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第86节

  “我妹妹叫孙爱来,听说是个中队长,我还没细.”

  孙志伟还没说完,何场长就仰头倒了下去。

  现场一片大乱,孙志伟丢下酒杯,就赶紧冲过去把何场长扶住。

  就见何场长双眼发直,眼珠子里也开始充血,半侧脸颊开始抽抽,嘴角也歪斜起来,手脚开始不听使唤。

  这是明显的中风症状啊,林副厂长见多识广,立时就辨认出症状来。

  “大家都别动,这是中风,赶紧都闪开,志伟,你把场长放平,头侧到一边,大家都远一点保持通风。”

  “罗处长,你赶紧去备车送佳市,这是大病,我们场里诊所搞不定。”

  “周宣传去找卫生队抬担架过来。”

  “张会计去取钱,一会可能要动手术。”

  何场长倒下了,现在林副厂长最大,他立即给所有人都安排了任务,众人纷纷领命而去。

  很快,场里的医生带着担架过来了,孙志伟力气大,一个人就把何场长抬了起来,再轻轻的放到担架上。

  然后他自己抬起一头,让另一个队员抬另一头,两人立即就出了门。

  外面一辆卡车已经开了过来,众人七手八脚把担架抬上后车厢。

  医生是必须随行的,孙志伟也坐了上去,林副场长接过会计手里的钱就上了副驾驶,临开车前他还交待罗处长,马上给市医院打电话。

  现在这个点了,医生肯定都下班了,必须让医院提前喊医生过去等着。

  卡车很快就开了出去,也就是这个年代,车不多,不然这正直晚高峰的时段,万一堵车,估计何场长坚持不到医院。

  一个多小时后,卡车一个急刹停在了市医院门口,早有护士抬着担架在大门处等着,车一停下,护士们就冲了过来。

  孙志伟赶紧帮忙把人抬上医院的担架,他嫌护士力气小,推开其中一个就把担架抬了起来。

  很快,焦急的孙志伟抬着何场长进了佳市医院的急救室,接着他就被护士赶了出来。

  他只能站在手术室外面,眼睛盯着手术室的红灯都不眨一下。

  林副场长见了,觉得这位孙同志真是个厚道人,这其实不关他的事,他还这么上心。

  于是,上前拍了孙志伟一下安慰道:“没事的,何场长酒精沙场,喝吐血都挺过来了,这次也不会例外。”

  孙志伟这才发现,自己刚才过于专注了。于是他把身体放松,在走廊的长椅上坐了下来。

  刚才一路上,他一直在给何场长的大脑吸走部分出血,以降低他的脑压。

  脑出血导致死亡的原因就那么几种:脑压急剧升高、脑组织大面积损伤、再次出血、并发症、脑水肿。

  关键是要降低脑压,避免并发症和二次伤害,他吸走大脑出血,就是起到有效降低脑压的的作用,这才能让何场长安稳的进入手术室。

  没他一路缓解症状,这个何场长估计半路上就光荣了。

  林副厂长这时候才想起来,刚才孙志伟说的话。

  “孙同志,原来您是孙爱来的哥哥呀。”

  “是啊,林副厂长,您认识我妹妹?”

  “当然认识了,我们都是老场长提拔上来的,老场长走的时候还叫我照顾爱来同志呢。”

  这姓林的怕是没安什么好心吧,这就‘爱来,爱来’的喊上了?

  孙志伟看着林副厂长那张老脸,心中很是不爽,这丫头刚成年就被人惦记上了。

  其实这位林副厂长的条件真的很不错了。

  哈市在这个时候号称‘共和国的长子’,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就在这里。

  这边又有大庆,又是边境,能在这么个重要的省份的领导层中占据一席之地,林家在当地的地位可是不低的。

  可关键是他们家能不能坚持到以后。

  他对未来的情况只知道个大势,对个人细节就不是很清楚了,谁知道他们家会不会遭殃呢。

  而且,孙爱来是什么想法,他也不清楚,看来是要注意一点了。

  理清楚了思绪,孙志伟才客气的回道:“是么,这丫头写信就几行字,我只知道当初陆场长很关照我们家孙爱来。”

  “可以说说具体的情况么?老场长为什么这么关照我妹妹,又怎么突然就退了?”

  孙志伟一边问,一边把空间中收取的脏血丢进门口的下水道中。

  “这个我倒是听陆场长提过,说是看到了您母亲的烈士证书,心中感慨,又想起早年去世的女儿,所以才特别照顾爱来同志的。”

第148章 顺其自然

  “原来是爱屋及乌啊。”孙志伟这才知道,还有这一层关系在里面。

  “去年年底的时候,陆场长的爱人去世了,陆场长心灰意冷,再加上年龄又到了,干脆就直接退了下去。”

  “本来他以为是我接任场长,所以,还特意嘱托我照顾爱来同志的,结果,我这里不争气,没升上去。”林卫国有点惭愧的说道。

  孙志伟却不在意的道:“一两次挫折不算什么,现在机会不就来了么。”

  林卫国闻言一愣:“你是说?”

