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混在1980

混在1980 第117节

  第一年的目标是最难的,要筛除掉 100人,也就意味着,要让这 100人赚到 4年的钱,今天的盈利可没那么多。

  英语教辅差不多 20万字,按照千字 9元计算,基础稿酬 1800元,印数 10万册,稿酬 900,合计 2700元。

  其中 20%用于社团基金,另外 20%原本是用于全体成员的,后边陈凡和社团的人共同协商,管理层的收益也从这 20%中拿,剩余的再分发给全体社员。

  剩下的 60%,带教老师 5%、主编 7%,社员看具体人数,大致在 3.8-4%之间,像英语高三组,组员 12人,每人能分 4%。

  也就是 108元!

  下学期再出一本,如果还是这个数,也才 216元。

  “确实得想办法,把销量提上去,印数多了,钱才能多,回头我再问问于哥,有什么宣发方案。”

  陈凡掏出根烟点了起来:“咱们这边也多想一想,有什么好的宣传手段,顺便琢磨一下,有没有其它赚钱的方法。”

  “少抽点烟,不是说要戒了?”

  “想事情时,习惯抽一根,赶紧想想搞钱的法子,明年要筛除掉一半人马,搞不好就会闹起来。”陈凡叹了口气。

  “你自己慢慢琢磨,我可没辙。”

  曾阿黎伸了个懒腰,好奇的看着陈凡:“问个事儿,你为什么对社团这么上心?对你来说,没多少好处吧?”

  “真想知道?”陈凡皱了下眉头。

  “不方便的话,也可以不说。”

  “没什么不方便的,就是这件事情有些功利,直接说出来,可能会影响到我的形象。”陈凡玩笑道。

  曾阿黎撩了一下被风吹乱的刘海,揶揄道:“放心吧,你在我这儿,就没什么形象可言,嘴贫、油滑、霸道、套路多……”

  “这话就太伤人了,哥们在南锣鼓巷,那是有名的俊后生。”

  陈凡说了句玩笑话,又沉吟一会:“这个月 4号京城发布公告,允许个体户从事餐饮、小商品贸易等经营活动,你知道吧?”

  曾阿黎嗯道:“报纸上都写着呢。”

  “改开就是要开放、要发展,以后肯定会允许私人注册企业,不是个体户,是真正的大公司、大企业。”

  “你是打算以后自己注册企业?”曾阿黎皱了下眉头,这想法是不是太超前,也太遥远了?

  现在放开的,仅是小商小贩。

  私人要做大做强,基本没什么可能,人们的生活中,都还离不开票据,根本没有足够的生产物资。

  “那是以后的事,大学还有三年多呢,我呢,就是给未来做准备的,把社团当成企业,实验管理模型的。”

  曾阿黎闻言,稍稍愣了下,这人平时没个正形,想事情却够长远的,都开始为几年后的事情做准备了?

  不过这事儿,真挺功利的。

  曾阿黎忍不住用鞋尖踢了陈凡一下:“合着我们都是你的实验对象?辛英杰他们知道了,能把你挂旗杆上,信不?”

  陈凡“诶”了一声,没好气道:“这叫共同进步,大家都在这套模式里,都能学到东西,你进步不也很大。”

  曾阿黎嗯了一声,并不否认。

  进入京大之后,体验到的生活,跟在舞蹈团是完全不一样的,不仅能力有了提升,眼界都开阔了许多。

  没过多久,三轮车在小院门口停下。

  许今秋也正巧下课回来,见他们从三轮车上下来:“你们的自行车呢?没骑回来?”

  陈凡伸手接过许今秋的自行车:“下午去了一趟京城出版社,坐公交车过去呢。”

  许今秋掏出钥匙,把门打开:“谈教辅出版?顺利吗?”

  陈凡推着自行车,跟着进去:“等审核,问题不大,就是稿费有些不够,正为这事愁着呢。”

  许今秋停下脚步,惊讶道:“京城出版社,是去找于哥吧?于哥还指着你开新书,应该不会压稿酬吧?”

  “于哥是给足了面子,但架不住社团人多啊。”

  陈凡架好脚撑,往屋里走去,顺便把情况说了一遍:“路上跟大姐还商量着,怎么多弄些钱,把大伙儿养肥了。”

  许今秋微微蹙眉,突然笑了起来:“咱们去香江时,那边的杂志上不是有很多广告,干脆在教辅印广告,赚一笔广告费。”

  曾阿黎走过来,拍了许今秋一下:“亏你想得出来,哪有在教辅上印广告的?不止是教辅,小说、文集,谁这样做过?”

  PS:二更到~感谢支持,老铁们还有票吗?

第125章 社团第一次发钱

  “怎么不行,别人没干过,不代表不能干,大姐,都改开了,要开拓思维,不能墨守……”

  许今秋还想嘴硬,就被曾阿黎捏住脸:“都学会打官腔了?少出歪主意,出版社可不会陪着你胡闹。”

  “其实,也不是不行!”

