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第109节

  如今张桂枝主动请缨,他们主任肯定高兴,到时候给她直接转正,再往大三线的火车上一送,那就皆大欢喜了。

  至于老张家里,老张是肯定不会反对的,而他父母的意见并不重要。

  支援大三线这种任务一旦报了名,再想退出他就别想要名声了,说不定还会有麻烦,被人告了也不稀奇,老张经过一遭,不会如此不智。

  张桂枝不懂这里面的弯弯绕绕,但他知道孙志伟这个大哥比自己聪明一百倍,他想出的办法肯定有效。

  “谢谢大哥帮我。”张桂枝又是一个鞠躬。

  “在事情办妥之前,不要泄露一点点风声。但只要名字报上去,对外张榜公布了,那就尘埃落定了。”

  “恩,我知道了。”

  “我走了,你回去吧。”

  “对了,今天我什么都没有说,你如果说出去是我给你出的主意,我是不会承认的。”

  “大哥,我不是忘恩负义的人,我肯定不说。别人问起,我就说是我自己想为国家建设出力。”

  孙志伟见她识趣,也没再多说,只是点点头,就转身往家里走去。

  张桂枝目送孙志伟离开后,就小心翼翼的回到安全大院家中,家里依旧闹哄哄的。

  她很快被发现,然后就被家里人指挥的团团转。

  就在这样的忙碌中,春节过去了,孙志伟重新回到岗位上。

  老张家的大闺女张桂枝,偷偷的拿到了家里的户口本,主动向东华门街道的主任申请参加三线建设。

  主任正烦着呢,今年的他们街道分到三个名额,大家都不愿意去。

  好不容易发现有两个跳脱的,被他放到了名额里,最后一个名额怎么都用不出去。

  张桂枝的申请如同久旱甘霖,让主任透心凉心飞扬,都快乐出声来了。

  他深怕小姑娘是一时热血沸腾,回去冷静了就要后悔。

  当天中午就给她办了转正手续,下午就出了支援大三线名单的公告,报名表不等第二天,就连夜被送到了上级部门。

  总之就是,连隔夜后悔的机会都不给她留,这也正中张桂枝的下怀。为了保险起见,她还隔了一天才跟老张说明了情况。

  老张被这个消息,打了个措手不及。

  因为前一天晚上,他已经答应了老娘,把大女儿嫁到村里了。

  结果现在这个情况一出,让得到消息的老娘在家里对着张桂枝破口大骂。

  但是木已成舟,反悔是不可能的。

  通知书都下到家里了,不去,就是对抗组织、欺骗上级,这个罪名他一个‘肉蛋干部’是顶不住的。

  一周后,张桂枝带着行李,忍住心中的雀跃,在老张的护送下,上了去往西南的火车。

  从此,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这个家,再也不见。

  因为平常很少联系,等孙志伟得到消息,已经是一个月后了,他衷心的祝福张桂枝逃离樊笼后,活出自己来。

  童佳佳知道后也连声感慨:“他们张家也就这个大闺女张桂枝值得同情,走了也好。”

  “恩,老张也是个糊涂的。算了,不说他们家。”

  “对了,我上个月带回来的‘雪蛤油’你跟干妈记得吃,那东西益气养颜,对身体极好,我带回来那么多,保质期也不长,放久了就坏了。”

  “恩,在吃呢,总不能天天吃吧,那么贵的东西。”

  “就要天天吃,让干爹也吃一些,抗衰老的。不然,放坏了你们不心疼啊。”

  “失算了,带回来的太多。5公斤啊,咱们4个大人每天都吃,也要吃两年,也不知道能不能保存那么久。”

  “那怎么办?总不能当饭吃啊。”好东西太多也是个烦恼,童佳佳听了也发愁。

  “这样吧,明天不是周末么,你送一些给梁姨,周一的时候再带一些给老姨。”

  “特别是老姨,这两年越发苍老了,还是要多给她补补。”

  “确实,老姨今年精神也不如往年了。”

  “你去老姨那里可以多呆一会,要经常去,陪她说说话,遇到事情多帮忙。”

  “你的意思是?”

  “老姨上次就跟我说了,她快干不动了,想找人接替她,但是园里那些人,我能信谁?只能辛苦你。”

  “啊,我行么?而且,我这级别也不够啊。”

  “行不行的,你说了不算,让老姨看看就知道了,真不行就再说。”

  “其实咱们园里的后勤比其他单位要好做的多,因为主要物资都是上面拨付下来,并不需要大规模到外面采购。”

  “园里后勤的主要职能是主持内部分配,只要不贪不占,再能秉持‘公平’两个字,事情就容易做了。”

  童佳佳听到他的提点心中若有所思。

  “而且级别也不是问题,你去年升的19级吧,后勤这块,理论上18级就够了。”

  “老姨那是特殊情况,园里低职高配,主要是为了给她养老,你不必跟老姨比。”

  “还有王园长家,你知道在哪里吧,给王园长也送一些过去,别让人家说咱们人走茶凉。”

