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1980 第53节
当初交好李红兵,是奔着房子去的,虽说往来之中,自己也都以诚待人,也帮了李红兵一些忙。
可房子已经到手,再接受这么多好处,心里难免有些愧疚。
“暑假去香江,还人情的事儿,得好好琢磨才行啊。”
陈凡暗暗打定主意,就把事情压在心里,拿起箱子里的衣服:“还是咱家秋儿招人稀罕,英姐送这些衣服,明显是给你准备的。”
箱子里也有男装,但只有两套,剩下的都是女装。
“英姐这也太……咱们这人情,欠得是不是有些大了?”许今秋随手拿起一件,这衣服看着就不便宜。
等暑假去香江,都不知道该带什么礼物过去了。
“回礼的事情,我已经想好了,你就别操心了,赶紧去试一下衣服,香江那边的衣服,款式还是比较潮流的。”
“大姐、园园,你们也选几件,咱们去隔壁试穿。”许今秋把行李箱合上,提着就往隔壁走。
陈凡拆开李红英的来信。
里边有两张赴香江的邀请函,还有一张信纸,写的内容不多,就是邀请他们暑假去香江玩。
顺带着,提了一下投稿的事。
陈凡的两篇社评在香江也掀起不小的波澜,毕竟是同文同宗,香江人一样厌恶道德绑架和无效道歉。
随着这两篇社评发表,香江媒体就跟炸了一样,纷纷引用文章的观点展开讨论,连电视节目都没少报道。
东方日报已经提出约稿,稿费给到千字 300港币。
之前的两篇,也是一样。
“东方日报还挺大方的!”
陈凡有些惊讶,按照当前的汇率, 300港币相当于 90元了。
这稿费放在香江也不算低了,属于二线撰稿人的水平,还是二线撰稿人中比较高的那一批。
那边没有限定稿酬一说,都是根据市场价值来的。
像一线的作家和撰稿人,稿费一般在千字 500港币以上。
陈凡打开另一个信封,里边装着的一沓港币,数了一下,一共是 5100港币,相当于 1530元。
嘎吱……
门开了!
许今秋走了进来,换上了一身新的衣服。
竟然是一件波西米亚风的吊带连衣裙,露出了修长的天鹅颈,以及线条优美的锁骨。
在陈凡面前转了个圈。
“好看吗?”
微微咬着嘴唇,满满的破碎感。
陈凡嗯嗯点头,上去就想给她个拥抱,谁知许今秋指了指大门,揶揄道:“门开着呢,大姐和园园在门外呢。”
“……”
给看不给吃,这姑娘是故意的,腹黑的属性又发作了。
许今秋咯咯一笑,回去拿了件衬衫套上,她可不敢单穿这样式的衣服出门,走街上肯定被人指指点点。
曾阿黎和赵园园也跟着过来,不过俩姑娘都换回原先的衣服,显然没打算给陈凡一饱眼福的机会。
“哟诶,自己躲屋子里数钱呢。”
赵园园眼尖,一眼就看到长案上一沓子稀奇古怪的钱:“这就是港币,好家伙,一张五百?咱们一张才十元。”
“那能一样吗?那边收入高,普通工人工资三五千港币,要用十元面额的,不得拿袋子装钱?”
“他们收入这么高?”
赵园园瞪大眼睛,随即又摇头:“一百港币,能换多少元?”
“三十元!”
“也就是说,普通工人一个月赚一千多元?难怪都说香江那边的钱好挣,经常听说有人往那边跑。”赵园园感慨道。
她之前一个月才十七块五呢。
琢磨着,她又瞪大眼睛:“你就往香江发了两篇文章,他们就给你这么多稿费? 5100港币,这也太高了吧?”
