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1980 第111节
这老两口想姑爷想疯了吧?
这家是待不下去了,曾阿黎连晚饭都不在家里吃,蹬着自行车去陈凡和许今秋的小院。
还是这边住着舒服。
就是许今秋这妮儿有些怪怪的,自己才回来就被她拉着练习舞蹈,以前在舞蹈团时,也没见她这么勤快过。
陈凡坐在门槛上抽烟,这姑娘就唆使自己做难度动作,还得是那些把柔韧与美感完美展现的舞蹈动作。
曾阿黎也没多想,翌日早上骑着自行车,跟陈凡一起去京大,先把入职手续办了,正式成为京大的临时工。
“大姐,你先逛一圈校园,自己画个地图,把每栋楼的名称都标注出来,以后你肯定要来回跑的。”
接过陈凡递来的纸笔,曾阿黎就在校园里逛了起来。
精美绝伦的相貌,高挑婀娜的身材,透露出不可言喻的风情,走在京大的校园里,吸引来不知道多少目光。
不过学生们的目光很纯净,即使盯着多看几眼,也没有邪念,不像职场上那些领导,看到自己就像看到猎物一般。
曾阿黎用了两天时间,熟悉了京大校园,也从陈凡口中了解过自己的主要工作内容。
说是社长助理,其实相当于“中学教育研究协会”的大管家。
等到了第三天, 9月 20日,也就是周六这天,曾阿黎悠闲的日子结束了,今天是社团纳新的日子。
“哥几个,都打起精神来,能不能招到人就看你们了。”
北大的三角地,陈凡和舍友们已经支好摊子,搬了两张桌子,还有好几个板凳过来,上边还挂了一个横幅。
横幅上写着:京城大学中学教育研究协会欢迎您!
“陈凡,咱们这样能招到人吗?”
辛英杰看了看周边,大大小小近百个社团,为了纳新招人,那是花样百出,像音乐、舞蹈类的社团,还搭了小舞台。
再看自己这边,就一个横幅,横幅上的文字也没有吸引力。
“哥们这叫节约经费。”
陈凡掏出香烟,一人散了一根:“早就安排好了,等着就行,等会儿记得登记好人数。”
哥几个刚把烟点上,耳边就传来广播的声音。
“全体学生请注意,京城大学第一家盈利性社团,即中学教育研究协会,该社团主要致力于中学教辅研究、以及出版工作。”
“该社团出版教辅所得,将按劳分配给社团成员,如果您有需要可前往中学教育研究协会报名,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
广播一连持续了三遍。
辛英杰朝陈凡竖起拇指:“你是真会扯虎皮拉大旗,别人累死累活吸引新生,你直接上广播了。”
没一会儿,这边就来人了。
宿舍几个人开始忙活起来,陈凡走到树下,继续抽着烟,曾阿黎凑了过来:“你不上去帮忙?”
陈凡揶揄道:“你见过哪个领导干活的?曾助理,干活去。”
曾阿黎瞪了他一眼,走过去帮忙。
这会儿人更多了,都在咨询加入社团要干什么工作,能挣到多少钱,大家伙很快就忙成一团。
虽说忙了些,但招人还是很顺利的,一天下来就完成任务,最后翻开名单数了一下,不但够了,还超了。
加上之前的拉的人,一共招了 240人!
“哥几个,干活能长点心吗?本来 200人我都嫌多,你们还多弄来 40个,怕是想累死我吧?”陈凡气得半死。
“要不筛除一些?”辛英杰提议。
“都招进来了,再给人踢出去,这不平白得罪人,就这样吧,明天开会,把事情定下来。”
陈凡挠了挠头,又对曾阿黎说:“教研组那边,也要对接好,这里边的流程,你一定要熟悉透了才行。”
“放心吧!”
曾阿黎应了下来,让陈凡带了她两天,慢慢就熟悉了,然后就发现,自己快要忙疯了,事情太多了。
辛英杰这个副社长也跑不掉,忙得不可开交,无奈之下,把对象齐悦找过来帮忙,季敏也跟着过来。
季敏上次找人邀请陈凡进五四文学社,没想到陈凡直接拒绝,干脆就自己加入陈凡的社团。
曾阿黎看出来了,这姑娘有些别的心思,但也不去操心,这姑娘长相虽然不错,但跟许今秋比,差的就太多了。
回家时跟许今秋提过一嘴,曾阿黎就又投入工作中,每天都累得半死不活,却意外发现,陈凡跟个没事人一样,优哉游哉的。
“陈凡,你拉我过来,就是给你当牛做马的吧?”
“曾助理,你比牛马强多了!”
陈凡忍不住笑,自己找的这个助理,能力确实很出色,做事条理十分清晰,也很细致,基本没出过纰漏。
尤其是在人情往来这一块拿捏得非常好,无论是跟教研组的老师,还是跟社团的学生,相处沟通都非常顺畅。
“你才是牛马!”
