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第71节

  、看到这些个报道,再想到即将出现的满城腥臊气,他决定还是要给家里人打个预防针。

  “囡囡,佳佳,你们来看这个报道。”

  两人过来后,就看他指着报上的新闻对他们开始讲解。

  “可以预见,后面肯定要全城推广,到时候城里会到处都是培养小球藻的地方,而小球藻的培养液的味道是很难闻的。”

  “佳佳你现在已才3个月,妊娠反应还不明显。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咱们做个约定,这些东西都不往家里带。”

  “学校让养,咱们就在学校里面养,都不准带回家。”

  这个提议,没人有意见,谁也不愿意闻着厕所的味道睡觉。

  果不其然,周一开始,学校就下来了指导小组,专门指导大家培养小球藻,还给大家带来了种苗。

  不仅是北海,育英,育才各个大中小学,街道单位全部开始推广,全国各地的报道开始不停的出现在报纸上。

  学校里,中学生还好些,能尽量按照说明来培养。

  小学生可没那么大耐心,基本上都是弄个盆或者瓶子装满水,再自己撒泡尿进去就算开始养了。

  成年人或者有条件的工厂企业,都是弄个大池子来养,那味道真是香飘十里,一言难尽。

  之后的几个月,城里乡下到处都是培养小球藻的人,还真有一些人出了成果。

  比如,有个工厂里的药剂师,就使用大缸来大规模培养小球藻,最后把成品晒成绿色的粉末。

  然后,这些小球藻粉末被当成药物喂给浮肿病人吃,据说效果不错,一小勺绿藻粉能顶几两大米饭。

  北海幼儿园也响应号召,搞了一个培养池,不过,园长还是听从了孙志伟的建议,把培养池,挖在偏僻的角落里。

  孙志伟负责跟进小球藻的培养,他们先挖池子,再加清水,最后倒入尿液。幼儿园一园子的童子,童子尿管够。

  之后就是倒入种苗开始每日搅拌,十天半个月后,池水先是发绿,继而发黑,最后发臭,藻类培养就宣告成功了。

  这玩意大家都不愿意吃,孙志伟就安排人原地搭了个灶台,将池水舀上来煮干,再收集干燥的小球藻,最后收集了一大罐子。

  透明的罐子里,收集好的小球藻粉末大概有十来斤,但是闻起来又是尿腥又是藻腥。

  孙志伟也不知道怎么处理,干脆全部拿去给园长。王园长也被这浓郁的味道给熏着了,让他赶紧放到办公室外面。

  “园长,我的任务是完成了,后面的您看怎么处理成品吧,我去把池子重新填埋了,那里味道太重了。”

  “好好,我来处理,你去吧,赶紧弄,别留隐患。”

  孙志伟走后,王园长在座位上想了想,还是决定把这玩意回归它的原始用途:当牲畜饲料。

  至于原本计划的,做一些小球藻饼干,小球藻馒头什么的,还是算了吧。园里应该没人肯吃,就不浪费白面了。

  3月的一个周末,孙爱来同学也在家里骂人,因为学校的厨子不当人子。

  “哥,你知道么,咱们学校食堂的饭里有尿骚味。”

  “你猜怎么着,食堂那边每天提两桶小球藻水往锅里倒,用来煮饭,最后煮出来的饭都是绿的。”

  “最让人气愤的是,食堂那帮人自己不吃这种饭,他们居然另开了小灶。”

  “结果呢,有没有效果啊?”孙志伟听到这里,就问结果。

  “没看出效果,反正该浮肿的还是浮肿。”

  “袁校长已经决定成立营养师堂,给浮肿的同学们加营养,听说营养师堂里的菜会加点油星子。”

  “哥,你给我的药,我让几个同学吃了几颗,效果很好呢。好多人都想要,不过我那剩的也不多了。”

  “怎么,还想要一些是吧。”

  “恩,哥,能再做一些么?”

  “可以是可以,但是,我还是那句话,这是药,你明白么?”

  “我明白,我绝对不往外面说。”

  “成,那就再做一些。”

  当天下午家里又开始做营养丸,这次做了10斤,苦力活全让孙爱来同学自己干。

  孙爱来满头大汗做出了十几瓶,但是孙志伟还是只让她带一小瓶去学校。都说了是药了,多了就不值钱了,也没谁吃药是按斤吃的。

  其实现在医院里还是有跟营养丸类似的东西的,就是“康复粉”了。

  这个所谓的“康复粉”,是由麦麸、豆粉与砂糖掺制而成,能有效补充营养,效果不错。

  只有医生确认了,病人是由饥饿导致的浮肿病,才会给他们开一份“康复粉”,这种灰色粉末每日用开水冲服几次,一周就能见效。

  只有囡囡班上有限的几个同学才知道,囡囡带到学校的黑药丸效果更好,基本上两三天就能有明显好转。

  囡囡在给他们吃之前也千叮咛万嘱咐,药丸不多,不能说出去,如果说出去了,都来要,那她们自己也就没的吃了。

  六十一年的情况已经到了最严重的时候,孙志伟也不敢在家里大吃大喝了。

  别人都是面黄肌瘦,头发枯黄,脸上都没二两肉,如果自家人一个个红光满面,嘴上泛着油光,那真要招灾惹祸了。

  所以,家里的伙食尽量让吃饱,再配以营养丸补充营养,至于大鱼大肉,最多一两周一次,数量也控制好,才让他们家没那么显眼。

  二月份的时候,上面下了一则通知:

