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混在1980

混在1980 第96节

  很典型的闽南人性格,低调、不张扬,给人感觉很踏实。

  又有一股子,闽南人特有的精明和进去,喝酒时很讲究互动与热情,是个很好相处的。

  陈凡就纳闷了,后世他是怎么“作”到被枪毙呢。

  答案,可能要留给时间。

  “老孙,喝!”

  曹洋举起杯子,吐槽道:“昨天你可是吓了我一跳,今天必须得罚你喝酒才行,我一杯,你两杯。”

  孙平安哭笑不得:“你自己胆子小,能怪我吗?”

  曹洋呵呵,没好气道:“你这个宝器,五大三粗的,我一进宿舍,你就来一句,额锤死你,搁谁谁不怕啊。”

  “噗嗤……”陈凡没忍住笑。

  西北锤王,实锤了!

  “你笑个屁,还不是你教的。”

  孙平安端起杯子,一饮而尽,没好气地瞪了陈凡一眼:“莫名其妙就多了个口头禅,额锤不死你。”

  “剩下一杯,我陪你喝。”

  陈凡举起杯子,跟孙平安碰了一下:“有口头禅挺好的,尤其是带方言的,听着就带劲。”

  把酒喝掉,陈凡看向曹洋:“你们那边的方言才有意思,瓜娃子、哈儿、铲铲、哦豁、仙人板板……”

  曹洋听着,一头黑线。

  “川话那么多方言,你就不能学点好的,净学骂人的?我算是知道了,你那专栏文章,为啥都是骂人的,你就有这喜好。”

  “也就是骂的都是国外的,你要骂国内的,按照地区划分,人民群众能把你拆了,每个地区分一块。”

  对此,陈凡一点不反驳,还有些嘚瑟:“你还真说对了,骂人很爽的,你看大文豪章太炎,就是以骂人著称的,教出个徒弟鲁迅先生,也是骂人的好手。”

  “还有钱钟书,骂人最损,号称民国第一毒舌;再有黄侃,那是喷子祖师爷,骂得最多、最惨的人是胡适;”

  “我跟他们比,还嫩着呢。”

  闻言,曹洋愣住!

  好像,真是这么回事,这些写书的,咋都爱骂人?

  陈凡笑笑,又道:“所以说,骂人没什么不好的,带方言骂人,就更舒坦了,建业,你们那边骂人的词儿,也不少吧?”

  陈建业愣了下,好像,是吧?

  “林北、靠妖、臭弹、塞您木、夭秀鬼、大面神……”

  “你去过?”陈建业愣住。

  陈凡这是用闽南语发音的,虽然不标准,但意思都能听懂,就没有一句好话,不是闽南人,真说不出来。

  “没有,研究过。”

  “你厉害!”陈建业哭笑不得。

  “嫂子,他平时都这么贫吗?”齐悦有些好奇,就觉得陈凡的形象,跟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

  “比这还贫!”许今秋肯定道。

  “咯咯……嫂子,那你平日里,生活应该挺有趣的。”季敏莞尔,这样的陈凡,确实很不一样。

  “还好吧。”许今秋微微扬起嘴角。

  有趣,确实挺有趣的,就是这人没个正经。

  “嫂子,你们怎么认识的?”齐悦很好奇,作家的爱情故事,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她也读过许多。

  像钱钟书与杨绛的爱情则被誉为心有灵犀的结合;沈从文与张兆和的爱情故事则充满了浪漫与坚持。

  陈寅恪和唐筼的爱情,则是大器晚成的典范,一代大儒,在年近四十才找到自己的真爱。

  还有鲁迅与许广平的师生恋也是一段经典爱情。

  “这个……”

  许今秋俏脸一红,支支吾吾地,讲了陈凡追求她的过程。

  齐悦瞪大眼睛,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文人,一个作家,竟然是靠美食追到对象的。

  眼珠转了好几圈,忍不住又求证一句:“陈凡做饭很好吃?”

  许今秋嗯嗯点头:“比很多大厨都强,对了,陈凡做粤菜也很拿手,那天你想吃家乡菜了,就让辛英杰带着来家里吃。”

  “可以吗?”齐悦有些期待。

  来京城好几天了,之前住在招待所,现在又住进宿舍,对京城的饮食,她是真不习惯。

  尤其是汤!

  羊城人就爱喝汤,可京城这边的汤,真一言难尽!

