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第162节
这里危险,请您务必小心。”
“嗯,谢谢。”沈乐戴上手套,偷偷把铜片含在右手手心,热流透出,果然觉得十分顺畅。
他走到左边第一具尸体面前,伸手抚摸:
“这个已经不行了。”
身上已经看不见灵性了,呼唤也没有反应,纯粹是一具尸体。
“做好隔离、消毒工作,抬走吧。”
“这个也不行了。但是身上很脏,那个……你们谁会净化的法子?我来净化,估计就烧掉了……”
这个身上还有微弱灵性,但是已经混乱得不成样子。冲突、咆哮、撕裂,无休无止。
沈乐掌心含着铜片按上去,尝试用热流安抚引导,半点用都没有,完全拼不出任何信息。
要让他净化,那就得让小油灯出手,强电流直接扫过去,干干净净,啥都不剩。
术业有专攻,也许其他修行者……能有更好的法子安抚死者?
“我来试试吧。”羽冠老者立刻挺身而出。
两名战士配合他将尸体抬到外面空地,他戴上面具,摇动铃鼓,又是唱,又是跳。
很快,丝丝缕缕黑气从尸体上升起,在林中空地上卷起一团飞雪,越旋越高。
灵眼中,能看到黑色越来越淡,只剩下约略透明的气旋飞向老者,投入它的面具当中,一会儿又袅袅飞散……
看来,这当地萨满的能力,还真有特长。沈乐围观了一会儿,继续一具一具看尸体,询问他们,梳理他们的灵性,倾听他们的声音:
“这个……是黑河林场的职工,叫林富松,69年进山打飞龙,迷失在山里,被山君吃了……
家里有两个弟弟,一个叫林富杨,一个叫林富桦……”
“这个……是二道河村的民兵……他记不得名字了,也记不得时间,但是,反复念着黄丽丽,黄丽丽……”
“这个是……”
一具,两具,三具,五具。沈乐心中越来越沉,越来越凝重:
“这些人……很多都没有变成伥鬼……撕裂了魂魄,黯淡了灵性,都一直坚持着,没有变成伥鬼……”
“这么多年……一直被囚禁着,折磨着,记忆都快要散了,却还是没有变成伥鬼……”
这样的人,山君囚禁他们干什么?
“这样的人很有价值。”羽冠老者结束了一次净魂法术,走上来叹息:
“伥鬼的上限,取决于魂魄的坚韧程度……一般的死者,很快就会屈服,但是除了迷惑别人给山君吞噬,做不了别的事;
而最强的魂魄,一旦屈服,甚至能够成长到鬼王,不管是统治领地,还是抵挡天劫都非常好用……”
所以舍不得彻底毁灭,哪怕一直囚禁着,耗费大量资源去折磨浸染,都不肯放手吗?
沈乐一个个尸体看过去,近几年的逝者,十年前的逝者,二三十年前的逝者,刚解放不久的逝者……
“这个也不行了,灵光都快散了……”沈乐又叹了一口气。
他用灵眼细细观察,一具一具尸体看过去,挨个交谈,挨个询问。
热流从掌心涌出,细细修复着尸体中仅存的灵性,护持着它,记录着它仅剩的执念。
两个士兵一左一右,寸步不离跟着沈乐。一个抱着本子,飞快速记,另一个紧盯沈乐,随时准备把他拉开,或者压制他的异状。
来到一具看着特别干瘦、泥土几乎覆盖全身的泥俑面前,沈乐覆手上去,久久不语。
那士兵向前半步,盯着他的脸色,忽然看到沈乐震了一震,胸口剧烈起伏起来。
出事了!
被侵染了?!
他微微一惊,刚要伸手去拉,沈乐自行缩手,直接蹲回了地上,死死埋下脑袋。黑色泥土上,湿漉漉的圆点一团一团,越来越多。
好一会儿,他摇摇晃晃站起来,伸手再一次贴上泥俑。一边说,一边哽咽,泪水止不住地涌出眼眶:
“杨将军牺牲了……消息没有带到……他,他被叛徒出卖了……”
“不,我们胜利了,全国都已经解放了……杨将军已经妥善安葬了,您放心吧……”
“我们带您回去……”
“对不起,我们来迟了……”
猫咪写到这里,哇哇大哭……
猫咪伸出爪爪求抱抱……求擦眼泪……
咪呜咪呜咪呜……猫咪要抱……
第173章 老虎洞里还有大妖!沈先生,快跑啊!