曾阿黎气急,踢了陈凡一脚,却不得不承认,陈凡是真有本事。
240多号人被陈凡分成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 9个组别。
每个组别又分成高一组和高二组,一共就有 18个组,每个组 13-14人,设置 1名主编, 1名副主编。
除此之外,学校教研组支持了 6名老师,每位老师带教 3个组,在陈凡拿出利润分配方案后,大家的动力都很足。
包括教研组的老师。
如果书籍顺利出版,带教老师也是有钱拿的,陈凡是给他们画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大饼,能吃得到的那种。
又忙活了一天,曾阿黎有气无力地蹬着自行车,气呼呼地跟在陈凡后边,心里边五味杂陈,极度不平衡。
“凭什么他这么闲呢?”
要说陈凡什么都没干,也有些冤枉人,社团的整套制度,以及办事的流程,都是陈凡琢磨出来的。
陈凡这些天也不断在观察、调整,每次都能有效解决问题。
曾阿黎也发现了,这人平时看着没个正形,但办正事时非常靠谱,就跟变了个人一样。
一路上,曾阿黎不断嘀咕着,费了二十多分钟,才回到小院,却见门口停了一辆黑色轿车:“谁把车停咱家门口了?能坐这车的,级别怕是不低。”
陈凡对这种老式的轿车没什么感觉,推开大门就往里走,却在院子里看到另一道身影:“英姐,你怎么来了?什么时候到的?”
PS:二更到,老铁们还有票吗?感谢支持!!
第119章 天价稿酬
“我回来时,英姐就在门口了,还去了趟家里,拿了地址才过来的,陈凡,你先去买些菜,晚上你下厨。”
许今秋走了过来,挽着李红英,又介绍道:“英姐,这位是我大姐曾阿黎。大姐,跟你说过的,英姐。”
曾阿黎微微一笑:“英姐,您好!”
“小姑娘可真俊,气质也好,跟秋儿一样,不愧是姐妹俩。”李红英拉着曾阿黎的手,还瞥了陈凡一眼。
小伙子可以啊!
跟两个如花似玉的姑娘住一起,也不知道能不能把持住。
“英姐,咱们到屋里泡茶。”
许今秋已经把水烧开,挽着李红英和曾阿黎就进屋里,三个女人倒是聊得很开心。
陈凡蹬上自行车,跑了趟菜市场,买了一条黑鱼和其它配菜,就匆匆赶了回来。
没有提前准备,陈凡做菜也简单,用黑鱼做了一道酸菜鱼片,又炒了两个小菜,就算齐活了。
“小凡,你这手艺可以啊。”
李红英夹了块鱼片送进嘴里,眼睛顿时一亮:“这是川菜改进过来的吧?很有创意的做法,不过调料差了些。”
“英姐,你这是……老饕啊!”
陈凡讶异,去香江住了那么久,可没见识过李红英的这一面,这调料确实差了些,很多香料都不是最好产区的。
“我年轻时在四九城也是能吃的主,是康乐餐馆、鸿宾楼、泰丰楼、同和居这些地方的老客。”
李红英又夹了块鱼肉,仔细品尝了一下:“你这道鱼片,把香料换成好的,足够撑起一家饭馆了,要不这样,咱们合伙,在香江开一家饭馆得了。”
陈凡笑了下,说道:“我还读书呢,可没心思折腾,你要想开饭馆,等会儿我把配方写给你。”
李红英嗯道:“那我算你一成股份,回头我在香江多开几家,那边开饭馆,能把菜做好,利润还是很高的。”
“就是一个配方,你拿走就是,股份什么就算了,不值这个价。”
陈凡愣了下,随即就岔开话题:“英姐,你这趟回来是有什么事吗?兵子哥跟嫂子怎么没一起回来?”
李红英放下筷子:“你嫂子怀孕,就不跟着折腾了,这次回来主要是找你的,知道《赌神》票房多少吗?”
“一千万?”
“一千五百多万,现在还没下画,已经打破了票房纪录,等到下画时,应该能到一千七百万港币。”
“那就好,当时我还怕亏欠呢。”
对于这个票房,陈凡还是很满意的,虽说这部影片在后世的票房达到三千多万,但时期不一样。
现在的香江电影,无论票价,还是院线规模都没有后世那么大。
拿到这个票房,已经很了不起。
“现在你可是炙手可热的大编剧,很多电影公司想找你写剧本,但都找不到人,就托到我这边了。”
闻言,陈凡愣了下。
上次写剧本是冲着还人情去的,真没想过往这个行业发展。
见他犹豫的样子,李红英补充道:“《赌神》打破了票房纪录,你现在的行情可不一样,电影公司已经给你开到 30万港币,如果写赌神同样题材的,可以给到 50万港币。”
曾阿黎闻言,整个人都呆住。
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什么时候钱是用十万做为单位的?
自己的工资,是以十做单位的。
曾阿黎看向许今秋,发现这姑娘也是晕乎乎的,一时之间很难从庞大数额的冲击中清醒过来。
上一篇:从面试被拒,到顶级游戏制作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