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第410节

  “行吧……那就暂时不碰这种力量了……就这面旗帜,我还要重新修一遍,唉,累死……”

  沈乐嘟嘟囔囔,只好卷起袖子,努力干活。重新浸泡,重新倒丝素蛋白溶液,重新丢治疗法术,重新阴干。

  来来回回,折腾三遍,终于把黄龙旗修复到可以见人的地步。

  所有三角旗修好,再对付方旗:

  方形旗帜比三角旗难修多了。一是面积大,遇到的风吹日晒、被风吹动时承受的牵拉力也更大,撕裂处更多;

  二是旗帜上面有许多绣花,磨断的、朽坏崩裂的,需要修复的地方也更多;

  三是上面写了许多神灵的名号,因为旗帜有破洞,少了很多字,必须把它们填补上去。

  而这些名号,沈乐一个都不认得,还得从头开始查资料!

  “这破船到底是干嘛用的?这船上的神灵,到底是什么仪式上用的?”

  “唉,算了,先把字记下来,扔给隔壁同学去查吧……单纯查资料,应该安全?”

  沈乐打字,拍照,把所有文件打了个包,扔到隔壁实验室里。

  又是新来的一批同学,占据了这个实验室,开始为刷论文做准备。

  沈乐直接挂了个十万元的项目奖金包,打算把“查资料、复原旗帜上字体”的工作,扔给他们做,想了想,又改成了一万元:

  想当年,他自己当研究生的时候,项目奖金也没那么高过。

  需要出差,需要查资料,需要做实验,都可以提出方案,另外申请预算。项目奖金什么的,那是纯报酬,不必太高了!

  这种纯粹靠查资料就能完成的工作,沈乐的师弟师妹们接得飞快。

  沈乐花了三天时间,修好六面方形旗帜的材质,那边就已经发来了长长一份文件:

  按照论文的结构,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结论,参考文献,一个都没少。

  如果说有偷懒的地方,那也就是摘要和关键词,没有翻译成英文……

  总之,接项目的师弟表示,这些旗帜上的神名,在《榕城纪闻》、《绘图三教源流搜神大全》、《道藏》、《太上洞渊神咒经》里都有出现。

  以这些书籍上的内容考证,缺失的部分,可能是雷霆三省真君的“三省”两个字;

  三元得道真君的“道真”两字;

  还有“三洞四辅经篆神仙真师”的“辅”、“篆”两个字。

  这位师弟不但考证出了神名,还找出了相应的图片,附在论文当中,供沈乐参考:

  缺损部分,照着画上去就行!

  那就……简单了。沈乐磨墨执笔——用的墨汁,也是用x光谱荧光分析仪扫过,确认了成分,找到的最接近的墨汁——挨个往上写字。

  所有旗帜上的缺损补全,字迹填满,猛然间,一阵阴风,就地而起!

  沈乐:这法器修复还折腾出鬼了啊!

第423章 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袭击我们的人!

  阴风呼啸。

  黑雾翻卷。

  沈乐打了个冷战,下意识地运功抵御。气沉丹田,舌抵上颚,调动热流……咦?

  没有?

  这鬼雾还把我的功法压制住了?又或者,把我的肉身,和我的灵魂分开了?

  他冷静下来,快速观察四周。这一看,才发现整个人前俯后仰,摇摇晃晃,完全站不住脚;

  狂风卷着咸腥的水浪打在脸上、身上,一下一下,砸得生疼,砸得脚底下滑溜溜的,随时就能从这一头滑到那一头;

  身边,惨叫声,呐喊声,呼喝声,沸腾不止:

  “收帆!收帆!”

  “左满舵!”

  “不能向左!迎着浪冲!冲过去才能活!”

  “船底漏水了——”

  “快!快下去堵漏!你!你!还有你!立刻下去!”

  “桅杆要断了——”

  “救命——”

  凄厉,绵长,惨烈的呼救声从头顶上划过。越来越远,越来越远,没入黑暗当中,消失不见。

  沈乐奋力竖起耳朵,睁大眼睛,然而既看不见飞出去的人,也听不见落水的声音。

  身边一片奔忙,人人脚不沾地,个个拼死挣命:

  冲出风浪,就活,冲不出,就死!

