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混在1980

混在1980 第8节

  翌日清早!

  如同往常一样,陈凡早早起床,拿上书一卷,往裤兜里一插,慢悠悠地往北海公园跑去,找个没人的角落看书。

  今天是周六,北海公园七点多就热闹起来了,不少大爷大妈都是带着孙子孙女来的,嬉嬉闹闹的,没个清净。

  陈凡起身,又往回走。

  路过四十五号院时,看到门卫大爷上班了,陈凡上前散了根烟,陪着大爷闲聊,眼睛时不时地往里瞅。

  突然,一道身影一闪而过。

  陈凡眼睛一亮,刚想看个仔细,人影已经消失在宿舍楼里,就是想问门卫大爷都不知道怎么问了。

  暗暗叹了口气,陪大爷抽完烟,陈凡这才回去。

  刚跨过垂花门,又碰上张建军和周晓影,俩人都穿着崭新的衣服,背着帆布斜挎包,显然是去参加同学聚会的。

  “陈凡,恭喜啊。”

  张建军故意往陈凡身前一杵,打趣道:“听说你家已经把摆地摊的家伙事都置办齐了,打算什么时候出摊啊?”

  “后天就能出摊了。”

  陈凡一把勾住张建军的脖子:“哥们上次说的事情,你考虑咋样了?我跟你说,哥们最近做过调查,摆地摊是真挣钱,尤其是前门大街那一块,一个月挣两三百的都大把人呢。”

  “还是不……”

  张建军话没说完,陈凡就给打断了:“哥们不诳你,一个月拿十八块五的工资能干啥,咱们哥俩一起摆摊,保准能干成万元户。”

  张建军悻悻,挣脱了陈凡的手臂:“你上哪儿摆摊,回头我去瞅瞅,今儿不行,同学聚会,我得赶过去了。”

  “前门大街,你来看呗,哥们请你下馆子,还是那句话,赚钱要趁早,拿十八块五的死工资没意思。”

  “行,明儿见。”

  张建军勉强地笑了下,等出了门才啐了一口:“陈凡这人可真逗,干个体户还干出优越感来了。”

  “人各有志,说不定他真能发财呢。”周晓影叹了口气。

  “摆摊能挣几个钱?都是养家糊口呢,能发财的活儿,那叫投机倒把,搞不好哪天就进去了。”

  “兴许吧,走了。”

  周晓影没有多说,但陈凡的选择,确实让人失望,甭管挣没挣钱,个体户总归是不体面的。

  陈凡是一点也不在乎。

  时代的偏见而已,等个体户赚了钱,成了款爷,谁还敢小看?

  尤其是八五年以后,个体户摇身一变,成了最受欢迎的职业了,反倒是工人,挣的还是三瓜俩枣。

  陈家这边,已经忙活开了。

  张云泽也在这边住下来,一大早就跑京郊农村收地瓜、花生去了,傍晚就扛回来两大麻袋,全家人都跟着剥花生壳。

  夫妻俩都是有主意的,忙活了两天,准备齐全之后,就蹬着三轮车去前门大街摆摊了。

  头一天,夫妻俩不好意思叫卖,业绩少得可怜。

  陈凡忍不住吐槽:“我说姐,平时你那大嘴子一张,不挺能摆活的吗?麻利儿着呀,怎么变没嘴儿葫芦儿了。”

  第二天情况就好了,夫妻俩回家一盘账,挣了四块钱。

  陈敏掰着指头就在那数,一天四块,一个月一百二,一年……

  陈凡忍不住揶揄道:“赚钱赚抽抽了,算数都不会了?前门大街那么多人,才挣四块钱,搁这侮辱风水宝地呢。”

  陈敏不忍了,抽了弟弟好几下。

  汝听,人言否!

  老爸五级木工,工资才五十七呢。

  话又说回来了,前门大街人流量确实大,挣四块钱还真不多,毕竟是两口子呢,也就挣个工资而已。

  用弟弟的话说:你俩现在是做生意,要想着挣个工钱,还不如去打零工呢,人工也是成本。

  接下来的日子,两口子更勤快了,挣钱也越来越多。

  陈凡和往常没多大区别,每天忙着写书和复习,唯一的变化就是去四十五号院陪门卫大爷的聊天时间变长了。

  几天下来,跟老头儿都混熟了。

  让他郁闷的是,那天惊鸿一瞥的身影再没出现过。

  陈凡都有些着急了,琢磨着等时机合适了,就跟老头儿提一下,进去里边转转,把那道身影找出来。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四月十五这天。

  人民文学出刊了。

  关月梅等这一天好久了,大清早就跑报亭买了一本,直接就翻到《最美的青春》那一页,看着书名下的署名,嘴角扬得高高的。

  就是回到院子里,嘴角也松不下来。

  “月梅,啥好事啊,瞧把你乐的,嘴角都快咧到后脑勺了。”

