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混在1980

混在1980 第91节

  路上耽误了不少时间,来的比较晚,前边已经有不少人排队,陈凡特意看了下,都挺年轻的,就一个大龄的。

  他们这一届,还是年轻人多。

  不像老三届( 77/78/79级)的,年龄小的十几岁,大的三十来岁,都分不清是老师,还是学生。

  不过这些大龄考生,能考上的,前三年基本都考上了,没考上的,很多也都放弃了,这一届自然也就少了。

  陈凡探头看了眼办公室里边,好几个人在忙活,但手续比较麻烦,效率也不怎么高,估计还有得等。

  将近一个小时后,终于轮到陈凡了。

  看着空出来的报名位置,陈凡走了过去,面前是一位二十七八岁的年轻老师,整个人看着有些憔悴,戴着眼镜都挡不住黑眼圈。

  嗯,还有些虚!

  “老师您好,我是陈凡,政治经济系的!”

  陈凡将自己的材料递过去,说出了自己的名字,突然就觉得有些奇怪,办公室里,竟然诡异地安静下来。

  几位正在办理手续的老师,纷纷朝他看过来。

  “你就是陈凡?”

  潘荣林看着眼前这张略显稚嫩的面孔,有些不大敢相信,这小年轻就是那个流氓文人?

  自打录取名单确定后,陈凡这个名字就被打上标记。

  不是因为陈凡多有名,也不是因为他写的文章多好,而是这个人就代表着:搞事、麻烦!

  系主任甚至想过,把陈凡调剂去别的专业,比如去考古专业,反正他们也招不到什么人,学生很多都是调剂过去的。

  多一个陈凡,也不错!

  历史系的系主任知道后,直接找了过来,把政经系的系主任喷了一顿,语言之丰富,让人感慨:不愧是搞历史的!

第100章 我的大牛舍友

  “老师,有问题吗?”

  陈凡微微蹙眉,总觉得不正常,这位老师的眼神怪怪的。

  其它老师的眼神也不对劲。

  “哈哈……我就是好奇,你可是知名作家,咱们政治经济系的老师们,可都盼着你呢。”潘荣林反应很快,打了个哈哈。

  眼前的小年轻,可是麻烦精!

  不过是来上学的,正常情况下,应该不会乱来吧?

  “陈凡同学,还真是巧合,我正好是你们班的辅导员,潘荣林,以后叫我潘老师就行。”

  潘荣林介绍完,拿出两份表格:“这个是入学表格,还有这个是人民助学金的申请表,你先填一下。”

  陈凡把助学金的申请表拿出来:“潘老师,这个一定要填吗?”

  陈凡是真没兴趣,填了也没用。

  拿不到的!

  后世的人经常说,八十年代上大学不用交钱,学校每个月还给发钱,指的就是这个人民助学金。

  助学金一共分三个档次,甲等最高,每个月有 19.5元,除此之外,还有 3元的贫困补贴。

  相当于贫困生每个月能拿到 22.5元,在这年代,一个人的生活的话,可以过得相当不错了。

  后世很多人并不清楚,这个钱不是每个人都能拿到的,是针对贫困生的,家庭条件好的,是没有的。

  陈凡如果不写作,还是有资格的,他们家就父亲一个工人,就算申请不到甲等,申请个丙等,还是够资格的。

  “这个你随便填吧,就你个人的情况,只能领个最基础的生活补贴,每个月 5元。”潘荣林莞尔。

  陈凡的资料,背调时早收集了。

  随便写一篇文章,就顶普通工人半年工资,还有出版的小说、社评集,都是畅销书,稿费不是一般的高。

  对于这种经济条件好的,学校也会象征性的发放 5元补贴,免得显得过于区别对待。

  不过在这之外,京大的待遇还是不错的,比如粮食定额,每个月有 45斤,而且细粮多、粗粮少,虽然陈凡并不在乎这个。

  等陈凡填好表格,潘荣林又拿出一张表格:“这个是体检表,你自己收好,过两天学校会组织带你们去京城大学医院体检。”

  八十年代上大学,体检是在大学这边完成的。

  新生入学时,学校会组织学生,在学校的医院、或者指定的医院进行体检,体检完成后才算正式入学。

  如果体检没过,情况不严重的话,学校还是很人性化的,会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治疗或调整,然后再次体检。

  如果情况较为严重,会影响到学业,可能会被调剂到其他对身体条件要求相对较低的专业。

  比如有些专业,视力要求较高,近视的学生就会被调剂到其它对视力要求没那么严格的专业。

  但如果体检严重不合格,影响到正常生活、学习,或者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情况,是有可能被退学,或者休学的。

  交代完这些情况,潘荣林又说:“你的宿舍楼在 28号 315,走吧,我带你过去,熟悉一下。”

  陈凡是选择住宿的,但住不住还不是自己说的算,学校虽然偶尔也会查寝,但这事儿,也不是不能解决。

  “麻烦您嘞!”