  “我记得中风这种病,只要有一次,就有二次三次,病人以后就只能静养了。”

  “当然,这种病的风险一般人不了解,最好是医生能在医嘱上写明白,这才是对病人和家属负责任的态度嘛。”

  孙志伟的话仿佛为林卫国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本来他已经放弃竞争了,因为新来的何场长关系全都集中在佳市,在本地力量强大,可谓地头蛇。

  他父亲即使在哈市颇有地位,也无法改变农场这边在佳市的直属上级的决定。

  但是,如果何场长不能再担任场长职务时,他就是唯一的人选。当初佳市这边硬顶哈市时也留了余地,何场长只呆一任就走。

  如今也该轮到他上位了。

  当然,要正当的上位,理由自然要充分。这只需要说服一位医生,在病历上添一句医嘱而已,而且不用医生违反原则。

  那就太简单了,他有的是办法达成目的。

  大不了事后把医生全家都调到哈市就是了,他只要透露点口风,自然有人帮他把事情办了,人家医生应该还求之不得。

  两个小时后,手术结束了,何场长的命保住了,目前他人还没醒来,具体的身体恢复情况现在还不知道。

  林卫国也见到了主治医生,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事实上,说服这位主治医生的过程比他想象中更加顺利。

  他只是提了一嘴,主治医生就主动把病人需要长期静养这一条,写进了病历中,还特别将这句话多描了几遍,加粗了字体。

  甚至林副场长连一包烟都没有送出去,更别说其他条件了。这是一位有操守的好医生。

  之后的几天,何场长恢复的很快,一周后就能够下地行走了,毕竟他才40多岁,正直壮年,身体的恢复能力也很强大。

  就在他努力进行恢复训练,准备尽快回到岗位的时候,他的病历已经出现在市领导的案头。

  病历上那一行加粗的医嘱是那么的显眼。

  有了这一条,市领导不可能再让身体有恙的下属,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担任重要的职务。

  那不仅是对同志的身体不负责,也是对工作的不负责。

  很快,领导的态度就被秘书从各个渠道传了出去。

  这种公开将信息传播出去,就是为了提前放风,好统一认识。等上会的时候,提案才能一遍通过。

  民主集中嘛,还是要坚决执行的。

  孙志伟没有等林卫国继任场长的任命通过,那估计还要再等半个月,等到月底开常会。

  从医院回到农场后,他又找到孙爱来,详细了解了一下她的想法。

  他发现这丫头还没意识到林场长对她的特殊之处,以为林场长的照顾还跟陆场长的照顾一样呢。

  但那能一样么?陆场长多大,林场长多大?

  对于要不要把事情点破,他想了一晚,最后还是没能做出决定。

  这事情最后只能顺其自然,毕竟这林场除了长的一般,其他方面都很优秀,他也不能肯定未来对方家里一定会出事。

  而且,妹妹现在连这个想法都没有,他如果主动提出来,反而容易引起那丫头的好奇心,甚至产生逆反心理,那就更不好了。

  而他所谓的长的一般,在这个年代的人看来,却完全相反。

  林卫国同志脸型方正,眉毛粗大,典型的保家卫国脸,简直是这时候所有年轻女同志们心中的白马王子。

  如果对国字脸没什么概念,可以参考一下金城武,脸色再调黑一点就像了。

  这种脸型在年轻的时候显得老气,但是直到中年他们会一直保持这个状态。

  等同龄人年纪都大了的时候,他们依然是三四十岁的样子,保鲜期特别长。

  三天后,孙志伟参观完了兵团民兵的所有训练项目,就准备返回京城。

  目前,林卫国已经在为接手农场的全面工作做准备,时间特别紧张。

  但他还是在晚上抽时间去招待所跟孙志伟见了个面,还送上了他订的卧铺票。

  孙志伟想了想,并没有拒绝。

  现在孙爱来还在农场,这种小善意,即使不是跟妹妹有关系,他也承受的起。

  至于那位告密的小队长,他根本就没提。这种小人物,如果林卫国有心,自然会帮孙爱来料理了。

  以后他还会过来,如果到时候还没处理,他自然不会客气,他可不会把这个隐患留到特殊时期。

  这次过来,他帮孙爱来解决了最大的麻烦,可谓功德圆满。

  临走前,他又给孙爱来留了200块钱和200斤全国粮票。

  最重要的是留了10公斤营养丸,这种“药”已经成为她交友的利器。

  别看她现在在同学和女同志们间有那么好的人缘。其实一开始能打开局面,靠的正是这不起眼的黑丸子。

  又叮嘱了一遍,这个冬天必须回家过年,他才踏上了开往京城的火车。

  11月中旬,家里收到孙爱来的来信,信中说了三件事情。

  第一件:林卫国顺利接掌胜利农场;第二件:告密的仇人在林卫国就任后的第二天就被赶走了;第三件事:孙爱来同学喜提大队长;

  第四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事情,林卫国跟孙爱来摊牌了。孙爱来的来信就是想听听孙志伟的意见。

首节 上一节 86/1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美漫:扮演黄猿,三秒光速下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