  “怎么不可以,我们家就在北师大门口,离这边也不远,你们想吃了,随时过来都行。”许今秋笑道。

  “谢谢嫂子!”齐悦嗯嗯点头。

  经常去吃,当然是不行的,谁也拉不下这个脸,但偶尔去一趟,就当去朋友家里做客,还是可以的。

  上门时,多提点礼物,不要失礼就行!

  “不行了,不能再喝了,再喝酒真醉了。”

  曹洋摸了下肚子,鼓起来好大一圈:“你们继续,我先歇一会儿,看着你们喝。”

  “我……也……不行了。”辛英杰揉了揉红得跟猴屁股一样的脸,已经有些麻木,感觉脑子都有些迟钝了。

  “要不今天就先这样?”

  陈凡也喝不下了,感觉有些飘了。

  见大家都没意见,这才站起来:“那就改天再聚,你们几个回学校,路上小心着点,我们就直接回家了。”

  “你们也小心着点。”

  出了饭店大门,大伙儿又聊了几句,许今秋去边上喊了一辆三轮车过来,跟陈凡坐了上去:“师傅,您蹬慢些。”

  话是如此,师傅却不会照做。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赶紧跑完这一趟,还要接活呢。

  师傅蹬得飞快,不到二十分钟就到新街口外。

  远远地,陈凡就看到门口有两个人,等车一停下,陈凡急忙下车走过去:“妈、静一姐,你们怎么一起来了?”

  “我这边有事找你,阿姨带我过来的。”王静一说道。

  “香江那边拉了一封挂号信,正好一起给你送过来。”

  关月梅拿出一个信封,有三四公分厚,交给陈凡:“我就不进去了,家里一摊子事,走不开。”

  “不进去也行,那您坐三轮车回去,我跟秋儿周末再回去。”

  陈凡转身,叫住了正要走的三轮车师傅,把老娘扶上去:“师傅,去南锣鼓巷,帽儿胡同,您慢着点骑,别把自个累坏了。”

  “小哥,放心吧,我蹬三轮五六年了,稳妥着呢。”三轮车师傅应了一声,脚下一用力,车就跑了起来。

  目送三轮车走远,陈凡这才转过身,掏出钥匙:“静一姐,先到屋里坐会儿。”

  PS:

第105章 季敏的拆家心思

  “你这个小院不错啊。”

  王静一进门后,仔细看了一会儿:“院子虽然不大,但不用跟人挤在一块,比大杂院强多了。”

  “秋儿,你烧一下水。”

  陈凡把风扇打开,又把茶具搬出来:“这院子确实不错,我这也是运气好,刚好碰上了。”

  王静一嗯了一声:“我最近也在找,现在房源确实稀少,前些天还去看了一家,不太满意,就没买。”

  “房屋不好?”

  “破破烂烂的,要价还高。”

  “破烂不是事儿,反正自己也不住,主要是价格要合适。”

  “反正慢慢来,不着急。”

  王静一也不差钱,自己是出版社主编,一个月工资,还有补贴,加起来都有一百多块了。

  丈夫的收入,比自个还高呢。

  也就是团结湖的房子太贵,一套要三万元,要不然她都想换楼房了,独门独户,集体供暖,比四合院强太多了。

  陈凡提供的思路,也是顶好的。

  就买四合院,小院子也好,大杂院也罢,买下来就等拆迁。

  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拆,但房子在手,就不需要担心,这年头缺房子的人多了去了,随时都能变现。

  “倒是你王哥,也买了个小院,跟你这边差不多大。”

  “他动作倒是够快的。”

  “那可不,最近忙着装修呢,打算搬进去住,他媳妇儿气得跟他大吵了一架,原本是打算存钱买楼房的。”

  “嫂子该不会把账算我头上吧?”陈凡打趣道。

  “那不好说。”

  王静一笑了下,从帆布包里,拿出一张邀请函:“先说正事,关于《觉醒年代》的首次研讨会,时间已经定下来,就在本周五。”

  今天是 9月 2日,刚好周二!

  王静一把邀请函递过去,补充道:“这次研讨会,文化部和作协这边,都会派人参加,一定要慎重对待。”

  “还有你们京大的历史学院,研究近代史的教授也会参与。”

  “规格这么高?”陈凡讶异。

首节 上一节 96/2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面试被拒,到顶级游戏制作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