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1980 第26节
陈凡直翻白眼,人民文学影响力是很大,但它是月刊啊,要等到十五号才出刊,黄花菜都凉了。
报纸才够快,明天就能上报。
“这么好的文章,可惜了……”
王伟叹了口气,也不再劝了,再说下去,就成道德绑架了。
“去人民报吧,那边有熟人,就是这个用词,要不要改一下?”
王伟翻出稿纸,比如那句:美的像个传说的女朋友小秋(化名)。
还有文章末段那句:对于道德绑架,那是忍一时卵巢囊肿,退一步乳腺增生。
这些词儿,新鲜。
但不雅!
“不改,就这风格。”
“不改就不改吧,反正是社评文,用词犀利也没问题。”
王伟也不耽搁,拎着包就出门。
俩人叫了辆三轮车直奔人民报,相隔不到五公里,三轮车师父蹬了半个多小时就到了。
“王哥,你们杂志社真穷!”
来到人民报楼下,陈凡就忍不住吐槽,都是搞文字工作的,人家用的是五层大楼,杂志社还借用别人家的办公室呢。
王伟瞪了他一眼,气呼呼地就往里走,这小子连“谎言不会伤人,真相才是快刀”的道理都不懂。
穷咋了,又没拖欠你的稿费。
陈凡暗笑,跟着进去。
王伟对这边熟悉得很,很快就找到一间办公室,敲门进去,里边是一位地中海发型的中年人。
“老王,咋有空上我这溜达?”
地中海中年人热情地迎了上来,请两人到沙发坐下,又给倒水,又给散烟,热情得不得了。
“陈凡,这位是李海洋李主编。”
王伟点上烟,又介绍道:“老李,这位是陈凡,最美的青春的作者,上次你们报纸还点评过他的小说呢。”
“李主编,您好!”
“陈凡同志你好,最美的青春我也看了,小说的内核很好,尤其是逆行者三个字,用得恰到好处。”李海洋说道。
“您过誉了。”陈凡谦虚道。
“都别客气了,直接说正事。”
王伟吸了口烟,让陈凡把稿子拿出来:“本来这篇文章是我们杂志社要的,可这小子着急发表,让你老李捡漏了。”
“那我可得拜读一下。”
李海洋跟王伟是同学,彼此了解得很,知道他不会信口雌黄,能让他亲自跑一趟,这篇文章必然有过人之处。
接过稿子,李海洋看了一会儿,整个人都变得不好了。
麦麦提的。
我特么也是受害人啊!
就自己这地中海发型,可没少被人打趣,每次打趣得过分了,这些王八蛋就来一句:我就随口一说,你怎么这么经不起玩笑?
真要发火了,旁人就会在边上劝:他就是开个玩笑,没有什么坏心思,你就不要和他计较了,消消气。
李海洋越想越气,明明是自己被冒犯了,对方不认错就算了,还试图让自己放弃权益,以维持和谐的关系。
凭啥啊?
还是文章中的方法好,碰上这种就该一巴掌抽过去,来一句:我就随手一拍,你怎么这么经不起打啊?
旁人要是劝,就回怼:你这么说,是想告诉我,他的刻薄是为了掩盖内心的善良吗?
怼就完了!
看完文章,李海洋以一个受害者的身份,直接拍板给了千字十元的稿费,并表示明天就能上报纸。
陈凡拿了84元稿费出来了。
“王哥,吃饭去,意外之财不能留,今儿都给造了。”
“我可去你的吧,八十四块钱的饭,你敢请我还不敢吃呢。”
话是如此,但饭还是要吃的,都到中午饭点了。
俩人就近找了一家国营饭店,酒足饭饱后,王伟就回去上班了,陈凡叫了辆三轮车,也直接回家了。
“怎么就回来了,真黄了?”
看到儿子回来,关月梅脸上没有半分喜色,不是说追媳妇儿去了,要周末才能回来,这才过了一晚上呢。
让人给撵回来了?
