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第38节

  因为工期只有两个月,时间特别紧张,除了原本的专业建筑工人外,建筑队还向各方求援。

  师大这边的T委也发布了志愿者征集,孙志伟作为积极分子默认就在名单里,今天忙完了自己的事,他就要赶过去帮忙。

  这里其实还是新剧场,去年年底才建成,是咱们自己建设的第一个剧场,听说当时开业的时候梅大师还来演出过。

  但是,因为经费有限,这个剧场只建设了有限的一些设施,光电设备都不齐全,附属建筑也不齐备。

  年中的时候,上面下了任务,接待到访的剧团演出。人家大型演出是有场地要求的,这里已经是最大最好的剧场了,依然不能满足要求。

  怎么办?扩建呗。

  于是上面给了两个月的时间,要求把剧场扩大一倍,由原先的不到千人的规模扩大到1700个座位,附属的小舞台,后台,电动设备都要装上。

  这可把大家弄的一头汗了,没法子,加人,赶工,再求援。

  前后调动数万人,各单位也大力支持,工地上24小时连轴转。

  孙志伟过来的时候,这里正忙的热火朝天,他也没耽搁,立即到报到处签到,然后顶着一顶藤帽就冲进了工地。

  以他现在的力量,真是一个人顶10个人。负责工地协调的队长很快发现了孙志伟的特殊,他立即将孙志伟调动到最困难的区域。

  工地上不缺人,但是很多位置地方狭小,人多挤不进去,又没有机械工具帮忙,就会出现很多进度卡点。

  孙志伟这时候就派上用场了,只要他上去,一个人顶好几个,在有限的位置上就能使上更多的力量。

  于是卡点如同被疏通了一般,工作效率立即就提高了上来。

  之后,连续三天,孙志伟每天必到,工地上的工程进度明显的加快了许多。

  这个情况在汇报上去后,工程师们马上就分析出了原因,孙志伟的作用也凸显了出来。

  指挥部立即与师大T委沟通,希望能调用孙志伟一周的时间,把工程的最关键环节打通。

  虽然学校不介意调一个同学去帮忙,但是他们也要搞清楚原因。

  学校不能理解的是,怎么一个人就这么重要了么?工地上上万的工人不如他一个?

  就在工地指挥部在跟学校扯皮的时候,小院的打整已经完成,孙志伟路过小院附近的时候去看了看。

  原本通向小院的巷子口已经被封上,新封的短墙上已经立上了两个半扇木门,这简直是个惊喜。

  原本他以为要买下这条小巷的产权是很麻烦的事,毕竟要从公家手里买东西,一个不好就要涉及到占不占便宜的问题。

  没想到梁主任已经把事情办完了,只是不知道上面对这条小巷的产权是怎么界定的,如果要他掏钱买就好了,不然,以后扯不清。

  想到这个问题,他立即就赶往街道大院。这次很顺利的进来,街道大院里没有太多人,不像上次那么拥挤。

  一路进街道的时候,他已经听说了,昨天的动员大会开的很成功,绝大部分商户是支持上面的新规定的,后面就是按部就班的改变经营模式了。

  他来到北屋门口,就看到梁主任在里面办公,他笑着走了进去。

  “梁主任,听说昨天的动员很顺利,恭喜您旗开得胜。”

  梁主任抬头看到门口的孙志伟就笑了:“是你小子呀,快进来吧。”

  “这可不是我的胜利,这是国家的胜利,人民的胜利。”

  “您说的很对,我的认识肤浅了。”

  “主任,刚才我路过院子,看到连巷子口都封了,所以赶紧过来找您问问情况。”

  “正要跟你说呢,那天你走之后,我就向上打了申请,没想到上面很快就回复了同意。”

  “具体是怎么回事,我没打听到,但是上面明显是知道你的情况的,你反映的问题也符合安全方面的规定。”

  “那小巷的产权怎么界定呢?”

  “原本第一次批复是把小巷直接划归到院子的产权名下的,后来又追过来一个要求,让你按市价付款把巷子买下。”

  “为免夜长梦多,这钱我已经帮你垫上了,把事情先办了下来。昨天我就让鲁师傅直接砌了一道墙,按了一个木门。”

  孙志伟没想到梁主任这么帮忙,这可真出乎他的意料。

  两人连今天才第二次见面,他不知道这股善意的源头来自哪里,这就让他有点不安。

  他赶紧起身道谢:“梁主任,这次多亏了您帮忙,小巷的钱是多少,我现在就给您。”

  “急什么?你先跟我去把手续办了,小巷既然划归了你的产权,就跟院子合并在一起吧,单独一个那么窄的巷子也没什么意义。”

  于是,梁主任就带着孙志伟去了区府的房产管理处,在那里将两份产权合并为一。

  一份是刚从上面拿到的小巷的土地产权,一份是孙志伟小院的产权,因为两个地方相连,可以合并为一。

  半小时后,孙志伟就拿到了新鲜出炉的《土地房产所有证》。

第68章 老同学?不可能

  登记完成了,钱不能再欠着,而且,也要搞清楚梁主任之所以这么帮忙的原因。

  孙志伟在跟梁主任离开区府后,一路沉默着向回走,半路上他开口了。

  “梁主任,为什么?”