“给我按千字 300港币算,在香江那边可不算高,也就是二线水平,一线作者稿费都在千字 500港币以上。”
想了下,陈凡又补充道:“这还只是普通作者的稿费水平,那些金字塔顶端的作家收入才高呢,比如作家倪匡的稿费,千字两三千港币,我拿的也就别人家的零头。”
姑娘们咋舌,自己一年工资,还没有人家写一千字挣得多。
“得嘞,你慢慢数钱吧,我回去眯一会儿。”
赵园园叹了口气,再想下去,又得受打击了,赶紧拉着曾阿黎回隔壁屋,却把许今秋留了下来,顺带着把门给关上。
不打扰人两口子数钱了!
PS:感谢尾号“……17693”书友打赏支持!
感谢老铁们票票支持!新书榜最后两天了,谢谢!
第61章 小小情敌
“嘎吱……”
“砰!”
门被轻轻地关上,许今秋心里莫名地一个咯噔。
感受到陈凡射来的目光,俏脸顿时一阵羞红:“陈凡同志,现在是午读时间,请不要打扰我写作业。”
一本正经地坐下,拿起笔就要开始写。
“许今秋同志,都六月份了,穿裙子再套衬衫,你不热吗?”
“我不热!”
许今秋倔强地说着。
但陈凡已经来到她身后,三下五除二,衬衫就被摘了。
这波西米亚风格的吊带裙,真太适合许今秋了,修长的天鹅颈、弧线优美的锁骨、以及雪白娇嫩的肌肤……全都展现出来了。
指尖从脖颈划过,又划过锁骨。
许今秋的肌肤变得白里透红,羞涩地抓住他的爪子:“别闹了,快高考了,让我看一会儿书。”
陈凡在她耳边吹着热气:“媳妇儿,我现在就想吃了你。”
许今秋转过头,在他脸上吻了一下:“陈凡同志,请端正思想,我之前说过的,订婚之前,不许你打歪主意。”
陈凡回吻回去。
房间里的气氛变得旖旎。
吊带从肩头滑落,许今秋才恢复了一丝理智,按住了一只爪子。
“到此为止了!”
使尽最后一丝力气,推开陈凡:“说会儿正事吧,英姐又是帮你投稿,又送这么多衣服,这人情要怎么还啊。”
“甭操心这个,好好看书就行,你男人已经有打算了。”
“呸,你谁男人呢?”
许今秋把衣服整理好,恨恨地瞪了狗男人一眼:“不许再闹了,我看一会儿书,还要上班呢。”
陈凡嗯了一声,也拿起笔写书。
新书已经写了八万多字,差不多可以找杂志投稿了。
但写了一会儿,陈凡就停了。
这本书,先缓几天再说。
暑假要去香江,欠李红英的人情得还上才行。
上次见面时,李红英提过,她偶尔也会投资电影,要有合适的故事,双方是可以合作的。
那就写个故事,编个剧本。
这样有来有往,也就没了“还人情”的意思,建立了合作关系,一来二去的,交情就有了,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单方面接受好处。
但问题是,陈凡没写过剧本。
剧本不像小说、社评,上辈子都接触过,上大学、当老师哪会儿也都写过,如今上手很容易。
剧本这玩意,是有格式的。
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根本不会碰这玩意,陈凡连见都没见过。
这要怎么写?
故事,陈凡不缺,要怎么写成剧本才是最大的问题。
陈凡对写剧本,也没兴趣。
写剧本是为了还人情,他可没打算往娱乐圈凑。
那圈子,水太深,风浪还大,一不小心就能把人吞噬了,就没几个人能干干净净地进去、又干干净净地出来。
尤其是八十年代的香江娱乐圈……
如果不是李红英两次帮忙投稿,又专门派人送来礼物,陈凡压根就没想过写剧本的事儿。
“琢磨什么呢?”
许今秋放下笔,看了下时间,快要上班了。
“在想个故事呢,你赶紧去上班吧,我也要出去一趟。”
从床上起来,跟三个姑娘一起出门,陈凡就直奔王府井的新华书店,寻找跟剧本创作相关的书籍。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编剧心理学》、《编剧三要素》……
王府井的新华书店不愧是亚洲最大的书城,很多书籍在这里都能淘到,不过陈凡对这些书,没有丁点儿兴趣。
上一篇:从面试被拒,到顶级游戏制作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