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混在1980

混在1980 第102节

  曾阿黎丢过去一个白眼,低头继续洗菜,等陈凡开始烧菜了,她又站边上学着,时不时还要问上几句。

  对于做饭,她真挺感兴趣的。

  以前是没地方学,只能自己瞎寻摸,调料火候什么的,只能算勉强过得去,摆盘倒是学了个精。

  吃过晚饭,又围在一起泡茶,等天色暗下来,才回后院,姐妹三人躺在床上,有着说不完的话儿,一直到半夜才睡下。

  翌日早上九点多,许今秋舒服地伸了个懒腰,整整一个星期,可算睡了个好觉,隔壁的大牲口太闹人了。

  起床洗漱好了,姐妹三人喊上陈凡,一起回了趟家,但晚上还回来这边住,许今秋难得放了个周末

  转眼,就又到了周一。

  陈凡和许今秋早早赶去学校,曾阿黎醒来时,边上就剩赵园园还在呼呼大睡:“园园,起来,上班了。”

  说是上班,其实也没啥正事。

  下基层汇演回来没几天,大家都累个半死,主要还是恢复性训练为主,然后该摸鱼的摸鱼去。

  “十分钟后,到排练室集合。”

  喇叭突然响了起来,里边传来团长赵一鸣的声音。

  正在摸鱼的赵园园起身就跑去排练室,凑到曾阿黎边上:“怎么突然叫集合,不会又要下基层吧?”

  曾阿黎摇了摇头:“应该不会。”

  赵园园双手合拢,做了个拜拜的手势:“千万别是,出去半个月才回来,再出去,会要人命的。”

  姐妹俩嘀咕了几句,团长赵一鸣带着一个二十多岁的人进来。

  看到这人,曾阿黎神色微变,赵园园更是嘀咕:“夜猫子上门,准没好事,还真追到舞蹈团来了。”

  赵一鸣压了压手,示意安静:“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曲艺中心下来的节目主任,黄鹤同志,大家欢迎。”

  说着带头鼓掌。

  底下的反应,窸窸窣窣的,下基层汇演,这货整天在舞蹈团晃悠,就没有人不知道他是上头下来的关系户。

  对这种人,也很少人会有好感。

  没有好感,自然不会给你面子,这年头跟后世不一样,工人牛气着呢,惹急了厂长都敢揍,可不会惯着你。

  赵一鸣理解大家的想法,也没想去纠正,他自己也很反感这种空降下来、还目的不纯粹的。

  不过场面活儿还得做,黄鹤的父母都是曲艺中心的领导,哪怕职位不是很高,也该给几分面子。

  “接下来,请黄主任说几句。”

  黄鹤上前一步,介绍道:“大家好,我是黄鹤,新来的节目主任,希望以后跟大家愉快相处。

  “今年是改开的第三个年头,社会的变化日新月异,我们的舞蹈也要创新,要紧跟时代的脚步。”

  “我这次被派来舞蹈团,是带着上边的任务下来的,就是要带着大家,淘汰老旧的,创新舞蹈,打造新的节目。”

  “新节目的导演、编舞、演员都将由我负责,认为自己有能力,可以挑大梁的,都可以带着想法来找我。”

  “尤其是演员这一块,我看过咱们舞蹈团的表演,很多演员都是有实力的,争取尽快打造出新的节目。”

  说着,特意看了眼曾阿黎。

  新节目我说的算,演员谁上、谁下,也是我说的算。

  不信拿捏不了你。

  “下午开始,我会逐一找每个演员单独谈话,尽快地了解大家,以便定下新节目的演员人选。”

  PS:第二更到,晚上还有一更!感谢老铁们订阅支持!

第110章 脑海中的身影

  “这鬼天气,宿舍里就没法待人。”

  陈凡扯了扯粘身上的衣服,拿了本书站起来:“去未名湖找个凉快地儿看书,哥几个去不?”

  辛英杰随便拿了本书:“赶紧走着,我是待不住了,学校也忒小气,好歹装台风扇啊。”

  “当宿舍是你家呢。”

  陈建业拿着书跟了出来:“一台风扇两百多,京大这么多宿舍楼都装上,学校就得先破产了。”

  孙平安和曹洋也都跟着出来,曹洋吐槽道:“瓜娃儿,还不能让人想一下啊?晚上我去天台睡觉,有没有一起的。”

  五个人跑去未名湖畔,随便找了个大树下坐着,正值炎热的季节,湖畔柳树上的蝉鸣声,吵的人烦躁。

  “陈凡,明儿带点面粉,淘洗点面筋出来。”

  辛英杰掏出香烟,给哥几个散上:“我再弄根竹竿,把这些桂花蝉都粘下来,回头弄个下酒菜。”

  羊场那边也有人吃知了,陈凡上辈子还去吃过:“周五再抓,周六上我家吃饭,给你们弄一些家乡菜。”

  “那我们就不客气了。”

  都是第一次离家,千里迢迢来到京城,就没有不想家的。

  能吃一顿家乡菜,那也是好的。

  陈建业把烟点上,吸了一大口:“陈凡,问你个事儿,打算周末找个零工,京城这边适合做什么?”