  院子里一如既往地热闹,妇女们正在石榴树下聊天呢。

  关月梅这高兴样儿,就瞒不住人。

  关月梅也没想瞒着,看到周淑华也在,嘴角就翘得更高了:“没啥,刚想到些高兴事儿了。”

  “啥高兴事啊,说来听听。”

  “还不是我家小凡闹的,没事爱写点东西,没成想被人民文学看上了,这不上杂志了。”关月梅扬了下手里的书。

  “哎呦诶,你家小凡这是盖了帽儿,写的啥啊,我瞅瞅。”

  “你看呗。”

  关月梅翻到《最美的青春》递过去:“我也还没看呢,听小凡说写的是下乡插队的事儿,也不知道这插队有啥好写的。”

  妇女接过杂志:“最美的青春,作者陈凡,这是人民文学呢,一级刊物,你家小凡够可以的。”

  “也就鼓捣点儿嘎七马八的事儿,顶多算有了个正经出身,以前我还担心没个正经工作,将来不好找对象呢。”

  关月梅特意瞥了眼周淑华,暗道:“老娘这口气憋了半个多月,可算是痛快了,让你丫嘴贱。”

  “那不能,小凡都成作家了,将来找对象还不容易。”

  “怕是也不容易。”

  关月梅叹了口气,惆怅道:“找对象这事儿,还得工作对口才行,你说这搞文学的女生能有几个。”

  “……”

  您搁这儿嘚瑟吧?

  换成平时,非得给她来一句:瞧你这一嘴的炉灰渣子,能说人话吗?嘛玩意呢,还想找个女作家,你配吗。

  尤其是周淑华,听到这话就跟吃了屎一样难受。

  前些天自己还打趣陈凡,说他当个体户找不到对象呢,关月梅这会儿是吃西瓜去籽,还挑上了。

  即便如此,她又能说啥呢?

  文章都上人民文学了,这是真能耐,还不允许别人嘚瑟几句?

  关月梅才不管其它人咋想的,自打儿子回城没工作,自己可没少被挤兑,今儿就要把这口气出了。

  看到周淑华浑身难受的样子,关月梅心里别提多畅快了。

  让你丫嘴骚。

  关月梅可没忘记,那天早上周淑华对儿子说的那句:晓影她们一起去聚会的,都是有工作的,你去了也尴尬。

  想了下,关月梅又说了一句:“淑华啊,你以前在文化宫上班,认识的都是文化人,有合适的给我家小凡介绍一个啊。”

  六千字送到,求票票~明天周末,带孩子爬山去,住大家周末愉快。

第9章 拿乔上了

  咸鱼翻身了,还是咸鱼,也可能是粘锅了,但人翻身了,就真不一样了,往往是阶层的跨越。

  前些天陈凡还是无业游民,又说要当个体户,看着就跟胡同串子差不多,现在好嘛,摇身一变成作家了。

  关月梅还拿乔上了。

  周淑华越想越气,偏偏还发作不得,都是一个院子的,话里话外,占点便宜吃点亏,再正常不过。

  这叫斗而不破,真发作了,那就是撕破脸皮了。

  “好啊,回头我打听一下。”

  周淑华忍住怒气,保持着微笑,完美诠释了啥叫强颜欢笑。

  关月梅心里欢乐,也没表现出来:“那可就麻烦您嘞,真要能成,回头我指定给你个大的媒人红包。”

  “这红包我得挣。”

  周淑华笑着站了起来,忍着不痛快伸了个懒腰:“行嘞,你们先聊着,我得买菜去了,再晚就买不到新鲜的了。”

  “赶紧去吧,小凡的事儿,就麻烦您多上心嘞。”

  关月梅挥了挥手,继续跟人聊天,等人散了,她又换个地方继续找人聊天,一整天下来,就没个消停。

  等到傍晚,不说四十六号院,半条胡同都知道了。

  “这么丰盛?今儿啥节日啊!”

  陈敏收摊回来,还没来得及抱女儿,就被桌上的饭菜吓到了。

  炖鸡、蒸鱼,还有一盘羊肉,过年都没这么奢侈过。

  “人民文学出刊了。”

  “哟,这可是大喜事,买回来了吗,我先看看。”

  “茶几上呢。”关月梅指了一下。

  陈敏拿起书,翻到《最美的青春》,看到陈凡的署名:“咱们老陈家出文人了,妈,今儿出气没有?”

  “能没出气吗?”

  陈凡从橱柜里拿出特意买的茅台,揶揄道:“咱妈今儿碰见谁就跟谁唠嗑,那群老太太看见她都害怕了。”

首节 上一节 8/2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面试被拒,到顶级游戏制作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