题是精度。”

  这是褚柏的判断,也是他这次非要过来的一个重要原因:机器视觉和深度学习在芯片制造领域的应用。

  当然,在来之前,褚柏并不知道白驹科技的这个碳硅融合半导体的方案。

  但AI在芯片设计制造领域的应用,可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儿。

  就现在,EDA工具,尤其是仿真工具,很大程度上已经开始用上了AI的推理能力。

  而华为这两年的芯片设计,受限于国内的工艺制程,迭代是非常艰辛的。

  原本褚柏此来,是想和白驹科技探讨,是否能够将现有的机器视觉以及AI模型进行升级,以在现有工业基础的前提下,进一步挖掘当前性能的潜力。

  “只要有数据,那自然是可以的。”郝成点了点头:“只是具体能做到什么程度,现在不太好判断!”

  “没什么不好判断的!”褚柏一下子就激动了:“相比于语言模型,不管是计算光刻,还是基于深度学习的掩膜优化、甚至是自动化系统各个方面,都是要简单的多的。

  “而华为在工业AI领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我们联合起来,至少能提高50%以上的性能。而碳硅融合芯片的生产问题也是可以解决的!

  “我现在脑子里就有好几种方案,只不过都需要经过进一步的验证,所以,碳硅融合的芯片也可以交给我们进行实验性的制造,直至实现量产。”

  褚柏所说的“我们”可不止指的华为,而是包括中芯国际、沪上微电子等等国内芯片产业链里的几乎所有顶尖企业。

  在阿美莉卡严密的封锁下,华为的麒麟昇腾鲲鹏等能够实现全国产化的规模量产,除了他们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与这些企业的鼎力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而这,正合郝成的意思。

  白驹科技当前并没有芯片设计和制造领域的经验,碳硅融合半导体现在更像是一种思路和理念,郝成设计的样本规模也较小。

  真要应用到大规模的集成电路上,中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而这段路,硅半导体已经走过了,相当一部分人有着海量的经验。

  如果通过小沙或者墨枢,将这些经验与碳硅融合的思路结合起来,到那时候,才是真正的起飞。

  而这些设计和制造经验,公开网络可是获取不到的,对于各大芯片设计和生产企业来讲,肯定也都是企业的绝对机密。

  而趁着这个机会,将这些企业聚拢,并形成一个超强有力的合体,去实现芯片设计和制造的突破,是符合所有人的利益的。

  郝成自是无不应允。

  “那我们就初步先定下这个草案,”郝成说道:“后续将所有人聚拢到一起,再制定详细的方案。”

  “嗯,没问题!”褚柏已获得非常高的授权,这种初步方案他自己就可以拍板做出决定。

  ……

  一连两天的时间,郝成一直在接待应邀而来的重要领域的专家或者企业负责人,那是一刻也没有闲着。

  在商谈的过程中,他也在一步一步的构建着白驹科技未来的规划。

  “聚拢一批顶尖科技企业、顶尖科研机构和高校、顶尖人才,然后共同攀登科技的高峰,小沙,你觉得怎么样?”这几天的所有会谈,小沙也都是参与其中的,甚至,很多领域,小沙要比郝成理解的深入。

  但是对于这个郝成都很有把握的问题,小沙却卡壳了。

  【我…我不知道。】小沙更类人了以后,说话甚至都还停顿了一下,然后还加了一句解释【我的能力,局限于现在,融合分析已经可以说是强项了。

  【但是,事物是不断的在变化的,今天的科技别说代表明年,可能连下个月甚至明天都代表不了。我只能根据当前的技术水准来分析问题,而显然,这并不合适。】

  郝成点了点头,现在AI所谓的推理能力,其实是运算而不是思考。而所谓的参数,就是运算所涉及的广度了,涉及的越广,算力需要越高,执行越慢。

  哪怕是基于微意识体模型算法的小沙,也是基于运算的映射融合,距离思考这个词也仍有很大的距离。

首节 上一节 117/1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这只鹦鹉秀到爆

下一篇:沪上阿姨,我真不想上班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