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1980 第138节
“大姐,换上新衣服,咱们去海边逛逛,再让陈凡给咱们拍照。”赵园园站在窗户边上,望着大海。
“坐了几个小时飞机,你不累吗?”
曾阿黎白了小姑娘一眼,换上睡衣就钻进被窝:“赶紧上来躺一会儿,晚上还要出去呢。”
赵园园不情不愿地换上睡衣,钻进被窝里,翻身抱住曾阿黎:“还是大姐抱着舒服。”
曾阿黎一头黑线:“赵园园,把你的爪子拿开。”
“稀罕!”
赵园园哼了一声,又捏了一下,傲娇道:“我也有,比你的大!”
“……”
曾阿黎脸色全黑,狠狠掐了赵园园一下,翻了个身就闭上眼睛。
一直睡到五点多,俩人才起床。
李红英已经回来,正跟陈凡在客厅泡茶,聊着出版社的事情,见姑娘们都起来了,招呼大家都过来喝茶。
“先喝茶,醒醒神,等会儿咱们去一品鱼庄吃饭,试一下鱼庄新推出的几个菜式。”
“鱼庄生意怎么样?”陈凡问道。
“好着呢,工作日翻台率 3.2左右,周末翻台率能做到 4.8,纯利润 18个点左右,回本周期不到年,盯上的人可不少,已经有投资人上门接洽。”李红英介绍道。
“现在接受投资,不划算吧?”
“品牌、团队都没有立起来,现在接受投资,肯定会被投资人咬下一块肉,过一段时间再说。”
李红英给姑娘们上好茶,继续介绍:“鱼庄已经向银行申请贷款,争取过完春节再开两家门店,等生意稳定下来就继续扩张,有五家门店后再选择融资。”
“市场上有竞品了吗?”陈凡问道。
“已经有饭店模仿,推出鱼片菜品,味道比咱们差多了,不过追上来是迟早的事儿。”
李红英笑了下,不在意道:“等他们追上来,咱们的品牌已经立住,只要咱们自己不乱来,坚守品质和服务,就不怕冲击。”
说着,看了下手表:“时间差不多了,咱们出发吧,已经让店里留好包厢,直接过去就行。”
到了一品鱼庄,李红英还是老规矩,让服务员把店里所有的菜式都上一遍,主要是让陈凡过来试菜的。
鱼庄这边已经推出新的菜品,除了之前的酸菜鱼片,又推出麻辣、香辣两种口味,口味丰富了不少。
陈凡试过菜,也吃不出问题。
李红英在品质上把关非常到位,调料用的都是最好的产区的,鱼肉也是品质最上乘的,餐饮做到这份上已经非常难得。
要是放到后世,这叫良心商家!
曾阿黎和赵园园都是第一次来,晚饭过后又带着她们逛了一圈商场,欣赏香江的夜景。
嗯……后世三线城市的夜景!
陈凡反正是提不起兴趣,但架不住姑娘们兴致高,陈凡只能承担起摄影师的工作,负责给姑娘们拍照。
翌日,早上!
陈凡要去趟出版社,李红英问几个姑娘:“你们一起去,还是在家里等着,下午我再带你们出去逛?”
“我们也去看看,学习一下。”
三位姑娘决定一起,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出去转转。
尤其是曾阿黎和赵园园,进入京大之后,跟出版社的接触很多,也想见识香江的出版社有什么不同之处。
其实也没什么不同,无非是这边的人更焦虑一些,毕竟是私企,没有编制,又刚换了新老板、新项目,随时有被裁员的风险。
“陈总,您好!”
尘凡出版社的总经理姓邱,邱文心,三十多岁的样子,穿着一身职业装,扎着长马尾,看着倒是挺干练的。
“邱总你好,坐下说。”
陈凡邀请对方坐下,又给泡好茶:“邱总,先大致介绍一下出版社的情况,还有《黑客帝国》的推广方案。”
邱文心接过茶杯,说了声谢谢,就介绍了起来。
目前出版社一共 47名员工,之前因为经营不善,已经连续亏本好几个月,才被李红英低价收购。
李红英上台之后就大刀阔斧,砍掉之前所有的项目,目前公司全部人手都围绕着《黑客帝国》运转。
《黑客帝国》的宣传方案,截至目前为止十分顺利,舆论已经被调动:“接下来各大媒体,还有一些八卦小报,都会上我们的新闻,将舆论导入《黑客帝国》。”
闻言,陈凡皱起眉头,点上根烟。
让邱文心把宣发的媒体名单找来,李红英果然大手笔,香江一线的媒体,几乎全部覆盖在内。
陈凡要了一支笔,把一线的媒体全部划掉:“前期只找八卦小报和八卦周刊投放广告,文案也要修改,营造出一种官方在掩盖真相,官媒不敢报道的假象,这样才能调动读者的好奇心。”
邱文心愣了下,随即点头。
大老板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这样一来,能增加《黑客帝国》的神秘感,读者也就更有期待感。
之前的宣发都是围绕神秘感展开的。
陈凡放下笔,又吸了口烟,缓缓问道:“目前在职 47人,就只做《黑客帝国》一个项目,没有想过开发新项目?”
