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文娱:你就是这么玩音乐的?!

文娱:你就是这么玩音乐的?! 第694节

  “啪啪啪啪啪!”

  待最后一首作品结束后,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台下的观众们情不自禁的站起身子鼓掌。

  和以往不同。

  以往,总是会有一些返场曲目存在的,但这一次,现场有些观众莫名的觉得,似乎不需要返场。

  待李灿鞠躬下台后,掌声持续了一段时间后便消失。

  并未有返场请求。

  看似是纯粹为了礼貌而鼓掌,但若仔细看观众们的表情,便可以发现。

  激动,狂热的情绪没有缺少半分,但大家却不知为何,强行忍住了继续鼓掌的冲动。

  现场并不是十分安静,总会有忍耐不住的掌声漏出,旋即引起又一轮的山呼海啸,旋即再次被猛然压下,仿佛生怕惊扰到这样的意境。

  见到这一幕,哈迪更是忍不住赞叹起来。

  “普通的指挥家,没有返场请求,那是不够强,可这次却完全不同。”

  “是啊!”

  周围的工作人员们情不自禁的连连点头。

  返场,是因为气氛正酣。

  但那依旧停留在“优秀演出”的境界。

  当这样的境界上升到《欢乐颂》这种人性极致,甚至产生了神性的作品演绎后,返场的请求反而让现场这些资深乐迷们觉得,这会打破这样百场难得一遇的珍贵体验。

  所有人都觉得。

  演出就该于此时结束。

  纵使万分不舍,也从潜意识里就想要去维护这种完美的终结。

  渴望着返场的情绪很强烈,想要鼓掌的心情抑制不住,但更加想要配合,让这场演出终结的无比完美。

  强烈的情绪冲击下。

  观众们也终于无法抑制内心澎湃的情感。

  在断断续续,起起伏伏中。

  好不容易停止掌声,安静了那么片刻。

  却终于刹不住车,干脆放飞自我了起来。

  控制个寄吧。

  全都摆了。

  峰回路转中,这更加疯狂的掌声甚至会让人产生一种“指挥不出来返场就拍手拍死在这里”的感觉。

  舞台上尚未退场的乐手有点麻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这样的情景.

  没遇到过啊!

  到底返不返?

  “不返,不能返,到了这里结束是最好的。”

  在听到工作人员问询后,李灿十分果断的摇摇头。

  “返场不代表什么,也不是什么时候都能返场的,完整性大于一切。”

  李灿的回复很快便传达到了哈迪的耳中。

  闻得此言,哈迪也赞同的点着头。

  完美的句号后面不该有任何的文字。

  就凭借观众们这样的反应,哈迪也明白,观众们同样是这么想的,只是完全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从总控中走出来。

  快步赶往李灿的休息区。

  一见面,哈迪便伸出手,严肃而郑重的致谢。

  “李先生,非常感谢您的精彩演出!”

  “合作愉快。”

  两人握手,李灿微微一笑。

  “接下来,就是维爱去面对一浪又一浪的媒体采访了,你们需要提前做准备。”

  接下来李灿和维也纳爱乐乐团都会受到各式各样的狂热采访。

  但在哈迪看来,李灿好像要跑。

  “哈哈,有李先生您这样精彩的演出,采访都变得简单了。”

  哈迪轻松的笑了笑。

  本次新年音乐会,有着无比重大的革新,崭新的尝试堪称疯狂。

  原本,众人都做好了媒体攻伐的准备,更是研究了许多“打破规则”这样的说辞。

  准备面对冲击。

  可由于李灿这次完美的演出,让奥方在“创新”与“守旧”的选择上,有了更大的主动权,将来自于外界的压力大幅度缩减。

  来自于大众与媒体的争议不外乎就是“李灿在选曲与编排的权限为何如此巨大”“新年音乐会以后也会这样吗?是否意味着从今往后完全打破传统?”。

  但这些问题现在实在是太好答了!

  果不其然。

  当哈迪走出金色大厅时,围绕而上的是成群结队的记者。

  第一个记者提到的问题就相当尖锐,并且是无数业内,业外人士所共同关注的。

  “本届新年音乐会做出的革新举措非常之多,请问这是否意味着未来新年音乐会将完全打破传统,让更多世界各地的作品登录新年音乐会?而抛弃奥地利传统音乐作品?”

  记者尖锐的问题让无数人为之侧目。

  都想听听哈迪到底怎么说。

  这话如果是以往,哈迪还真不知道怎么回答。

  可没办法。

  自己有个无敌的队友李灿。

  “我们尊重传统,但不代表我们排斥革新,我们依然以音乐为本,一切都是建立在表演的基础之上,维也纳爱乐乐团尊重舞台,一切全部都服务于作品表演的本身。”

  哈迪微微一笑,回答起来不慌不忙。

  “不是新年音乐会要破例,也不是新年音乐会为李灿破例,而是李灿让新年音乐会不得不破例,李先生就是有着能够让金色大厅为之改变的魅力,更是有着掌控一切的实力。”

  “那为什么不改变呢?”

  说到这里。

  哈迪再次微微一笑。

  “至于未来是否还会有改变,我不敢保证,我们依然会以传统为主,不会轻易让新年音乐会改变,但不代表完全不会,还是那句话,一切全都服务于表演本身。”

  哈迪的内心正如表情一般。

  那简直是太惬意了。

  改不改的,纯纯就是自己一句话的事。

  其他国家的乐曲,是否能够登录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新年音乐会,那就看实力,如果实力真的足以对标李灿这次的表演,那也没啥问题。

  这世界可不是谁都叫李灿,这样的演出本身就可遇不可求。

  记者们继续提问。

  哈迪回答的十分有底气。

  这就是神队友带来的便利性。

  当维也纳夜幕降临,参与或围观了提问的记者们开始整理起稿件,为本次音乐会进行详细而专业的报道。

  泰晤士报的记者格雷正在撰稿。

  原本有位英国音乐界老绅士打来电话,希望照顾一下,但此时的格雷却觉得,这他吗根本不需要自己照顾。

  甚至由于自己英国人的习惯,导致写出来的稿件总没有格雷想象中的那种感觉。

  【如众位所见,这是一场十分惊人的演出,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高水准在李灿的指挥下爆发出了更大的可能性,金色大厅的尝试与李灿的成功,也预示着未来或许也有来自于世界各地的指挥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只不过,想要达到这一步,或许会相当困难。】

  这或许便是风格问题。

  稿件的措辞风格很是冷静。

  反观隔壁灯塔。

  《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透漏着满满的美式风格。

  甚至带了点地狱笑话。

  【疯狂!震撼!让全世界为之着迷的演出,也将是无与伦比的标志,李灿,他是目前为止,唯二成功改变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规矩的男人,上一个做到这一步的人名叫XTL!只不过,一个凭借的是丑恶与恐怖,枪与暴力,一个凭借的是爱与美,和平与艺术!】

  和西方报道形成鲜明对比的。

  则是夏国报道。

  如果说,官面报道十分正常的话,那来自于夏国民间的搞子们在完美的演出所带来的巨大惊喜之下,可算是彻底放飞自我了。

  放眼一看,全是大病区好友,满满登登李灿的徒子徒孙。

  【震惊,灿哥竟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当着全世界人的面前做出了这些事!】

  配图正是一张音乐会开场时,李灿微笑着举起鼓槌的照片。

  还他吗配上一串文字。

  【弹错了我就把你们脑袋敲碎!】

首节 上一节 694/7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沪上阿姨,我真不想上班了!

下一篇:战火军途:从1978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