“您就不能盼着我点好啊。”
“办事没个准谱,昨儿自己咋说的,这算不算放我鹰了?看看你兵子哥,那才叫麻利,当天就把媳妇领回来了。”
“……”
陈凡翻了下白眼,没好气道:“妈,我才十八呢,您这是盼儿媳妇盼魔怔了,还是怕您儿子娶不上媳妇儿?”
关月梅呵呵,冷笑道:“甭跟我耍哩格儿楞的,你这张大嘴子也就能在家里摆活儿,连个姑娘都搞不定,就是个废物点心。”
“……”
陈凡被噎得说不出话来,好一会才回过神来:“本来说好周末来家里吃饭的,看你这样子的,还是算了吧,我带她去外边吃。”
晚上还有一更~
第28章 低头道歉
“样儿大了,跟我耍心眼子呢。”
关月梅一把拽住作势要走的儿子,还抽了一下:“什么情况,说清楚了,别搁我这耍幺蛾子。”
“就是拿下了,确定关系了。”
陈凡嘿嘿笑着,挽着老娘的手:“她周五回来,周六回家一趟,周日来家里吃饭,您看着安排哈。”
关月梅乐道:“可算出息一回了,这我可得好好安排,你不是有朋友是倒腾票据的,去弄些糖果票、糕点票回来。”
“回头再买些水果,备个果盘才行,鸡鸭鱼肉这些,当天再买就行,免得不新鲜,让人姑娘挑理了。”
“人姑娘头一次到家里,还得准备礼物才行……”
得嘞,盼儿媳妇盼魔怔了!
陈凡摇头走开,老娘这是多担心自己打光棍啊?
至于吗?
自己才十八,不是二十八。
不过许今秋头一次到家里吃饭,确实不能慢待了,陈凡放好东西就又出门去找李强弄了些票。
还一起去胡同口的国营饭店,喝了一下午酒。
等回家时已经微醺状态,往床上一躺,直接就睡到第二天早上,醒来时就感觉软绵绵的,全身都不得劲。
“再不多喝了!”
连去三河都没中断的晨练,就这样停了一天。
不过陈凡还是出了趟门,去报亭买了一份人民报,在社会板块看到了自己的文章:做有道德的人,从拒绝道德绑架开始。
陈凡仔细看了一遍,除了修改了一些字眼,内容基本没有删减,老李还是非常给力的。
可能是出于“受害者”的原因吧。
就老李那中年地中海的形象,平日里可没少被人打趣,经常是想发火时,就被人道德绑架了。
又经过一天的发酵,道德绑架四个字彻底火了。
无论是机关单位,还是国营工厂,亦或是大街小巷,到处都有人在讨论道德绑架,甚至不少人还吵了起来。
主要是受害人太多,感同身受的人也太多了。
谁还没被道德绑架过?
就那一句“他还是个孩子”,估计都能让很多人破防,无论什么时代,都不会少了“熊孩子”这种生物。
还有那句:都不容易,何必呢?
多少人吃了亏,刚想找回场子,就被来了这么一句,说的好像是自己不够大度一样。
类似的玩意儿,太多了。
哪怕你上个班,也经常有人给你来上一句道德绑架:
都是同事,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能者多劳,你能力强,就应该多干点……
凭啥啊?
随着这篇文章发出,很多人都觉醒了,去特么的道德绑架,只要老子没道德,谁也别想绑架我。
忍一时卵巢囊肿,退一步乳腺增生。
老子就不忍了,也不退了。
三河,农机厂!
赵主任同往常一样,到了办公室先泡杯茶,再看会儿报纸,然后才是干正事的时间,小日子别提有多惬意了。
可在报纸上看到自己的名字,那种感觉就相当不美好了。
道德绑架?
我道德绑架别人?我都不知道道德绑架是个什么玩意儿。
看完文章。
上一篇:从面试被拒,到顶级游戏制作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