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1980 第144节
“我怎么就除外了?”
“呵呵……整个学校里边,我就没有见到比你悠闲的,难怪每次考试,都是勉强及格,专门拖你们班后腿的。”
“……”
陈凡无语,曾阿黎又补了一刀:“每门功课都是六十几分,我怀疑是老师故意放水,要不然不会这么巧。”
“能让老师给我放水,那也是我的能耐,要是把你放上去,呵呵……我记得秋儿说过,某人上高中那会儿……”
“你闭嘴!”
曾阿黎气恼,站起来就跑屋里找许今秋算账,这妮子也是腹黑的,竟然把自己的糗事都泄露出去。
陈凡的目光又看向赵园园:“我记得你一样,高中考试就没有及格过吧?你们姐妹俩,个顶个的厉害!”
火怎么就烧到自己身上了?
赵园园愣了下,蹭的站起来,跟着大姐去找许今秋算账。
当初说好一起当学渣的,你竟然考上大学,考上大学也就算了,还敢泄露我们的底子。
“大姐、园园,你们干嘛呢?”
“啊……我错了,还不行吗?”
“陈凡,救命啊……”
撕闹了一阵,屋子里才平静下来,又过了一会,曾阿黎和赵园园架着许今秋出来,惩罚她做饭去。
“讨好男人出卖姐妹的叛徒,今天这顿饭,必须做六个菜。”
曾阿黎毫不客气地把许今秋赶去厨房,自己拿了一本《人民文学》杂志,直接翻到《觉醒年代》看了起来。
这是《觉醒年代》最后一期!
曾阿黎已经看了不少,没多久就把最后的章节看完,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情绪,目光不由自主地看向作者本人。
“你觉得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我可没办法回答,那是一群先贤,我一个毛头小子,哪有资格给他们做定论。”陈凡连连摇头。
在历史的长河中,自己只是一个卑微的存在,在里边挣扎不起一朵浪花,先生们却是一道道巨浪,有着滔天的声势。
见曾阿黎不满的样子,陈凡补充了一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只能说,在那段岁月里,他们是一群不断探索出路的人!”
探索出路,也是如今最火的话题!
《人民文学》最新一期出刊之后,关于《觉醒年代》的讨论就没有停下来过,其中“探索出路”被提及最多。
很多媒体都在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因为现在正在经历着类似的事情:改开,也是在探索!
改开,本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觉醒年代》跟如今的时代不一样,但精神是一样的,人民报就发表了一篇文章,其中一段写着:
摸着石头过河,不是没有方向的蛮干,不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而是在遵循顶层设计的前提下,朝着明确的目标,通过试点探索的具体路径,不断积累经验、把握规律。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观点。
关于《觉醒年代》的讨论太多了,无论是媒体,还是个人,讨论的观点、人物都是不一样的。
就像曾阿黎,她对事件本身的关注比较少,更喜欢书中各种各样的人物,认为这是一群极致浪漫主义的人。
慷慨、激昂、愤怒、悲切……
“《觉醒年代》快出版了吧?”曾阿黎合上杂志,寻思着到时也去买一套收藏。
“七月一日,正式上市。”
“再合适不过!”曾阿黎嗯嗯点头,刚好是那个节日,非常契合书中的内容。
七月一日!
《觉醒年代》正式发行。
于守仁排着长队,特意去买了两套,晚上去丈母娘家吃饭时,还特意带上一套,打算送给老丈人的。
没想到让王静一抢了个先。
看到王静一,于守仁酸溜溜地说了一句:“你这运气是真好,捞着这本书,今天我去买书,排队都排了一个小时。”
王静一揶揄道:“你是光看收成,不看劳动,怎么不说为了《觉醒年代》这本书,我们出版社费了多大劲?不说各种跑关系,单单研讨会就开了五次。”
于守仁叹道:“但都值得,单单这一本书,就足够养活你们出版社一整年,我怎么就没这运气呢。”
王静一呵呵:“知足吧,你们出版社不也拿到《黑客帝国》,要是对销量不满意,后边两部给我们出版社也行。”
“想啥好事呢?”于守仁快步走开,懒得搭理小姨子。
《黑客帝国》销量不好,那是对比陈凡其它作品,跟其它作家比起来,那是妥妥的畅销书。
印数都 40万了!
“园园,行李都收拾好了吗?”
暑假一到,曾阿黎就迫不及待地收拾好行李,家里是真给她安排了相亲,吓得她连家都不敢回。
现在就琢磨着,赶紧去香江。
赵园园悻悻,可怜巴巴地看着大姐,曾阿黎忍不住翻起白眼:“我上辈子造了什么孽,这辈子才会摊上你。”
嘴上骂着,手上却没停,帮着赵园园收拾:“你啊,真不能这么懒下去,以后嫁人了,日子都没法过。”
赵园园理直气壮道:“我能挣钱啊,以后我主外,大不了以后我不嫁人,就跟着你和秋儿混。”
曾阿黎呵呵,一脸嫌弃。
想啥好事呢,从小宠着你,都长大了,还想让老娘惯你一辈子?
