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第23节
“这确实不好弄,不患寡而患不均,都是兄弟单位,我们有多的,也不能光顾着自己。”
“志伟,你要是发了力,一天能弄多少?”
“一开始肯定不少,但是会越来越少,水里的鱼是有限的。而且,我们能弄到,别人也可以。事情传出去后,肯定会有很多单位派人去弄鱼。”
“咱们队伍里藏龙卧虎,能耐人不要太多,抓个鱼而已,不是什么大本事,肯定有很多人有这个能力。”
“整个京城六海八水,派足人手全力去抓,三天就能抓完,所以,抓鱼不是长久之计。”
岭岛眉头也皱了起来,说的是啊,这么多单位,水里的鱼不可能长期供应的上消耗,必须想其他办法。
但是这个问题也不是今天才有的,刚进城就是这个情况了,大家都在想办法,但是暂时还不能有效的解决。
”
第40章 入职
收获已毕,现在就要快速把鱼送回去,不然,死了就不好处理了,这大热天的死鱼很快就臭了。
“罗叔,你们先走一步,我帮老爷子把这盆鱼搬到大门口再来追你们。”
“好,那我们先回,这鱼要赶紧处理了。”说完罗排长就带着小战士骑上车先走了。
孙志伟把地上的木盆轻轻提起来,就往外走去,老爷子还准备搭把手呢,没想到他力气这么大,只能跟在后面一个劲的说着感谢的话。
从钓鱼点到大门口,孙志伟一个来回也就1分多钟,等他骑上车追出去的时候,罗排长两人还没走多远。
他一时间玩心大起,两脚一蹬就从罗排长两人身边冲了过去,临走还搭了一句话:“罗叔,你们没吃早饭么?我先走一步了。”
话音未落,他就蹿出老远,眼看就剩一个黑点了。
罗排长那个气呀,他狠狠的瞪了一眼旁边的小战士一眼:“没吃早饭么,那么慢,给我加速。”然后就率先开始加速。
小战士被训了也没地方发火,就把力气撒在脚踏车上,两人的速度一下子就提上来了。
几分钟后,风火轮一般的孙志伟就冲进了大院,门口的战士们看到了就欢呼了起来,然后赶紧把路让开。
有人奇怪的问了一句:“志伟,罗排长他们呢?”
孙志伟遥遥回应道:“后面儿呢?”
战士们听了就望眼欲穿的盯着后面看,等了好一会才看到罗排长两人,喘着粗气,汗流浃背的进了大门。
战士们就开始起哄:“罗排长,你行不行啊,落这么远,还不如一个12岁的娃娃呢?明天要不要加练啊。”
罗排长一路加速,肺都要喘出来了,哪还有功夫理这些起哄的,只是狠狠的瞪了他们一眼,就赶紧往厨房骑过去。
因为提前打了招呼,厨房那边早已经严阵以待,孙志伟一到,一群人就围了上来,把两大桶鱼一分,立刻就忙乎了起来。
正收拾了一半,罗排长他们也到了,众人看到今天有两倍的鱼,都兴奋不已,马上就要卸下来收拾。
还好庄师傅及时从里间跑了出来,他让人留下两桶,按昨天岭岛的吩咐派人送了出去。
至于送到了哪里,孙志伟就不知道了。不过,这也不难猜,无非是上下两边而已。
这就不关他的事了,他还要回去陪囡囡,至于囡囡其实没想要他陪着这回事,他根本不在意。
就一个偷懒的理由而已,不要太较真。其他人也不以为意,他毕竟还是个孩子。
就在大院里欢天喜地的准备着第二顿全鱼宴的时候,王泽民的家里来了两个工作人员。
“王泽民同志你好,我是安全大院的工作人员,有些事情要跟你沟通一下。”
“哎,好好,您尽管问。”王泽民现在是一头冷汗,不知道哪里出了毛病,现在有点胆颤心惊。
两个工作人员也清楚,旧时代能当上大饭店的经理,你要说他一点毛病没有,那就是扯淡。
不过从周边的走访来看,这个王泽民为人还算可以,没有大奸大恶,那就是可以争取的对象。
所以,他们就直接找上门来,询问对方的意愿。
“有个孙志伟小同志您认识么?”
“哎,认识,认识。”
“你是他叔叔?”
“哎呀,可不敢,不是亲叔,人家同志就是客气的称呼。”
王泽民别的不说,察言观色那练到高级了,从工作人员的几句话中就听出了好赖来。
看来这次是有好事情,所以话不能说太满。
前几天他外甥过来了一趟,说了东家要给他们安排工作的事,难道这次要应验了?
果不其然,工作人员就说起了安全大院现在供给不足的问题,询问他能不能处理。
“能,太能了,我以前就是干这个的,联系供应的渠道我是门清。”
“既然如此,王同志,不知道你愿意不愿意到我们安全大院,担任后勤部采购员的工作。”
“我愿意。”王泽民语气坚定的回答。
不去不是傻子么,这就是他进入体制的第一步啊,无数人撞破了脑袋都进不去的。
两位工作人员圆满的完成了任务,也十分高兴,还亲切的上前跟王泽民握手:“以后,我们就是一个战壕里的同志了,欢迎你加入我们。”
王泽民也激动的跟两人重重的握在一起,面上激动不已,心里面也在感叹。
那位孙少爷,年纪虽小,能耐却大,随随便便就把他弄进去了,还是后勤部门。
他现在在想的是,怎么提一下自己外甥的事情,毕竟外甥才是跟孙少爷的直接联系人,他只是沾光而已。
结果他还没想好怎么说,工作人员已经询问起他来。
“你是不是还有一个外甥,以前跟你一起跑的?”
