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第579节
“沈乐,上”这种话喊出来,我感觉我是个狗狗欸……
他烧泥瓦,烧泥砖,烧瓦当,来来回回跑了十来趟。最后一趟跑完,回头一看,新的模型已经搭起了一半:
小墨斗做出横梁,罗裙们就在边上伸出万缕青丝,沿着榫卯结构,灵巧组装。
“咔”,“咔”,“咔”,一下一下,动作飞快,如果送她们去乐高赛场,完全能够碾压全场,傲视所有比赛选手。
木工工具们,绝大部分都已经忙完了,锯子们和刨子们都在一边休息,只有凿子们身上包裹着砂纸,对准刚刚生产出来的花窗,还在努力打磨:
【你们不要忙了!我来!这么细小的东西,你们干活不方便的!】
另一团青丝在旁边舞动。凿子们打磨不停:
【知道知道,我们负责大面上,等我们干完了,你负责细缝就行。分工合作,分工合作!】
沈乐:“……”
感觉再这样下去,越来越用不上我了……
他索性传送回家一趟,再拿来一块灵木,一大包灵土。
一声招呼,木工工具们围成一圈,绕着灵木团团而“坐”,聚众吸木头。你推我挤,你撞我一下,我撞你一下:
【你压到我了!让一让!】
【让我进来!让我进来!我坐在你锯子的木框里,又不会占你地方!】
【你个子那么高,自己站着啊!】
【你站后面去啊!你这把凿刀全身都是铁的,只有一个木柄,我木头占了八成,应该让我靠近一点!】
沈乐:“……”
无语归无语,他是坚决不会给小家伙们断官司的——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偏向哪个都不好。
倒是小墨斗跳了起来,挥舞铅坠,在它们脑门上又绕了一圈:
【傻不傻!傻不傻!都起来!把木头解开,锯成木板,慢慢吸!挤成一团干什么!】
在它的指挥和命令下,工具们嘟嘟囔囔,终于开始分解灵木,给自己造木垫子。
倒是泥俑们没有争,也没有抢,沈乐一回头,笔筒昂然立在地板上,灵土悬成一个沙尘暴龙卷,正被吸进内部。
泥俑们排成队列,站在笔筒外面,准备跳进去。看这样子,大概是人人都有份的意思?
不错,挺好的。沈乐给钟小妹点了个赞:
只要不让我费心,能自己搞定,那就是最好的。至于资源,这个无所谓,只要它们肯开口要,自己总能拿得到的!
小墨斗甚至让手下锯了两块木板,给钟小妹一块,给兰妆一块。
一根笔筒和一只妆奁盒,各自蹲在自己的灵木板上,很快就没了声音,像是都沉迷在吸木头当中。
沈乐满意地点点头,耐心等到模型装配完毕,带着模型出门:
新的,灵木做成的大宅模型,总能安全承受住房子的执念,不至于三天就塌了吧!
一回生,二回熟。这次封印古宅,他的工作效率也高了许多,只花了两小时就全部完成。
从古井边上往下探头,井底干干净净,除了砂石啥都没有,再看模型古井,井底薄薄的一层红色,再也没有几乎要漾出井口;
而古宅模型当中,那根钉死了人的柱子,上面也只有少少一丁点儿血迹。
沈乐几乎趴在模型上,侧耳倾听,没有听到任何哭喊声,惨叫声,马蹄声,箭矢破空声……
挺好,这个模型,应该至少能扛两个月,扛到他把古宅修复完毕!
沈乐十分满意。他抱着模型返回住处,想了想,不能放在这里:
距离导师太近,距离师弟师妹,这两个受害者太近,重要的是,距离古宅也太近。
古宅修复的过程中,万一气息泄露,师弟师妹就麻烦了……带着它离远一点,再离远一点!
他索性发动传送,把模型带回自家老宅。现弄法拉第笼是来不及了,只能买了个狗笼——特大号,最大号,能装圣伯纳犬的——把模型塞进去。
连上一根电线,叮嘱小油灯:
“帮我看着啊!它要作妖,就管好它!”
【没问题!交给我!】小油灯喜滋滋地回答,沈乐几乎能从它的“声音”里,听出挺胸凸肚,得意非凡的声音。
他鼓励地拍拍这孩子,正准备传送返回,便接到了刺桐市那边的电话:
“师兄,你赶紧过来看看吧!我们有新的发现!”
第531章 沈乐:我应该在车底,不应该在车里
“你们怎么又跑进去了?不是说我没回来不许进的吗?”
沈乐赶紧发过去一句微信。背上包,微微冥想调整方向,嗖的一声穿回了清源山。
从地下冒出头来,再摸起手机看,果然屏幕上接二连三跳出信息:
“天后宫那位正好过来,说房子里没有怨气了,很好奇,想进去看一下。”
“她都进去了,我们就跟着一起进呗!”
“现在里面干净了!啥都没有了!普通的照相机,普通的扫描仪,都能干活了!”