  XX局发放民用布票的定量及使用的期限

  近几年来,由于棉花连年遭受了特大XX,因此今年3至8月份不发布票。但为了照顾广大群众缝补衣服需要:

  1、X1年前期民用布票不论城市、乡村,不分职工、农民每人发给布票贰市尺,使用期限由X1年3月1日起至8月31日有效。(售棉优待布票继续使用至3月底)

  2、X0年的布票从三月一日一律停止使用。

  3、原X0年规定的结婚、死亡、生育的定量补助布票由三月一号起一律按新的规定补助发给。

  ⑴结婚双方每人补助5市尺。

  ⑵死亡者补助5市尺(回民15尺)。

  ⑶新生婴儿补助5尺(头胎10尺,双胎双补)。

第124章 精简人口

  4、凭布票购买的针织品:

  毛巾、浴巾、枕巾、袜子、卫生衫裤、棉毛衫裤、汗衫背心、线衣裤、线背心、线毯、毛巾被、睡衣、床褥被单等。

  5、凭布票购买的布制品:

  枕套、枕芯、台布、布头巾、布袜子、布袜套、鞋面布、鞋垫、风雨衣等。

  6、凭购货证登记购买的:

  棉毯、棉线(包括各种线)、布鞋(包括布胶鞋)、帽子。

  7、既不凭布票购买又不凭购货证登记的棉织品:

  油布、漆布、胶布、鞋口条、寿衣、寿帽、书包、背包、提包、布箱、行李袋、棉手套、线手套、油布雨衣、雨伞、头巾、围巾、布玩具、布手帕、卫生用品、布制手工艺品等。

  8、现在属于凭布票购买的毛巾、袜子、汗衫、背心等商品,今后不再凭购货证购买。

  9、凭机关、学校购买的是各种旗帜和学生用的红领巾。

  大家都知道这是因为两年来的XX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直接影响到棉布和针织品的生产,这样我们的棉针织品显然要少一些。

  所以号召全体人民节衣缩食,渡过难关,下定决心克服暂时的困难。

  ——

  这么大部头的一份文件,对他们家有影响的有几条:

  1、以前没用完的布票作废了,28号发的通知,今天1号他才看到。

  2、一人要发两尺布票,之后到8月份就再没有布票发了。

  3、家里夏天要出生的宝宝应该能有10尺布票的补贴。

  4、详细规定了需要布票买的东西,和不需要布票买的东西。

  对普通人来说最艰难的时候已经到来。

  王园长在开会时宣读了这份文件,他让童佳佳把物品清单抄了一份回来。

  要不说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呢,在不要票的物品清单里有一个是手帕。

  后来有人的女儿结婚,买不到被面床单,于是就买了上百条手帕回去,连接在一起做了一个百宫格床单,给出嫁的女儿当陪嫁。

  这一招着实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附近人家纷纷效仿。

  不过,这手帕也不便宜,上百张手帕做一条被面,价格也有十几二十块,也说不上是节约还是浪费。

  如非急需,大概也没多少人会这么做。

  3月初,幼儿园接到通知,要求各个单位全面开始精简行政人员编制。

  城市人口在前几年加大任务量的时候,从农村大量招聘了工人和职员。

  如今城市供应不堪负荷,把大量人口精简回农村,可以减少城市粮食负担,同时又能增加农村粮食生产。

  此次精简,主要遵从以下四个原则:第一,缩小上层,充实下层;第二,压缩后方,充实前方;第三,精简非生产人员,充实生产人员;第四,减少层次,节约人力,促进生产,便利工作。

  老实说,北海这边还真没什么能减少的,上面也没有给幼儿园下达精简任务,只是群发通知而已。

  王园长资格老,面子大,人脉广,并不担心什么。

  更何况,上一届于园长已经在北师大当起了教育系主任和总之书。

  有她王园长解决不了的问题,她还能找老上级求助,于老园长资格更老,关系更硬,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在孙志伟的熟人里面,只有一家在这次精简中中招,那就是老张家的老爹老娘。

  老张也是个棉花糖,家里事情都处理不好,老两口的户口都一年多了还没办下来,结果这次精简人员,就把老两口给精简了。

  现在老两口在家里没事情做,也没有定量。

  老张这个‘糖豆干部’每月补贴的一斤红糖、二两茶、三斤黄豆这点物资,哪里能够多出的两个大人的消耗,现在他家的情况肉眼可见的艰难了起来。

  说艰难倒不是没钱,老张的工资很高,主要是没定量就买不到主食,天天靠副食支撑是不可能的。

  如今大祥舅甥俩的地位越发重要起来了,老张家也是靠两人每月带的几十斤粮食才能支撑下去。

  但是,外面购买粮食是不稳定的,如果鬼市忽然买不到粮食了,那老张家就要断顿。

  终于,老张只能来找孙志伟了。毕竟当初他是留下了承诺的,如果实在有困难,可以每月支援老张一批粮食。

首节 上一节 71/1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美漫:扮演黄猿,三秒光速下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