邱文心应道:“之前的项目全部砍掉,我们这边也在筹划新的项目,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书籍。”
“只做一个项目,太浪费人员了。”
闻言,邱文心的心都揪了起来,大老板刚过来就要裁员?
好在陈凡接下来的话,让她松了口气:“新项目还是要做,我这里有个路子,倒是很适合咱们出版社。”
PS:二更到,老铁们还有票票吗?
第147章 《黑客》热销
邱文心翻开笔记本,拿出钢笔:“陈总,您请说。”
“不用这么客气,以咱们出版社的情况,想要签下名家的作品,几乎没有可能,运作新人新书,风险有很大,只能另辟蹊径。”
陈凡弹了下烟灰,沉吟了一小会:“但在市场上,有一种书籍是不需要名气就能快速打开市场。”
说到这儿,陈凡想起一个人。
雪米莉!
从 1987年开始,香江出现一个名为“雪米莉”的奇人,其第一部长篇小说《女带家》就狂卖 200多万本,是大多数作家一辈子都达不到的水平。
此后的 10年,雪米莉以平均每月出一本书的节奏,出了 100多部长篇小说,并形成了“女”字头和“男”字头两大系列,比如女枭雄、女公子、女线人之类的。
这些书籍全部是以香江为背景,充满着香艳、暴力的情节,在图书市场上很受欢迎,销量堪比一线作家。
但香江真有雪米莉这位女作家吗?
答案是否定的,这位香江女作家雪米莉的真实身份是两个川渝地区的抠脚大汉组成的创作小组。
一个叫田雁宁,一个叫谭力!
这两位抠脚大汉都没去过香江,书中的情节都是借鉴香江电视剧、电影和小说进行编造和模仿的。
这两位抠脚大汉还都是大学生,文学系的,搞创作的,只是因为跟他们同时期的,有莫言、余华、王安忆、苏童等一批实力派作家,作为新人很难出头,才想了这么条路子。
更有意思的是,当田雁宁和谭力写了十年“雪米莉”,挣够了钱后,又掉转头回来搞文学创作。
其中谭力就非常厉害,参与编剧《女子特警队》《文成公主》《特殊使命》等电视剧,获得金鹰奖、飞天奖等奖项,还成了文学一级作家,领取专家津贴。
陈凡认为出版社可以走雪米莉的路子,去内地签约一批有实力,但没有名气的新人作者,成立一个类似的创作组。
这些人要文笔有文笔,要故事有故事,要噱头有噱头,水平超过一般的通俗小说作家,只要用好了,就大有可为。
“陈总,可我们对内地并不熟悉。”
邱文心的大脑有些转不过弯,大老板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这是走擦边的路子?
主打一个刺激!
“等我回内地再拟定一份名单,出版社再派人去内地对接。”
“好的,老板!”
邱文心合上笔记本。
陈凡看了下时间,就不再耽搁,带着三位姑娘出门游玩,李红英则留下来,公司还有不少事情要处理。
不过李红英给配了两台汽车,两个司机,还有两个保镖。
“陈凡同学,你搁这丧良心呢。”
从出版社出来,许今秋忍不住掐了陈凡一下,好好的出版社,非要搞一个走擦边的路子。
“媳妇儿,人民群众爱看什么,咱们出版社就写什么,这叫迎合人民群众的需求。”陈凡讪笑,这事儿确实不光彩。
但它赚钱啊!
未来的几年,金融市场波诡云翳,陈凡打算在实业上多弄一些砸到金融市场上,抢占先机。
许今秋无奈,白了他一眼。
“走吧,正事办完了,接下来就是好好玩,不能白来一趟。”
接下来几天,陈凡就带着三位姑娘到处溜达,几乎走遍了香江的每一个角落,但每天早上都会来一趟出版社,跟进宣发状况。
两天之后,情况就有了改变。
在八卦杂志和小报的作用下,很多人都产生好奇心理,想要一探究竟,就去买一本《黑客帝国》。
出版社的人都盯着各大书店,隔天就拿到销售数据。
破万册!
这已经是一大笔钱。
内地出版小说,比如陈凡的《最美的青春》,上册 1.6元,下册 2.3元,但香江这边,小说定价一般都在十几、到上百港币。
比如金庸的小说, 1980年再版的《射雕》《神雕》《笑傲》,定价就是每册 25港币。
《黑客帝国》定价也是 25港币。
卖出一万册,收入就不是一笔小钱,而且这还只是开始,隔天的销售数据已经涨到单日 3万册。
上一篇:从面试被拒,到顶级游戏制作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