“师兄你快来啊!你都不敢相信,我们在那根柱子上发现了什么!”
沈乐召唤一缕清风垫在脚底下,托着自己往树丛外面走,以免一边看手机一边走路,不小心走神,直接绊倒在地。
可怜他至今不敢穿到市中心,只能把荒郊野外当成定点——
倒不是怕撞上地铁,事实上刺桐市作为一个万亿俱乐部城市,无论是人口还是经济总量,在全国都排在二十强,就是申请不下来建造地铁。
问题是,就算没有地铁,地下也有大楼的地基,水管,排污管,电线,煤气管道,通信光缆之类。
沈乐绝不想自己传送的终点,是半截身子卡在某个化粪池当中。
万一传送能量太高,一路火花带闪电,或者小油灯正好搓了个电火花,点燃化粪池里的沼气,砰——
他倒是不怕炸翻五六七八辆豪车,赔个几百上千万什么的,他也不至于赔不起。他是丢不起那个人!
“唉,什么时候能提升一下传送精度就好了……哪怕用家里的小家伙定位,也要足够精准,说到几楼就到几楼,不能卡在楼板当中啊!”
技能熟练度是要靠练的,靠大量练习的。目前显然是没这个空闲,沈乐也只能匆匆出景区大门,打了辆车赶过来。
靠在后座上,不停给师弟师妹发信息:
“所以你们发现什么了?那根柱子我看过,已经啥都没有了,连上面的洞都消失了,你们还能发现什么?”
对面噼里啪啦,迫不及待地发过来一大堆图片。沈乐对着图片翻了个白眼:
这又不是照片,又不是x光片,甚至不是ct三维重建图像。
你们发个超声图像给我看,我能看得出什么?
我但凡能看得懂,我直接去医院影像科当超声医师了好么!
影像科,只有超声结果非常依赖人工,依赖医生的手法、角度和深度,没法全部交给机器,所以没法各大医院直接互认,要重新做一遍的!
好在清源山距离刺桐市中心只有3公里,距离沈乐他们修的古宅,也只不到6公里。
哪怕算上堵车,一刻钟时间,也足够让沈乐脚步匆匆,踏进古宅:
古宅的第一进,第二进,都安安静静,鬼影子都没有一个,显然是工人们还没敢来干活。
一群师弟师妹围在古宅第三进,那根曾经钉死过人的柱子前面,指指点点,争论不休。
一个站在横梁上,另一个站在脚手架上,剩下两个站在地上,仰着头吵:
“我觉得还是要把这柱子剖开!把里面的东西取出来!”
“我觉得不太行……这柱子表面完整光滑,没有蛀孔,没有腐烂,不必继续干预。按照文物修复的原则,我们能不要动它,就不要动它!”
“那是在一般情况下。这柱子明显是不一般的情况!我们把它剖开,把里面的东西取出来,有助于解析它背后的历史!”
“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隔着柱子,做无损探测,也足够搞清楚里面是什么东西了……”
“明显不可能搞清楚啊!x光和CT只能拍出来它是个铁箭簇,拍不出来它表面会不会有字,更拍不出来它的材质,它的年份!”
“查这个古宅背后的历史,我们还是应该从史书资料和地方志入手……”
“地方志,家谱,能查的我们都查了!开这个项目之前我们就查了!
《黄氏宗谱》,《泉州南外赵氏宗谱》,《闽书》,《泉州府志》,我们连《泉州开元寺志》都翻了一遍!”
“咱们把柱子剖开了,万一里面啥都没有,惊动了坏东西怎么办?沈师兄好不容易才把它们封印住的!”
“师兄你来啦!”
“沈师兄来了!”
“师兄!”
“师兄——”
几个人争先恐后地喊。站在横梁上那位过于激动,往旁边走了一步,惨叫一声:
“啊——”
他直接摔了下来,好在腰间捆着安全绳,才没有一头栽到地面,而是被捆在空中,头下脚上,晃来晃去。
晃了两圈,腰间的安全绳开始滑动,勒着他的衣服往下拽,差点儿把裤子拽到脚踝。
黄师妹惊叫一声,转头掩面,另外两个师弟赶紧冲过去,一个抱人,一个解绳子:
“叫你当心叫你当心!怎么还能这样摔下来的!”
“差点变成脱毛鸡了!”
“话说这不是我的错啊,这是安全绳不好……我早说了,安全绳要用四点式的,不能图方便,只在腰上捆一圈……”
沈乐默默扭头。他不再去看几个师弟怎么挣扎、抱怨、脱离束缚,只是展开精神力,探向那根钉死过人的梁柱。
精神力裹在梁柱上,从下到上,抚摸一圈,再慢慢深入进去:
“嗯……这个……”
这一次,他很轻易地感知到了那枚箭簇的位置。然而,想要再进一步了解细节,还是觉得有点奇怪。这东西,仿佛在若有若无之间:
你不去仔细观察它,用“余光”扫过它,感觉它就在身边;
但是,你去仔细观察它,去了解它的结构,它的细节,它似乎又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