“是啊,我一直在带他,准备把他也教会了,我外甥年轻力壮,平常跟着我也能帮我减少一些麻烦。”
“那就把他一起算上吧,只是他只能算临时工,还是由你带着,以后工作出了成绩再转正。”
“是,这是应该的,毕竟我外甥还在学习,在以前也就是个学徒。我会努力教导他,争取让他尽快学成转正。”
“另外,您看是不是再派几个人跟着我,毕竟供应这个事,一个人是跑不完的,最好是我带出几个人来,大家分片跑,也能增加供应的来源。”
王泽民这话一出,两个工作人员也是意外的很,本来用这种旧时代的人,他们肯定要掺沙子的,但这个不好明说。
结果王泽民这么配合,可见他确实是个可争取的对象,那就好办了,两人顺水推舟就答应了下来。
“你说也有道理,那回头我们再派几个年轻人过来跟着你学习。你可要认真教导他们。”
“保证完成任务。”王泽民是个人精,立即入乡随俗的喊起了口号。
这种口号在哪里都有,就算是后世的公司企业,每天早上上班还要喊个口号,跳个早操呢。
如今他是更换门庭,肯定要自觉的跟上步伐,所以他是一学就会。
第41章 少年,祖国的春天
不提王泽民在后勤任职,大祥这些天为了孙志伟换房的事情,腿都要跑细了。
自围城结束,城门开启之后,有大批的人出走,但是城门还是有人守着的,想要把身家全部带走根本不可能。
于是就有很多人出手固定资产,比如房产、田地古董等等,好带着现金离开。
有不少人精趁机抄底,今年买了很多田地,49年买地,也是没谁了。
而城里的房产出售的人也多,购买的人却很少,现在正价格狂降。
大祥虽然不太懂地产,也知道现在房子不好出手,于是,他先不管卖房的事,而是重点查看在售的院子。
这段时间,他将孙志伟划定的范围跑了个遍,看了不下一百套院子,选出了10套备选,准备月底周末带东家去看看。
这天晚上,王泽民来到喜通胡同的姐姐家中,大祥现在规矩了很多,晚上也不出门了,现在正在家中纳凉。
王泽民过来就是告诉他,工作定了的事情。然后,两人约好了,明天一起去安全大院报道。
大祥妈听说儿子的工作搞定了,心中对那位小东家又是千恩万谢的,只是那金条拿着更加烫手。
王泽民跟大祥家商量后,决定找个时间跟东家说清楚,后续的钱无论如何不能拿了。
孙志伟本事越大,大祥一家越是对他恭敬谨慎。升米恩斗米仇这个老话谁不知道,他们自己不多想,也怕东家多想啊。
人都是慕强的,特别是大祥这种,在市面上打过滚,也遭到过别人的迎头痛击的,更加奉行这套准则。
至于外面改天换地,这种情况又不少见,几百年就有一次,他也是看过史书的。
他觉得,历朝历代一开始宣传的再好,最后的结果还不都是一样,他对此并不抱什么希望,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
他却不知道,这次是真的不一样了,过去的那些瓶瓶罐罐,很快就会在之后的一些年中被打的稀碎。
第二天早上,舅甥两人起了个大早,早早就来到大院门口,向门卫战士出示了昨天工作人员给的介绍信。
很快他们就被带到了后勤科那边,正好今天科长提早到了,就马上给他们办理了入职手续,还一人配了一辆自行车。
因为事情很急,科长给他们下了任务后,也没留他们多说话,一切看任务完成情况再说。
这里双方也有一个考察期,那是互相的,不满意自然一拍两散。
两人领了装备,骑了新发的车子就来到大门口,正好看到要去往中学的班车,在接院子里的中学生们,孙志伟也在里面。
刚爬上车斗的孙志伟,转头就看到这舅甥两人,他也没避讳,直接又跳了下来,走到两人面前搭话。
毕竟连岭岛都知道了人是他介绍进来的,见了面不说话,那反而让人诧异。
因此,他就大大方方的上前跟两人见面说话:“已经入职了?”
“哎,托您的福,人家也没为难咱,还一人配了一辆自行车。”
“东”大祥话刚出口就被王泽民打断,孙志伟满意的对他点了点头。
然后才对大祥说:“你就喊我孙志伟、志伟、志伟兄弟或者孙志伟同志都行,就一个称呼罢了。”
“那成,志伟,你让我找的院子,我看了不少,有一些我觉得符合你的要求的,已经记录下来了。”
说着他就掏出一张纸,上面写的是十套院子的地址和大致情况。
孙志伟接过,大致看了一眼就收了起来,然后才对他们说:“你们这份工作是岭岛亲自批示的,要尽快做出成绩来,不能让岭岛和我丢脸。”
王泽民拍着胸脯保证道:“您尽可放心,今天我们就去几个老熟人的村子跑一跑,保证今天就有好消息。”
对于他经常联系的几个村子的情况他十分了解,那些人很少离开村子,以前除了他,几乎没什么人去他们村收东西。
如今他已经几个月没去了,村子肯定也等急了,还不知道攒了多少好东西呢,所以,对于完成采购任务,他并不担心。
上一篇:美漫:扮演黄猿,三秒光速下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