收拾好行李,曾阿黎又去正房:“秋儿,你们收拾好没?明天一早就出发,要不然我爸能来这边抓人。”
陈凡从书架上,拿了一套《觉醒年代》,让许今秋放进行李箱,又对曾阿黎说:“有那么夸张吗?曾叔还能押着你去相亲。”
“那可说不准,你是不知道,昨儿回去,我爸拿着一沓照片让我选,说是让我一个一个相,直到满意为止。”
曾阿黎撇了撇嘴,看到陈凡拿的书:“你自己写的书,还要带着?还是拿去香江送人?”
“拿去出版!”
闻言,曾阿黎愣住。
《觉醒年代》适合香江市场吗?
PS:二更到~
第153章 赚麻了!
“觉醒年代在香江有市场吗?”
对于曾阿黎的疑问,陈凡心里也没底:“不试试怎么知道,你不觉得这事儿很有意思吗?”
曾阿黎眨了下眼睛,轻轻点头。
确实很有意思,那边还是英伦鬼子管着,发行《觉醒年代》会不会把英伦鬼子给气炸?
这事情也很有挑战性,大环境不一样,《觉醒年代》在内地热销,香江那边的读者不一定能接受。
要把这个事情做成,估计还需要使一些手段。
但莫名地,曾阿黎对陈凡就是有信心,《黑客帝国》的开局更糟糕,不一样成了畅销书。
收拾好行李,翌日大早,一行人就前往机场,同行的还有课题组的五个人,领头的是曹卫东教授,四十多岁的人,文质彬彬的。
剩下四个都是他带的研究生。
“曹教授,让您久等了!”
陈凡快步上前打招呼,跟课题组这边合作两个学期,彼此都熟悉的很,不会有什么陌生感。
曹卫东笑了笑,揶揄道:“行了,甭假客气,接下来你是老板,我们几个就是给你当牛做马的。”
“您这话说的,到了香江,您就是贵客,谁还敢怠慢不成?”陈凡悻悻,在课题组,自己可不招人待见。
主要是自己不干事,还净给他们找事干,任谁都不会喜欢的。
“那就看你安排。”曹卫东笑着点头。
这小子喜欢拿人当牛马,但办事确实讲究,平时来课题组,不是茶叶点心,就是应季水果,基本不会空手过来。
陈凡说去香江会安排好,大家都是信的,事实也是如此,飞机在香江落地,刚从机场出来,外边已经有人接机。
是两个女人!
一个短发的,叫李红英,是出版社的股东,身上有一股女强人的气势;一个长发的,叫邱文心,是出版社的总经理,穿着一身职业装,看着也比较干练。
闲聊过后,大家拎着行李,登上一台中巴车,没多久就进入一个小区,被安排到一个三居室的豪华楼房里。
房子里彩电、风扇、冰箱、空调、洗衣机等,一应俱全,冰箱里已经准备好各种食物、饮料、啤酒。
看得出来,陈凡安排得很周到。
“曹教授,你们先歇一会,半个小时后,咱们出去吃饭,我就住对门的房子,有什么需要,喊我就行。”
交代了一声,陈凡转身去对门,这趟过来主要是办正事,时间也比较长,陈凡不好意思麻烦李红英,就让邱文心租了房子。
这边离公司也近,下楼走路几分钟就能到出版社。
房子同样是三居室的,陈凡和许今秋睡主卧,曾阿黎和赵园园一人一间客卧,还是比较宽敞的。
“邱总,等会儿吃完饭,你带曹教授他们去采购,把身上的行头换了,一人多买几套,捡名牌买。”
人靠衣服马靠鞍,来香江办事,行头还是很重要的。
课题组的人是以经济顾问的名义进入公司的,要是穿着普通,碰上捧高踩低的,恐怕会不拿他们当回事。
“好的,陈总!”邱文心连忙应下。
这会儿她心里满是危机感,李红英已经跟她提过,接下来出版社将会执行轮值总裁制度。
虽然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但对她的工作,肯定是有影响的,李红英还从其它出版社挖来两个人,都将担任轮值总裁。
邱文心现在最担心陈凡杀驴卸磨,直接让她走人。
看出邱文心的担忧,陈凡也不解释,让她担心一阵也好,免得以为出版社发展不错,产生不该有的心思。
陈凡把水烧开,泡上一壶热茶,给大伙倒上:“邱总,介绍一下出版社现在的情况吧。”
上一篇:从面试被拒,到顶级游戏制作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