  相处了一周,陈凡也了解陈建业的家庭,山沟沟里出来的,来京城的路费,都是村里人给凑的。

  按照助学金标准,陈建业可以拿甲等,一个月 19.5元,再加上 3元的贫困补贴,一共 22.5元。

  陈建业拿到钱就给家里汇了 12元回去,剩下的钱,自己一个人花是够了,但从闽南过来,接下来要置办的东西多着呢。

  “京城这两年,初高中毕业生一大堆,回城的知青也有 40多万,但凡是个活儿,就有一群人抢着干。”

  “哥们年初的时候,刚插队回来,因为找不到工作,没少被院子里的人嘲笑、挤兑,被逼着没办法才写小说的。”

  陈凡说着,把烟点上,盘腿坐在草地上:“你要想搞钱,最好去问辅导员,学校有没有勤工俭学的岗位,比如去食堂帮工。”

  “问过了,报名的人太多,不一定能排得上,没想到京城这么大,找个零工也这么困难。”陈建业苦笑。

  陈凡连着吸了几口烟,沉吟了一会儿:“你要真想搞钱,也不是没办法,就是这个活儿,不太好干。”

  “能挣钱就行!”陈建业一脸期待。

  闽南人的性格,爱拼才会赢,不太好干,就是能干!

  “写书!”

  “靠北,哥们又不像你,哪有这能耐。”陈建业喷了句闽南话。

  “不是这种书,是高中教辅!”

  教辅是绝对有市场的,但这事儿一个人干不成,得拉上一群人。

  陈凡的意思是,拉一些贫困生过来,在学校里成立一个类似“高中教育研究协会”的社团,然后做教辅、搞出版。

  可以自己出版,也可以跟出版社合作,由出版社来操作,那样可以快速打开市场,但大头会被出版社拿走。

  这种操作方式,是完全可行的。

  京大里边也有自己的刊物,就像五四文学社,就办过自己的刊物《未名湖》,后来又陆续创办过《天方》、《第三者》、《炎土》等。

  除此之外,还曾出版过《新诗潮诗集》、《青年诗人谈诗》,以及《未名湖诗选集》等作品。

  “你们觉得,有没有搞头?”陈凡看着舍友们。

  对他来说,这事儿好处很大,能够拉拢一大批贫困学生,这些人以后都是社会上的中坚人物,也是未来的人脉资源。

  几个舍友面面相觑。

  最后还是陈建业没忍住询问:“哥几个都没有经验,这事能干成吗?就算出版了,能有人买吗?”

  “经验这东西,做着做着就有了,谁都是从第一次过来的,到时候再挂上京大的名头,还怕书没销量?”

  “你们就说,干不干吧!”

  “干,能赚钱,为什么不干,你们几个呢?”陈建业点头。

  “干了!”舍友们纷纷点头。

  就连一向不缺钱的辛英杰,也要加入进来,他是能看到这件事情背后,有着巨大好处的。

  哥几个开始商量起来,怎么才能把这个事情干成了,一直到快上课,才纷纷返回宿舍拿书。

  京城舞蹈团,也到上班时间,黄鹤按照计划,把曾阿黎叫到办公室,顺带着就要把门关上。

  曾阿黎淡淡说道:“门开着,不然就不需要聊了。”

  “行,那就开着。”

  黄鹤笑了笑,给曾阿黎倒了杯水,曾阿黎接过就放桌子上。

  这种人的水,她不喝!

  黄鹤也不介意,汇演期间,追了曾阿黎那么久,多少有些了解曾阿黎的性格:“阿黎……”

  曾阿黎蹙眉:“请叫我曾同志!”

  “好吧,曾同志!”

  黄鹤嘴角微微抽搐,眼中闪过一丝寒光:“那我们直接开始吧,曾同志对创新节目,有什么想法?”

  曾阿黎淡淡道:“这个问题,你应该问编导老师,我只是一个演员,并不懂编舞。”

  黄鹤嗯了一声,微微点头:“时代在变化,演员的思想也要跟着变化,要有创新精神,才能把这种精神融入舞蹈中。”

  曾阿黎嗯了一声,并不回应。

  黄鹤见她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轻轻敲了下桌子:“曾同志,新节目大概率会启动新演员。”

  说着,微微扬起嘴角。

  不信你不着急!

  台柱子又怎么样?舞蹈团不缺人才,台柱子也能给你换了。

  曾阿黎面无表情:“然后呢?”

  黄鹤微微眯起眼睛:“曾同志,舞蹈团人才很多,新节目大概率会启动新演员,至于你……”

  轻轻敲打着桌子:“曾同志,你是明白我的心意的,如果咱们能处对象,你就还是舞蹈团的台柱子,甚至可以到曲艺中心,走到更高的舞台上去。”

  曾阿黎呵呵,冷笑!

首节 上一节 102/2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面试被拒,到顶级游戏制作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