山洞里一片寂静,只有山风呼啸的声音,推动积雪一团一团坠落树梢。
山洞内,山洞外,所有人都停下了手里的工作,向那具泥俑——那具遗体行注目礼。
就连黄七、老陆和老游这几个妖怪,都满面庄敬,低头肃立:
那逝者是人类,然而,又何尝没有庇佑他们?
若非家国光复,若非这片山河复为华夏故土,他们这些妖怪,也没有那么惬意的生活,也难免要埋头躲藏,或者屈膝在异国妖神之下……
沈乐手掌按在泥俑胸口,好半天才平复情绪。心神凝聚,眼前恍惚看见光影闪动,出现一个年轻战士的影像:
他不停地奔跑着,满头大汗。一边跑,一边念叨:
“杨将军……有叛徒……不要相信……”
“杨将军……有叛徒……”
这是,曾经的经历和记忆吗?被留在泥俑身上,留在衣服、徽章和随身物品上,过了这么多年,还能让他看到?
你……是谁?你叫什么名字,家乡在哪里?我来带你回家……
沈乐连续尝试好几次,从泥俑身上,从泥俑身边的残余物品上,都只读到这么点零星的记忆。
现在清理是不可能了,现在修复这些衣服、装备,激发它们的灵性,也是不可能了。只有想别的办法,只有依赖铜片……
沈乐向泥俑深深鞠了一躬,摸出一粒药丸塞进嘴里,就地打坐。
好半天,精气神恢复到完满,他才又一次上前,按住泥俑。
体内热流毫不吝惜地吐出,经过铜片吸纳、运化、增幅,随他心意,全数涌入泥俑:
“铜片……”
沈乐叹息着求援:
“我不知道你的本体是什么,但是我知道,你是护佑我华夏的神器……
面前这个人,是为华夏战斗到最后一刻的战士……请你帮帮他,帮帮他……”
掌心处,手套下,铜片一时间滚烫,亮得几乎透出了手套遮挡。
而这光芒不但照在现世,还照进了黑暗当中,照破黑雾,照亮一点一点的碎片。
沈乐赶紧抓住机会,用心念引导光线聚集过去。
泥壳下方,那些快要烂成飞絮的衣服,那已经腐烂的皮带,那锈得看不清字迹的徽章,那被摩挲过无数遍的手枪……
一点一点回复原貌。而它们跟着主人,刻印下来的记忆,也一段又一段,传到沈乐的脑海里:
童年,少年,青年……战斗,负伤,饥饿,再战斗……
良久,沈乐精疲力尽地向后一倒,盘坐在地上。
他声音低沉,有气无力,复述着他在泥俑当中,读到的一段一段记忆:
“他叫马长顺……是一位战士,奉命送情报途中被害……”
“享年22岁,也可能是23岁,他自己也记不清楚他的年龄……柳河县人……
家里已经没有人了,都被地主,土匪,鬼子杀了……”
“他一直挂心,一直放不下的就是,杨将军葬在哪里……我们的国家,现在怎么样了……”
几个年轻队员飞快对望一眼。
斯人已逝,对他说什么,他都已经听不见了。但是,同为保家卫国的人,他们又怎么可能,不在先辈面前祭奠?
随即,队长快步上前,按亮手机屏幕,举到泥俑面前。一页一页,不断翻动:
“您看,这是安葬的陵园……”
“45年抗战胜利,我们打跑了鬼子,您看,这是49年建国的影像……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
“我们现在已经很发达了……
到处都有火车,有飞机,公路能通到每一个村子……人人都能吃得饱饭……”
“您看,我们现在用的装备……
我们有很好的枪了,子弹不缺,随时能和后方通讯,有信息支援……
这是我们的携行具,又轻便又贴身,背东西非常省力,不用再死命打背包了……
这是我们的行军自热口粮,只要倒水进去,一会儿就能吃到热的,有肉,有新鲜蔬菜……
对了!无人机!
把无人机叫下来,让前辈看一眼……看一眼……”
没有回答。没有点头摇头,没有微笑。
泥俑当中,干枯得贴在骨头上的皮肤没有牵动,烂成两个黑洞的眼睛里,也没有流下黑血。
然而队员们并不在意,他们不断展示一副一副画面,一样一样装备,快手快脚,打开行军口粮,加热,摆放在泥俑面前。
就像在陵园里一样,就像他们去看望同袍的时候一样……
哪怕斯人已逝,也要一起喝一杯,也要把同袍喜欢的香烟、烈酒摆上……
洁白的大米饭,红润油亮的红烧肉,青翠的蔬菜,带着红油的榨菜,一杯味道香甜的饮料……
每一样都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甚至还有一小块巧克力,撕开包装,放在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