  不搞清楚他怕自己晚上睡不着,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叫我梁姨,我跟你的父亲是同学。那天看到你的第一眼我就觉得很熟悉,后来我看到了那两本证书上的名字。”

  明白了,原来是老爹的老熟人。

  他在前身的记忆中,并没有得到任何关于父母的亲戚或者朋友的信息。

  很明显父母跟老家亲戚关系不是很紧密,朋友也不多,不然,不会连自己儿子都不知道这些情况。

  所以,这几年他也没有特意去打听父母的过往,打听了也没意义,他并不准备依附别人生活。

  “梁姨。”他并不怀疑事情的真假。

  “哎!”听到这声梁姨,梁主任心中畅快不已。

  “梁姨,小巷多少钱?”就算是熟人,也不能让对方垫钱,这点他还是清楚的。

  “怎么,这点小钱你还要跟我分的清清楚楚么?”

  “这”孙志伟越听越觉得不对,他很想把自己老爹从地下拖起来问问他,他跟这位梁姨到底是什么关系?

  这是普通老同学的关系么?他不信。

  “那就谢谢梁姨了,梁姨您家住在哪里,找时间,我带着妹妹去拜访。”

  “这个好,我就住在景山前街21号,离你那个院子很近。”

  孙志伟知道这个地方,就在北海公园大门右边不远,那天请鲁师傅来的路上,他们还从景山前街路过了的。

  这可真够近的,直线距离怕不是只有几百米,以后连回避都不好回避了。

  既然无法拒绝,他只能欣然接受。

  “您家离我那院子很近啊,那以后我跟妹妹可能就要经常去打扰了。”

  “热烈欢迎啊,你们随时都可以过来。”

  “我妹妹天天说我做菜不好吃,现在只要周末放学回来都要去干妈家蹭饭,他已经两个月连家都不回了。”

  “你的干妈是?”

  “这个说来话长了,那次先锋队宣誓认识了孙老,后来去孙老家做客,意外带上了妹妹。”

  “可巧的是,孙老和陈姨早年有过一个女儿,居然跟妹妹的名字一模一样,就这样,妹妹认了个干妈,我呢作为添头,认了干爹。”

  “陈姨对囡囡那是比亲儿子还好,囡囡也很喜欢陈姨,比对我还好。”

  “现在妹妹每周放假都是陈姨去接,我想接都接不到。”

  “那你现在住在哪里?你干妈家么?”

  “那年大军进城前,我带着妹妹找到了提前进城的部队,后来就被安全大院的老张收养,这几年我们一直住在安全大院。”

  “正好当时老张家人都没过来,我们兄妹就跟老张暂时搭伙过日子了。”

  “等我明年毕业,我就要搬出来住了,不能老打扰老张。而且老张的爱人和子女也要过来了,我正好给他们腾地方。”

  听到这里,梁姨皱了皱眉眉头:“老张赶你们出来的?上面对你们兄妹没有安排么?”

  “梁姨,是我主动拒绝了,您知道的对于我们这些孤儿,大部分是被收养,但是收养毕竟与亲生不一样,我不想妹妹处在那样的环境里。”

  “而出来住,也是我要求的,毕竟我父母都不是安全大院的人,能住在那里也是沾了老张的光。”

  “如今我即将成年出来工作,再住大院就不合适了,所以我才准备搬到了文津街来。”

  “老张对我们不错,但是,他也只有两间房,他的妻儿不能过来团聚,也有部分我跟妹妹住在他那里的原因。”

  “我跟妹妹已经打扰老张好几年了,现在出来正是时候,而且现在还有了干妈陈姨,妹妹已经不缺少母爱,我觉得这样就很好。”

  梁姨想了想,还是同意了孙志伟的想法。

  “你是个有主意的,这很好,虽然能力什么的我还没看到,但我会拭目以待。”

  “以后有困难随时来找梁姨,我跟你父亲早年的关系是很要好的。”

  ‘好吧,你承认了就好,就是不承认我也能猜得到。左右不过是老情人、前女友之类的身份,只要你能对囡囡好,大不了让囡囡再认个干妈。’

  孙志伟心中天马行空,脸上不动声色。

  “好的,梁姨。”

  “对了,梁姨,我父亲有没有跟你说过老家的情况?”

  “他老家?”梁主任听到他问起这个,有点迟疑的说道:“你父亲老家在蓉城。”

  “早年他跟家里闹翻了之后,一直都没有回去过,现在还有没有亲人在就不知道了。”

  “蓉城?怎么可能,我从来没有听他说过那边的方言?”

  “呵呵,那肯定啊,他都出来几十年了,一直都没回去过,口音早就改了。”

  “我记得在大学的时候,他就不怎么说方言了,一直都是一口京片子。”

  ‘锤子,捞子就晓嘚他不是本地人,不然咋个可能把周边邻居处成那个样子,一户帮忙的都没得,全部上门抢劫。’

  孙志伟对于自己刚来时的那股子警觉更加得意了,幸亏他当初跑得快,不然就太危险了。

  现在他才知道,原来这里面还有自己老头子的原因。

  “那您知道我母亲那边的情况么?”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你母亲比我们低两个年级,我只知道她的名字,对她的家庭不是很了解。”

首节 上一节 38/1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美漫:扮演黄猿,三秒光速下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