  沈乐反而放松了下来。情况很明显了,他是又被卷进了这艘木船的记忆当中。

  既然这艘船后来能落到龙君手里,辗转由他修复,那么,船应该还没沉,这艘船上的人,绝大多数还能回去……

  他安静下来,在从船头走到船尾,再从船尾走到船头,仔细观察。

  乘风破浪在海里航行的船,和落到他手里的时候不同,船上没有插一排旗帜。

  事实上,整艘船上,只挂了两面旗帜:一面高高挂在主桅上,至少也有六尺长、六尺宽。

  黑暗里看不清颜色旗号,只有闪电偶尔一亮的时候,能看到旗帜中央一个大字,却看不出到底是什么字;

  另一面飘在前桅上,比主桅上那面要小一些,旗帜边缘也没有飘带。上面密密麻麻,写了一大堆字,字一小,更加看不出来。

  船上的汉子都光着膀子,有些急起来,只腰间缠了一根布,拉帆的拉帆,扳舵的扳舵,舀水的舀水。

  沈乐左躲右闪,跟着他们下到船舱里,抚摸着壁上挂的武器怔怔出神:

  火器!

  居然是火器!

  除了长刀短刀,除了钩镰枪、藤牌,居然还有火器!

  虽然他分不清步枪和狙击枪,更加分不清前膛枪和后膛枪,但是,火器和冷兵器还是分得出的。

  再往里走,一个个箱子密密裹着油纸,看上面的标记,鸟铳硝,硫磺,大铳药硝,硫磺,铅子,分得清清楚楚……

  这个年代,已经有火器,已经带着火器出海了啊!

  沈乐又是惊讶,又是震动,心中百般滋味激荡。

  话说你们都把硝和硫磺带出来了,为啥不干脆做成定装弹药,一份一份,往枪里填好了就能放?这样分开来屯着,图啥呢!

  再往下走,船舱里一箱一箱,装粮食的,装调料的,装各种吃食的,装药材的。

  下层船舱已经撞出了破洞,正有军士半身浸在水里,死了命地按住木板,旁边的工匠举起大锤子,砰砰砰砰,一锤一锤往上敲。

  旁边一个船舱,舱壁给砸了三尺多高的大洞,舱里养的羊已经飘出去了一半,还有一只卡在破洞处,有士兵死命拽着羊腿,正在往里拉……

  “幸亏是水密舱。”沈乐只是在记忆中行走,帮不上忙,只好叹了口气。

  这船破了两个大洞,还有两三个船舱,木板缝隙里不停渗水。有水密舱还能顶住,没有水密舱,整条船都要沉!

  就算是有水密舱的船,也经不住太大的风浪。整整一晚上,满船的人叫喊不停,奔忙不止。

  直到次日白天,风平浪静,沈乐在甲板上抬起头,让阳光直接照在脸上,恍如隔世!

  左右看看,整条船上的人,都是一脸“艾玛,逃出命来了”的劫后余生表情。只有船长还不能放松,呵斥水手:

  “赶紧爬上去看一眼!船队呢!”

  船队……船队不见了。海上行船,船只不会舷挨着舷,也不会离得太远,相距总在几百米内。那么大的船,抬眼一看就能看见。

  然而这会儿,沈乐绕船一周,都没看见第二艘船;眼看着一个瘦得跟小猴子似的水手,飕飕爬到主桅上去,努力张望一遍:

  “刘百户,没有看到船队!”

  百户?

  ……这是明代还是清代?

  这么大的船队,这么大的官方船队,应该,是郑和下西洋的队伍吧?

  只是不知道哪一次……

  “没有看到……”刘百户眉头皱得死紧。他左右看了一眼,立刻吆喝人去拿指南针,去拿水罗盘,去测量位置。

  测量一遍,脸色更加难看:

  “偏离航道了。——这样,最近的港口是苏门答剌,我们先去那里修整,修船,等待大队人马!”

  苏门答腊?

  到东南亚了!

  这一路上,各地藩属顺服么?

  会不会闹幺蛾子?

  有没有打过?

  沈乐恍惚记得,郑和下西洋,也不是一路太太平平,还是很打了几仗的。但是,这回下西洋是哪一次,到底有没有打,他就完全没概念了……

  他转了一圈,不得要领。只听得刘百户扬声吆喝起来:

  “干活!干活!把破洞都堵上,把帆拉起来!都别睡了,张满帆,我们要赶在队伍前头才行!”

  这艘船上,一小半是水手,一大半是战兵。这时候也不分战兵和水手了,所有人忙忙碌碌,尽可能把船调整好。

  一艘船在海面上难活,只有跟上大队,才能撑下去。

  更不用说,他们是战船,不是粮船,船上统共只有七天存粮,过了七天,要么大家挨饿,要么上岸抢!

  仓促调整一下,放帆向前。沈乐在船上走来走去,看海天一色都快看吐了,才见到船舷左侧,出现了一片碧绿的影子。

  到了!

  快到港了!

  沈乐扒在船舷上伸着脖子看。四百料的船,在现代人看来根本不算什么,特别是在052、055跟前,和小舢板没啥区别;

首节 上一节 410/6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混在1980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