  陈凡轻轻敲了下椅子,想了一会儿:“直接印广告,肯定是不行的,但搞一些套路,擦边还是可行的。”

  教辅带广告这种事情是出现过的,主要出现在九十年代,以及两千年初,哪会儿很多私人出版社就干过这种事。

  比较明显的是直接印在封面、封底,有些做的比较隐晦,用塑料膜封装书籍,里边放一张夹页,或者书签,上边都带广告的。

  但 2011年,上头就出台规定,禁止教辅出现广告。

  至于 1980年,没有明确规定,但也没有先例,出版社也都是国企单位,不可能干这种事。

  陈凡也没有这个面子,让出版社给他破这个例。

  “怎么擦边?”曾阿黎好奇道。

  陈凡沉吟了一会:“在封面上下文章,把封面设计成,一个学生拿着钢笔,专心写作业的姿势。”

  曾阿黎听明白了,微微蹙眉:“展示钢笔,然后找钢笔厂要广告费?人能给吗?又不是直接打广告。”

  “这就要在图片上下功夫了,需要把钢笔突出,最好能露出钢笔的标识,这样厂家才会认,还得再上一句话。”

  “广告语?”曾阿黎问道。

  “不能是广告语,太直白了,出版社肯定不干,这行字设计成图片中钢笔写出来的,相当于寄语,又能让人联想到钢笔。”

  “嗯?”曾阿黎没明白。

  “比如这一句:红尘万象,尽在其中,书写非凡人生。可以说是书籍的寄语,也可以联想到钢笔,再结合钢笔的品牌标识,还是有一定广告作用的。”陈凡解释道。

  许今秋闻言,冲曾阿黎挑了挑眉:“大姐,看到了吧,我的主意还是靠谱的,今天你们两个下厨啊。”

  “你们两口子,心都是黑的,迟早都变成奸商!”

  曾阿黎看了下手表,时间已经差不多,就去厨房忙活,先把饭蒸上,接着开始备菜,等都弄好了,才把陈凡喊过来。

  不是喊陈凡过来下厨,是让他站边上指导,这段时间一直都是如此,曾阿黎已经学会了不少菜式,都做的有模有样的。

  反正许今秋吃着很满意,用她的话说,有胡同饭馆的水准,气得曾阿黎拍了她好几下,饭馆就饭馆,干嘛加上胡同二字。

  “大姐,我错了,我给你泡茶。”

  许今秋果断认怂,殷勤地泡了一壶茶,歇息了一会儿,就又拉着曾阿黎练习舞蹈,为此还特意买了一台录音机播放音乐。

  曾阿黎也习惯了,离开了舞蹈团,每天练习一阵,自娱自乐也挺好的,还能保持身体的柔韧性。

  她的舞蹈,也是极美的。

  陈凡也已经习惯,每天这时候坐门槛上,点上一根烟,欣赏两个姑娘在音乐中翩翩起舞。

  那大长腿、小蛮腰、高海拔……还有高难度的动作……

  不能多想,思想不能歪!

  等两姑娘结束,陈凡回自己屋里,拿书看了起来,在学习上边,他还是挺认真的,没耽误过功课。

  但也仅限于“挺认真”三个字!

  跟京大那些拼了命读书的,陈凡更像个混子,属于 60分万岁那种,只要不挂科,能拿到毕业证就行。

  对比之下,许今秋就认真多了,在学校里一向用功,午休时除了吃饭时间,基本都用来学习,回家后也要花很多时间。

  就是身边有一头大牲口,很影响学习,又一次筋疲力尽,许今秋起来穿上睡衣,要去曾阿黎那边过夜。

  “舍友秋,你几个意思?”

  陈凡把人抱住,捏着媳妇儿的鼻尖:“天天往大姐屋里跑,大姐都烦你了,今儿乖乖躺好,别再折腾了。”

  许今秋微微扬起嘴角,眯着眼睛,揶揄道:“大姐跟你抱怨了?要不咱俩一起过去?”

  “许今秋,你脑子有坑吧?”

  陈凡气急,用力地捏着媳妇儿的脸蛋:“想谋杀亲夫你就直说,我可不想挨板砖。”

  许今秋掰开他的手,挑了挑眉:“陈凡同志,隔壁屋子住着那么个大美女,身材还那么好,你就没点想法?”

  “许今秋,你就是欠收拾了,我是那种人吗?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陈凡让她站好,一巴掌抽在蜜桃臀上。

  许今秋吃痛,咬着嘴唇,可怜巴巴的:“兔子不吃窝边草?你是想吃远一点的草?陈凡,你变了。”

  “我……”陈凡被气笑了。

  不过见她咬着嘴唇,想骂的话都说不出口:“媳妇儿,咱讲点道理好吗?咱俩之间,连这点信任都没有?”

  “我妈说了,男人喂不饱,心里就会长歪心思,你又这么馋,我现在能信任你,但五年、十年呢?”

  许今秋摸了下鼻子,心虚道:“不过呢,外边的野草不能碰,窝边草还是可以的,你好好想想。”

  说完,一溜烟跑了。

  “你……毛病!”

  陈凡哭笑不得,这姑娘什么脑回路啊?也不知道丈母娘给这姑娘说了些什么,好好的姑娘都给带偏了。

  陈凡也不惯着,直接躺上床睡觉。

  “许今秋,你有病吧?”

  又一次被吵醒,曾阿黎使劲地抓着头发:“大姐求你行不?你行行好,让我睡个安稳觉行不?”

  许今秋拉着大姐,往床上一躺,转身抱着:“大姐,我也没办法,你都不知道……”

  “你别说了,我不想听。”

  曾阿黎羞恼,我一个黄花大闺女,您跟我说这个,合适吗?

  这姑娘越来越没脸没皮了。

  她都不敢想,那样的虎狼之词,这姑娘是怎么说得出口的。

首节 上一节 117/2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面试被拒,到顶级游戏制作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