  有人带路,还是辅导员,陈凡自然是乐意的,一路上熟络地跟潘荣林聊着,算是过了把“侃爷”的瘾。

  潘荣林暗暗松了口气,这个学生不难相处,并不像之前的印象中那样,是个麻烦精,以后应该不会随便惹事儿。

  陈凡过来时,宿舍里只有一个人。

  就是刚才报名时看到的“大龄”学生,看模样的话,应该有个二十七八岁,穿着一件洗变色的短袖,但一身鼓鼓的肌肉,看样子应该是长期干活锻炼出来的。

  “哥们,您好,我叫陈凡,以后咱们就是舍友了。”

  “你好,额叫孙平安。”

  “孙哥,听您这口音,像是西北那一块的?”

  “对,老家榆林的。”

  “黄土高坡啊,难怪能养出您这样豪迈魁梧的汉子,就孙哥你这膀子,一只手估计就能把我提起来。”

  潘荣林听着,暗暗好笑。

  这个陈凡,是有点贫,但确实不难相处:“行了,你们等会儿再聊,给你们交代个事儿。”

  把书桌下的带靠背的板凳拉了出来,潘荣林介绍道:“这玩意你们可得看好了,毕业时要交还的,不然毕不了业。”

  “别看这玩意儿不起眼,看电影、开大会、校庆什么的,都要用到,在京大代代相传,不知道坐过多少风流才子呢。”

  “没其它事了,你们聊着,好好相处,以后要住一起四年呢。”

  交代完了,潘荣林就撤了。

  报名处那边,事情还多着呢,送陈凡过来,主要是想借此了解一下,看这个学生好不好相处。

  “陈凡,你的行李呢?”

  “搁家里头呢,明儿再搬过来,今天就是过来报名的。”

  陈凡应了一句,仔细地观察宿舍,都是上下铺的铁架床,放了三张床,可以住六个人。

  进门的左手边放了两张床,右边只放了一张床,空出来的位置做了一个大的衣柜,一共有六个格子,每人一个。

  中间是一张巨大的长方形桌子。

  条件,是真简陋!

  陈凡找到自己的床位,右边的下铺,靠着阳台的窗户,这是黄金床位,采光、通风都是最好的。

  从包里拿出准备好的抹布,去阳台的洗手池弄湿了,陈凡麻利地把自己的床位、桌子和椅子擦干净。

  见阳台上有扫把、畚斗,拿起来就开始打扫,正忙活时,宿舍门被推开了,一个拎着大包小包的少年走了进来。

  陈凡打量了一眼,一米七出头的身高,戴着眼镜,瘦瘦弱弱的,跟孙平安的形象,倒是截然相反。

  这人进来,先把行李放下,操着老广的口音:“你们好,我是辛英杰,也是 315的,经管班的。”

  政治经济系就两个班。

  一个政经班,一个经管班,一共就招了 63名学生。

  “你好,孙平安,政经班的。”

  “陈凡,政经班的。”

  “你俩都是政经班的?搞不好我是插队,插进来的。”

  辛英杰把行李放下,挠了挠头,突然看向陈凡:“等会儿,你叫陈凡,这名字好耳熟,《陈凡社评集》该不会是你写的吧?”

  “没错,是我写的。”

  “我哋嘅天,呢个嘢真系好神奇!”

  辛英杰激动地喷了一句粤语,麻利地打开书包,拿出来一本《陈凡社评集》:“哥们,你的文章,我可一篇都没落下,从羊城坐火车过来,就反复看了两遍。”

  “那是我的荣幸!”

  陈凡微笑,这话还真不是客套,而是认出了辛英杰这个人。

  后世在电视上经常看到,某部·委里的大牛,属于他上辈子够不着的人物,在金融圈里有着极高的地位。

  不过这会儿,这位未来的大牛,也只是个年轻的学生。

  陈凡忍不住打趣:“辛英杰同学,每篇文章,你是看前半段,还是看后半段?”

  辛英杰愣了下,随即笑道:“必须是后半段啊!”

  后半段,都是怼人的!

  陈凡乐了,这哥们是好相处的,也是个嘴上能白话的。

  “陈凡,给我写个寄语,等会儿送我对象去,她也是你的书迷,尤其喜欢你那本《最美的青春》。”

  “你对象也在京大?”

  “对啊,我们一起考过来的,刚才先送她去宿舍,该说不说,她宿舍还是有美女的,回头给你介绍一下。”

  说到这儿,辛英杰突然拍了下脑门:“差点忘记,文章里写着,你是有对象的,叫美的像个传说。”

  “别愣着啊,赶紧先写上!”

首节 上一节 91/2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面试被拒,到顶级游戏制作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