  “我去送?你不去么?”童佳佳不解道。

  “我另抽时间再过去,这个东西一般都是女人用的,我去送不合适。”

  “那老园长要是不收怎么办?”她知道老园长也是个有原则的,她就没见老园长收过谁的礼物。

  “我不一样,我算是她的弟子,是她培养出来的,她不会跟我客气。”

  “到了那,你就说这是我辛辛苦苦在东北上山采的,再把我说可怜一点,她就不好不要了。”

  “呵呵,就你鬼主意多。”

第188章 破冰

  周末在家中,两人说笑间就定下了后续的走动事项。

  幼儿园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当初如果不是王园长和老姨在背后全力支持,他也没那么快掌控局面。

  他们幼儿园其实不算正常的学校单位。

  正常的学校单位,比如城市中的小学,教职工与学生的比例一般在1:19,全日制幼儿园教职工与幼儿的比例一般在1:7。

  而他们幼儿园1个老师只带5个娃娃,算上非教师的员工,比例更是达到了1:4。

  这几年幼儿园的孩子还在缓慢增长,但是教师的数量却增长的更慢,这是孙志伟特意控制的结果。

  他也知道这几年的毕业生都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多的是擅长开会演讲的,放进来就是给自己找麻烦。

  他们园里这些娃娃们可都是真正的接班人,他越严格控制老师素质,就越是让上面放心。

  所以这几年他基本上不招新人,偶尔招几个,也必须通过他的考核,不达标的根本别想进来。

  相比在外面胡乱招人,他更加愿意培养自家老师们的子弟。怨不得各大国企都要办子弟学校,最起码用着放心,还能提前培养。

  如今他已经当了好几年园长,以前的老关系大部分都还在,再加上上面的重视,现在他也有底气拒绝那些请托。

  只要能保持住教学质量不下降,上面就不会对他有意见。

  中国的家长都是这样,自家孩子的老师那是越严格越好,给老师送教鞭的家长不要太多。

  希望老师对孩子管的宽松一些的,那都是没脑子的。

  偶尔出现这种家长,他都是直接一个报告打上去,让上面来处理。

  最后的结果,要么是家长偃旗息鼓,要么是孩子直接滚蛋,从没有例外的,这也反向增强了孙志伟这个年轻园长的权威。

  ——

  到了2月21号,老美的总统来了。

  为了迎接他,国内做了很多准备,老尼也是个有心人,来之前不仅详细了解了中国的各种风俗礼仪,甚至还提前练习了使用筷子。

  这些细节让人印象深刻,也给咱们展示了诚意,这让咱们对他的第一印象就充满了好感。

  本来,孙志伟以为这次老美来访跟自己扯不上关系的。

  结果第三天的晚饭后,他还在办公室没有回家的时候,上面来了电话,要他这边派出50人,连夜参与附近道路的清扫工作。

  这可是2月天,地面上都是积雪,天寒地冻的,还要连夜出人,虽然会很辛苦,但是他还是一口应承了下来。

  挂断电话后,他立即就前往家属区找人。

  园区里的值班老师是不能动的,夜里值班的老师数量本就不多,还要看顾那么多孩子,根本无法调动。

  幸亏前几年把他占了天蚕坛,把家属区搞起来了,不然,深更半夜的他还真不好找人。

  从家属区找了50个壮劳力,配备全套保暖服装,又从后勤取了清扫工具,他就带队出发去指定的地点扫雪去了。

  他们分配到的地段有500米长,地面湿滑,50人干到大半夜才完成任务。

  第二天晚上,他终于得到了确切消息,原来是老尼想去看看长城,但这本不在原本的计划之中。

  后来,上面考虑到这个参观是有意义的。

  于是连夜动员80万人,清扫出了一条从城内到长城的道路,才让次日的出行得以成功。

  中国的诚意也打动了老尼,在双方互相奔赴的情况下,几天后会谈就出了成果。

  2月28日,《联合公报》对外公布,这个公报一出,我们在西方的环境就立即好转起来。

  之后的几年是我们与外国建交的一次高峰期,咱们跟欧洲的大部分国家都是这一时期建立起的外交关系。

  虽然后来老尼倒台,导致两国建交迟迟没有进展,但咱们对老尼还是很友好,后来又邀请对方过来。

  当时老尼被福特监视,就先让女儿过来,他女儿过来后,说了老尼的困境,咱们还专门派飞机去接老尼来京。

  由此可见,咱们对老朋友都很不错,老尼作为破冰人,会被中国人民永远铭记。

  而这边《联合公报》一出,最先坐不住的就是小日子了,主子都上了,他们肯定也要跟上。

  这些年老美对他们是又扶又压,也就最近今年才放松下来,小日子哪里是那么好掌控的,无时无刻不想着倒反天罡。

  这次他们就看到了机会,准备在老美之前跟咱们搞正常化。

  正直老尼下台,老美那边忙成一团的时候,小日子那边派人来京了。

  经过几轮试探,9月份小日子田中到访,双方正式签订了《声明》。

首节 上一节 109/1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美漫:扮演黄猿,三秒光速下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